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浮宮是一個雄偉壯麗、金碧輝煌的龐大建築羣,佔地總面積達19.8公頃,宮殿的平面是四合院樣式。全部建築設計保留著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設計風格,也體現了法國古典時期的設計思想: 絕對對稱,充滿理性精神。所珍藏的藝術品主要分爲6大部分,包括古代埃及藝術、古希臘和羅馬藝術、古代東方藝術、中世紀文藝復興和現代雕塑藝術、工藝美術及繪畫藝術等。這裡收藏著從古到今世界各地的藝術珍品和歷史文物40餘萬件,總陳列面積達60755平方米。這麼多藝術品在半天的參觀時間裡根本看不完,只能是走馬觀花了。
在盧浮宮的所有展品中,有三件被公認爲是盧浮宮的“三寶”, 《維納斯雕像》、《勝利女神像》和《蒙娜麗莎》。他們特意去欣賞了這三樣作品。
米洛斯的維納斯(Venus de Milo),維納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愛與美女神。古希臘雕刻家阿歷山德羅斯於公元前150年左右創作的大理石雕塑,她的雙臂雖然已經殘斷,但整個身軀栩栩如生,給人以渾然完美之感。身軀豐腴飽滿,充滿著青春、健美和充沛的生命力。 從古至今,維納斯已經在人們的心目中代表了女性身材完美的標準,據說世界各國的選美標準大部分都以《米洛斯的維納斯》的身材比例尺寸爲依據。
《勝利女神》(Nike alighting on a warship (Nike of Samothrace),雖然勝利女神尼姬是希臘雕塑中的常見題材,但這一尊卻與衆不同。雖然雕像不完整,但依然充滿著生命,人們在想像中彌補了殘缺,獲得了完滿的審美享受。雕像的構思十分新穎,底座被設計成戰船的船頭,尼姬女神猶如從天而降,在船頭引導著艦隊乘風破浪衝向前方,既表現了海戰的背景,又傳達了勝利的主題。雖然女神的頭和手臂都已丟失,但仍被認爲是古希臘雕塑家們高度藝術水平的傑作,不論從哪個角度,觀賞者都能感受到勝利女神展翅欲飛的雄姿。
藝術家用心靈打造出來的作品,其散發出的美和力量,無論時間過去多久,都不會衰減,依然震撼人的內心。
《蒙娜麗莎》(Mona Lisa)這幅油畫又稱爲《喬空達夫人》,被譽爲達·芬奇的最高藝術成就,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婦女的形象,顯示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據說藉助顯微鏡觀察油畫中蒙娜麗莎的眼睛,發現微小字符。肉眼看不出來。她綠褐色的右眼球上畫有黑色的LV字樣,應是列奧納多·達芬奇的姓名首字母。此外,科學家通過多光譜掃描發現了三層不同的繪畫,其他兩層就隱藏在蒙娜麗莎的微笑背後。其中第三層,第一版的蒙娜麗莎,時間很可能在1503年,之後的數年內,達芬奇在這個基礎上畫了第二版的蒙娜麗莎
親自站在偉大藝術家的偉大作品前,面對蒙娜麗莎靜謐恬淡的微笑,彷彿時空穿梭,感受到畫面背景中意大利中部阿雷佐市布里阿諾橋*的河水靜靜流淌。
**********
* 萊昂納多·達·芬奇(意大利語:Leonard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意大利文藝復興畫家、科學家、發明家。 現代學者稱他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達·芬奇思想深邃,學識淵博、擅長繪畫、雕刻、發明、建築,通曉數學、生物學、物理學、天文學、地質學等學科,保存下來的手稿大約有6000頁。其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傑作《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等作品,體現了他精湛的藝術造詣。
* 有專家認爲,蒙娜麗莎身後的背景是意大利中部阿雷佐市布里阿諾橋附近的景色。說是達·芬奇出生在距阿雷佐約100公里的芬奇鎮,並曾經在阿雷佐生活過,這一地區的原始景觀與《蒙娜麗莎》的背景幾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