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章 分化與拉攏

馬三寶滿腹納悶地望著李元吉,道:“殿下,不知您可惜什麼?”

李元吉嘆道:“孤不是在爲自己可惜,而是在爲你可惜。你舍下臉面來向孤求情,饒過李潛他們。可是,你想過沒有,即便他們真能保住性命,他們會記得你的恩情嗎?別忘了,他們是柴紹的親兵,他們只會感激柴紹。”

馬三寶點點頭,道:“殿下所言極是。臣這樣做的確得不到什麼回報。不過,臣以爲這二人皆是可造之才,日後定能效忠陛下,報效朝廷。只要對陛下有利,臣無論做什麼都心甘情願。”

李元吉聞言一震,道:“你果然是個忠臣。爲了父皇,爲了社稷,你不計個人得失,一心一意忠貞體國,父皇果然沒有看錯你。也罷,看著你一片忠心的份上,孤就實話告訴你,父皇已經赦免了他們的死罪。不過死罪能饒活罪難免,兩人被免去官職,杖責四十。現在,估計已經被柴紹領回府了。”

馬三寶鬆了一口氣,衝李元吉長揖道:“臣代二人謝殿下的寬宏大量。”

李元吉擺擺手,道:“你不必謝孤。你獻給孤的這東西,孤很喜歡。價錢不便宜吧?”

馬三寶道:“只要殿下喜歡就好。”

李元吉一笑,道:“長安居,大不易,你又沒什麼產業,指望俸祿過日子能攢多少錢?孤聽說就連父皇賞賜給你的那個宅子需要修繕,你都拿不出錢來。而且你兒子馬祈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不準備些錢操辦此事,豈不落了你新興縣公的面子?”

馬三寶有些難堪地笑了笑。李元吉雖然說的不客氣,但卻是實情。指望馬三寶的俸祿,只夠養活他一家老小,根本不可能置辦產業了。甚至因爲缺錢,他連親兵也沒養幾個。雖然將領、勳貴的親兵所有俸祿、衣甲、戰馬、兵器等開支皆由朝廷支付,但一般來說,有資格配備親兵的將領、勳貴還都額外給予親兵們補貼和賞賜,以拉攏其心。有權有錢的,比如李元吉,他的親兵不僅補貼高,賞賜多,而且所用的裝備都是李元吉讓將作監不惜工本特製的,除了這些裝備上的銘文不同,其他與皇宮宿衛所用的完全一樣。將領、勳貴們之所以這樣做,不爲別的,只爲獲得親兵的忠心。親兵不同其他,若不能保證其忠心,留在身邊反成禍害。所以,馬三寶身邊的親兵極少,而且皆是他的親族子侄。

看到馬三寶窘迫的樣子,李元吉道:“東西孤留下。不過,孤也沒有讓你空手而回的道理。來人,取一百匹錦緞賜給馬將軍。”

一百匹錦緞的價值遠遠高於馬三寶獻給李元吉的那顆金香丸,馬三寶覺得賞賜太重了些。他剛想回絕,但看到李元吉一付不由分說的神態,他只得謝了賞。而後兩人說了些閒話,馬三寶便藉故告辭了。

李潛和牛弼在牢房裡對前途命運忐忑不安時,根本沒想到柴紹、馬三寶兩人正爲他們辛苦奔走。他們更想不到昨晚遇到的那一幕,是多麼的荒誕,多麼的不可思議。日後李潛回憶起此事,長嘆一聲,世事難料,造化弄人。

未時,大理寺官員將李潛和牛弼從牢中提出來。他們以爲要對兩人刑訊。兩人對望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神中的堅毅。此刻,兩人心中早已打定主意,事情是由他們而起,那怕不要性命也萬萬不能連累柴紹。

兩人被差役帶到大堂上,當他們看到站在堂中的柴紹在輕輕向他們點頭時,他們才恍然大悟,心裡瞬間充滿了對柴紹的感激。其後,柴紹當堂傳達李淵的旨意。兩邊的差役立刻上來將兩人押下堂,開始打板子。

由於事先柴紹已讓柴勇打點了差役,差役沒對兩人下重手。雖然板子高高舉起,重重落下,打的兩人的屁股噼啪作響,但卻沒傷及兩人的筋骨。不過,屁股開花是少不了的,不然差役也無法向上面交待。

打完板子,隨堂仵作驗過傷痕,然後讓兩人在相關文書上簽字畫押,等大理寺官員和柴紹也分別簽押後,兩人便是無罪之人了。柴紹擡手讓何十三帶著衆親兵將兩人擡出去,他則與諸位官員寒暄幾句,便起身告辭。

兩人被擡上的柴紹的馬車,而柴紹卻騎馬隨行。能夠乘坐柴紹的馬車,享受國公待遇,讓牛弼興奮不已。自上了馬車他便東瞧瞧西摸摸,嘖嘖讚歎個不停,嘴裡還嘟囔道:“這馬車可真氣派啊。你瞧瞧,連障布都是絲綢的,坐榻都了鑲玉石,就連坐墊都是蜀錦做的,嘖嘖,摸上去好滑啊,這得值多少錢啊。”

李潛聽了心煩,低喝道:“輔國閉嘴!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有心情說這些。”

牛弼撇撇嘴,努力壓低聲音道:“爲什麼不能說?咱們這次大難不死,得開心纔是啊。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咱們是怎麼活命的?”李潛打斷了牛弼,道:“是國公求了陛下,才保住了我們的小命。從今往後,咱們的命就是國公的了。”

“我懂。”牛弼道:“其實我早就把命交給國公了。國公就是讓我去死,我也決不皺一下眉頭。”

李潛剛要說話,這時突然傳來敲擊車廂的聲音,緊跟著就聽到柴勇刻意壓低聲音道:“你們兩個閉嘴,哪有捱了四十大板說話還這麼中氣十足的?現在街上人來人往,傳出去少不得又要生出許多麻煩。有什麼話回去再說。”

兩人立刻大窘。原來,兩人只顧著說話,聲音大了起來,被外面的人聽了個清清楚楚。

回到平陽昭公主府,兩人被親兵們架著進了院子。一進院子,牛弼就掙脫了親兵的攙扶,自己撅著屁股一瘸一拐往前走。李潛沒他那般皮粗肉厚,四十棍打在屁股上,令他疼的鑽心寸步難行,所以還得讓親兵架著才能走,沒法象牛弼那般逞強。

進了客廳,兩人撲倒在地,“砰砰砰”向柴紹磕了三個響頭,磕的額頭都出了血印子。

兩人還要磕下去,柴紹擺擺手道:“行了,行了,再磕下去地上的磚都被你們磕破了。這磚可是官窯燒製的,價錢老貴了,磕破了一塊你們一年就喝西北風吧。”

李潛訕笑一聲,挺直腰肅容道:“國公,從今往後,在下這條命就是您的了。”

牛弼也急忙道:“俺這條命早就是您的了。您就是讓俺去死……”

“你也決不會皺一下眉頭,是嗎?”柴紹突然打斷了牛弼的話,微笑著揶揄道。

兩人更加尷尬。原來兩人在馬車上的談話,連柴紹也聽到了。

柴紹示意親兵將他們扶起來,道:“我要你們的命有何用?日後只要你們跟著我勤懇做事,我就心滿意足了。陛下免去了你們的官職,今後,你們還得從頭開始。你們願意嗎?”

兩人異口同聲道:“願意。”

柴紹點點頭,道:“好。你們仍舊編入何十三一火。十三,他們就交給你了。你要好好管束他們,別讓他們再招惹是非。”

兩人聞言大窘。

“遵令。卑職一定好好管束他們。”

柴紹對李潛和牛弼道:“你們兩個傢伙給我記住,日後少出府,若要出去,也得讓熟悉長安的同袍帶著。”

“諾!”

柴紹望著李潛嘆息一聲,道:“是非皆由多開口,煩惱只因強出頭。李潛,牛弼,你們可記住了?”

李潛心中一震。他這次差點沒命,還不是因爲強出頭所致?若他剋制一點,忍讓一點,哪裡會惹出這麼多麻煩?於是,李潛發自內心地道:“我等謹遵國公教誨。”

“嗯。你們兩個先好好養傷,等傷好了我再安排你們做事。十三,先帶他們下去吧。”

第二日,馬三寶登門探視,安慰了兩人一番。後來,得到消息的李五郎、何七以及其他同僚也相繼前來探視,聽到二人講述當晚的經過,皆唏噓不已。不過,私下裡,衆人對李潛的膽色都豎起了大拇指,心裡敬佩的不得了。

李潛對於同袍們的敬佩沒有絲毫在意。養好傷後,柴紹便安排他整理完善外傷急救之法,以便讓所有的隨軍郎中學習使用。所以,他一直呆在平陽昭公主府,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根本不知道他挾持齊王李元吉的“光輝”事蹟在民間被廣爲傳頌,早已名聲鵲起。

宮闈秘辛,奇聞軼事,這些與普通老百姓沒有絲毫瓜葛的事,卻是市井小民茶餘飯後最感興趣的話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齊王李元吉被人挾持,而挾持他的那人被抓捕後竟然沒以大不敬的罪名處死,只判了個免除官職,重責四十杖的消息在長安的坊間很快流傳開來。

一貫飛揚跋扈、橫行無忌、高高在上的齊王竟然吃了這麼大一個虧,而讓他吃虧的卻是個籍籍無名的小人物,如此具有傳奇性的故事,足以吊起所有人的胃口。於是,所有人在將那件事添油加醋傳播此事之餘,都在紛紛打聽那位“英雄”的名字,只是一直一無所獲。直到偶然一次,一個喝醉了酒,看上去象是個當兵的傢伙無意間說走了嘴,李潛便立刻名聲大噪。

而那故事也已經被市井閒人傳的面目全非。前一天傳這故事的人還說,李潛當時不光挾持了李元吉,還狠狠抽了他兩耳光。第二天,傳這故事的另一個人就說,抽耳光算什麼,李潛還將李元吉的衣裳都扒光了呢……諸如此種飽含了無聊閒人無限YY的諸多新版本紛紛出爐。到最後,就只差李潛暴了李元吉的菊花這個版本問世了。

說走了嘴的人究竟是誰,已經無可追查。但此事給李潛帶來的後果卻極其可怕。

李元吉不是聾子。民間的傳言也不可能永遠傳不到他的耳朵裡。李元吉更不是大度的人,遭受如此的惡意編排,他心中怎能沒有怒火?

二五六章 開業大吉三第7章 惡戰求生第203章 陷阱(六)第209章 致命一擊(二)第12章 司兵參軍的招攬第61章 認親第152章 討伐樑師都(四)第62章 公主?郡主?第20章 打賭第300章 伏允之死第112章 武德九年第223章 由你處置(二)第229章 崔侍郎第155章 統一中原二六六章 拓展業務第105章 籌辦第73章 授課第16章 徐方平二四七章 螳螂與黃雀四第156章 凱旋二五八章 開業大吉五第6章 受傷的驛卒第216章 絕境(三)第226章 竹槓梆梆響(二)第163章 揚威草原(二)第215章 絕境(二)二六七章 肅州見聞二五六章 開業大吉三第115章 斬特勤第101章 挑燈比箭(二)第232章 語驚政事堂第237章 開業前(二)第227章 竹槓梆梆響(三)第82章 你的機緣第43章 班師第163章 揚威草原(二)第197章 剿滅三殺堂(七)第22章 從軍餞行第142章 鬧哄哄的貞觀元年(二)第163章 揚威草原(二)第59章 屈突通來訪第51章 求情第67章 訓練班(一)第37章 突襲第162章 揚威草原(一)第292章 首戰(三)第21章 柴紹第186章 酷刑逼供(一)第228章 棄子第192章 剿滅三殺堂(二)第89章 百騎迎敵第127章 百合第216章 絕境(三)第17章 窗櫺上的灰第152章 討伐樑師都(四)第165章 揚威草原(四)第201章 陷阱(四)第10章 去宕州第1章 重生在初唐第39章 自作孽,不可活二六二章 蘇州省親一第84章 餘孽?第82章 你的機緣第215章 絕境(二)第298章 千里追擊(三)第181章 刺殺(一)第14章 強買與強賣(二)第95章 鏖戰第60章 梅宗際第287章 糧草先行二七六章 重逢第289章 交差第4章 初聞身世第295章 首戰(六)第146章 武士鑊第162章 揚威草原(一)第207章 盧照廷(三)第189章 吹風(二)第88章 大唐的頭疼第60章 梅宗際第292章 首戰(三)第59章 屈突通來訪第116章 庭議第185章 刺殺(四)第142章 鬧哄哄的貞觀元年(二)第90章 屈人之兵第40章 賞賜第186章 酷刑逼供(一)二六三章 蘇州省親二第178章 威逼利誘(二)第293章 首戰(四)第230章 崔侍御史第289章 交差第151章 討伐樑師都(三)第34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291章 首戰(二)第211章 致命一擊(四)第67章 訓練班(一)第207章 盧照廷(三)第149章 討伐樑師都(一)
二五六章 開業大吉三第7章 惡戰求生第203章 陷阱(六)第209章 致命一擊(二)第12章 司兵參軍的招攬第61章 認親第152章 討伐樑師都(四)第62章 公主?郡主?第20章 打賭第300章 伏允之死第112章 武德九年第223章 由你處置(二)第229章 崔侍郎第155章 統一中原二六六章 拓展業務第105章 籌辦第73章 授課第16章 徐方平二四七章 螳螂與黃雀四第156章 凱旋二五八章 開業大吉五第6章 受傷的驛卒第216章 絕境(三)第226章 竹槓梆梆響(二)第163章 揚威草原(二)第215章 絕境(二)二六七章 肅州見聞二五六章 開業大吉三第115章 斬特勤第101章 挑燈比箭(二)第232章 語驚政事堂第237章 開業前(二)第227章 竹槓梆梆響(三)第82章 你的機緣第43章 班師第163章 揚威草原(二)第197章 剿滅三殺堂(七)第22章 從軍餞行第142章 鬧哄哄的貞觀元年(二)第163章 揚威草原(二)第59章 屈突通來訪第51章 求情第67章 訓練班(一)第37章 突襲第162章 揚威草原(一)第292章 首戰(三)第21章 柴紹第186章 酷刑逼供(一)第228章 棄子第192章 剿滅三殺堂(二)第89章 百騎迎敵第127章 百合第216章 絕境(三)第17章 窗櫺上的灰第152章 討伐樑師都(四)第165章 揚威草原(四)第201章 陷阱(四)第10章 去宕州第1章 重生在初唐第39章 自作孽,不可活二六二章 蘇州省親一第84章 餘孽?第82章 你的機緣第215章 絕境(二)第298章 千里追擊(三)第181章 刺殺(一)第14章 強買與強賣(二)第95章 鏖戰第60章 梅宗際第287章 糧草先行二七六章 重逢第289章 交差第4章 初聞身世第295章 首戰(六)第146章 武士鑊第162章 揚威草原(一)第207章 盧照廷(三)第189章 吹風(二)第88章 大唐的頭疼第60章 梅宗際第292章 首戰(三)第59章 屈突通來訪第116章 庭議第185章 刺殺(四)第142章 鬧哄哄的貞觀元年(二)第90章 屈人之兵第40章 賞賜第186章 酷刑逼供(一)二六三章 蘇州省親二第178章 威逼利誘(二)第293章 首戰(四)第230章 崔侍御史第289章 交差第151章 討伐樑師都(三)第34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291章 首戰(二)第211章 致命一擊(四)第67章 訓練班(一)第207章 盧照廷(三)第149章 討伐樑師都(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溪市| 海宁市| 淳化县| 文安县| 海晏县| 贵溪市| 清涧县| 肃北| 水富县| 桐梓县| 高青县| 五河县| 龙胜| 安康市| 崇左市| 东明县| 宁武县| 鄂托克旗| 新宾| 郁南县| 合山市| 昆山市| 德格县| 贵港市| 谢通门县| 赣榆县| 汤阴县| 比如县| 土默特左旗| 亳州市| 贵阳市| 乐业县| 蒙山县| 永川市| 沿河| 西乡县| 阿克| 沽源县| 景宁| 开阳县| 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