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真的沒想裝逼
其實這會兒從粵州到各個珠三角城市,最主要的民間交通工具是坐船。
各種機動船、客輪跟貨駁。
這個道理跟長江航運差不多。
在沒有高速公路的年代,寬闊平緩的江面就是最好的大路。
這也是粵州到鵬圳耗費過百億修高速路會引起爭議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已經習慣了老天爺賜予的黃金水道,想不通爲什麼要花這麼多錢去修路。
而且珠江三角洲極其發達豐富的水系,如毛細血管般方便了整個區域的船運,也極大的提高了公路施工難度。
所以只跟國內比,粵州的造船廠也挺強。
國家遠洋運輸集團公司對全國各地的國營大船廠就是超級甲方。
連老方都不得不壓著脾氣對國遠輕言細語,畢竟這也是集裝箱在國內唯一的買家,在沒有打開國際市場前也是唯一的客戶。
所以這總工程師的行政級別也是集團最前面幾位,更是從建造到配套能一言定廠家生死的大佬。
地方上能知道消息的都趕緊過來歡迎接待,邀請視察開座談會。
哪像讓衛東仗著有港商渠道,就對國遠愛搭不理,他有點討人嫌也是有原因的。
最搞的是機場附近就有漁政碼頭,準備了小艇可以順著河流直奔市區和幾處船廠船塢,完全不受已經有點擁堵的粵州市區交通影響。
甚至到鵬圳也有快艇,市區過去八十多公里嘛。
就完全是自成體系的水世界。
讓衛東本來在旁觀這種國營廠家生態,腦海裡忽然有個想法,聽了這安排也立刻來興趣:“看看,那就去看看。”
就叫了何月梅跟自己去坐船,順便問問怎麼回事。
主要還是潛意識想避開這哪裡來的妖嬈。
根本不知道這邊又有這等大佬同行的李雪紅,只好帶著司機恭送這邊被簇擁著上單位麪包車,然後登快艇出發。
粵東分公司總經理有點詫異:“說是你在鵬圳的公司下屬,還說是你老鄉,方言是跟董經理說起來有點類似。”
讓衛東莫名其妙:“我連她名字都不知道,那車就是當時劫車案現場受害者的……”
何月梅聽得使勁抹胳膊上雞皮疙瘩:“你要來,總經辦肯定要通知我,但她是前後腳自己來的,那說明在鵬圳那邊已經打入你的隊伍了!”
她執掌一方兩三年了,這點邏輯分析能力肯定有。
還要艱難回憶有沒有透露什麼過多信息:“你去滬海,她就來找我,陪著各種熱情交流兩三天,對我們的銷售產品肯定都熟悉了,還要了各種樣品到鵬圳去開設銷售點,這半個多月確實走了不少貨,都是先款後貨。”
讓衛東描述自己的感受:“臥槽,那都是在鵬圳廝殺的老油子,我們是高度純潔的革命隊伍,根本不想容納這種害羣之馬,當時他們那個車行,我看過去全特麼都是各種騙子。”
何月梅還是憑著女人直覺:“看起來她不像騙,有點激動,好像現在想起來是在繞著圈打聽你的各種情況,個人情況……”
說最後四個字的時候,還拉遠點揶揄觀察。
讓衛東悻悻:“我有什麼個人情況,粵州這邊有沒有異常,譬如查賬之類……”
兩人坐在船尾交流,倒也不怕別人聽見,發動機頗爲鬧騰。
船廠、船舶公司的各位也主要圍著唐總工以及他的兩位隨從交流。
確實帶著這會兒公路交通沒有的通暢。
每次來粵州,讓衛東都會發現這裡的交通密度在明顯上升,路上已經一水兒的豐田皇冠出租車,外加各種進口品牌車輛和貨車、麪包車混雜在一起,跟粵州隨處可見的浩浩蕩蕩自行車形成車流,稍不注意就能堵上。
現在彎彎繞繞的隨著河流,看似遠了點卻一直保持高速。
很快兩岸房屋越來越多,唐總工頻頻回頭給讓衛東指方向。
非常清晰的能看到從市郊開始的岸邊,出現那種緩坡帶鐵軌進入水面,就跟自家在江州絲印廠的臨江邊做的遊艇滑軌一樣。
這裡是各種規模的造船廠。
從一兩百米的那種大長坡滑軌,到四五十米的小滑軌,從三四條並排,到十幾條還搭了棚的並列,都透著發達的造船規模和傳統。
只是這種內河船運的發達,跟現在具有戰略意義的大航海船舶比起來就差得很遠了。 但等到穿過市區進入一片江心島,陡然出現的各種大型船塢,吊橋起重設備,還有密密麻麻的各種軍艦!
才真正透露出國家級底蘊。
在粵州呆了兩三年的何月梅都喃喃了:“我還從來不知道……不知道這裡有這麼多,這是軍事機密了吧?”
的確,快艇靠岸時,唐總工都給讓衛東指了指遠處一片全遮蔽廠房:“這裡在建要進駐HK的某款新型軍艦,所以千萬不要有拍照停留的動作,我們是民用船舶別牽扯上。”
讓衛東連忙嗯嗯嗯的裝沒看見。
可這邊慷慨激昂的開會表達我們能發揚愚公移山精神,爲實現七五計劃而團結奮戰的求單態度時。
不茍言笑的唐總工居然說:“這跟精神無關啊,這位讓同志推動的是超過二百五十米,甚至三百米上下的大型貨輪建造,粵州沒有這個條件吧。”
全場啞口無言,有種窒息的痛。
造船這事兒,船塢、船臺就是硬指標。
沒這麼大的施工場地就別想造相應尺寸的船。
目前粵州所有船塢最大的也就兩百多米,還只能拿來做拆解,用作造這種大船明顯是窮人家蓋被子,顧頭不顧腚。
主要是之前讓衛東這小年輕,穿著普通的在邊上只看不說話。
誰能想到他纔是最狠的。
唐總工輕描淡寫介紹:“鵬圳西區碼頭董事長,國家集裝箱集團總公司董事長,滬海遠洋新港口籌建委員會顧問,這纔是新改革新面貌的卓越企業家,敢於定義新時代船舶標準的開拓者,你們可以跟他諮詢下,滬海造船廠現在就全面在跟他配合設計新船型。”
何月梅本來危襟正坐的在做記錄,她從大學畢業就當民營公司經理,還沒想到會出席這種超大型國企級別的座談會。
現在聽了大佬給自家老大的定義還嚇一跳,但把這幾個頭銜都記下來了。
讓衛東也不在意對方是不是有情緒,或者在埋汰自己,笑著點點頭:“既然唐總工提到這些工作,我還真有個想法,能不能邀請您作爲我們國集的董事長,這樣國遠就名正言順的把集裝箱船當成未來的主力核心方向。”
從新坡加的林望復那,從HK的老亨、老李、德叔那,從自己記憶中的那些小視頻,後來的各種支離破碎信息裡。
集裝箱貨輪一定是未來的主流,尤其是爲中美貿易服務的大型集裝箱船,這麼大的一塊肥肉,現在因爲運力受限只能把大部分業務交給海外公司賺錢,是真的可惜。
似乎連老方都沒能徹底扭轉這種超前觀念,他是真有眼光。
讓衛東就決定兵行險著,你不來我就送!
硬把國集塞給國遠來當娃!
你還不給餵奶?
反正大多數人的概念都是既然掛著國字號,那都是國企,都是國資。
國集也確實是招商投資集團下的二級國企。
只是從建立起就比較特殊的引入大量外資,後來又有讓衛東這個“港資”來置換成大股東。
表面上可以按照國企算,但企業運營完全不是體制內那套,起碼老方拉讓衛東來管理,就是爲了避免整個公司又變成那種上班先泡茶,報紙看完再澆花,差不多就該去食堂啦。
唐總工給愣住了,不是企業規模大小的問題,哪怕一個是造幾十萬噸的巨輪,一個是造集裝箱鐵盒子,難度天壤之別。
關鍵這倆集團公司的行政級別是一樣啊!
讓衛東還很懂的再跟進:“您看我也不是黨員,您應該是吧,您來就可以申請作爲黨組書記,更好的帶領國集爲實現七五計劃而團結奮戰。”
喊口號嘛,他也會。
唐總工徹底不吭聲了!
體制內都知道當國企董事長帶不帶書記身份是兩層含義,沒有就是純打工。
這邊其他船廠、船舶公司的領導只能是滿眼的臥槽。
他們都聽到了,明顯是這小年輕剛臨時想到,你都能拍板做這種決定,那不是比這些職務實際上還高?!
你是什麼人啊!
沒聽說過什麼姓讓的吧。
要不你太太是誰?
誰能想到老方主導下那個特殊的國資架構呢。
讓衛東也不是裝逼,他確實忙不過來,接下來重心還可能在HK,要幫老方把局面壓住:
“各位船廠、船舶公司的領導,唐總工說得也沒錯,超級大型集裝箱船確實會是我們未來重點發展方向,各位都是行家,可以從自己的渠道行業去了解下國際集裝箱運輸產業的前景,如果各位能讓自己的產能介入部分集裝箱船,可能會是個改革成功發展的起點,我們西區碼頭、國集,以及滬海船舶、滬海港口都會大力支持這種共同奮戰的夥伴……”
說到這裡他都站起來了,卻看見窗外有條鏽跡斑斑的巨輪。
對內陸地區人士來說,比百米跑道還長得多的大輪船,確實堪稱巨輪吧。
忍不住問:“這是什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