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2章 鬧哄哄的貞觀元年(二)

而後李瑗將崔敦禮抓起來準備舉兵造反。他召來北齊州刺史王詵準備與他商議。兵曹參軍王利涉勸說李瑗道:“大王不奉詔而擅自發兵這可是造反的大罪啊。再說即便您想造反也得變個方法,多準備幾套方案,做好安定百姓的措施。不然諸州刺史如果不遵守您的命令,您連士卒都無法召集起來憑什麼來造反?”

李瑗覺得他說的有理就問他:“你說該怎麼辦?”

王利涉道:“河北這個地方,最初追隨竇建德造反,竇建德死後朝廷爲了安撫那些人皆委任了他們的官職。後來朝廷騰出手來將這些人全都罷黜貶爲庶民。這些人早已心生不滿,渴望有人帶領他們造反就象久旱的禾苗渴望甘霖一樣。您應該派遣使者到那裡去讓這些官復原職,召集他們原來麾下將士,當地的官員若是幹反對,就讓他們隨便殺了就是。若是這辦法實行的順利,河北之地瞬息之間便歸您了。讓後您派遣王詵北連突厥,讓他們派兵打下太原、蒲州、絳州這些地方。而您自己親自率軍打下洛陽,然後從發兵西入潼關。若這樣兵分兩路進攻關中,不出幾個月天下就歸您了?!崩铊ヂ犃藰O爲高興採納了他的意見。

李瑗想將軍政大事都交給王君廓辦理。王利涉告訴李瑗“王君廓乃是個奸詐反覆的小人又是秦王的親信,您不能信任他。不如除掉王君廓將兵權交給王詵?!崩铊シ浅*q豫拿不定主意。

這話很快傳到了王君廓耳朵裡。王君廓見大事不妙立刻帶兵斬了王詵,然後拿著他的首級告訴其他人:“李瑗與王詵囚禁了陛下派來的敕使,擅自召集大軍準備謀反?,F在王詵已被我斬了,還剩下一個李瑗。不過他乃是個無能之輩。你們若追隨他,絕對逃不過抄家滅族的下場。若跟隨我抓住李瑗,馬上就能得到榮華富貴。哪樣是福哪樣是禍我都給你們說清楚了,你們怎麼選?”

衆人聽了都願意跟隨王君廓討賊。於是王君廓領其麾下的將士從西面翻城而入,李瑗也真夠蠢的竟然沒有察覺。直到王君廓自己帶領千餘人到監獄中放出崔敦禮來,李瑗才知道消息。他趕緊率數百人披甲迎戰。他纔到門外便碰上了王君廓。王君廓對李瑗身邊的人道:“李瑗造反肯定會連累你們,你們爲何還要跟隨他自取滅亡?”

衆人一聽心中恐懼連忙扔下兵器潰逃,只有李瑗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那裡對王君廓說:“你這個小人以前討好我,後來誘我造反然後再殺我來換取功勞,我雖死不過你的下場也好不了”王君廓擒住李瑗將他縊殺。後來王君廓因此功被封爲幽州大都督,李瑗的家口也悉數被王君廓接收。

按說李瑗乃是宗室,雖然是李建成的人但他當時若封召入京以李世民對魏徵、薛萬徹、王珪、韋挺等人的態度,最多將他留在京中當個閒散郡王,不會置他於死地。然而那樣一來王君廓就沒什麼功勞了。幽州大都督也不會是他的。他爲了得到幽州大都督的官職竟然採取如此陰險下作的手段實在令人心寒。每每想到李瑗的下場,李潛就暗暗提醒自己切莫被他人蠱惑,成爲他人晉升官爵的墊腳石。

不過陰險狡詐的王君廓最後也沒好下場。他擔任幽州大都督後目無法紀橫行霸道,幽州長史李玄道負責監督他,經常說你要不遵守法紀我就向朝廷舉報你云云。換做別人如此對待王君廓,王君廓肯定會找個理由將他幹掉了。只是李玄道不是一般人,他是房玄齡的外甥,王君廓不敢得罪他。後來王君廓的所作所爲還是傳到了李世民耳朵裡。李世民很生氣,詔令他進京。李玄道便趁機請王君廓給房玄齡捎封信。王君廓怕李玄道在信中向房玄齡告發自己,於是走到半路私自拆開信想看看內容。誰知信是用草書寫的,王君廓是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大老粗看不懂草書。這下王君廓更擔心李玄道告自己黑狀了。王君廓走到渭南,心中愈發害怕,於是殺死了驛卒搶奪馬匹準備逃往突厥,結果沒逃多遠就被百姓發現,以爲是盜匪將他殺死。這正是天理昭昭,多行不義必自斃

說完了李瑗再來說說李藝。

李藝原姓羅,字子延,隋襄州襄陽(今屬湖北)人,唐初將領寓居京兆雲陽。隋末任虎賁郎將駐守涿郡。武德二年9年)羅藝歸唐,賜姓李先封燕國公,後晉封燕郡王。李世民討伐劉黑闥時羅藝出兵助唐,擊敗了劉黑闥。後來劉黑闥引突厥入侵中原,羅藝再次起兵與前太子李建成會兵洺州大敗劉黑闥。然後羅藝上表請求入朝,李淵拜他爲左翊衛大將軍,對他極爲厚待。

羅藝與李建成會兵時便投靠了李建成,所以他已有機會便與李世民對著幹。有次秦王派屬下到他的軍營,羅藝竟然辱罵來人,根本不把李世民放在眼裡(當然也不排除他這樣做是爲了向李建成表示忠誠)。李淵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將他下獄治罪。不過沒多久在李建成等人的求情下他就被開釋了。恰在此事時突厥侵擾中原,李淵想借羅藝的威名震懾突厥,於是詔命羅藝以左翊衛大將軍領天節軍將軍鎮守涇州。武德九年李世民登基後封賞功臣。羅藝進封開府儀同三司,位比三公仍領天節軍鎮守涇州。

李潛估計若歷史沒有偏離軌道那麼貞觀元年正月十七日羅藝便要造反?,F在李潛只是負責驛傳事務的駕部郎中,根本沒辦法提前安插人手來刺探羅藝的行蹤。所以他能做的只是悄悄準備好討賊所需附近州縣的牲畜文籍,安排好驛傳事務免得到時手忙腳亂。

果不其然,正月二十二日豳州傳來急報,說正月十七羅藝詐稱閱兵,等士卒集合之後羅藝拿出一張假冒的詔書說奉有密詔要率部進京。衆將士不明所以跟著他就出發了。羅藝率軍來到豳州,豳州治中趙慈皓沒想到羅藝會造反便帶著官佐出城迎接,羅藝趁機佔據了豳州。趙慈皓一看不妙,暗地派人通過驛站發出急報。

李世民接到急報令長孫無忌、尉遲恭率軍平叛(這明顯是在讓長孫無忌賺軍功爲日後提拔他做準備)。與其他各司接到大軍出征命令手忙腳亂相比李潛這邊因早就準備好了所需東西顯得極爲輕鬆。事後張希元、賀彬之等人還私下詢問李潛他怎麼會猜到羅藝謀反?難不成他會未卜先知?

對此李潛的回答是,羅藝乃是前太子的親信,陛下登基他肯定怕陛下翻後賬。按照羅藝的性格他肯定想先下手爲強。武德九年因突厥人突然進逼長安羅藝想造反也沒機會,因爲他在幽州那幾年曾與突厥人結下了死仇,即便他想投靠突厥人,突厥人未必肯接納他。所以突厥人退了之後他肯定會盡快起兵。又因爲突厥人退去時已到了秋天,秋閒之後府兵容易召集,他不會選在那個時間造反(選在那時豈不是讓朝堂能迅速集結大軍剿滅他嗎?),因此對他來說最合適的時間便是過完年之後。

衆人聽了他的分析無比佩服的豎起大拇指。這讓李潛心裡暗自得意。

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的大軍還未到豳州,豳州治中趙慈皓與統軍楊岌暗中商議要誅殺羅藝。不想此事被羅藝察覺先下手爲強抓住了趙慈皓。當時楊岌住在城外的大營,得知趙慈皓被抓知道兩人密謀的事敗露了,於是立刻召集將士將羅藝造反的事告訴衆人。衆人聽了皆願意追隨他平叛。楊岌立刻率軍即進攻羅藝。羅藝不防被楊岌打的大敗,於是拋棄老婆和兒子,帶著數百騎準備投奔突厥。到達寧州後,他的左右暗中商議與其跟著他流落突厥不如斬了他將功折罪。於是便趁羅藝不被將他斬殺,接著帶著他的頭顱回去。

李瑗羅藝兩人無論是被人利用而謀反成爲別人加官進爵的墊腳石也好,還是心懷畏懼怕被翻後賬索性先下手爲強起兵造反也好,兩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乃是李建成的親信且手握重兵。

其實早在武德九年李瑗謀反一事爆發後,李淵怕事情鬧大下詔不得再揭發李建成、李元吉、李瑗餘黨,這纔將事態平息下來??蓻]想到後來又發生了羅藝謀反。爲了防止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李世民不得不開始考慮給那個死在自己箭下的大哥一個合適的名分,以此來安定前太子黨的心。

經過與羣臣的商議,李世民下詔追封李建成爲息王,諡曰隱,追封李元吉爲海陵王,諡曰刺,以禮改葬,並且詔命東宮舊臣下葬之日皆到場送葬,李世民親自到宜秋門哭奠,由此前太子餘黨一事才真正平息。後來李世民還將兒子趙王李福過繼給李建成,曹王李明(母楊氏即原李元吉的妃子注)過繼給李元吉,以繼其嗣。

貞觀元年三月十六李潛娶楊雲薇爲次妻。之所以是次妻而不是妾是因爲楊雲薇的來頭不小。這是說起來還得從麥紫瀾新年進宮朝賀時說起。當日她先拜見了李世民,然後又拜見李淵,閒聊時將準備納雲薇爲妾的事對李淵說了。李淵想了一會纔想起來雲薇來,突然對麥紫瀾說了句,她是楊玄感的女兒。隨後李淵告訴麥紫瀾當年楊玄感兵敗,隋煬帝將楊玄感一家男丁處斬,他親眷中成年的女人送入教坊爲奴,楊雲薇因年紀小不能無人照看,便跟著她母親(楊玄感的妻子)在教坊長大。後來宮中缺少侍女,內侍從教坊中將她帶入宮中。那時她的母親已病死了。李淵知道此事也是楊雲薇當宮女幾年以後。後來正巧麥紫瀾懷孕需要人照顧,他便將楊雲薇賜給了麥紫瀾。

李淵說到這忽然嘆了一聲,“楊素有功於隋朝社稷,只可惜對楊廣看走了眼。楊玄感志大才疏自取滅亡死不足惜。只是可憐了雲薇這個小丫頭,你們要好好待她?!?

麥紫瀾立刻道:“乾爹有命女兒怎敢不從。不若不以納妾而以次妻待之?”

李淵也知道自己好心將楊雲薇賜給麥紫瀾卻給她和李潛出了大難題。他們兩人留也不是退也不是。若楊雲薇家中還有親人倒也好辦,趁著這次放歸宮女的當口多給些財帛送她回家就是??善珬铍呣惫驴酂o依沒有去處。麥紫瀾的建議李淵覺得不錯,便點頭認可了。

他這一點頭不要緊,平白給麥紫瀾添了無數麻煩。若以次妻娶楊雲薇那三書六禮是少不了的。只是楊雲薇沒有親人這禮聘之事如何進行?思來想去只好去求牛大叔和牛大嬸。牛大叔得知楊雲薇是楊玄感之女大爲驚訝,聽到麥紫瀾說了此事之後想到沒想就直接答應認楊雲薇爲義女。接下來再將娶妻的程序走一遍。不過婚禮就沒那麼熱鬧了。因爲楊雲薇覺得能明媒正娶就已經是自己天大的造化了,婚禮神馬的太招搖了,傳出去對李潛和麥紫瀾的影響不好。楊雲薇是個外柔內剛的女孩子,平時溫順無比,可一旦心裡拿定主意任麥紫瀾怎麼勸都只是搖頭。百般勸說無果,麥紫瀾只得放棄。三月十六,李潛在家中辦了個簡單的婚禮宴請了幾位親友,正式將楊雲薇娶進門。

自四月起李潛將絕大部分精力放在推行驛馬分級一事。到八月所有驛站的驛馬均以烙上分級標誌。至於這其中有沒有分錯的就不好說了。況且驛馬分級主要是爲了防止日後倒賣驛馬,現在各驛站的驛馬即便是分錯了影響也不大。

李世民推行的各項政策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但並非所有的政策都能一帆風順。比如削減宮內用度放歸宮女一事就遇到了阻力。李淵是個喜歡享樂的人,美酒、美食、美人、樂舞他都喜歡。武德年間他經常大宴羣臣,因此宮中開支逐年增長,宮女內侍的人數也不斷增加。現在他退位爲太上皇,聽到李世民要削減宮內開支放歸宮女心裡老大不樂意,而且左右如張婕妤、尹德妃等人也屢屢向他抱怨說連買脂粉的錢都不夠了,身邊伺候的人也少了,她們堂堂的太上皇妃還不如隋朝時的公侯夫人呢。末了還不住地感嘆,這當太上皇就是不如當皇上啊。當皇上時多自在啊云云。

李淵聽了這心裡就更加不高興了,接連好幾次當著長孫皇后的面斥罵宮人。聰慧的長孫皇后怎麼能看不出李淵的意圖?於是找機會告訴了李世民,並勸李世民不要操之過急,免得傷了太上皇的心。李世民找了個機會去見李淵。李淵直接問他,是不是要削減宮內開支放歸宮女?李世民立刻告訴他,確有其事,不過並沒打算削減李淵這裡的開支,也沒打算放歸這裡的宮女。李淵納悶,難道是我聽錯了?李世民淡淡地道,恐怕是傳話的人傳錯了。爺倆相視一笑,這事就這麼過去了。

削減宮內開支放歸宮女讓李淵不快不過只是個小波瀾,很快就又發生一個大瀾。引發這次波瀾的是削減宗室、功臣的封賞一事。武德九年十月,李世民封賞功臣時就已經決定要削減宗室和部分武德功臣的賞賜,當時李世民就知道此事肯定會遇到阻力,事先也與李淵進行溝通。

李淵坦言,當初起兵後爲了拉攏別人來投靠壯大自己的實力,封賞了許多人且額外給予了非常豐厚的賞賜。誰知這個口子一開就再也收不住了。比如第一個舉城投獻的將領封了公爵,那麼下一個舉城投獻的該怎麼封?減等封賞?這樣做的話會使那些後來投獻的人心生不滿,甚至放棄投獻,無形中增加了大唐統一天下的難度。所以只能按照原來的標準封賞,而且對於那些投獻地盤大兵員足的將領還得提高賞賜標準。比如那個造反的羅藝,就破格賜姓李封郡王,杜伏威被封爲吳王,同樣也是先賜姓李(非李姓者不得封王,這點李淵做的不錯,武德年間雖然封了不少郡王但都姓李,原本不姓李的也得先賜姓李才封王,哼,哼,想當王爺?先背叛祖宗再說吧)。

現在看來這些封賞出去的爵位增加了財政開支,對大唐來說不是好事。所以對於李世民提出的削減宗室、功臣的封賞一事李淵是支持的。於是得到李淵支持的李世民與李神通演了一出雙簧。這出雙簧雖然暫時壓制了那些宗室、武德功臣(反觀追隨李世民的人各個都獲得了極高的封賞)的不滿,令他們不敢將此事公開化,但這種不滿還在某些人心裡慢慢積聚而且還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李孝常就是其中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李孝常,隋兵部尚書圓通之子。隋朝大業末年李孝常任華陰令,掌握永豐倉。當時隋朝有四個大倉,是隋朝的國家戰略儲備糧庫。四大倉中有個興洛倉最爲有名。當年李密初投翟讓,那時的翟讓被張須陀打個屁滾尿流已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李密建議翟讓攻打興洛倉,說只要打下興洛倉開倉放糧賑濟百姓,百姓肯定會來依附,瓦崗的勢力就能迅速擴張起來。翟讓同意了這個建議,攻克興洛倉後果然實力大增。後來李密依靠瓦崗軍竟佔據了半壁中原。由此可見興洛倉的重要。與興洛倉同屬四大糧倉的永豐倉自然也是塊肥肉。

這塊肥肉落入了李淵嘴裡。不過李淵不是打下來的而是李孝常以興洛倉投獻。得到了興洛倉李淵的實力大增,在關中站穩了腳跟。李孝常也被封爲義安郡王。另外李孝常能封郡王除了這個功勞之外,還因爲他姓李而且是李淵的夫人竇氏家族的女婿與李淵有比較近的親戚關係。

《貞觀之治》中有一段劇情是楊妃跟了李世民沒多久就懷孕了,聰慧的長孫皇后立刻猜到她懷的乃是李元吉的遺腹子。起初老蕭以爲那個孩子便是曹王李明,可後來查閱了相關資料才發現李明生於貞觀十年,肯定不是這個遺腹子。而且李世民的子女中也沒有楊妃在貞觀元年生的孩子。想來這個遺腹子應該沒保住。是客觀原因沒保住還是某人故意不讓楊妃生下這個孩子來?這裡面可就耐人尋味了。

第165章 揚威草原(四)第17章 窗櫺上的灰第3章 活著就得有點追求第166章 揚威草原(五)第160章 兵出馬邑第173章 錢莊(二)第168章 春後算賬第12章 司兵參軍的招攬第199章 陷阱(二)第71章 閨中密友二七零章 小人物的復仇一第56章 原來如此第244章 螳螂與黃雀(一)第118章 初論改革第300章 伏允之死二四九章 螳螂與黃雀六第170章 說媒(一)第9章 殷殷慈父心第201章 陷阱(四)第176章 博陵崔氏(三)第10章 去宕州第137章 渭水之盟(一)第76章 武威縣男第291章 首戰(二)第97章 回京第228章 棄子第45章 討賭債二六三章 蘇州省親二第71章 閨中密友第97章 回京第189章 吹風(二)第71章 閨中密友第49章 奔走第204章 陷阱(七)第132章 太歲頭上動土(四)第29章 戰前二七四章 小人物的復仇五第25章 神射手第132章 太歲頭上動土(四)二五五章 開業大吉二第101章 挑燈比箭(二)第189章 吹風(二)二八二章 侯君集第25章 神射手第5章 獵狐第121章 熟悉公務(一)第211章 致命一擊(四)第159章 裴寂遭貶(二)第29章 戰前第131章 太歲頭上動土(三)第50章 送禮二五四章 開業大吉一第26章 遇襲第39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199章 陷阱(二)第2章 一貧如洗的家第233章 貶謫第2章 一貧如洗的家第60章 梅宗際第293章 首戰(四)第213章 致命一擊(六)第49章 奔走第207章 盧照廷(三)第175章 博陵崔氏(二)第101章 挑燈比箭(二)第33章 敬酒封官第59章 屈突通來訪第195章 剿滅三殺堂(五)第229章 崔侍郎第297章 千里追擊(二)第76章 武威縣男第184章 刺殺(四)第140章 渭水之盟(四)第36章 插曲第130章 太歲頭上動土(二)第209章 致命一擊(二)第231章 崔侍御史(二)二五七章 開業大吉四第62章 公主?郡主?第157章 不速之客第176章 博陵崔氏(三)二八二章 侯君集二五九章 開業大吉六第43章 班師二五四章 開業大吉一第291章 首戰(二)第158章 裴寂遭貶(一)第59章 屈突通來訪第156章 凱旋第201章 陷阱(四)第84章 餘孽?第223章 由你處置(二)二七五章 撲朔迷離第9章 殷殷慈父心第108章 兵出鄯州第44章 進京二六六章 拓展業務二六二章 蘇州省親一
第165章 揚威草原(四)第17章 窗櫺上的灰第3章 活著就得有點追求第166章 揚威草原(五)第160章 兵出馬邑第173章 錢莊(二)第168章 春後算賬第12章 司兵參軍的招攬第199章 陷阱(二)第71章 閨中密友二七零章 小人物的復仇一第56章 原來如此第244章 螳螂與黃雀(一)第118章 初論改革第300章 伏允之死二四九章 螳螂與黃雀六第170章 說媒(一)第9章 殷殷慈父心第201章 陷阱(四)第176章 博陵崔氏(三)第10章 去宕州第137章 渭水之盟(一)第76章 武威縣男第291章 首戰(二)第97章 回京第228章 棄子第45章 討賭債二六三章 蘇州省親二第71章 閨中密友第97章 回京第189章 吹風(二)第71章 閨中密友第49章 奔走第204章 陷阱(七)第132章 太歲頭上動土(四)第29章 戰前二七四章 小人物的復仇五第25章 神射手第132章 太歲頭上動土(四)二五五章 開業大吉二第101章 挑燈比箭(二)第189章 吹風(二)二八二章 侯君集第25章 神射手第5章 獵狐第121章 熟悉公務(一)第211章 致命一擊(四)第159章 裴寂遭貶(二)第29章 戰前第131章 太歲頭上動土(三)第50章 送禮二五四章 開業大吉一第26章 遇襲第39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199章 陷阱(二)第2章 一貧如洗的家第233章 貶謫第2章 一貧如洗的家第60章 梅宗際第293章 首戰(四)第213章 致命一擊(六)第49章 奔走第207章 盧照廷(三)第175章 博陵崔氏(二)第101章 挑燈比箭(二)第33章 敬酒封官第59章 屈突通來訪第195章 剿滅三殺堂(五)第229章 崔侍郎第297章 千里追擊(二)第76章 武威縣男第184章 刺殺(四)第140章 渭水之盟(四)第36章 插曲第130章 太歲頭上動土(二)第209章 致命一擊(二)第231章 崔侍御史(二)二五七章 開業大吉四第62章 公主?郡主?第157章 不速之客第176章 博陵崔氏(三)二八二章 侯君集二五九章 開業大吉六第43章 班師二五四章 開業大吉一第291章 首戰(二)第158章 裴寂遭貶(一)第59章 屈突通來訪第156章 凱旋第201章 陷阱(四)第84章 餘孽?第223章 由你處置(二)二七五章 撲朔迷離第9章 殷殷慈父心第108章 兵出鄯州第44章 進京二六六章 拓展業務二六二章 蘇州省親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宁县| 松溪县| 卢龙县| 佛坪县| 安化县| 互助| 东台市| 英德市| 营山县| 类乌齐县| 汾西县| 松阳县| 余庆县| 浦北县| 湟源县| 富川| 泰顺县| 新竹市| 松滋市| 边坝县| 辰溪县| 耿马| 义马市| 馆陶县| 芮城县| 泸水县| 富宁县| 三穗县| 永顺县| 乐安县| 屏山县| 汽车| 繁昌县| 铜陵市| 忻州市| 宜春市| 连平县| 龙州县| 凯里市| 金秀| 观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