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3章 楊文幹是幹啥的?

頡利接到阿史那思摩的回稟立刻下令撤軍,然後派遣阿史那思摩與突利、李世民商談簽訂盟約之事。

他們如何簽訂盟約暫且不談。且說柴紹這邊。突厥入侵柴紹接到李淵的旨意,於七月十二日率右驍衛萬人火速前往歧州坐鎮。七月十五日柴紹率軍到達歧州,立刻下令城外百姓就近入城躲避突厥人,同時整頓軍務招募民夫加強城防嚴防突厥襲擾。李潛被柴紹臨時任命爲旅率,帶兩百府兵爲斥候,四處探出突厥人的動向兼清掃小股突厥賊寇。

李潛對突厥人侵擾中原殺掠百姓的行爲恨之入骨。這次有機會上陣殺敵自然十分賣力。從七月十五開始,他便帶著兩百府兵飛馳在歧州的每個角落,如警惕的獵犬一般用盡一切手段捕捉敵人的蹤跡。若發現突厥大股軍隊則立即回報柴紹做好防備,發現小股賊寇則直接殲滅絕不手軟。一個半月下來他率的一旅累計殲滅小股突厥賊寇近兩百人。

進入八月歧州的氣候大變,連日陰雨道路泥濘,突厥人被大雨所困停止襲擾。八月十日日,李潛接到軍令率部撤回歧州城。

回到歧州李潛安頓好府兵,顧不得更換乾淨衣衫,草草擦拭了頭臉便匆匆去見柴紹。來到正廳,見廳門緊閉門口有親兵把守。李潛上前輕聲問了問當值的親兵,得知李五郎、何七、柴勇等將領人悉數在裡面商議軍情。

李潛現在不過是個旅率自然沒資格進去參與,更不方便貿然入內,所以他只得在外等候。時值仲秋且連日陰雨,天氣已經很涼了,加上李潛的衣服多處溼透,站了片刻便覺得冷,忍不住打了兩個噴嚏。

裡面的柴紹聽到動靜立刻問道:“外面是誰?”

李潛趕緊回道:“卑職李潛奉命來到。”

柴紹聽了道:“你先去喝碗薑湯暖暖身子,換身乾爽衣衫再來。”

李潛應下,趕緊去換了衣衫喝了碗熱騰騰的薑湯,感覺舒服了許多才重返正廳。

李潛還未到正廳,正巧遇到商議完軍情剛從裡面出來的李五郎等人,他立刻上前拜見。

李五郎看到李潛,笑道:“老弟,聽說你這次斬獲不少。”

李潛笑道:“小打小鬧而已,纔不到兩百個。”

何七聽了笑道:“喲嗬,胃口不小啊,怎麼,想把突厥人都吃掉才滿意?”

李潛笑道:“小弟是有此心無此力啊。那麼多突厥人小弟就是殺到手軟也殺不完。”

何七與李五郎還想再逗李潛幾句。柴勇見狀道:“好了,你們別捉弄他了。李潛趕緊進去吧,國公正等著你呢。”

李潛辭別衆人,進了大廳看到柴紹正盯著幾案上的地圖看的出神。李潛立刻上前拜見。

柴紹擡起頭揮手屏退左右,對李潛道:“長安發生的事你聽說了嗎?”

李潛搖頭道:“卑職最近一直忙於察探敵情,長安發生的事卑職還未聽說。”

柴紹示意他坐下,然後道:“咱們離開不久長安便發生了楊文幹謀反一事,震動朝野。”

李潛聽了詫異。楊文幹是誰?怎麼沒聽說過?通過史書李潛看到過不少謀反案,其中有真謀反也有被逼謀反,還有被冤枉謀反。雖然這些案子中有真有假有冤有不冤,但只要牽扯到謀反這個罪名,幾乎可以斷定當事人九死一生。這楊文幹籍籍無名之輩,想來也不是什麼大角色,只是柴紹爲何說他謀反會震動朝野?

柴紹見他詫異便解釋道:“楊文幹是東宮的老人,後來外放慶州都督。六月時,陛下到仁智宮(長安以北宜君縣)避暑,秦王、齊王兩位殿下隨侍太子留守長安。不久東宮郎將爾朱煥和校尉橋公山向陛下密報,太子暗通慶州都督楊文幹正籌集軍械謀反。陛下大怒,命人以其他理由召李建成往仁智宮見駕。”

李潛聞之大驚,暗忖,謀反的竟然是太子!這太不可思議了吧?李建成的腦袋被驢踢了還是怎的?

柴紹沒理會李潛的驚訝,繼續道:“太子已得知緣故,孤身前往仁壽宮請罪。他一見陛下倒地便拜以頭撞地,幾乎昏厥。陛下盛怒難平把太子拘押起來。同時陛下令司農卿宇文穎到慶州傳楊文幹覲見。六月二十四日,楊文幹得知此事後卻隨即起兵謀反。陛下聞之大怒,一面遣人討伐一面召秦王商議對策。秦王以爲楊文幹不過是跳樑小醜,只需一員大將率軍即可平定叛亂。陛下卻堅持讓秦王親自征剿,並許諾得勝還朝後,廢太子改立秦王。”

李潛聽了暗忖,若真是若此,後來李世民何須搞什麼玄武門之變?

柴紹又道:“見陛下如此說秦王便率兵出征。孰料,討伐的大軍還沒到,七月初五,楊文乾的叛軍已潰亂,楊文幹被部下斬殺。後來在齊王和封侍中的力諫下陛下原諒了太子,命他仍回長安留守。不久太子中允王珪、太子左衛率韋挺,以及天策府兵曹參軍杜淹全部流放嶲州。”

李潛聽了一頭霧水。這事怎麼聽著亂七八糟的,究竟是怎麼回事?

柴紹喝了口茶水繼續道:“此後突厥大肆侵擾中原,上個月二十一日,陛下命秦王和齊王率軍迎敵。前日報來的軍情說,秦王和齊王在豳州五隴阪逼退頡利和突利大軍,頡利和突利答應和談。”

李潛聽到這個消息暗暗覺得失望。怎麼老是與突厥人和談?難道就不能狠狠打它一下讓它知道大唐的厲害?

柴紹道:“不過陛下以爲突厥人不會那麼老實的和談,肯定還有小動作。況且頡利名爲突厥大汗,卻也未必能完全約束住突厥各部,定會有不從其令的部族趁機劫掠,想趁著和談未成之前再撈一筆。所以陛下命柴某加強防備,適當時可自行出擊。”

李潛聽了暗暗詫異。這種邊打邊談的策略他早在前世就聽過,而且那次大戰還是邊打邊談的典型案例,也是打出中國人威風的重要一戰。當年志願軍在三八線的英勇頑強令李潛佩服的五體投地。他沒想到此時竟然也會出現這種局面。

李潛點點頭道:“國公放心,卑職現在就去察探敵情,狠狠打突厥賊子一下讓他們長長記性。”

柴紹道:“不著急。你先好好休息兩天後日再去。”

李潛拜別柴紹回到住處。牛弼還在當值,房間裡靜悄悄的。李潛就趁這個難得的清靜坐在榻上仔細思忖柴紹講給自己聽的那些話究竟是什麼用意。

在李潛前世的記憶中,柴紹在唐初諸將裡屬於默默無聞的一個。前世的李潛甚至以爲柴紹能成爲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沾了他駙馬身份的光。來到這個世界,通過這麼長時間的接觸,李潛發現自己低估了柴紹。柴紹的才能其實非常出衆,他之所以沒有取得象李靖、李世績那樣的戰功,是因爲駙馬身份限制了他。自古皇親國戚功勞過大都會被猜忌,柴紹深知這一點所以他一向不主動請纓。不過凡他所參與的戰役都是勝多敗少。

除了軍事上的才能柴紹的政治智慧也不容小覷。平陽昭公主死後柴紹空有個駙馬名份。按說人走茶涼,柴紹應該不被重視纔是。可事實上李淵對柴紹頗爲重視。歧州地處要地乃是長安的屏障,李淵讓柴紹擔任歧州刺史,足以說明他對柴紹的信任。而且柴紹與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始終保持著相對密切的關係(是與李建成不是與李元吉,李元吉是瘋狗一個)。從這兩點來上看,柴紹的政治智慧的確不俗。

基於這些理由,李潛深信柴紹對他所說的那些事肯定有原因。可柴紹究竟要說的是什麼呢?或者他想借這件事傳達什麼呢?

想知道柴紹的的意圖,就必須徹底搞明白這些事是怎麼回事。李潛在腦海裡仔細梳理了一遍柴紹所講的楊文幹謀反案。這一梳理李潛發現了幾個疑點。

第一,李建成本身就已是太子,只要李淵百年之後皇位就是他的,他爲何會謀反?歷史上不是沒有太子謀反案件。不過很多都是被冤枉的。即便真謀反,也是因爲地位不保或者太子的身體條件差,等不及了才鋌而走險。目前來看,在楊文幹謀反案發生之前,李淵並沒有更換太子的明確跡象。李建成也正值青年身體強壯,他完全等的起,沒必要急不可耐的謀反上位。

第二,若要謀反最重要的是控制陛下和文武百官。楊文幹謀反案發生時,李淵已經去了仁壽宮並不在長安,而且許多高官要員隨行侍奉。李建成在長安謀反有什麼用?自立第二中央?簡直是笑話。李淵還在而且牢牢控制了政局,他只需幾道旨意即可派大軍包圍長安。李建成憑藉長安一座孤城如何能成功?即便楊文幹起兵呼應,他能控制的也只有一州之地,怎能扛得住李淵控制的幾十萬大軍?

第三,李建成去了仁壽宮被李淵拘禁,李淵派人去叫楊文幹,楊文幹得知李建成被抓後爲什麼會起兵造反?按說李建成雖被拘禁但李淵沒殺他,說明李淵心有疑惑,楊文幹若真心爲李建成著想應該立刻來見李淵。可他沒這樣做,反而接到消息直接起兵造反,他這不是置李建成於死地嗎?他還是李建成的死黨嗎?若不是死黨爲何李建成會勾結他謀反?

第四,事後李淵爲何會原諒了李建成,卻將太子中允王珪、太子左衛率韋挺,以及天策府兵曹參軍杜淹全部流放嶲州?王珪、韋挺是李建成的人,李建成謀反案若是屬實,他們肯定得殺頭,爲何只判了個流放?還有杜淹,他明明是李世民的心腹爲何也被流放?

第五,李淵派李世民去平定楊文干時曾承諾,回來讓他當太子,雖然李世民大軍剛出發沒多久楊文幹就死於內亂,但李淵爲何沒依照承諾讓李世民當太子?俗話說的好,君無戲言,縱然李世民沒來得及平叛但李淵爲何會出爾反爾?

第87章 苦肉計二五二章 御審三第18章 馬三寶二七三章 小人物的復仇四第292章 首戰(三)第194章 剿滅三殺堂(四)第145章 麝香第17章 窗櫺上的灰第177章 威逼利誘(一)第57章 四海商號第139章 渭水之盟(三)第88章 大唐的頭疼第174章 博陵崔氏(一)第19章 小露一手第87章 苦肉計第147章 阿約第87章 苦肉計第162章 揚威草原(一)第34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25章 神射手第31章 妙施美人計二七七章 名分第299章 千里追擊(四)第199章 陷阱(二)第120章 新官上任第72章 和事佬第117章 意外訪客第244章 螳螂與黃雀(一)第300章 伏允之死第86章 馬蹄鐵第213章 致命一擊(六)第299章 千里追擊(四)第202章 陷阱(五)第287章 糧草先行二六九章 意外之外第105章 籌辦第156章 凱旋第51章 求情第173章 錢莊(二)第283章 馬賊?伏兵!第32章 試探底細第292章 首戰(三)第140章 渭水之盟(四)第287章 糧草先行第47章 誤會?第89章 百騎迎敵第22章 從軍餞行第120章 新官上任第151章 討伐樑師都(三)第98章 行酒令第117章 意外訪客二七八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178章 威逼利誘(二)第101章 挑燈比箭(二)第297章 千里追擊(二)二七六章 重逢第156章 凱旋第65章 內有隱情二四五章 螳螂與黃雀二第124章 合作?第200章 陷阱(三)第239章 奪命連環計(二)第208章 致命一擊(一)第62章 公主?郡主?第142章 鬧哄哄的貞觀元年(二)第127章 百合第40章 賞賜第32章 試探底細第217章 絕境(四)第222章 由你處置(一)第53章 分化與拉攏第138章 渭水之盟(二)第112章 武德九年第135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100章 挑燈比箭(一)第284章 欲擒故縱?第182章 刺殺(二)第217章 絕境(四)第3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第120章 新官上任第209章 致命一擊(二)第28章 再露一手二六三章 蘇州省親二第109章 誰敢出戰?第12章 司兵參軍的招攬第152章 討伐樑師都(四)第136章 御史第75章 賞賜第57章 四海商號第171章 說媒(二)第227章 竹槓梆梆響(三)第79章 弄出撲克來玩玩第18章 馬三寶第289章 交差第79章 弄出撲克來玩玩第101章 挑燈比箭(二)第221章 楊恭仁第43章 班師第187章 酷刑逼供(二)第290章 首戰(一)
第87章 苦肉計二五二章 御審三第18章 馬三寶二七三章 小人物的復仇四第292章 首戰(三)第194章 剿滅三殺堂(四)第145章 麝香第17章 窗櫺上的灰第177章 威逼利誘(一)第57章 四海商號第139章 渭水之盟(三)第88章 大唐的頭疼第174章 博陵崔氏(一)第19章 小露一手第87章 苦肉計第147章 阿約第87章 苦肉計第162章 揚威草原(一)第34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25章 神射手第31章 妙施美人計二七七章 名分第299章 千里追擊(四)第199章 陷阱(二)第120章 新官上任第72章 和事佬第117章 意外訪客第244章 螳螂與黃雀(一)第300章 伏允之死第86章 馬蹄鐵第213章 致命一擊(六)第299章 千里追擊(四)第202章 陷阱(五)第287章 糧草先行二六九章 意外之外第105章 籌辦第156章 凱旋第51章 求情第173章 錢莊(二)第283章 馬賊?伏兵!第32章 試探底細第292章 首戰(三)第140章 渭水之盟(四)第287章 糧草先行第47章 誤會?第89章 百騎迎敵第22章 從軍餞行第120章 新官上任第151章 討伐樑師都(三)第98章 行酒令第117章 意外訪客二七八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178章 威逼利誘(二)第101章 挑燈比箭(二)第297章 千里追擊(二)二七六章 重逢第156章 凱旋第65章 內有隱情二四五章 螳螂與黃雀二第124章 合作?第200章 陷阱(三)第239章 奪命連環計(二)第208章 致命一擊(一)第62章 公主?郡主?第142章 鬧哄哄的貞觀元年(二)第127章 百合第40章 賞賜第32章 試探底細第217章 絕境(四)第222章 由你處置(一)第53章 分化與拉攏第138章 渭水之盟(二)第112章 武德九年第135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100章 挑燈比箭(一)第284章 欲擒故縱?第182章 刺殺(二)第217章 絕境(四)第3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第120章 新官上任第209章 致命一擊(二)第28章 再露一手二六三章 蘇州省親二第109章 誰敢出戰?第12章 司兵參軍的招攬第152章 討伐樑師都(四)第136章 御史第75章 賞賜第57章 四海商號第171章 說媒(二)第227章 竹槓梆梆響(三)第79章 弄出撲克來玩玩第18章 馬三寶第289章 交差第79章 弄出撲克來玩玩第101章 挑燈比箭(二)第221章 楊恭仁第43章 班師第187章 酷刑逼供(二)第290章 首戰(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门市| 长乐市| 台中县| 出国| 井陉县| 崇左市| 漯河市| 东乡族自治县| 雷山县| 五台县| 崇州市| 房产| 鸡泽县| 化州市| 贵定县| 安福县| 山阴县| 双江| 衢州市| 昭觉县| 黄冈市| 北安市| 六枝特区| 呼伦贝尔市| 车致| 会理县| 阿勒泰市| 汕尾市| 禹州市| 元朗区| 香格里拉县| 宝兴县| 正定县| 安康市| 漳浦县| 甘德县| 达孜县| 从江县| 乌恰县| 新干县| 永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