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8章 初論改革

李潛立刻明白他們是藉著恭賀的名頭來此,爲的是怕引起別人的疑心。他連忙點點頭道:“沒問題。”然後轉向麥紫瀾道:“夫人,今日得辛苦你了。”

麥紫瀾點點頭道:“奴家省得。你放心就是。”說著烹好了茶麻利地分在茶盞裡奉給兩人。李世民接過茶盞,讚道:“紫瀾妹妹果然好手藝,這茶烹的果然形、味、香俱全。”

麥紫瀾聽到誇獎小小的得意了一下,道:“太子殿下請慢用。奴家去準備一下。”

麥紫瀾離開李潛與李世民閒聊了一會,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和柴紹相繼來到。

衆人分賓主落座,李潛親自爲他們烹茶。衆人一邊等著茶一邊閒聊,聊著聊著便聊到了上午的朝會上了。

房玄齡道:“殿下,裴寂、封德彝等人實在太狂妄,根本不把您放在眼裡。是可忍孰不可忍。”

長孫無忌點點頭,道:“眼下僕射、尚書、侍中、中書令等宰相職位皆由武德舊臣把持,此前殿下支持的幾次提議他們一直推諉。看來他們還是想把殿下當成前太子啊。”

杜如晦道:“若任由他們掣肘殿下很難放開手腳施展胸中報復。殿下需早做決斷,否則就是登基後今日的情形也會反覆重演。”

李世民點點頭,道:“如何做你們可有法子?”

衆人互相看了一眼卻有沉默下來。不是沒有辦法而是這辦法太狠,肯定會影響李世民的形象。其實想解決這事最簡單的就是逼陛下退位爲太上皇。李世民只要登基,那就可以找機會將這些武德舊臣一一踢出朝堂。

李世民見狀問柴紹道:“嗣昌,你有何見解?”

柴紹道:“臣乃武將,按律不得妄議朝政。”

李世民笑笑,道:“今日不是朝堂,你我也不僅是太子與臣屬的關係。但說無妨。”

柴紹點點頭道:“如此那臣就大膽妄言了。武德已有九年,這些朝臣也跟隨陛下多年,目前來看,武德舊臣勢大乃是不爭的事實。而太子剛剛即位可以說在朝堂上根基尚不夠穩固。別的不說,武德舊臣每個都有故舊門生,這些人已經滲透到各個衙門,若太子操之過急只怕會引起軒然大波,搞不好會影響政務運轉。所以臣以爲還是徐徐圖之,免得引起不必要的動亂。”

李世民點點頭。

柴紹頓了頓又道:“況且太子只是太子,孔子曾言,名不正則言不順。”

李世民心念一動,捻鬚皺眉思忖。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聽了柴紹所言也心有同感地點點頭。

李潛烹好茶分在茶盞中,取了一盞彎腰奉給李世民。李世民接過茶盞看了一眼李潛,忽然道:“李潛,你有何見解?”

李潛正在退回去,聽到李世民的詢問頓時一愣,趕緊看了一眼柴紹,卻發現柴紹沒任何暗示。李潛心念急轉,立刻明白柴紹已經不把自己當成下屬心腹,而是將自己放在了與他同等的地位。李潛不由得暗暗失落。他畢竟還年輕經驗少的可憐,若沒有人指點他還真有些茫然。

李世民看到李潛沉默不語,問道:“李潛,怎麼了?”

李潛醒悟過來連忙道:“回太子,您和諸位所議的事臣不懂。臣只明白一個粗淺的道理,那就是若想喝茶,必須得等水燒開了。不過,在等水燒開期間可以做許多事,比如烘茶、碾茶、篩茶等等。若等水燒開了再做這些反而就完了。”

李世民聽了哈哈一笑,道:“李潛所言有理。”說著便舉起茶盞輕輕啜了一口,讚道:“好茶,李潛真是好技藝,怪不得能說出剛纔那番話。”

“謝太子誇獎。”李潛退回,接著把剩下的茶盞奉給衆人。衆人接過茶盞吩咐稱讚李潛的茶藝,閉口再談剛纔的事。其實根本無需再談,李潛剛纔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李世民放下茶盞,道:“今日咱們來是爲了恭賀李潛的。另外李潛初任京官有些事還不瞭解,日後還需諸位多指點。”

衆人聽了紛紛點頭表示沒問題。李潛連忙謝過衆人。

李世民又道:“李潛曾對驛傳的改革有些設想,諸位也都聽到過。李潛,日後該如何做你且說說,有道是一人計短三人計長,讓他們給你參謀一下肯定有好處。”

李潛點點頭道:“臣以爲驛傳的改革可由淺入深分作三步。第一步,將驛館剝離出來,準許商旅、百姓投宿。第二步開通民郵政,準許民間百姓通過驛傳來寄送信件。這兩項都可收取費用補充驛傳的開支。”當下,李潛將這兩步所需做的準備和步驟一條一條陳述給李世民。具體細節李潛沒對李世民說,因爲這些細節不是一時半會能說透的。說多了只會讓李世民等人迷惑。

這兩步改革李潛早已告訴過李世民。李世民對這兩步也已首肯。加上這兩步所涉及的都是民間,推廣起來難度不大。衆人也明白這一點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李潛又道:“第三步,開通錢莊。”

房玄齡對這個最感興趣,問道:“怎麼開通?李將軍可有想法?”

李潛道:“在下想在長安設立錢莊總號,在各地設立分號。現在陛下不是將天下分爲十道嗎,在下想每一道可選擇一個商號與驛傳合作開通錢莊,成立每道的錢莊分號。在每州設立支號,在縣和州縣外的驛館設立錢莊兌換點。這樣一來整個錢莊可覆蓋整個大唐,通過總號可以如臂使指。且由於每一道都只負責自己這一道的業務,不虞他們會坐大反過來左右總號。”然後李潛將總號與分號間如何劃撥如何結算,如何稽查等等一一說了一遍。而且還舉了個例子。

比如有人在長安存到錢莊一萬貫,要到蘇州去取。長安的錢莊收到錢後出具銀票。這人拿著銀票到蘇州後若兌換銀錢,只需將銀票交給蘇州的錢莊,錢莊勘驗銀票無誤後,扣除費用將錢交給持票人。銀票可分爲記名票(存錢的人留下印記或簽名甚至是暗語)也可分爲不記名票(面額固定無論是誰持票來都予以兌換)。這種匯兌業務是錢莊最基本的業務。日後等銀票匯兌業務推廣開了,那麼很多人可能就考慮交易時存一次取一次太麻煩,而且錢莊得抽兩次費用。這時錢莊再適時推出背書業務。不記名銀票直接可流通,只收取最後一個兌換人的費用,且無論銀票開出多長時間其兌換費用固定。這時的不記名銀票就已經初步具備紙質貨幣的功能了。不過若想完全取代銅錢還得需要很長時間。

至於總號與分號間的稽覈,則以年爲單位,頭年的七月初一到次年的六月三十日爲一個核算年(這種合算方式只要是爲了避開春節)。每個代辦點在七月初十前彙總上年度的進出賬目上報州府,州府在七月低前彙總上報每道的分號。每道在八月底前上報到總號。從九月開始總號對各道進行稽查。無論賬目是否清楚,十月份總號將派出稽覈隊伍到各道進行審查。此爲小審。每五年進行一此大審,要徹底審查每個兌換點。若有人舉報則隨時開展定向審查。

當然,還有許多具體的細節李潛沒辦法一一說明。比如銀票的加密方法,各商號之間通訊往來的加密等等。若是把這些也向李世民一一說明,只怕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僅是粗略的說了一下李世民聽了就無比興奮,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動,思忖了片刻道:“你這個設計很好。不過,如何杜絕有門閥背景的商號參與其中,你有辦法嗎?”

李潛道:“在下以爲最初的合作當以共同經營驛館爲幌子,每道選擇沒有背景信譽好的商號來合作。運轉一段時間,等摸清了這些商號的底細再談錢莊之事。”他頓了頓又道:“不過即便某些合作的商號有背景也只能影響一道。只要加強對分號支號的監察,不虞他們能玩出花樣來。”

李世民道:“那你計劃何時開通錢莊。”

李潛道:“在下覺得至少得三五年之後。一則要摸清合作商號的底細,二則也要儲備人才。”

“哦?”李世民道:“什麼樣的人才?”

李潛道:“首先是經營人才,館舍、錢莊甚至是民郵都需要有經營頭腦的人來管理。沒有這樣的人才只怕難以實施。其次是明算人才,稽覈監察都需要明算人才,這些人必須得忠誠可靠。第三是監察人才。館舍、民郵還好說,但錢莊的人每日都要與錢打交道,天長日久難免有人會鋌而走險,所以必須要有一支隱藏在暗中的監察隊伍來監督各地。”

李世民聽了忽然肅容道:“李潛,你的野心不小啊。”

李潛立刻惶恐不安,拜道:“臣不勝惶恐。”

“哈,哈。”李世民笑道:“李潛,孤不怕有野心的人,就怕沒能力只有野心的人。你若真有這個膽子,孤日後就將整個錢莊、驛傳全都交給你。你可敢接下這份重任?”

李潛正色道:“殿下,臣有這膽子。不過,臣所擔心的是此事阻力太大一時間未必能見成效。臣希望殿下能給臣五年,不,十年時間,臣一定還殿下一個嶄新的驛傳。”

李世民笑著點點頭,道:“很好。孤給你十年時間。若你做的好孤封你爲國公。”

李潛大喜拜道:“臣謝殿下。”

房玄齡道:“殿下,臣以爲此事不可魯莽。”

李世民心情正愉悅,聽到房玄齡潑冷水,有些不悅道:“玄齡爲何這樣說?難道此事不可爲嗎?”

房玄齡道:“殿下明鑑,臣只是說此事不可魯莽。並沒說不可爲。”

李世民詫異,道:“魯莽?”

第75章 賞賜第48章 劫持第33章 敬酒封官二五三章 御審四第115章 斬特勤第238章 奪命連環計(一)二五五章 開業大吉二二六零章 開業大吉七二八零章 棋盤與對弈二第70章 麥紫瀾的手腕第170章 說媒(一)第116章 庭議第157章 不速之客第102章 論政第179章 威逼利誘(三)第13章 強買與強賣(一)第112章 武德九年第84章 餘孽?第227章 竹槓梆梆響(三)二六四章 蘇州省親三第41章 夜談二六九章 意外之外第4章 初聞身世第184章 刺殺(四)第167章 揚威草原(六)第183章 刺殺(三)第292章 首戰(三)二六八章 空穴來風第229章 崔侍郎第14章 強買與強賣(二)第159章 裴寂遭貶(二)第299章 千里追擊(四)第292章 首戰(三)第240章 奪命連環計(三)第299章 千里追擊(四)第290章 首戰(一)第37章 突襲二六四章 蘇州省親三第200章 陷阱(三)第114章 戰秦州(二)第131章 太歲頭上動土(三)第53章 分化與拉攏第159章 裴寂遭貶(二)第103章 約戰第31章 妙施美人計第66章 授藝第57章 四海商號二八零章 棋盤與對弈二二五零章 御審一第81章 拉攏?除之?二五二章 御審三第86章 馬蹄鐵第288章 期限第221章 楊恭仁第118章 初論改革第167章 揚威草原(六)第134章 一個人才第300章 伏允之死二四五章 螳螂與黃雀二第142章 鬧哄哄的貞觀元年(二)第151章 討伐樑師都(三)二五五章 開業大吉二第214章 絕境(一)二七一章 小人物的復仇二第202章 陷阱(五)第295章 首戰(六)第173章 錢莊(二)第52章 一擼到底二六三章 蘇州省親二二四八章 螳螂與黃雀五第68章 訓練班(二)二七六章 重逢第71章 閨中密友第149章 討伐樑師都(一)第2章 一貧如洗的家第18章 馬三寶第80章 秦王李世民第34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223章 由你處置(二)第152章 討伐樑師都(四)第88章 大唐的頭疼第184章 刺殺(四)第108章 兵出鄯州二七零章 小人物的復仇一第60章 梅宗際第230章 崔侍御史第235章 投懷送抱二八零章 棋盤與對弈二第114章 戰秦州(二)二四六章 螳螂與黃雀三第3章 活著就得有點追求二六一章 簡若水第93章 楊文幹是幹啥的?第20章 打賭第38章 追擊達善第86章 馬蹄鐵第152章 討伐樑師都(四)第159章 裴寂遭貶(二)第207章 盧照廷(三)
第75章 賞賜第48章 劫持第33章 敬酒封官二五三章 御審四第115章 斬特勤第238章 奪命連環計(一)二五五章 開業大吉二二六零章 開業大吉七二八零章 棋盤與對弈二第70章 麥紫瀾的手腕第170章 說媒(一)第116章 庭議第157章 不速之客第102章 論政第179章 威逼利誘(三)第13章 強買與強賣(一)第112章 武德九年第84章 餘孽?第227章 竹槓梆梆響(三)二六四章 蘇州省親三第41章 夜談二六九章 意外之外第4章 初聞身世第184章 刺殺(四)第167章 揚威草原(六)第183章 刺殺(三)第292章 首戰(三)二六八章 空穴來風第229章 崔侍郎第14章 強買與強賣(二)第159章 裴寂遭貶(二)第299章 千里追擊(四)第292章 首戰(三)第240章 奪命連環計(三)第299章 千里追擊(四)第290章 首戰(一)第37章 突襲二六四章 蘇州省親三第200章 陷阱(三)第114章 戰秦州(二)第131章 太歲頭上動土(三)第53章 分化與拉攏第159章 裴寂遭貶(二)第103章 約戰第31章 妙施美人計第66章 授藝第57章 四海商號二八零章 棋盤與對弈二二五零章 御審一第81章 拉攏?除之?二五二章 御審三第86章 馬蹄鐵第288章 期限第221章 楊恭仁第118章 初論改革第167章 揚威草原(六)第134章 一個人才第300章 伏允之死二四五章 螳螂與黃雀二第142章 鬧哄哄的貞觀元年(二)第151章 討伐樑師都(三)二五五章 開業大吉二第214章 絕境(一)二七一章 小人物的復仇二第202章 陷阱(五)第295章 首戰(六)第173章 錢莊(二)第52章 一擼到底二六三章 蘇州省親二二四八章 螳螂與黃雀五第68章 訓練班(二)二七六章 重逢第71章 閨中密友第149章 討伐樑師都(一)第2章 一貧如洗的家第18章 馬三寶第80章 秦王李世民第34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223章 由你處置(二)第152章 討伐樑師都(四)第88章 大唐的頭疼第184章 刺殺(四)第108章 兵出鄯州二七零章 小人物的復仇一第60章 梅宗際第230章 崔侍御史第235章 投懷送抱二八零章 棋盤與對弈二第114章 戰秦州(二)二四六章 螳螂與黃雀三第3章 活著就得有點追求二六一章 簡若水第93章 楊文幹是幹啥的?第20章 打賭第38章 追擊達善第86章 馬蹄鐵第152章 討伐樑師都(四)第159章 裴寂遭貶(二)第207章 盧照廷(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盛区| 肃南| 西乌珠穆沁旗| 兖州市| 吴川市| 曲松县| 辉南县| 七台河市| 榆社县| 肇东市| 青浦区| 泰和县| 崇仁县| 汽车| 湛江市| 喀喇| 东莞市| 大余县| 任丘市| 乐陵市| 陈巴尔虎旗| 馆陶县| 连州市| 乌什县| 黄梅县| 陵川县| 南宁市| 信丰县| 兴安县| 班玛县| 杭州市| 华容县| 油尖旺区| 象山县| 敖汉旗| 法库县| 竹北市| 曲靖市| 镇坪县| 邵东县| 辰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