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兩位師兄,林葉輕手輕腳地進屋。一時間,心情難以平復,索性坐在自己房間的地毯上,任思緒萬千。
這一天時間雖然短,卻似乎發生了好多事情。之前有些還沒有和萬曉說的話,自己的一些想法,今天竟都自然而然地都說了。
看來,“心”自有她自己的節奏。
*****
洗漱後,回到房間。林葉取出萬曉交給她的那個小盒子,就像是在舉行一個正式的儀式一樣,她端正地坐好,心裡滿是虔誠,和期待。
是首飾嗎?萬曉送給她的到底是什麼呢?
一個紫紅絨布面的小木盒子,輕輕打開......
哦,出乎她的意料,不是什麼首飾,而是一片木製的菩提樹葉! 完全不記得自己何時向他提過佛陀手裡的那片菩提樹葉的故事。
這片葉子,大小恰好可置於掌心,木褐色,紋路清晰可見,光澤細膩,看上去穩重樸實而又大氣靈巧。林葉欣喜異常,真不知道萬曉是如何找到這樣一片葉子的。這片樹葉,卻勝過任何首飾,更讓她欣喜與感動。淚水瞬間模糊了視線。
拿起那片葉子,發現下面有一張摺疊的紙條,好奇地展開看看。
“此生,擁有這片葉子,足矣!”
右下角寫著:2000.2.14. 無巧不成書,這正是林葉當年抵達布里斯班的日子,那天是農曆正月初十。
心裡不知是幸福,是激動,還是感恩,在這苦辣酸甜無常的人生旅程,遇到一位知我惜我的他,心意相通,攜手面對風雨和彩虹!
今夜,墨爾本的夜空格外美麗!
*********
而萬曉,在出租車上,不時用手摸摸衣袋裡揣著的林葉給他的小袋子。小丫頭送給他的是到底什麼呢?
趙勁睏乏地已靠著後座睡著了。
萬曉終究還是忍不住,取出了那個小袋子。藍色棉布的小袋子,袋口用白色的棉線繩結綁了起來。就著窗外街燈照進來的光線,可以看到布面上繡著並排的兩棵松柏,棕褐色的枝幹,樹葉鬱鬱蔥蔥,高度略有差別,並排而立,既獨立爲木,又一體爲林。
鬆開繩結,從裡面取出的是一片巴掌大的木板。竟然是一張木製的明信片,印著Flinder?Station,圓頂建築、大鐘表,正是那個他們兩人時隔近六年後重逢的地方。
在木製明信片的中間,收信人的位置,端端正正、認認真真地刻寫著一個“曉”字。那不是一次寫成,而是多次重複筆畫而刻上去的。
萬曉不由用指腹輕輕地摩挲著那個“曉”字,像是能通過這一筆一劃感受下筆之人的感情......
萬曉把布袋收好。心裡說不出來地,感恩上天賜予他的擁有。
望向車窗外,墨爾本的夜,竟如此動人!
**********
萬曉和趙勁終於完成了此次澳洲之行的全部任務,登上了返回國內的飛機。
途中,他們有一段林葉不知道或許也不會知道的對話。
“萬曉,你這一趟收穫很大啊。這下總算安心了吧,小師妹明年就能回國了。這也就剩下幾個月了。”趙勁半打趣半感慨地說道,心裡也是真爲他的師弟和師妹感到高興。
萬曉脣角微起,沒有說話。眼神裡滿是信心。
“有沒有考慮明年‘五一’就把事兒辦了?”大師兄笑嘻嘻地建議道。
“遲早的事。”萬曉看來心裡有數。
原來,林葉計劃先去常師兄那兒然後再考慮回D大,那條沒有說出來的原因,萬曉都明白。 時間跨過了六年,他們這纔剛開始正式放開地戀愛,從戀愛到結婚,需要一個過度期,婚姻畢竟是一輩子的事。也好,八年都等了,再多半載一年也不算什麼,再說現在的情況已和以前不一樣了,他有資格公開謀劃爲她建個溫暖的家。
“大師兄說的做‘內線’是指那天有人找我的事情吧?”萬曉忽然問道,晚餐的時候大師兄和林葉有一段對話。他聽了心裡當然明白。
“啊哈,除了你師哥還能有誰呢。”趙勁往座椅後背上一靠,頗有點得意地說。
“那,我應該謝大師兄‘助推’”萬曉隨即拿起面前小餐桌上的茶杯,對著趙勁敬了一下,喝了。
趙勁也順勢拿起自己的茶杯,舉了一下,也喝了,並說道:“你跟師哥誰跟誰啊。再說,主要是你倆內力深厚,也就差那一下 ‘助推’。結果老天就給送機會來了。”
“欸,話說回來,這事還得感謝你老媽,她纔是真正的‘神助推’。不過,那會兒,我確實也是有那麼一點擔心,畢竟有那句話嘛,英雄難過那個什麼關。” 趙勁說著,仍不忘打趣萬曉。
“我不是英雄,眼裡也看不見別的。” 萬曉淡定而認真地說道。
“也對,虧得是你倆。倆呆孩子,湊一對,挺合適。” 趙勁的語氣裡,有朋友的理解,兄長的寵愛,也有一份真誠的感慨和祝福。
無論是萬媽的不知不覺,還是大師兄的有意無意,這一外力‘助推’,讓林葉,還有萬曉,都更清楚了自己的內心。
***********
林葉的博士學習進入最後階段,節奏愈發緊張起來。撰寫博士論文是一項艱辛的工程,把博士期間所有成果有條理有邏輯地整理起來。好在有之前幾篇學術論文的素材,但博士論文的整體架構佈局,結果分析等細節補充完善,乃至格式的規範,都是需要花費精力去完成的。
萬曉是過來人,給林葉分享了他的經驗,包括評審專家可能關注的細節。
Mudasser本來幾個月前就可以提交博士論文,但他有意放緩了腳步,希望多幾個月和林葉還有其他朋友相處的日子。 兩人有時就論文撰寫進行討論,Mudasser給了她不少好的建議。
*****
從春到夏,2006年元旦很快到來了。
魏英傑和湯浩然的兒子湯清晨已經一歲半了,開始喊人了呢,爺爺奶奶整天樂此不疲地跟他逗樂說話,最喜歡抱著孫子出門遛彎,人見人誇的小可愛是爺爺奶奶的驕傲啊。而魏英傑如願進入了南都理工大學讀博士。
文靜的女兒文冬兒也已姍姍學步,乖巧地很。文質斌特別疼愛他的小棉襖,很勤勉地當起好爸爸。文靜休整了一年,於2005年初重回D大,任講師,準備明年讀在職博士。
Hemil做爲長女,最後聽從父母意見,留在韓國,但沒有急著結婚成家,而是到釜山大學讀了碩士,即將畢業了,目前有了一位相處了一年的男友,準備畢業後結婚。她說結婚後自己做主,更多自由,到時和丈夫一起到世界各地走走。
天才少年Nathan原本不急著博士畢業,很享受學生的生活,反正他年紀不大。不過,Prof. Singh催促他,博士四年多了,該畢業了。還給他出主意,如果不想急著出去工作,可以留下來做博士後,Prof. Singh前年也拿到了項目,有經費在手就好辦。做博士後有薪水,比當學生待遇可好多了。Nathan於是廢寢忘食了半年,終於2005年9月完成了博士學習任務,提交了博士論文,然後直接留下做博士後,繼續跟著Prof.Sin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