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按照秦國的實力,以及老秦人渴望戰功的心情。
他們要立下多少功勞?
依照大秦的政策,要是父兄戰死沙場,那麼所積累的戰功,可以由接任的兒子和弟弟繼承。
五級以上的勳貴,大秦沒有三萬也有兩萬了。
否則也對不起大秦以戰立國的威名。
想想一下日常的現實情況,所有人的心情都放鬆下來。
而接著所有人又用期待的目光看向馮逍,既然馮逍能夠想到這個方面,而立場又在剛纔表露出來。
如果說沒有想到好的辦法,別人也不相信。
而最爲著急的就要數依然雄心壯志滿懷的嬴政了。
很乾脆的,就沒有給馮逍停歇的時間,立即追問了起來。
“馮愛卿,有什麼辦法趕緊說吧,不要吊大家的胃口。”
看著眼巴巴地盯著自己的衆人,馮逍這纔不緊不慢地開始說道。
“讓大家無償地拿出自己儲存的糧食,當然是不可能了,可是如果是有償的呢?”
“哦,愛卿說說,什麼是有償?怎麼個有償法?”
對於嬴政這麼著急地催促自己,馮逍也很無奈。
“在說有償之前,我想先請教陛下幾個問題。”
聽到馮逍忽然話題一轉,又扯到了自己身上,嬴政非常好奇。
“愛卿儘管問!”
“陛下對於和匈奴的戰爭,準備打到什麼樣的程度?”
“當然是把那三十萬的匈奴兵都留下來!”
一提到匈奴,嬴政就非常憤怒,只要是因爲大秦本來大好的局面,眼看著一兩年之後,就是收穫的時節。
而這個時候,匈奴人竟然南下,嚴重影響了大秦對於六國百姓的安撫工作。
可以說如果一旦大秦在戰爭中無法取勝,或者戰爭拖得時間過長。
那麼大秦原本日趨穩定的太平日子,將會再次暗流涌動起來。
“那麼,陛下,對於擊敗匈奴,陛下有多少信心。”
“大秦只會勝利,不會失敗!”
聽到嬴政那斬金截鐵的話,一衆武將頓時各個熱血沸騰起來。
但站立的馮逍反而沒有受到絲毫影響。
“陛下,臣問的不是您的決心,而是在客觀的情況下,我們大秦有多少勝算。”
說完之後,估計嬴政也無法給出客觀的答案,馮逍乾脆扭頭對著一旁的蒙毅問了起來。
“蒙將軍,你認爲呢,大秦的勝算有多少,需要打多長時間?”
看嬴政沒有反對,蒙毅沉吟了一下。
“八成勝算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時間的話……半年左右應該就可以結束,匈奴人甚至連半年都堅持不了。”
對於蒙毅的答案,馮逍還是比較認可的。
畢竟若論和匈奴的交戰經驗,整個大秦,就沒有能夠出蒙家之左右了。
“既然大秦必勝,而且半年時間也足夠了。”
“那麼,陛下,諸位大人,這場戰爭,除了穩定的邊境環境之外,還能給我們大秦帶來什麼?”
“這……”
“能帶來什麼啊?”
“戰俘算嗎?”
“好像沒有什麼吧?”
“……”
大臣們一個個都議論紛紛,可是好半天,都沒有討論出。
這場戰爭,除了和平的環境之外,大秦還能收穫什麼?
搖了搖頭,馮逍苦笑了兩聲,果然,炎黃子孫們果然都是這麼實在。
在沒有見識到西方那些強盜之前,大家確實對於戰爭所能帶來的利益,有些嚴重認識不足。
“首先,戰俘算是一個方面。”
“而這些戰俘也算是戰爭的收穫,因爲有了這些戰俘,我們的許多徭役,就可以讓他們去做,然後給予我們百姓做出見面。”
“這樣一來,既不消耗我們大秦的民力,又能讓天下的百姓都感念陛下和諸位大人的恩德。”
聽到馮逍的話,衆人都點了點頭,利用戰俘充當勞力,並不是多麼稀奇的事情。
只不過以前大家都沒有,去有意識去做這方面的事情。
大都是能俘虜多少,算多少,哪怕沒有也無所謂。
“而第二個,就是戰馬,這也算是一塊巨大的收穫!”
聽到馮逍的話,不少人都皺起了眉頭。
以往都是國家發動戰爭,所以收穫的戰馬都算是國家的,然後又被分配給軍隊。
甚至於這種戰略物資,大家都不希望流落到民間去。
雖然大秦並沒有限制私人養馬,但絕對不會做出用戰馬來獎勵百姓的事情。
“當然,鑑於戰馬是戰爭物資,可以這算成金錢,算在戰爭的收穫當中。”
“而第三點,纔是最爲最爲重要的一方面收穫。”
“那就是我們擊敗匈奴之後,面對沒有了軍隊保護的匈奴大小部落,那些屬於部落財產的牛、羊等家畜,就是我們大秦軍隊的戰爭收穫。”
“綜合以上三點,我們打贏了匈奴之後,將會有著巨大的收穫。”
“而以這些收穫爲保證,我們可以向著大秦的貴族,暫借軍糧等物資。”
“等到我們大秦打贏了戰爭之後,我們可以用所收穫的財富,按照一還一倍五成的比例,歸還給大秦的貴族們。”
“當然,如果大秦的百姓害怕戰爭失敗而血本無歸的話,那麼大秦可以用明年的賦稅作保證。”
“一旦戰事不順,那麼大秦就可以用明年的賦稅,來償還從百姓哪裡借來的糧食。”
等到馮逍把話說完之後,所有有見識的人,無不用著放光的眼睛看向馮逍。
馮逍的話,相當於給他們打開了一扇從沒有關注過的大門,讓他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認識到戰爭所帶來的巨大利益。
當然,也有一些食古不化的人,認爲馮逍這種向著百姓借糧的行爲,有損大秦的威嚴。
而對於這些人,馮逍根本就沒有任何慣著的意思。
“大秦的威嚴?這位大人,很抱歉我們羅網的消息或許收集的不是太過準確。”
“怎麼我們聽聞,在以前的民間,我們大秦除了爆秦的惡名之外,就沒有其他任何的威嚴可言?”
“也就是這兩年,陛下的仁政得到了百姓的認可,大秦的名聲才正常了一點。但依然沒有你所說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