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無雙?
這還是馮逍的評價?
一瞬間,面對著一臉平靜神色的韓信,章邯的心頭涌現出一股危機感。
和蒙恬用政治和計謀的角度去看待馮逍不同。
與馮逍有過近距離接觸的章邯,對於馮逍的能力可是知之甚祥。
在章邯的心中有著大能力的馮逍,竟然都如此的評價韓信。
那麼這個毫不起眼,顯得還有幾分桀驁不遜的傢伙,身上肯定有著卓越的能力。
雖然不知道,在自己還沒有開口的時候,就已經成爲在座的焦點。
但對於衆人的目光,韓信視若無睹,一臉死板表情的站了起來,彷彿是所有人都欠了他一百兩銀子一樣。
“啓稟陛下,學生認爲,以十五萬步兵全力防守九原,然後三十萬騎兵分兵六支,進攻草原,騷擾匈奴後方。”
聽到韓信的話,嬴政不由一怔,這話怎麼和馮逍之前那個臆想的戰術那麼相似。
唯一的區別是,馮逍建議偷襲,而韓信建議進攻匈奴的後方。
“仔細說說!”
被馮逍洗腦,認爲韓信絕對有著不世出的大才,所以此時嬴政的耐心還有有的。
“九原城糧草充足,城牆高大結實,防守力量雄厚,用來應對匈奴的進攻,十五萬步兵綽綽有餘。”
“而陛下的目的是消滅匈奴,畢其功於一役。”
“那麼以五萬爲一軍,派出六支大軍進攻草原,以騎兵的機動性和戰力,使得草原大亂輕而易舉。”
“後方受到騷擾,匈奴畢竟進退兩難。”
“但頭曼親自率領大軍來攻,必然不甘心就這麼退走,反而會認爲我們大秦膽怯,使用計謀讓他退走。”
“一鼓衰,再鼓竭,多次攻城無效之後,匈奴的士氣並將落入一個低谷。”
“然後等到他們準備撤軍的時候,草原上的大軍拉回來三支到四支,用來伏擊撤退的匈奴,必將匈奴大軍全部留下。”
“而剩下的兩三支大軍,可以一路直奔匈奴王庭,徹底斬草除根。”
聽到韓信的話,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不由心中一動。
自從大秦一統六國之後,南征百越又被馮逍建議取消。
大秦能夠獲得的戰功基本上已經沒有了,唯有匈奴就是最後的機會。
甚至所有人都知道,受到馮逍的建議,嬴政一直在準備著改革大秦的政策。
等到一切都準備妥當之後,大秦是否還有軍功封爵的制度都還兩說。
可以說,在座的想要提高自己爵位的,還有那些白身想要獲取爵位的。
此戰對戰匈奴,已經是最後的機會了。
之前,具體的戰術都還沒有定下來的時候,大家都還憂心忡忡。
畢竟九原就這麼大一點的地方。
四十多萬的軍隊,平均下來,一個人都還沒有一個人頭的功勞。
所以如何打,由誰統領,就一直是大家爭論的焦點。
匈奴此次南下只有三十萬的大軍,誰都沒有堅定的信心,說就一定能夠將這三十萬人留下。
那麼僧多粥少的局面,就使得大家的競爭異常的激烈。
可是如今韓信的戰術,彷彿給大家打開了一個新的希望。
分兵?分兵!
無論守城的十多萬步兵,還是突入草原的數十萬騎兵。
每個主將都有立功的機會。
而且數十萬的騎兵,根據韓信的戰略,最後還有兩個選擇。
無論是埋伏匈奴的退兵,還是直奔王庭滅絕匈奴族裔,都將是破天的大功勞。
最爲重要的是,如此一來,大家都能雨露均沾,誰都有立功的機會。
所以,當韓信的計策一說出來之後,在場所有人看向韓信的目光都充滿了善意。
對於衆人的小心思,嬴政心裡都一清二楚。
但是之前他也很無奈,畢竟想要爵位,就得爲大秦建功,要想爲大秦建功,就得出生入死。
難道一個皇帝,還要反對臣子爲自家江山出生入死不成?
如果敢有那麼昏庸的皇帝,那麼大秦的江山估計也到頭了。
所以韓信的計策一說出來,不僅大臣們都非常高興,嬴政也非常滿意。
到了這個時候,他纔對於馮逍推薦的人充分相信其能力。
之前的蕭何,現在基本上都快成嬴政隨身秘書了,甚至部分不太重要的奏章,嬴政都詢問其意見。
如今又看到了韓信的一鳴驚人。
嬴政瞬間就想起了馮逍所說過的,三傑之首的張良,以及不下於蕭何能力的曹參。
頓時,咱們的始皇帝陛下,從心裡開始偷笑起來。
韓信的計策,與其他人最大的不同。
就是將戰場擴大到了整個草原,讓所有匈奴的地盤都成爲了雙方攻守的場所。
更爲重要的是,他將戰爭的被動性直接化爲主動性。
化整爲零,讓大秦的所有戰力,都瞬間爆發出來。
“好,好,好!”
對於韓信的建議,嬴政瞬間連說三個好字。
可見對於這個戰術的安排,嬴政有多麼的滿意。
“令李樂爲主將,率領十五萬步兵,全力防守九原城。”
“命令蒙恬、章邯、趙佗、辛勝、王離、贏景爲主將,分別率領六萬騎兵,進入草原。”
“同時,蒙恬、趙佗、辛勝、贏景四人時刻關注匈奴的動向,一旦發現匈奴有回撤的跡象,立即大軍包圍。”
“由蒙恬爲總指揮,全殲匈奴於長城之外!”
一臉肅殺氣息的嬴政,扭頭看了一眼激動的衆位將軍,然後又對著王離說到。
“王離!”
“喏!”
聽到嬴政的點名,王離立即抱拳而立。
“將匈奴的所有王族都給朕帶回來!”
“喏!”
這個命令一下,所有人都清楚了,在進攻匈奴王庭的兩支隊伍中,王離將居於首位。
不過對此,章邯並沒有什麼意見。
畢竟,和已經有過多年軍旅經驗的王離相比,雖然他的潛力很高,但經驗卻是一個致命的缺點。
尤其是這種不容任何失誤的大戰爭,冷靜纔是一個主將最爲核心的素質。
所以對於王離居主導地位,章邯也沒有任何的意見。
更何況這是嬴政親自下達的命令,即使有意見,也只能藏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