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章 兩大掌門

王建等人直接用長索玩空中飛人,從天而降,著實讓朱溫有些吃驚。

這隻“賊王八”還真有許多奇奇怪怪的點子。

我明敵暗,劣勢就在此。明知敵人要發起突襲,卻不知道對方在何時何地突襲,用的又是何種手段。

被泥石流截斷之後,殿後的朱溫所部只剩下百餘戰士,而王建一夥,至少有五百號人,以半圓形堵在谷口,作勢要圍攻上來。

“下馬!”朱溫飛快地發號施令,這樣逼仄地形,壓根不利於己方騎兵衝擊,不如依託谷口打防禦戰。

但是山谷兩側並非完全的陡崖,而是敵人步兵可以衝上去的坡道,便意味著敵方也能繞到己方的兩側甚至側後方發起進攻。

草軍騎士紛紛下馬,組成兩道橫列,由幾名執馬者將衆人的馬匹控制在後方,防止它們亂踢亂咬。

然而草軍會騎射的相當少,只有田珺等寥寥幾人帶了弓。

“弟兄們,給咱放箭!”

王建昂起頭大呼道,一干戰士紛紛彎弓如滿月,箭雨像烏雲蓋頂般向朱溫一行人射去。

王建的直屬部隊百餘人,是崔安潛節度使自己出錢豢養的“後樓兵”,比起牙兵還要精銳,人人可以以一當十。

弓、戟、矛、劍、盾,謂之五兵。而王建的一隊兵馬,全是五兵嫺熟,馬步皆精的虎摯之士。

與他們協同作戰的數百河洛之兵,由陳麗卿、劉鄩分領,顯然也都是焰帥軍中的精銳。

至於爲什麼只帶這一點人,一是方便隱蔽,二是王建早已對草軍的必經之路,以及周遭地形作了全面的勘察,整個計劃堪稱成竹在胸。

“提綱挈領,綱舉目張;解決事情須得抓重點。”王建教訓一邊的劉鄩:“黃巨天倚朱溫小賊爲謀主,殺了朱溫,黃巢便如同沒牙的老虎,比起王仙芝更好對付。至於尚讓這班庸人,像放鴨子一樣放過去又有何妨?”

王建此前告訴劉鄩,用計最好不要超過三步,因爲步數越多,變數就越大。

而此番王建發計,甚至只用了一步。

然而這區區一步,卻是經過無數事先勘察與計算,並完美切入人類思維的死角,別說一般人,就是朱溫這樣的智謀超絕之人,也實在難於想到。

“舉盾!”

朱溫一聲令下,戰士們紛紛將木製旁牌舉起,抵擋拋射而來的利箭。

利箭藉著春天的東風,來得又快又猛,如同傾盆暴雨落在盾牌上,令持盾的戰士們只覺大地都在搖顫。

所謂東風,實際上是東南風,來自東南大海方向,拂向西北。

而這處山谷谷口並不直接朝南,而是偏向東南方向,正好讓王建軍能借得東風之利。

這樣的細節,都在王建的考慮之中。

“德宗朝的名將韋皋,坐鎮西川二十年,屢次大破吐蕃,被後人稱作諸葛亮轉世。依小弟看,王建兄智謀如神,算無遺策,才真是諸葛武侯轉世了!”劉鄩眼裡冒著光,興奮地說道:“朱溫雖然狡猾,畢竟不是王大哥的對手!”

“說不得!”王建當即道:“我一個小軍校,哪能和諸葛丞相、韋節度相提並論。你小子是想把咱扔火上烤麼?”

嘴上這麼說,王建卻覺得劉鄩不愧是平盧的神童,想必從小說話就特別好聽。

蜀地也確實是個好地方,用當地話說就是巴適得緊,不知道自己將來能不能在那邊撈個節度使噹噹。

王建的看法相當有道理。像朱溫也甚是早慧,但因爲說話不好聽,鄉人的評價都是頑劣任性,神憎鬼厭。

幾輪箭雨下來,草軍一方便死傷了六七人。更有流矢射進後邊的馬羣中,戰馬被箭射中身軀,負痛哼叫,彷彿要狂躁亂衝起來。這種情狀,越發令朱溫等人士氣動搖。

朱溫瞧得明明白白,敵人爲了避免被發覺,是用牛皮長索一批批地自遠處山上蕩過來的,因此看上去皆未披甲。如果穿上鐵甲,重量太重拉斷了皮索,難免跌一個粉身碎骨。

根據此前的經驗,王建等人怕是在衣內又穿了紙甲。

然而紙甲防箭效果終是差了些,己方若人人有弓矢在手,縱是逆風,但也有居高臨下優勢,不至於面對敵人的箭雨,落到如此被動挨打局面!

田珺今天手氣卻異常地好,她連發三箭,射中三名忠武軍缺乏頭盔防護的面門,全部應聲倒地。

“看見沒有,我的箭法不爛,那天只是運氣不好!”她拉高嗓門向朱溫強調道,似乎一點不覺得現在是什麼生死危境。

對面的箭雨終於停了下來,草軍將士們這才緩了一口氣。但他們又必須再次做好血戰準備,敵陣中角聲大作,顯然是要步戰衝鋒了。

陳麗卿橫眉怒目,便要往前衝過去,卻被王建一把拉住:“你想死麼?”

聽到這話,陳麗卿怒吼道:“王建,你什麼意思?”

“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王建淡定地道:“我聽說朱溫那小子在宋州大戰時,當著一堆人揉了你的白鴿兒,你當然很想報仇。但你本來就不是朱溫對手,這樣不顧一切地狂怒衝進去,很容易被亂刀砍死。”

聽到王建這話,陳麗卿氣得臉都青了,若非焰帥吩咐她一切聽從王建命令,以她的脾氣一定會當場和王建扭打起來。

但一粗一細兩道人影已經如閃電般向前撲過去。

“這兩位是焰帥高價聘來的客卿,崑崙派掌門鐵摩勒,與翠煙門掌門柳夢煙。這兩派與王仙芝的振衣盟,很有些樑子。二位掌門身手比你我都好,讓他們衝在最前面,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我軍的傷亡。”

陳麗卿不得不承認,王建雖然說話很難聽,卻異常有道理。

以她的腦子,之所以能夠活到現在,就是因爲跟著焰帥這樣的聰明人,忠實執行焰帥的命令。

“朱溫小子的腦袋,倚馬可待。”

正如王建所言,他讀的書實在不多。

倚馬可待是說文思敏捷,下筆千言,倚在即將出發的戰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著完稿,王建卻用錯了。

但除劉鄩之外,其他人都沒發覺問題。

陳麗卿出身潁川陳氏浙東房,但她十二歲時被裘甫部義軍攻進家裡殺了全家,自己也被一羣變民狠狠蒔弄。此後她由潁川陳氏的本家養大,精力都花在練武上,只想著多殺些作亂的賤民發泄心中的怨恨,再沒有翻過半部書,當然也聽不出問題。

至於劉鄩,倘他當面指出王建的錯處,就不是什麼平盧神童,而是蠢材中的蠢材了。

“崑崙劍出血汪洋,千里直驅黃河黃。”

崑崙派掌門鐵摩勒手持一口重劍,劃然長嘯,衣袍隨風鼓盪,威風凜凜。

劍身如墨,隱隱透出赤色紅光。掃蕩之時,威勢驚人,頃刻將一位草軍戰士連人帶盾掃上高天,跌下來時,又被鐵摩勒一劍,劈得頭顱粉碎。

崑崙派立足於崑崙、祁連兩座巨山之間,與于闐國、高昌國,以及沙州張氏均相交好。吐蕃侵佔河隴之後,崑崙派表面與吐蕃人合作,暗中卻小動作不少,吐蕃衰弱後,張議潮沙州歸義,于闐、高昌重新向大唐朝貢,西域道路再被打通,崑崙派勢力重返中原,也與執掌武林牛耳的振衣盟結下樑子。

鐵摩勒的父親鐵崑崙以重賄買通朝中宦官,欲壟斷絲路貿易,與振衣盟結怨,遂於二十年前與王仙芝比鬥。當時王仙芝實已手下留情,但乃父仍被王仙芝以布袖削斷了五根手指,最終慚忿而逝。崑崙派由此和振衣盟結仇,如今王仙芝戰死,在鐵摩勒看來,更是痛打落水狗的最好時機。

翠煙門掌門柳夢煙是一位綽約少婦,眼角淡淡的魚尾紋絲毫未曾影響她的美麗,反而增加了幾分成熟豐儀。她嘴角含著恬淡的笑容,氣質卻如煙似魅,手中一柄與身姿不符的碩長彎刀更是異常醒目。

彎刀劈砍動作比直刀更省力,出刀速度亦比直刀更快,更利於發揮女子身法輕捷的優勢。

柳夢煙的招法時而大開大闔,激盪如潮涌,時而似風擺楊柳,柔裡帶剛。但殺傷力卻較鐵摩勒絲毫不弱,刀刃劃出一道道流麗的光弧,不多時竟將三四名草軍勇士劈於刃下。

兩大掌門一左一右攻至,顯然是直取朱溫而來。二人任何一位實力皆顯在朱溫之上,加上雙拳難敵四手,若被兩人合力夾擊,朱溫恐沒有一點生還希望。

朱溫待要出刀抵擋,卻只覺一股大力,將他向陣內推去。

“朱溫將軍向後方撤退,那匹紅馬背上有木屐,穿過泥淖,就能退入大隊當中!”說話的是王仙芝部將楚彥威,他方纔在朱溫身上狠狠推了一把:“我等拼將一死,也要掩護將軍周全!”

蔡溫球亦大聲道:“不錯,若非朱小將軍千里馳援,咱兄弟幾個已經埋骨蘄州戰場了!老子偷生數日,已經賺夠了,死有甚麼好怕的!”

兩人在蘄州戰中,被打光了所有部曲。自從朱溫馳援而至,便對他相當欽敬投緣,已約好要投入朱溫營中效力。

依著兩人建議,直接捨棄被泥石流隔斷的百餘兄弟,腳踏木屐穿過被泥石流衝出的泥澤,遁入大隊之中,似已是現下最理性的決策。

縱水流依然稀稀拉拉地裹挾著石塊傾瀉而下,從當中穿過去,有被巨石擊傷甚至送命的風險,但留下來,在敵人目標是朱溫的情況下,看上去十死無生。

但對朱溫而言,這不僅意味著面對王建臨敵逃竄,更意味著要拋棄霍存、田珺,拋棄楚彥威和蔡溫球,拋棄把性命交託給自己的百餘號弟兄!

朱溫自認是個講義氣的人,讓他這樣棄軍而逃,他怎能做到?

“快走!”楚彥威大吼道:“草軍可以沒有我們,但怎能沒有朱將軍?若沒有您的智略,誰來爲王盟主和咱們報仇?”

楚彥威挺槍向鐵摩勒刺去,蔡溫球則長刀席捲,猱身撲向柳夢煙,採取的皆是捨身忘命的打法。

朱溫看見楚彥威長槍折斷,被鐵摩勒一劍從右肩到左胯,整個揮成兩片,但他的牙齒也咬上了鐵摩勒的左腕,生生扯下一塊肉來。

鐵摩勒嫌棄地甩飛了楚彥威的殘軀,從衣襟上撕下一塊布,隨手包紮了傷口。

蔡溫球的刀鋒則刺中了柳夢煙的大腿,同時他的首級亦被柳夢煙一刀揮落,頃刻飛起數尺。

大腿被刺傷令柳夢煙格外嫌惡,這個女人竟揮刀凌空數斬,把蔡溫球的頭顱劈了個稀碎,腦漿與鮮血似散花般飛濺!

這兩位身手全不高強的尋常草軍將領,置生死於度外,竟也能堅持數合,更傷到武藝高超的大派掌門。

但朱溫所見,只是兩位認識才幾天,把信任徹底交給他的兄弟,爲了保護自己,付出了生命代價。

他們的最後願望,是希望朱溫拋棄這裡的其他人,從而活下來。

這樣的願望,他能夠滿足得了麼?

第二十五章 奔流第七十七章 擊斬穆仁裕第十九章 刀開明月環第一章 山東鹽帥第五十二章 白雲觀第六十章 聖女田香第十四章 忠武王建第四十九章 醉美人第三十章 薤露第八十章 兩大掌門第十七章 面折廷爭第六十六章 不許跪第五十八章 時溥遁走第五十三章 泰山仙子第五十五章 密道第十九章 刀開明月環第六十七章 江陵死士第二十七章 請大唐赴死第四十二章 天下三鏡第八章 烹茶第八十二章 乘勇突陣第十一章 絕不低頭第四十章 挺身而出第七十五章 會師第三十二章 陷殺豪傑第八十二章 乘勇突陣第六十五章 故人第六十九章 十面埋伏第七十五章 會師第四十三章 軍師第二十四章 營中混戰第十六章 奇謀翻覆第三十三章 生死一線第四十章 挺身而出第六十二章 焰帥第五十二章 白雲觀第四十四章 回營第七十二章 追憶之盟主第九章 海潮嘯月第六章 戰雲初起第八十章 兩大掌門第十五章 青帝刀法第二十九章 刀劈寇謙之第七十四章 陸地神仙之終末第八十三章 孟楷爭馬第二十九章 刀劈寇謙之第五十七章 收網第四十六章 平盧之行第二十章 惡鬥寇謙之第七十章 武人身猶箭第二十六章 王仙芝出陣第三十三章 生死一線第八十一章 孟楷之勇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第二十五章 奔流第六十四章 蛛網第七十九章 又見王建第三章 盟主第六十五章 故人第七十七章 擊斬穆仁裕第五十九章 鳳求凰第六章 戰雲初起第六十九章 十面埋伏第七十三章 天國幻夢第三十九章 顏景明第五十四章 圖窮匕見外傳 素雪第二十章 惡鬥寇謙之第三十八章 陳麗卿第三十一章 王建之謀第十五章 青帝刀法第三十八章 陳麗卿第二十五章 奔流第五十六章 我必重返第六十二章 焰帥第五十四章 圖窮匕見第二章 說書人第五十三章 泰山仙子第一章 山東鹽帥第五十章 青龍第二十一章 智慧的真意第七十三章 天國幻夢第五十八章 時溥遁走第二十九章 刀劈寇謙之第五十三章 泰山仙子第六十五章 故人第六章 雙璧生輝第八十二章 乘勇突陣第五十六章 我必重返第十二章 絕不低頭第七十七章 擊斬穆仁裕第六十八章 國公後人第十二章 天刀敗走第七十八章 作易水別第二十一章 智慧的真意第四十五章 菩薩第六十二章 焰帥第五十四章 圖窮匕見第七十二章 追憶之盟主
第二十五章 奔流第七十七章 擊斬穆仁裕第十九章 刀開明月環第一章 山東鹽帥第五十二章 白雲觀第六十章 聖女田香第十四章 忠武王建第四十九章 醉美人第三十章 薤露第八十章 兩大掌門第十七章 面折廷爭第六十六章 不許跪第五十八章 時溥遁走第五十三章 泰山仙子第五十五章 密道第十九章 刀開明月環第六十七章 江陵死士第二十七章 請大唐赴死第四十二章 天下三鏡第八章 烹茶第八十二章 乘勇突陣第十一章 絕不低頭第四十章 挺身而出第七十五章 會師第三十二章 陷殺豪傑第八十二章 乘勇突陣第六十五章 故人第六十九章 十面埋伏第七十五章 會師第四十三章 軍師第二十四章 營中混戰第十六章 奇謀翻覆第三十三章 生死一線第四十章 挺身而出第六十二章 焰帥第五十二章 白雲觀第四十四章 回營第七十二章 追憶之盟主第九章 海潮嘯月第六章 戰雲初起第八十章 兩大掌門第十五章 青帝刀法第二十九章 刀劈寇謙之第七十四章 陸地神仙之終末第八十三章 孟楷爭馬第二十九章 刀劈寇謙之第五十七章 收網第四十六章 平盧之行第二十章 惡鬥寇謙之第七十章 武人身猶箭第二十六章 王仙芝出陣第三十三章 生死一線第八十一章 孟楷之勇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第二十五章 奔流第六十四章 蛛網第七十九章 又見王建第三章 盟主第六十五章 故人第七十七章 擊斬穆仁裕第五十九章 鳳求凰第六章 戰雲初起第六十九章 十面埋伏第七十三章 天國幻夢第三十九章 顏景明第五十四章 圖窮匕見外傳 素雪第二十章 惡鬥寇謙之第三十八章 陳麗卿第三十一章 王建之謀第十五章 青帝刀法第三十八章 陳麗卿第二十五章 奔流第五十六章 我必重返第六十二章 焰帥第五十四章 圖窮匕見第二章 說書人第五十三章 泰山仙子第一章 山東鹽帥第五十章 青龍第二十一章 智慧的真意第七十三章 天國幻夢第五十八章 時溥遁走第二十九章 刀劈寇謙之第五十三章 泰山仙子第六十五章 故人第六章 雙璧生輝第八十二章 乘勇突陣第五十六章 我必重返第十二章 絕不低頭第七十七章 擊斬穆仁裕第六十八章 國公後人第十二章 天刀敗走第七十八章 作易水別第二十一章 智慧的真意第四十五章 菩薩第六十二章 焰帥第五十四章 圖窮匕見第七十二章 追憶之盟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文县| 江西省| 龙里县| 杭锦旗| 广宗县| 金溪县| 灌云县| 囊谦县| 遂溪县| 收藏| 政和县| 怀集县| 兴业县| 喀什市| 玉山县| 兴安县| 罗城| 虎林市| 武夷山市| 炉霍县| 南汇区| 九龙县| 佛冈县| 乌鲁木齐市| 星子县| 云浮市| 正安县| 明水县| 红桥区| 和硕县| 工布江达县| 澜沧| 阳朔县| 桃源县| 庆云县| 左云县| 北辰区| 宜川县| 渝北区| 余江县| 静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