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
嬴政很準確地抓住了馮逍剛剛心聲中喊出來的這個名字。
這個名字他熟悉,正是馮小子說過的日後會滅亡他大秦的那個人。
一時間,嬴政的心中也是百味雜陳,他派人找了那麼長時間的滅國元兇,居然這麼輕易地就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之中,難免讓嬴政感覺有些不真實。
項羽。
嬴政在心中輕聲唸叨著這個名字。
這個對他來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我靠,我好像知道他們想要幹什麼了!】
電光火石間,馮逍的腦子瘋狂轉動了起來。
他想到了在楚國餘孽的那件密室裡找到的地圖,他想到了那張地圖上被圈出來的城池。
有一座城池的名字正是會稽。
吳中,會稽郡,那正是項家叔侄起兵的地方!
馮逍幾乎一下子就明白過來了。
【那些六國餘孽拿著錢藏到各地招兵買馬,準備造反去了!】
嬴政駭人,目他的光之中滿是驚駭,他甚至以爲自己聽錯了。
怎麼這一下子又牽扯到六國餘孽造反的事情了。
嬴政第一時間察覺到此中必有隱情。
馮逍卻是糾結上了。
【該不該現在告訴政大爺呢,說是肯定要跟政大爺說的。就是現在這當頭,跟政大爺說的話,萬一他再憂心忡忡,沒辦法集中精力應對眼前的事情怎麼辦。】
馮逍的擔心不無道理,僅僅是城外那七萬造反大軍就已經夠讓人頭疼的了,更不要說四散天下之間潛伏在暗處積蓄力量準備造反的六國餘孽了。
真要在這時候把這件事告訴嬴政,不知道政大爺怎麼頭疼呢,所以還不如先等一等,等到成功渡過六國餘孽攻城這件事,風平浪靜了再告訴政大爺這件事。
【欸,政大爺,不是我想瞞你啊,實在是現在的情況他不允許我把這件事告訴我 你,對不住了您。等到咱們什麼時候度過眼前的危機了,我第一時間就把這件事告訴您。】
嬴政凝眸,看來馮小子知道一些秘密信息啊。六國餘孽招兵買馬。
聯繫到他剛纔聽到馮逍的心聲,再想想公子傒先前說的話,嬴政其實差不多已經猜到馮逍究竟想說什麼了。
看來,現在不僅是咸陽不太平啊,整個大秦天下都是暗流涌動。
明面上,是大秦天下承平,百姓安居樂業,但是實際上咸陽隨時都有被圍城的危險,而六國餘孽則虎視眈眈地潛藏在各地,隨時準備起兵造反。
嬴政暗自嘆了口氣,現在真是多事之秋啊。
公子傒的事情還沒解決完,六國餘孽又想要冒出來作妖。
呵,等著吧,不就是先前被朕打敗過的跳樑小醜嗎,朕就站在咸陽,朕看你們有沒有造反的膽量。
嬴政雖然對自己的權威充滿自信,但是國家大事還是涉及到生死存亡的國家大事不單單是自信就能夠解決的。
因此,其實在剛聽到馮逍心聲的時候他就已經在內心深處做好了安排,他絕不允許有人敢覬覦大秦江山,破壞這天下好不容易纔得來的和平。
誰也不行!
嬴政心中早已有了抉擇,敢破壞大秦和諧穩定的人一律剷除!
嬴政來這一趟本來就是爲了從公子傒嘴裡探知到一些消息,好做出應對。
現在,他既然已經知道了那隻軍隊的兵力部署情況,自然也就不再在羅網的大牢裡待著了。
說實話,羅網的大牢陰森森的,誰願意在這裡待著啊。
嬴政打探完這些消息就自己回了咸陽宮,留下馮逍依舊在羅網中處理公務。
雖說現在的頭等大事是做好一切準備,抵抗大軍的攻打,但是反貪這種事也不能落下。
雖然暫時羅網不能去抓人,但是可以把他們的罪狀都蒐集起來,好好記下,等到這件事之後再根據這些人在這次事件中的表現酌情進行賞罰。
至於這個坎會過不去?
馮逍倒是從來沒有想過,按照歷史的走向來說,這次事件應該是被成功渡了過去了。
就是不知道他這隻蝴蝶來到大秦之後扇動自己的翅膀,會不會改變歷史的車輪。
搖搖頭,馮逍又埋頭到了眼前的公文中,哪怕他不喜歡幹活,此刻也不得不全神貫注地投入到這些公文中,沒辦法這些都是關乎到他這顆腦袋的東西。
不想死,就只能乖乖幹活了。
馮逍無奈地趴在桌子上,心中止不住地抱怨。
【怎麼人家穿越就是吃香地喝辣的,混得人模人樣的,自己穿越過來之後不僅有著世間第一流的家世,還有系統的幫助,結果每天還要苦哈哈地打工呢,難道是我穿越的姿勢不對嗎?】
馮逍胡亂地想了一通,最終他的思緒還是落在了項羽和秦末的亂世身上。
【項羽,這會應該已經跟著項梁在會稽郡落腳了吧。說起來,現在劉老三跟項羽的蹤跡都已經知道了,要是心狠一點,直接將他們砍了,應該就不會有秦末的亂世了吧,自己也不用擔驚受怕,害怕秦朝滅亡了。】
【難啊,這事還是難辦。劉邦好殺,但是項羽卻難殺。他是項氏一族的嫡系,項燕之後,項梁之侄,在會稽那地方又是一方土豪,想要殺他可太難了。況且,楚國雖然亡了,但是藏在暗地裡的勢力可不少啊。】
馮逍又想到了他藏在袖子裡的那份地圖,他將那份地圖取出來,放在桌子上,好好地看了片刻。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應該是經過商量,聯合之後,選取了東西南北各個方位的雄城,慢慢滲透進去,等到時機成熟就直接舉起反旗,占城爲王,反抗秦國。】
【難怪歷史上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之後,六國舊貴族那麼快就紛紛起兵支援他們呢,合著是早就準備好了。】
馮逍上愁地捏捏眉心,如果想要制止他們造反的行爲,那就要在他們還沒有完成滲透的時候,直接將他們扼殺在搖籃裡。
【難搞啊難搞!】
馮逍仰天長嘆一聲,心思一動,卻想到了兩個人。
漢初三傑中的另外兩位,謀聖張良、兵仙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