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主政九原的蒙恬爲殲滅匈奴主力的主將,家學淵源頗深的王離爲進攻王庭的主將。
可以說在分配人員和任命主將方面,嬴政都做到恰如其分。
雖然沒有聽到自己的任命,不過韓信依然板著臉平靜的坐在那裡。
和這些軍中的主將相比,從大秦學院出來的韓信。
根據大秦學院裡,馮逍所繪製的簡略地圖。
可是非常清楚,除了大秦,西方還有很多其他國家。
未來打仗的日子多得是。
剛入朝堂,還是不要和這些大佬搶機會的好。
如果說之前韓信是一個剛出爐的青蔥少年,那麼經過了大秦學府的一番錘鍊之後。
那個出身貧賤的青蔥少年,已經成長爲一個合格的賢能。
從大秦學院裡面,韓信學到的不僅僅是兵書,還有人情世故。
畢竟每天都被一大堆老夫子按著錘鍊,如果還練不出來,那可真是小瞧了諸子百家了。
而這一切不過是因爲,馮逍將韓信扔進大秦學院的時候,說了一句話。
這傢伙就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愣頭青,不太會做人,希望各位先生多揍一番。
孩子不聽話,就是因爲打得少!
對於馮逍的後一句話,荀子是最爲贊同不過了,尤其是這個被揍的對象還是儒家最看不慣的兵家子弟。
那麼對於這個有仇報仇,沒仇找快感的機會,學院裡的博士們絕對不會放過。
日常裡的課堂中,因爲要保持夫子的威嚴和風範,而且那可是自己學識的傳人。
所以碰上幾個調皮搗蛋的,夫子們也不忍心打得太過。
可是韓信不同啊,既不跟著自己進學,又是最好戰的兵家傳人,此時不揍,更待何時?
畢竟,誰都知道,在大秦這樣一個軍功起家的國家裡,一個兵家傳人意味著什麼。
雖然軍功制度已經瀕臨尾聲,雖然大秦可打的仗不會太多。
但一切誰又能說得準的。
說不定今天揍得這個小子,不久的將來,還有何能是一個侯爺呢。
所以,在整個學院博士們愛的教育下,韓信爲人處世的能力飛漲。
不漲不行啊,一大羣博士好像都是預謀好的,一個接著一個都出現在韓信的路途中。
都在排隊等著收拾韓信呢,甚至連無話可說都成爲收拾韓信的理由。
所以不過是半年的時光,在帶兵打仗能力飛速提升的同時,韓信與人相處的能力也在飛速的增長著。
之前在戰前會議上,之所以木著一張臉,不過是韓信在摸索大臣們之間的關係。
尋找切入朝堂勢力的切入點。
雖然都知道韓信是馮逍一手發掘出來的,已經在嬴政哪裡掛了號。
但以蕭何、韓信之流的大能,是不屑事事都依靠馮逍的。
以他們的能力,所缺少的不過是一個機會而已,而馮逍給了他們的機會之後。
剩下來能走到哪裡,那就要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如果事事都依靠馮逍的話,那麼馮逍又何必舉薦他們呢,一個扶不起來的人,又有什麼讓別人看重的價值呢?
如今劉邦手下能力最爲卓越的四個大才,除了張良依舊選擇在自我提升之外。
其他三個,都已經開始步入朝堂。
馮逍的人才儲備計劃,第一步已經走到了尾聲。
剩下的,就看大秦學府能夠爆發出多大的能量了。
因爲大的戰略已經確定下來,而匈奴又距離九原不過一天多的路程。
所以接到進入草原命令的幾支軍隊,以最快的速度開拔進發。
以九原郡爲中心,蒙恬和辛勝兩支隊向西進發,趙佗和贏景向東進發。
而剩下的王離和章邯,則直奔匈奴的王庭所在。
每一支騎兵當中,都有一萬特殊的存在。
這六萬騎兵,就是裝備了馬具三件套的騎兵。
因爲時間的關係,哪怕咸陽和九原兩地的工匠日夜交替不停,但最後依然只裝備了六萬的騎兵。
最後嬴政乾脆每一支隊伍都分到了一萬的騎兵,用以做最後的底牌。
而這一萬戰力明顯高於其他五萬騎兵的所在,將會負責攻堅和一錘定音的任務。
當半天的時間,只帶了三天口糧的騎兵紛紛出發之後,整個九原城並沒有因此而平靜。
在李樂的指揮下,十八彎的步兵,正在有條不紊地做著最後的守城戰備。
作爲蒙恬十多年的副手,李樂雖然並不是第一次帶兵防守九原城。
但他依然心絃緊繃,因爲,大秦的支柱和核心,始皇帝陛下此刻可是待在九原城內的。
可以說,匈奴如果能夠拿下九原城的話,那麼他們也許會獲得進入中原的機會。
但是此刻這些已經趕赴九原城的蠻族,根本沒有想到。
作爲一個皇帝,嬴政竟然任性的來到了戰爭的最前沿。
別說從來都沒有出戰傳統的中原皇帝了,即使是頭曼,也早就不再上陣殺敵了。
因爲到了他們的這個層次,上不上場,其實沒有多大的影響。
畢竟一個人的勇力,在巨大的戰場上,根本起不到什麼關鍵性的作用。
一個不小心,或許還會因爲受傷或者接觸死亡,而導致整個戰場的走向發生轉變。
所以哪怕是習慣性跟隨大部隊出征的頭曼,也不會有動手的機會。
整日曾經的咸陽守衛戰一樣,這次出征,馮逍依然帶上了所有物理學院的成員。
不僅僅是墨首整個學院的最高博士,甚至連選學墨家知識的學生,都被馮逍趕鴨子上架一樣,跟隨著大軍來到九原。
而有了上一次防守咸陽的知識,這次物理學院的學生,應對起來救駕輕熟。
那裝著長釘的猙獰滾木,那滾燙而又散發著刺鼻氣味的金汁,那成堆的鐵荊棘……
甚至連學員最近研究的改進型投石車,也被學院們給弄了出來。
有時候,軍械的改造,絕對不是一加一那麼簡單。
既要造成巨大地殺傷力,又要簡單實用,絕對是一件燒腦的事情。
但已經有過一回經驗的物理學院學生,對於這一切,充滿了信心。
當然,這其中一些上次守衛咸陽成功,立了功的,就成爲讓大家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