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差不多該各走各路了
金卓羣后來再暴跳如雷都無法改變這倆調整。
他不會來事兒嗎,能赤手空拳的到平京打拼鑽營,見了誰都是八面玲瓏的模樣。
可這不是情商高啊。
他這套在基層連隊混出來的做法,可能就跟電視劇裡的成才那樣,在稍有層次的眼裡就是看人下菜的把戲而已。
真正的高情商,是能被人信任。
連許橈他們這幫人都能信任讓衛東。
二三十年後,平京城二三環裡可能任何一棟大樓的實控人都能吊打讓衛東。
但這時候是真沒有。
所有聰明人都在同時零起步,極少數有點資源的又沒這個能力和眼力。
還要迭加無與倫比的勇氣和狠勁,才能在三年內衝到目前匪夷所思的地步。
連在平京,讓衛東都有如此這般的執行力。
馬上調了建築隊伍過來刷色改屋頂,然後平汽立刻來人丈量尺寸,由江州那邊傳真屋頂水冷塔式空調結構圖照著做。
理論上這玩意兒很簡單,商州機械廠有做冷庫的經歷,按照讓衛東比劃的結構,循著原理就搗鼓出來了。
工業設備可以朝著大規模做,這玩意兒難度就不大。
哪怕沒法達到製冷打哆嗦的地步,只要比風扇涼快降個十來度,在八十年代已經是神器。
整個平京居然都稀缺這種公共製冷空調。
本來一幫傢伙還圍著看稀奇,嘻嘻哈哈的從樓上下來,簇擁著讓衛東去通知給金卓羣。
就攛掇著要看金卓羣聽了都要炸開來,卻不得不按捺住的憋屈表情。
讓衛東隨口給臺階:“老金,我已經修了快十棟大樓,滬海正在修四十層的摩天大樓,這麼多人在樓裡,就是個小縣鎮的規模,夏天熱冬天冷,不裝空調是不可能的,感謝你把空調散熱塔的位置給蓋起來,看看這次的風冷效果好不好,指不定還是個科研成果呢。”
金卓羣笑得和善:“中,這事兒還得你仔細,我聽說平京幾個劇院都還得靠深井水降溫呢,還是你懂科技啊。”
讓衛東點頭:“那就這麼安排了,到酒店那邊去看看?他們肯定是用進口設備,也可以順便跟著學學?!?
感覺就是倆中小學老師在反覆劃重點,伍曦都聽出來了:“臥槽,你們幾個還跟著瞎折騰啥,空調啊,各家都能裝這種空調,還全都是國產的,讓衛東都把飯送到嘴邊兒,還不刨下去?”
這幫人才恍然醒悟,連忙各自奔走自家能影響的大空間是不是有安裝空調的可能性。
伍曦搖著頭鑽進讓衛東的212都嘆氣:“成天看著這幫孫子的確是頭痛,又想搞錢還拉不下臉,啥都不會還心比天高?!?
讓衛東直抵內心:“你呢?你自己想怎麼樣?”
伍曦笑罵:“我也是!但我沒想賺錢,更沒想豐功偉業,餓不死就這麼看著唄,領兵打仗、經商辦廠這都是要拿命去堆的事情,我看過牛逼的人物太多了,知道自己就佔了個忠字就別特麼瞎幾把逞能?!?
金卓羣看著212遠去,周圍人又一頓聒噪,他本來已經鬆弛的表情又繃緊,沉著臉上了司機開過來的福特轎車,好幾部車跟著一起去。
就這麼段路上,讓衛東才知道平京還真沒多少中央空調。
極少數級別夠的能分配到窗機裝房間,解決臥室、辦公室、會議室的情況。
大型建築就比較難,連大會堂都是深井水抽起來過空氣管降溫,前幾年改開後才從花旗進口設備。
就還卡在搶外匯的問題上。
滬海那邊有點技術底子是蘇廉五十年代的,但改開後就全面推崇美日技術,完全丟了蘇廉那套傻大笨的東西,現在又沒學回來。
正節骨眼兒上呢。
讓衛東依託江州那邊的三線底子,居然莫名其妙的搗鼓出箇中央空調?
伍曦是真服氣,因爲幾年前就是江州的廠子搞了新的國產化大空調技術,但還有些缺陷,獻禮到平京最後沒用。
結果還是讓衛東他們給完善了。
說白了原因真的很簡單。
這種設備得有個柴油機組不斷驅動冷熱循環,既有扇風水凝的冷卻塔,也有活塞式離心機。
噪音必然比較大。
用在冷庫無所謂,豬肉又不會被打擾到,公共空間就比較具體。
偏偏就是讓衛東從做食品廠大樓開始,借用冷庫低溫得到“靈感”,把機組放在地下室封閉起來。
再加上後來見慣了的高樓冷卻塔,頂部散了熱的空氣到地下室進一步冷卻,推到樓裡一步步變熱到高處,又散熱後壓到地下室,形成循環系統怎麼都比風扇啥的強很多。
後來到江州,地下室冷卻那一步加上溴化鋰吸收之類從蘇廉學來的老技術,效果槓槓的。 讓衛東甚至知道八九十年代,湘南省那邊出過家兄弟廠做這玩意兒踩到全國急需的風口上,不聲不響的一度成了全國首富,零幾年就開直升飛機上班,給老保安留下極爲深刻的印象。
現在卻明知道會發財都懶得去搗鼓這個方向。
目前這樣橫跨幾個行當已經夠惹眼了。
勉強搗鼓出來能保證自家大樓有這降溫技術就行。
就還是二十多層高樓,進一步隔絕了地下室的噪音問題。
保安監控室可不就在稅務大樓的地下室空調機房隔壁,老鄰居了。
“汽車廠做這玩意兒很簡單,正好老廠那邊有些產能是閒著的,給市裡全面安裝唄,反正都是國營單位自己內部結賬,跟我沒關係?!?
伍曦嘿嘿笑:“關係大了,以後每年夏天大家夥兒上班涼快的時候,都要給你立個牌位啊?!?
讓衛東呸,不稀罕。
毛兒就一直抱著胳膊蜷在後面不吭聲。
到了地兒才悄悄下去活動筋骨。
這邊就一環邊上大醫院對街,雖然還僅僅是個沒封頂的工地,那皇城根兒的氣勢已經擺出來。
未來一定顯著很氣派。
讓衛東都忍不住對後面抵達的金卓羣拍拍手臂:“你看這地兒,能是一般人建起來的嘛,我從沒坑過你,有心就再來廠裡找我喝杯酒,我決定把廣告公司股權收回來了。”
這近兩年,廣告公司幾乎全都是那個蘇大姐和艾佳依在操持,當秦志明的電影公司填補了技術和設備的部分,金卓羣那點用途就蕩然無存。
他也從未朝著廣告公司內帶來收益,所以讓衛東恰好藉著這個點給斬斷,以後就大路朝天了。
金卓羣深深的看眼讓衛東,點頭說好。
廣告公司無非是客戶、媒體、製作能力這幾個環節,現在還要一個資質的問題。
讓衛東從流金相館拿到的資質,迭加《便民指南》就夠用了。
而對已經在平京廝混開來的金卓羣,肯定也能找到類似資質、廣告客戶、磚兒臺跟各大報社這樣的媒體。
相互都不用依靠了。
讓衛東已經是個成熟的商人,指指眼前這座十五層高,但佔地面積大得多的“T”字形建築體:“明年夏天肯定能投入運營,希望一切順遂,就能成爲對港商頗有吸引力和信任感的一面招牌,還請各位參與其中的共同維護好這塊招牌,關係著港商對內地投資的信心?!?
這話已經說得很直白了。
都還有人漫不經心。
剛纔分別打過電話之類的就有吱聲:“給他們臉了,這特麼什麼地兒,誰來都得盤著!”
讓衛東就只笑笑,不再多言廢話,愛咋咋地,反正我把我該做的做好。
伍曦直接上手抽後腦勺:“這特麼是昨天開會的核心內容,你回去拿這話問你家老爺子看是什麼說法,要是你們誰在這地兒破壞了投資信心,就自個兒承擔後果責任吧!”
衆人才收斂些。
讓衛東隻字不提這事兒了,環球電視製作大廈和這座環視酒店合計共約三億,他佔股兩成,是兩邊的物業地產公司總經理。
港商佔據32%,金卓羣15%,許橈他們合計拿33%。
實際上最大的個人股東就是讓衛東,具體由他跟港商銜接這家酒店的運營。
如果不是爲了以後在平京維持這類關係,他是真不想跟這類打交道。
但總得應酬不是,伍曦說得沒錯,到晚餐時間就已經接二連三的拿回來七八處大單位的中央空調訂單。
剛過去的盛夏早就熱得不行,各種申請都是卡在了最近外匯緊縮的節骨眼兒上,罵孃的不算少。
現在有了純國產化解決方案那還不都搶著上。
明明是讓衛東甩給平汽來做,賬面都根本不經他手,這幫傢伙還起鬨說他接了大單該請客,必須要吃好吃滿意。
讓衛東想想那就帶到江州辦事處去,包括這邊酒店工地的港方代表一起都邀請。
名義上讓衛東還是這家辦事處的賓館跟餐廳的總經理呢。
所以讓衛東要是印名片,把自己從商州、江州、滬海到平京的各類頭銜都掛上,準保正反兩面都不夠用,看起來就跟皮包公司一樣。
但七八輛車剛前後腳抵達這處在北三環的不起眼小建築,就已經有人辨認出來:“這特麼也是你的地兒?!”
最近圈子裡很火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