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九章 刀劈寇謙之

而稍早於王仙芝擊殺宋玦之時,一片麥田與丘陵夾成的狹坡間,一位少年亦手拄寶刀,與威儀凜凜的泰寧軍節度副使寇謙之對峙。

這少年自然是已成爲黃巢軍謀主,也是宋州之役義軍取勝最大功臣的朱溫!

“過去有一位高人曾說過,高手過招之前,往往會預先視察決戰場地,踏遍每一寸泥土,因爲土質的不同,可以影響輕身之術,你同樣使出七分力,在軟而潮溼的地上若是隻能躍起一丈,在硬而乾燥的地上就能躍起一丈五寸。”

朱溫悠悠道,言中帶著幾分嘆惋:“可是高手過招,一寸一分,有時便可決出生死。”

“只是寇帥爲了齊帥救援那些庸人,陷入我軍圍中,可有悔意?”

對面寇謙之神色坦然,全無身陷重圍的慌懼,果然一派大將之風:“你既然說出這一番話來,何必再問我是否後悔?”

“寇帥的確聰明絕頂。”朱溫道:“溫雖是宋州本地人,熟悉地勢,能抄小道繞至殿後的寇帥隊前方,然若有一毫一釐之差,也可能無法完成合圍。”

“而這一毫一釐,生死之線,很可能便取決於寇帥的仁心。兵兇戰危之際,自然顧不上小節,然而寇帥行軍之時,出於仁心,亦儘可能不踐踏民家麥田,此非迂腐之舉,實乃無意識而爲之。”

“然設圍已成,我軍精銳,盡在於此。寇帥寡不敵衆,恐怕是出不去了。”

包圍圈另一面,赤裸上身的孟楷發力猛擊肌肉磊磊的胸膛,發出洪鐘一般聲響,向寇謙之隊張揚示威。

“你看起來很想要殺我。”寇謙之平靜道。

“正常來說,溫應當口稱——請先生赴死,以全先生之忠義。”朱溫道:“但溫今日欲殺先生,只是因爲有一個答案,恐怕在先生瀕死之際,才能從先生口中得到。”

“哈哈哈哈……寇某人平生坦坦蕩蕩,心無城府,若非朝廷機密,有甚麼說不得的?”

“不,我有疑惑,先生亦有之。有些事,可以從眼睛中看到,有些事,卻是一念靈感,倏然察覺。”

“然而你若想留下我,你部精銳也必死傷枕籍。”

“寇帥練兵,堅不可破。我軍強攻,傷亡必然不輕。然則我軍流動作戰,並無大量殲滅官軍有生力量之必要。只要取得寇帥首級,便可震動天下。”

寇謙之啞然失笑:“後生小子,你總不會想勸我以一死換取部下士卒性命罷?婦人之仁,不戰受戮,恥莫過於此!即使本帥同意,這幫弟兄,又豈可能答應?”

此言甫出,寇謙之部下兵卒紛紛應道:“豎子癡人說夢!寇帥視吾等如手足,今陷死地,亦拼死護寇帥周全,縱戰至最後一人,也無畏縮之輩!”

朱溫擊掌道:“寇帥練兵有方,部曲忠義,某已親眼領教。但若我說的是,溫願與寇帥單獨決死一戰,不論誰勝誰負,寇帥麾下兵丁,皆可從容撤去,那又如何?”

一時間,雙方士卒,盡皆目瞪口哆,以爲朱溫瘋了!

因爲此前朱溫與寇謙之交鋒,曾差點被寇謙之擊斬當場,實力明明與寇謙之有不小差距。

而朱溫在己方有極大優勢情況下,卻提出與寇謙之單打獨鬥,還附上如此有利條件,在許多人看來,朱溫不啻於插標賣首一般!

而他卻信心滿滿,似乎有絕對的信心將寇謙之斬於刀下!

他的底氣從何而來?

而孟楷亦高聲呼道:“師弟,不可!縱然是致師決死,也當由我出戰纔是!”

朱溫搖搖頭:“師哥不必多言,師尊已經交代,今日之事,全權由我做主。”

孟楷張口欲再說些什麼,然最後只給出一個眼神。

朝聞道,夕死可矣。同爲追求極限的武人,孟楷完全能懂朱溫執著的意義。

朱溫喃喃自語:“已困擾夠久了。”驀地提氣揚聲道:“今日必解此惑——何惜身命!”

話音未落,朱溫已欺身直進,一襲赤色戰袍飄飄,在大夏龍雀寶刀刀光的映照下,如赤焰破空,直取寇謙之而去。

師妹段紅煙素手掩口,露出驚詫神色,秋水眸中難掩擔憂之意。

而朱溫的二哥朱存只是如同平日一樣憨憨笑著,眼神卻始終緊鎖著弟弟移動的身影。

他對三弟從來都是無條件的信任,不會懷疑朱溫做出的任何一個決定。

而寇謙之面對朱溫的挑戰,亦沒有拒絕的理由。

因爲這條件對於泰寧軍而言,看起來實在太過有利。朱溫如今搶先出手,即使落敗身亡,草軍一方也無顏反悔。

寇謙之井中月長刀鏗爾出鞘,寶刀長鳴,有金玉之聲,琴瑟之韻。

抗天十式,再次出手!

高手特有的無形場域,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似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再次籠罩在天地之間。

即使是場外之人,也能隱隱感受到寇謙之散發出的凜凜威儀。

但朱溫此番出戰,面對功力高自己的寇謙之,在氣場壓迫之下,身手卻依然靈活如游魚,指東打西,指南打北,一時與寇謙之鬥得全然不分高下!

兩邊軍中,助威擂鼓咚咚打起,三軍吶喊,如同山崩地陷。

孟楷看得心中歡喜讚歎,情難自已——這小師弟長進竟如此之速!

若說朱溫早年所學,盡是草莽間的野路子,雖然遊俠歷練,實戰經驗豐富,但終顯凌亂不成體系。那麼經過黃巢這般名師耳提面命,傳功喂招,又由天下第一高手王仙芝指點關竅,可謂是一日千里。

但最關鍵的卻在於,朱溫顯是作了專門針對寇謙之“抗天十式”的訓練。

黃巢藝業雖不及技壓當世的振衣盟主王仙芝,卻也是一代武學宗師,更兼熟諳各派武功,尤以刀法爲著。

當時得知朱溫幾乎命喪寇謙之之手,黃巢心疼徒弟,便連夜邀朱溫入帳,琢磨演繹對抗寇謙之的招數,構思破解之法。是以朱溫第二次對決寇謙之,便已能鏖戰許久。

而此時此刻,寇謙之被朱溫率軍包圍,泰寧軍亦戰敗,氣勢上就大落下風。而朱溫經過再戰寇謙之,對寇謙之的招式,有了更深體悟,如今再對上寇謙之,便顯得遊刃有餘,全然不被其場域所制。

二人掣刀相交,你來我往,亮亮飛騰似閃電,攸攸冷氣逼人寒,一個赤芒勝杲日,一個精光如涌冰,兩口大刀分上下,飄搖搖旗纛亂擺火焰紅。

以孟楷這般武學天才,也不由看得心動魄搖,目眩神馳,摩拳擦掌,直欲親身上去,代替朱溫好鬥一場!

固然,寇謙之的功力底蘊,仍顯在朱溫之上,因此即使有黃巢連夜參悟琢磨出來,專門用於剋制寇謙之的刀招,朱溫對上寇謙之,仍是封堵爲主,攻少守多。

然而寇謙之即使使出絕殺之刀,也難以再拿朱溫奈何。當寇謙之傾力相攻之時,朱溫但需尋覓寇謙之刀法弱點,防住要害,批亢搗虛,攻守合一,寇謙之便無法傷到他分毫。

大夏龍雀寶刀品位遠勝寇謙之的井中月,在熱血好戰的朱溫手中更是人刀意合,恣意揮灑。而鬥到久時,朱溫更是精神倍漲,點漆也似眸底神光爍爍,這般英武之態,卻越顯出他容貌清秀絕逸,彷彿謫仙臨凡。

雖然兩人頸項上都已滲出細細汗珠,但兩邊卻明顯能看出,朱溫進攻愈來愈多,防守時卻在減少,正一步步扳平自己的劣勢。

寇謙之以剛勇著稱,由來慣於久戰。但星雲二十八騎中諸人,也不由心中忐忑起來,好似十五個水桶打水,七上八下。

他們都不是識淺之人,已能看出,那看起來俊秀難言的少年人,內裡卻是心志如鋼,堅韌無匹,韌性耐力顯得比起久經沙場的寇謙之,只有勝之,而無不及!

這自然有大夏龍雀寶刀的效能,但更是朱溫自身稟賦所致。若非這般永不放棄的堅韌,他又如何能在絕境之中,靈光閃爍,識破齊克讓的三重連環斫營奇策,並提出地道逆襲劫寨之法,令宋州一役反敗爲勝?

兩人鏖戰不休,天空已下起了淅瀝瀝的小雨,竟鬥了上百回合。事已至此,所有人都能看出朱溫的戰略,即憑藉能剋制寇謙之的刀法,彌補功力的劣勢,再以無匹的韌性拖垮對手,由此決勝。

這有些類似手談弈棋中的長考之法,憑藉拖延對對手的生理、心理形成消耗。然則比武交鋒,時時刻刻都在激烈消耗體力,寇謙之又以悍勇能戰著稱,朱溫韌性卻尤在他之上,那又有甚麼可說的?

朱溫終是按捺不住,發出一聲低低的喘息,眼神悠長:“寇帥,你倦了嗎?”

“男兒血戰疆場,有戰死,卻不言憊!你我生死相決,有何可多說的!”寇謙之的刀招明顯放緩,但言語仍是那般凌厲充滿鋒芒。

“不,我是說,我能看到寇帥這些年身上的疲倦。譬如寇帥衣著文錦,光鮮亮麗,我卻能看見寇帥衣上的風塵。”

朱溫這樣說,是真的生出心有慼慼焉之感;想要的答案,已看見一個輪廓了。

寇謙之道:“身爲國家軍人,自當餐風飲露,衣上有風塵,豈不再尋常不過?”

朱溫道:“但若風塵落到心裡,便會化作砂礫,終年不化。”

對話間,鐺地一聲巨響,兩柄寶刀再次相擊,刺目的火星四處飛濺。

寇謙之亦長長喘息一聲,飛出丈餘。

但朱溫已清晰看見他眼底的決意。

突然間,寇謙之仰天長嘯,頭頂紫金冠轟然裂開,一頭亂髮漫天飛揚,殺意如龍咆哮,化作驚風向朱溫撲面而來。

井中月寶刀光華暴漲,指天劃下。

刀意所過,地面竟然無聲浮起了一道淺淺的刀痕,如疾行的長蛇一般,急速蔓延。

這正是無形的刀勢作用於現實物質的表現。

此刻,寇謙之眼中的殺意幾乎凝實,這一刀,傾瀉了他全部的勇銳與鬥志,刀芒所向,一往無前!

“師弟,小心!”

孟楷與段紅煙同聲喚道,面容凝重,眼中俱是對朱溫的擔憂之色。

朱溫亦暴喝一聲,大夏龍雀長刀破空無痕,刀色卻迅速轉變,本來赤紅如血的刀體,通體剎那間便轉爲了半透明的青碧色,如同水晶一般。

他身後浮現出種種碧影幻象,似青帝撫育百類,萬木齊發,一片翠綠蔥蘢,生機勃勃,而招搖的扶疏樹影,又如同一團團燃燒起伏的碧火一般。

而這茫茫的生機中,又似有千百條碧藤凌厲破空,閃爍出片片金芒,帶著絕殺之意,向著寇謙之絞殺而去。

這當然僅僅是刀意幻化而成的意象,並非實體,然而刀意凝結成的場域,卻是對寇謙之造成實打實的壓制,全然不落下風。

“啁!”

一直緊緊抓住寇謙之肩頭的獵鷹,突地發出一聲驚空遏雲的鳴啼,驟然騰空而起,直上百丈高天,盤旋不已。

光芒璀爍,閃住了所有觀戰者的雙眸。當刀光落下,只見朱溫的龍雀寶刀,已經插入了寇謙之的胸膛。

但朱溫亦身軀大震,口中噴血不已。

“寇帥!”星雲二十八騎紛紛悲慟疾呼。

段紅煙紅潤的芳脣猶自微微張開,她待要給朱溫喝彩,卻不知爲何在這慘烈情狀下,完全叫不出口。

唯有孟楷看起來還較爲冷靜:“小師弟早已算到,寇謙之既然無法破他的消耗戰術,便只能孤注一擲,在體力耗盡之前發出只攻不守的決死一擊。”

“這時,寇謙之殺意將強絕到極致,但也會出現最大的破綻。如果正常推算,他有三成把握能擊斬寇謙之,但七成可能性,卻是縱然做好了準備,也不免死於寇謙之的困獸之鬥。”

“諸天神佛護佑!終是讓師弟賭勝了。”說到此處,孟楷也無法抑止自己的興奮之情。

“何必三成把握。”朱溫嚥了一大口嘴裡的鮮血:“許多時候,有一成把握就值得一賭。何況第一次對決,寇帥未能殺得了我,我便發現寇帥缺乏一件最重要的東西——殺人的決意。”

他移轉視線,與寇謙之四目相對,緩緩道:“寇帥,小子可有說錯?”

寇謙之心口要害中刀,已是必死無疑,但朱溫仍然對其畢恭畢敬。

因爲寇謙之實是值得敬重的對手,而他的實力也本在朱溫之上。

縱然朱溫奇蹟般地在數日之內便學會了黃巢授予的青帝刀法中的“碧火金光刀”式,作爲壓箱底的底牌。

他能斬殺寇謙之仍有極大的僥倖。

但朱溫不僅需要以弱勝強擊殺寇謙之帶來的威名,更需要經過這種生死攸關、千鈞一髮的險境,帶來心境與武道的昇華。

因此縱然大有可能斃命當場,他仍不惜與寇謙之一戰!

男兒從來不恤身,縱死敵手笑相承。殺場戰場一百處,處處願與野草青。

“確是如此。”寇謙之嘴角溢出鮮血,長吐一口氣道。

正常而言,胸肺受重創之人,連呼吸都困難,斷不至於吐字如此清晰。然而寇謙之內功深湛,非常人可比,兼以最後力量護住心脈,是以彌留之際,說話卻全然不妨。

那高飛長空的鷹兒發出一聲銳鳴,憤怒地向朱溫猛撲而去,被朱溫揮臂趕開。

而寇謙之亦打個唿哨,示意讓獵鷹不必攻擊朱溫,大局已是塵埃落定。

“寇帥似算是答應過我,如果我能勝下這一場,寇帥便願意回答小子的問題。寇帥的眼中,看不到對大唐的忠義,那麼寇帥又是爲何而戰?”

寇謙之長嘆一聲:“確屬如此,寇某人的先祖,乃是開國名俠寇仲公。先祖早年,可是如虯髯客一般,曾想與太宗皇帝爭天下的。”

星雲二十八騎,以及泰寧軍其餘將士,聽得此言,俱各目瞪口呆,齊齊看向寇謙之,眼中都帶著不可思議的神色。

這還是他們所認識的那個忠義無雙的寇副帥麼?

只有朱溫明白,白髮如新,傾蓋如故。寇謙之幾乎殺了他,那種生死之間的境界體悟,讓朱溫感覺到了命運的操弄,但也越發覺得有殺死寇謙之的理由。

這絕非他痛恨寇謙之,正相反,朱溫對寇謙之相當尊敬。

然而對於敵手,且是寇謙之這樣的強者,最大的尊敬無過於不恤性命的決死一戰。

“你應當已經發現了,我並不真的像先祖那樣意氣風發。”

朱溫點點頭,注目迴應。

“呵,我的熱血,能打動別人,卻打動不了自己。每一次戰事,心中如平湖,如槁木。爲了不負乃祖威名,去升遷,去征戰,卻看不到時代的出口。人生如同戴著面具,在這無垠的舞臺上,演一場無涯的戲!”

寇謙之自嘲般說著:“我豈不見,政事昏暗,王師殺人如剪草?可你等義兵過境,豈不也是赤地千里?”

“師尊與盟主都已盡力約束軍紀。”朱溫道:“但義師魚龍混雜,又兼沒有根據地,流動作戰,對物資消耗極大,確實常有擾民之處,我並不否認。但如若我們能建立起一個新時代,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新時代?”寇謙之苦笑:“苦海茫茫,兵荒無盡,現在說這個豈非太遠?誰能拯救天下,誰能開創新時代,豈是你我一眼所能望見?”

“我的身體開始冷了,但我沒有恐懼,也沒有一絲一毫對你的憎恨。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這不過是軍人的天職而已。”

“但在我告別這個塵世之前,少年人,我想問你,值此末世,我活著的意義在哪裡?我這一生,是否虛度?”

朱溫沉思少頃,突地抗聲道:“寇帥請聽小子一言。”

“人活在天地之間,生如長歌不衰,本就是意義。而寇帥你打得很好,已盡了你的全力,你的人生相當精彩,你的熱血,不是演戲!”

寇謙之微微錯愕,而後露出了寬慰的笑容:“看來,我寇某人今日當真是死得其所。”

他口脣用力翕張,續道:“但寇某人尚有一心事未了,願託於小將軍。”

朱溫道:“寇帥有何夙願,但說便是。”

寇謙之道:“海州地界,有一巨寇,恃船舶橫行,淫辱婦女,屠剪百姓,受害者以百計。某本欲除之,便得齊帥調令,趕赴宋州戰場……”

話語未畢,一旁孟楷濃眉軒起,發力拍著精健的胸膛大聲道:“此等小事,何足掛齒?不待我師弟出手,楷當剪除此兇,以了寇帥遺願!”

寇謙之露出欣慰神色:“黃巢收了兩個好徒弟……”說話間,緩緩闔上雙目,神情一片安詳。

“請寇帥安心走罷。吾等義師絕不會忘卻初心,辜負寇帥的期望。”

朱溫說話間,將大夏龍雀寶刀急速抽出,登時鮮血自寇謙之胸腔奔涌而出,如同飛流直上三千尺!

第二章 說書人第三章 盟主第六十九章 十面埋伏第八十章 兩大掌門第二十九章 刀劈寇謙之第五章 大唐四帥第七十四章 陸地神仙之終末第四章 耳光第二十二章 師徒面談第四十八章 阿青第十四章 忠武王建第四十七章 大宅第二十七章 請大唐赴死第三十五章 泛舟第七十章 武人身猶箭第四十章 挺身而出第六十一章 烈焰將至第二十六章 王仙芝出陣第二章 說書人第三十八章 陳麗卿第五十二章 白雲觀第十四章 忠武王建第七十四章 陸地神仙之終末第三十四章 王建退走第十二章 絕不低頭第八章 烹茶第六章 雙璧生輝第五十一章 賭場第四十四章 回營第二十七章 請大唐赴死第四十三章 軍師第五十三章 泰山仙子第四十八章 阿青第二十章 惡鬥寇謙之第十二章 絕不低頭第七十八章 作易水別第二十七章 請大唐赴死第一章 山東鹽帥第八十一章 孟楷之勇第十九章 刀開明月環第七十八章 作易水別第七章 潛龍在淵第七十四章 陸地神仙之終末第七十七章 擊斬穆仁裕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第十二章 天刀敗走第四章 耳光第四十六章 平盧之行第六十三章 血色江陵第二章 說書人第七十二章 追憶之盟主第四十六章 平盧之行第五十二章 白雲觀第四十章 挺身而出第三十六章 往事如煙第四章 耳光第四十三章 軍師第十六章 陽謀第十六章 奇謀翻覆第八十章 兩大掌門第二十九章 刀劈寇謙之第五十章 青龍第七章 潛龍在淵第二十二章 師徒面談第六章 雙璧生輝第六十三章 血色江陵第十四章 忠武王建第五十八章 時溥遁走第十三章 女俠青玉第七十章 武人身猶箭第三十二章 陷殺豪傑第八十一章 孟楷之勇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第七十五章 會師第十一章 絕不低頭第四十四章 回營第三十四章 王建退走第四十四章 回營第四章 耳光第四十二章 天下三鏡第七十三章 天國幻夢第七十一章 五大屍王第七十八章 作易水別第二十七章 請大唐赴死第一章 山東鹽帥第三十二章 陷殺豪傑第五十三章 泰山仙子第六十六章 不許跪第十七章 面折廷爭第五十三章 泰山仙子第四十九章 醉美人第五十七章 收網第十五章 青帝刀法第五章 大唐四帥第六章 戰雲初起第四十三章 軍師第四十六章 平盧之行第十二章 天刀敗走
第二章 說書人第三章 盟主第六十九章 十面埋伏第八十章 兩大掌門第二十九章 刀劈寇謙之第五章 大唐四帥第七十四章 陸地神仙之終末第四章 耳光第二十二章 師徒面談第四十八章 阿青第十四章 忠武王建第四十七章 大宅第二十七章 請大唐赴死第三十五章 泛舟第七十章 武人身猶箭第四十章 挺身而出第六十一章 烈焰將至第二十六章 王仙芝出陣第二章 說書人第三十八章 陳麗卿第五十二章 白雲觀第十四章 忠武王建第七十四章 陸地神仙之終末第三十四章 王建退走第十二章 絕不低頭第八章 烹茶第六章 雙璧生輝第五十一章 賭場第四十四章 回營第二十七章 請大唐赴死第四十三章 軍師第五十三章 泰山仙子第四十八章 阿青第二十章 惡鬥寇謙之第十二章 絕不低頭第七十八章 作易水別第二十七章 請大唐赴死第一章 山東鹽帥第八十一章 孟楷之勇第十九章 刀開明月環第七十八章 作易水別第七章 潛龍在淵第七十四章 陸地神仙之終末第七十七章 擊斬穆仁裕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第十二章 天刀敗走第四章 耳光第四十六章 平盧之行第六十三章 血色江陵第二章 說書人第七十二章 追憶之盟主第四十六章 平盧之行第五十二章 白雲觀第四十章 挺身而出第三十六章 往事如煙第四章 耳光第四十三章 軍師第十六章 陽謀第十六章 奇謀翻覆第八十章 兩大掌門第二十九章 刀劈寇謙之第五十章 青龍第七章 潛龍在淵第二十二章 師徒面談第六章 雙璧生輝第六十三章 血色江陵第十四章 忠武王建第五十八章 時溥遁走第十三章 女俠青玉第七十章 武人身猶箭第三十二章 陷殺豪傑第八十一章 孟楷之勇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第七十五章 會師第十一章 絕不低頭第四十四章 回營第三十四章 王建退走第四十四章 回營第四章 耳光第四十二章 天下三鏡第七十三章 天國幻夢第七十一章 五大屍王第七十八章 作易水別第二十七章 請大唐赴死第一章 山東鹽帥第三十二章 陷殺豪傑第五十三章 泰山仙子第六十六章 不許跪第十七章 面折廷爭第五十三章 泰山仙子第四十九章 醉美人第五十七章 收網第十五章 青帝刀法第五章 大唐四帥第六章 戰雲初起第四十三章 軍師第四十六章 平盧之行第十二章 天刀敗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油尖旺区| 扬州市| 荣成市| 运城市| 泰宁县| 涟源市| 叶城县| 资兴市| 化德县| 张家港市| 台中市| 汉川市| 竹北市| 南平市| 类乌齐县| 徐州市| 尤溪县| 南通市| 湖南省| 唐河县| 长岛县| 福清市| 宁波市| 柳河县| 会理县| 阆中市| 大埔县| 东平县| 东乌珠穆沁旗| 金堂县| 隆子县| 湘阴县| 永泰县| 怀柔区| 德阳市| 怀宁县| 介休市| 陆良县| 枞阳县| 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