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五零章 御審一

二五零章御審(一)

李世民看到一貫愛唱反調的魏徵突然表態,心中有些奇怪。起初他以爲魏徵這樣做是因爲李潛曾在裴寂的問題上駁斥了他,讓他很沒面子,所以趁機給李潛上眼藥。可李世民轉眼一想就否決了這個念頭。魏徵是什麼人?他是那種你只要說得對,就算是你與他魏徵有不共戴天之仇,他也會大聲贊同你的那種人。在魏徵心裡,看待事情的觀點與君臣、朋友、仇人這些統統無關。因爲觀點不同,他可以和君王吵的面紅耳赤,可以和親友翻臉,也可以站在仇人那一邊(如果有的話)。既然不是因爲他與李潛之間的私怨,那魏徵爲什麼會同意將李潛交給有司審理?他難道不知道自己下中旨緝拿李潛與律不合嗎?

李世民想了片刻,沒想明白魏徵的意圖。這時房玄齡開口道:“陛下,此事臣一直沒想明白。陛下下旨緝拿李潛究竟是何原因?若是因爲有御史彈劾他枉法,應讓李潛上書自辯,或者召於朝堂讓其自辯。爲何陛下不讓他自辯卻直接派禁軍將他緝拿下獄呢?”

聽到房玄齡如此問,柴紹心都冒出了一個念頭,“馬後炮”早幹什麼去了,現在才問?不過,隨即柴紹便明白了房玄齡的意思立刻心生敬佩。這個房玄齡果然會來事啊。房玄齡這樣說雖然有置疑李世民下中旨不妥的嫌疑,卻也給李世民一個臺階下。柴紹之所以這樣認爲是因爲現在他對李世民爲何緝拿李潛想到了另外一個可能。

關於這另外一個可能說起來可就有些話長了。歸根結底其根源還在開辦錢莊一事上。李潛與那些個門閥因爲開辦錢莊的事談崩了。那些個門閥便設計了一系列圈套妄圖殺掉李潛。孰料他們派去的人卻李潛生擒。李潛回到長安後,李世民與他談了一次,希望他不再繼續追究。當然,爲了安撫李潛,李世民默許他向那些門閥獅子大開口。而那些門閥迫於李世民的壓力只能接受李潛的勒索。那些門閥雖然吃了虧,但他們也觸摸到了李世民的底線。那就是李世民不願因爲李潛而惹得朝野震動。

瞭解到一條底線,那些門閥們便開始處心積慮算計李潛。於是接下來便發生了御史彈劾李潛,李潛被緝捕下獄,安家派人在大理寺監牢刺殺李潛等一系列事件。然而那些門閥(包括安家父子)千算萬算卻沒萬萬沒算到李潛如此難對付他們派去的刺客不僅沒能殺死李潛,反而被李潛殺了二十餘個。由於刺殺失敗,現場留下了刺客的屍體,使得他們的陰謀再也瞞不住(除非這些刺客從來都沒公開露過面,否則想要追查的話實在很簡單。只需將刺客的相貌畫出來,在長安公開便能找到線索)。

這些是整個事情的經過?,F在回過頭來想想,柴紹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當初李世民下旨緝拿李潛分明是故意的他的目的就是要看看誰會急不可耐的跳出來。不過,令李世民沒想到的是,那些個門閥這次學乖了,他們沒有主動出面,而是把安家拉下水,讓安家派人刺殺李潛。從整個事件來看,李潛的角色實際上就是個誘餌(不過是個渾身長滿了刺的誘餌),所以事情到了這一步如何處置李潛已經不重要了。

柴紹還在思忖,就聽李世民開口道:“我之所以派人緝拿李潛,是因爲我接到密報,說李潛是反賊李軌之子?!?

李世民此言一出,衆人皆愕然。特別是柴紹更是驚詫不已,瞬間將心中的推斷徹底推翻。李潛竟然是反賊李軌之子?這是怎麼回事?

看著衆人沉默,李世民心中忍不住得意。哈哈,這次你們被我耍了吧。

過了片刻,見衆人不說話李世民道:“李潛雖然是李軌之子,不過李軌已死了多年,從年齡來看,李軌死時李潛年紀尚幼,況且這麼多年來李潛一直忠心耿耿,爲我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現在又嘔心瀝血操辦開辦錢莊一事。我心裡也不信李潛有謀反之心。只是,茲事體大,我也不敢輕易做決斷。所以我便想出了下旨緝拿李潛這個辦法來試探李潛,看看他是否心懷不軌。如果他心中有鬼,一定不肯束手就擒。如果他遵從旨意,則說明他心中坦蕩。衆位卿家,現在你們明白前因後果了吧?你們說說,該如何處置李潛?”

衆人沉默了片刻,魏徵突然道:“陛下問臣等如何處置李潛,想必剛纔柴大將軍建議將李潛交與有司審訊陛下卻放聲大笑之時便心裡有所決斷了吧?”

李世民面色微赫,點頭道:“不錯。通過這事的考驗,足以表明李潛對大唐的忠心。既然李潛是忠臣,那爲何還要羈押審訊他?”

“臣反對。”魏徵肅容道。

李世民詫異,道:“魏卿,你爲何反對?”

魏徵道:“且不論李潛是否是李軌之子,御史彈劾其勾結江洋大盜一事就必須要追查到底?!?

房玄齡將李世民臉色不悅,立刻道:“依貞觀律,官員受到御史彈劾應予以自辯,御史也反駁其自辯,最終只有確認彈劾屬實才能定罪。魏參政,現在李潛只需自辯即可,無須交與有司審理?!?

房玄齡這樣說擺明了是在勸架。不過,所有人都知道房玄齡根本勸不住。因爲魏徵這人是典型的一根筋。想三言兩語勸住魏徵根本不可能。三言兩語將他罵的啞口無言還差不多。房玄齡自己也知道勸不住魏徵,他之所還多費這些口舌不過是表表態度而已。

魏徵搖頭道:“房相此言差矣。貞觀律所規定的,準予被御史彈劾的官員自辯,指的是對其施政存有爭議的官員。請問房相,勾結江洋大盜與李潛施政有關嗎?”

房玄齡頓時啞口無言。事實上,他當然清楚御史彈劾李潛勾結江洋大盜一案是怎麼回事。這件案子明顯是在翻舊賬。所謂的江洋大盜指的就是當初被李潛押到長安來的趙天德等人。後來因爲李世民的表態此事不了了之。沒想到過了幾個月這件事又被人拿出來說事。只是房玄齡明知如此卻不好言明,所以對於魏徵的反詰他只能拱手一笑,認輸服軟。

房玄齡不好開口,不代表李世民也不好開口。他看到魏徵將房玄齡駁倒,便道:“御史彈劾李潛勾結江洋大盜的奏章我已看了。奏章上說的那兩名江洋大盜分明就是八月初李潛從信都抓來的人。若說李潛勾結他們,可爲何當初李潛會抓他們?況且在那之前李潛與他們並不認識,如何勾結?”

魏徵反駁道:“不然。陛下,李郎中抓他們是在八月初,距御史彈劾他已過了近四個月。雖然在八月初之前李郎中並認識他們,可並不代表在那之後他們不認識,更不代表在那之後他們沒有互相勾結。”

李世民怒了,道:“可也不代表他們就有過勾結?!?

“所以才需要交與有色審訊?!蔽横绮豢翰槐暗氐?。

李世民這下更是惱火,口不擇言道:“魏徵,你爲何一再針對李潛,是否因爲他當初曾讓你難堪?”

魏徵臉色也變了,惱火地道:“陛下,我魏徵豈是那種眥睚必報的小人我魏徵做事一向只對事不對人。陛下如果相信李潛是清白的,爲何不讓他接受的審訊?”

長久以來官員都將被捕下獄視爲恥辱。漢朝李廣因爲不願受刀筆小吏的侮辱,在得知漢武帝要將他緝拿下獄時竟然拔劍自刎。本朝官員也將下獄視爲羞恥。李淵當政時也很注意這一點。對犯了罪的重臣、寵臣從來不假手有司審理,而是直接叫過來訓斥,訓斥完了便宣佈處理結果。這也是給那些臣子留幾分顏面。

李潛因爲某些特殊原因而下獄,本來就很沒面子。不過發生了監牢刺殺一事,加上他在刺殺事件的中的超人表現,將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刺殺上。所以,他下獄的事並沒對他的顏面造成什麼負面影響,反因此事名聲更響亮。

但是,若是將李潛交付有司審理的話,對李潛來說不僅將他在刺殺事件中的爭取來的加分徹底抹殺,而加重了他下獄造成的負面影響。因爲老百姓會說,李潛還是有問題,不然皇帝要讓審問他?另外,審案的官員也是人,本身也有傾向性。若他們會錯了意,以爲李世民將李潛交付他們審問是想問出來點什麼,那可就麻煩了。

李世民怒道:“真的是對事不對人?我看你是聽到反賊兩個字受了刺激”

魏徵聽了登時臉色變得跟豬肝一樣。李世民說出這話心裡也知道說過頭了,只是現在騎虎難下,他只好硬撐著。

房玄齡見狀,連忙道:“陛下,魏參政一事早有定論。這麼多年來魏參政爲我大唐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對陛下忠心耿耿,陛下可要明鑑啊?!?

李世民借坡下驢點點頭,道:“是我昏了頭,一時口誤,魏卿且莫要往心裡去?!?

魏徵的臉上稍轉,起身長揖道:“臣的確追隨過反賊,臣也相信陛下不會因爲臣追隨過反賊而質疑臣對大唐的忠心。同樣道理,陛下若是相信李潛的忠心,爲何不能讓他接受有司審訊,也好還他一個清白?”

李世民見魏徵已經把話說到了這份上,縱然心有不甘也沒辦法再說了。只是,這樣一來對李潛可就太不公平了??磥硪葬岬谜覚C會好好給李潛補償一下才行。

李世民正在思忖日後如何補償李潛,柴紹忽然道:“魏參政,不知要將李潛交與哪個有司審訊?”

魏徵道:“大理寺是司法機關,當然是交給大理寺了?!?

“不妥。”柴紹搖搖頭道:“剛剛纔發生了李潛在大理寺監牢遇刺一事,緊跟著便讓大理寺來審訊李潛,無論大理寺能否保持公正,傳揚出去都難以服衆。”

魏徵心裡也明白,大理寺出了這檔子事,上至大理寺正卿下到獄卒皆已是臉上無光,肯定也不願再摻和進來徒讓人笑話。所以,柴紹說的倒也是實情。他思忖了片刻,道:“既然大理寺不妥,那就交與刑部?!?

柴紹搖頭道:“也不妥。刑部負責稽覈及複審斬監候以上案件。李潛雖被下獄,但陛下剛纔也說了,將他下獄只是考驗他的忠心,並非因其作奸犯科,且他勾結江洋大盜的罪名還未確定,所以將李潛交與刑部審理也不妥?!辈窠B還有一句話沒說,一般來說交給刑部的犯人,其罪名都已是板上釘釘,極少有冤假錯案。如果將李潛交給刑部,豈不是給人一個錯誤的信號?讓所有人以爲李潛本身就有罪?再說,刑部本身會不會領會錯李世民的意思,把李潛往有罪上整?

“那交給長安府?”魏徵又道。

“更不妥。”柴紹道:“最近長安接連發生數起命案,長安府衙忙的團團轉,哪裡還有精力審這案子?”

魏徵把手一攤,道:“這也不成,那也不成。不知柴大將軍有什麼建議?”

柴紹道:“臣建議讓陛下親自審,諸位大臣旁聽,彈劾李潛的御史做原告,李潛做被告。”

魏徵不悅地道:“柴大將軍,你當魏某老糊塗了,這不分明就是當朝自辯嗎?”

柴紹搖搖頭,道:“我所說的這些與當朝自辯不是一回事。首先是證人。自辯不用傳喚證人,這種審訊可以傳喚證人來作證。其次,自辯要在朝堂上,這種審訊當然不能在朝堂上進行。”

“那要在哪裡執行?”這次開口問話的卻是李世民。

柴紹連忙回道:“臣覺得此事不宜大張旗鼓,參與的臣僚也不宜過多,審訊的地方嘛,臣以爲不如就在門下省找個清靜的地方。陛下以爲如何?”

李世民聽了非常滿意地點點頭,道:“好。就依嗣昌說的辦。來人,傳令下去,三日後朕在門下省親自審問李潛一案,著御史臺、大理寺將相關文卷、證人按時解送到場,不得有誤?!?

此時被審人李潛正在大理寺一間乾淨整潔的牢房裡與張明塘對酌。酒是長豐酒,菜是從老字號杜記滷味館買來的四樣滷味。這些酒菜都是張明塘親自去買來,並親口品嚐過。自從出了李潛遇刺一事,大理寺的正卿、少卿、寺丞都提心吊膽,唯恐再出什麼岔子,所以特地安排張明塘全權負責李潛的飲食起居。對此,張明塘倒也沒什麼反感。反正就是跑跑腿而已,錢都是大理寺出,自己還能落個好吃喝,何樂而不爲?

李潛一邊吃喝,一邊聽著張明塘向他說著李世民要親自審案的事,忍不住暗笑,心中暗忖,這不就是後世傳說中的御審嘛?V!~!

第301章 戰後餘波第95章 鏖戰第191章 剿滅三殺堂(一)第151章 討伐樑師都(三)二六二章 蘇州省親一第3章 活著就得有點追求第240章 奪命連環計(三)第164章 揚威草原(三)第174章 博陵崔氏(一)第213章 致命一擊(六)第11章 縣令的待遇第140章 渭水之盟(四)第87章 苦肉計二八一章 興工商利天下第72章 和事佬第218章 峰迴路轉第190章 籌備錢莊第179章 威逼利誘(三)第149章 討伐樑師都(一)第292章 首戰(三)第2章 一貧如洗的家第146章 武士鑊二七八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230章 崔侍御史第117章 意外訪客第71章 閨中密友第3章 活著就得有點追求第2章 一貧如洗的家第47章 誤會?第104章 結婚?第49章 奔走第67章 訓練班(一)第111章 宮女雲蔚第68章 訓練班(二)第3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第45章 討賭債二五一章 御審二第100章 挑燈比箭(一)第41章 夜談第65章 內有隱情第53章 分化與拉攏第58章 鱸魚蓴羹第90章 屈人之兵二六七章 肅州見聞第197章 剿滅三殺堂(七)二七零章 小人物的復仇一第99章 選弓第32章 試探底細二六一章 簡若水第182章 刺殺(二)第52章 一擼到底第4章 初聞身世第78章 柴氏兄弟第135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300章 伏允之死第177章 威逼利誘(一)第30章 突遭伏擊第83章 調教手段第154章 勸降第228章 棄子第31章 妙施美人計二六七章 肅州見聞第299章 千里追擊(四)第127章 百合第238章 奪命連環計(一)第145章 麝香二五八章 開業大吉五第163章 揚威草原(二)第26章 遇襲第144章 震懾二七七章 名分第62章 公主?郡主?第183章 刺殺(三)第172章 錢莊(一)第80章 秦王李世民二七三章 小人物的復仇四第225章 竹槓梆梆響(一)第212章 致命一擊(五)第286章 二徵吐谷渾第212章 致命一擊(五)第208章 致命一擊(一)第61章 認親第2章 一貧如洗的家第115章 斬特勤第244章 螳螂與黃雀(一)第41章 夜談第23章 拜師第81章 拉攏?除之?第23章 拜師第195章 剿滅三殺堂(五)第112章 武德九年第10章 去宕州第42章 兇蠻流出世第147章 阿約二七零章 小人物的復仇一第154章 勸降第95章 鏖戰第166章 揚威草原(五)第68章 訓練班(二)第201章 陷阱(四)
第301章 戰後餘波第95章 鏖戰第191章 剿滅三殺堂(一)第151章 討伐樑師都(三)二六二章 蘇州省親一第3章 活著就得有點追求第240章 奪命連環計(三)第164章 揚威草原(三)第174章 博陵崔氏(一)第213章 致命一擊(六)第11章 縣令的待遇第140章 渭水之盟(四)第87章 苦肉計二八一章 興工商利天下第72章 和事佬第218章 峰迴路轉第190章 籌備錢莊第179章 威逼利誘(三)第149章 討伐樑師都(一)第292章 首戰(三)第2章 一貧如洗的家第146章 武士鑊二七八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230章 崔侍御史第117章 意外訪客第71章 閨中密友第3章 活著就得有點追求第2章 一貧如洗的家第47章 誤會?第104章 結婚?第49章 奔走第67章 訓練班(一)第111章 宮女雲蔚第68章 訓練班(二)第3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第45章 討賭債二五一章 御審二第100章 挑燈比箭(一)第41章 夜談第65章 內有隱情第53章 分化與拉攏第58章 鱸魚蓴羹第90章 屈人之兵二六七章 肅州見聞第197章 剿滅三殺堂(七)二七零章 小人物的復仇一第99章 選弓第32章 試探底細二六一章 簡若水第182章 刺殺(二)第52章 一擼到底第4章 初聞身世第78章 柴氏兄弟第135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300章 伏允之死第177章 威逼利誘(一)第30章 突遭伏擊第83章 調教手段第154章 勸降第228章 棄子第31章 妙施美人計二六七章 肅州見聞第299章 千里追擊(四)第127章 百合第238章 奪命連環計(一)第145章 麝香二五八章 開業大吉五第163章 揚威草原(二)第26章 遇襲第144章 震懾二七七章 名分第62章 公主?郡主?第183章 刺殺(三)第172章 錢莊(一)第80章 秦王李世民二七三章 小人物的復仇四第225章 竹槓梆梆響(一)第212章 致命一擊(五)第286章 二徵吐谷渾第212章 致命一擊(五)第208章 致命一擊(一)第61章 認親第2章 一貧如洗的家第115章 斬特勤第244章 螳螂與黃雀(一)第41章 夜談第23章 拜師第81章 拉攏?除之?第23章 拜師第195章 剿滅三殺堂(五)第112章 武德九年第10章 去宕州第42章 兇蠻流出世第147章 阿約二七零章 小人物的復仇一第154章 勸降第95章 鏖戰第166章 揚威草原(五)第68章 訓練班(二)第201章 陷阱(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东县| 永德县| 商丘市| 邳州市| 临沧市| 拉萨市| 洞头县| 许昌县| 垫江县| 东莞市| 谷城县| 廉江市| 丹巴县| 安陆市| 萝北县| 宝山区| 闸北区| 于田县| 长武县| 桂林市| 杭锦后旗| 淮南市| 环江| 当雄县| 巴彦淖尔市| 平遥县| 古浪县| 周口市| 定襄县| 江油市| 隆林| 河北省| 邛崃市| 柏乡县| 菏泽市| 沂水县| 布尔津县| 罗定市| 吴忠市| 金华市| 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