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章 風起雲涌(七)

就在蒙古軍迎戰武仙軍的同時,振威軍的十五萬大軍正在鄧州一線掃蕩武仙軍的老巢,聞武仙失利,李思業急將主力撤回,又任命大將餘階爲鄧蔡團練使,繼續剿滅武仙餘部。

這日是新皇即位後的第五次早朝,太后抱著年幼的皇帝,高高坐在龍座之上,朝會剛剛開始,新任知政事、六部尚書元好問突然拋出了二十項改革措施,這也是他與李思業事先商定的策略,此次改革暫不碰土地,當務之急先要把朝廷和地方的軍政大權抓到手。

“一、統一軍權,加強樞密院的調控,改各路元帥不服朝廷調度的局面,樞密院使可在戰時或緊急狀態時自動獲得軍隊的全部調配權。

二、增設度支使,獨立於戶部,負責財政預算及收支,預算由六部尚書、左右相審閱後通過。

三、設稅監,

四、在各大州府設團練使,負責地方治安及民團操練,由樞密院任命、並向其負責。

五、設立爵制,以改變職官、虛官並存的局面,理順官員職能。

......

“太后,各位大臣,此我金國生死危亡之際,若還死守祖制不變,不思改革,不下猛藥醫治,那就算堯舜再世,也救不了我金國滅亡的命運,這二十條改制,正切中我金國積弊,勢在必行,各位大臣可有意見?”

雖是當衆宣讀,但既無事先照會,也沒有提前發稿,只在朝堂上念一遍,便要衆人表態,恐怕這徵求意見之說,不過是個形式而已。

朝堂裡一片寂靜,幾經戰火倖存下來的官員深深體會到了生命的寶貴。

“近來學得烏龜法,能縮頭時且縮頭”

大部分官員都選擇了沉默,二十項改革似乎沒有涉及到土地和奴隸,並沒有觸動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既如此,又何苦去做惡人,自討苦吃,且大多數人都聽出味來,這二十條改革中至少有十條是爲李思業量身打造的。

但赤裸裸的奪權還是讓一些大臣按奈不住。”太后,臣有話說!”

樞密院副使習捏阿不從朝班裡站出來道:“此等改革干係重大,焉能說定就定,就算元大人好意,但也需事先讓衆大臣考慮,充分討論後決定,纔有利於社稷穩定。”

“討論?討論的結果只會是不了了之,先帝在時,討論還少嗎?討論了幾十年,把社稷都快討論沒了。”新任平章政事姚樞連聲冷笑,站出來道:“太后,若真要討論,臣倒覺得應將土地權和各莊園的奴隸自由也一併放在討論的範疇裡。”

太后只左右爲難,她從未經歷國事,元好問所言二十條,她恍若聽天書一般,不知其意,隻眼巴巴地向李思業望去。

但姚樞的最後一句話,卻如同捅了馬蜂窩,原本安靜的朝堂慢慢地變得喧囂雜亂,一片嗡嗡之聲大作,李思業向元好問使了個眼色,元好問點點頭,便要出列說話。突然,殿外有侍衛跑進稟報,詔曹門外有鄧州來使,武仙軍願向朝廷投降。

突來的消息,將幾近沸騰的朝堂立刻凍成一潭冰水,衆人面面相視,目光不約而同地向左首的李思業望去。

“此來者當誅!”

李思業緩緩從朝班裡走出來,向太后躬身施禮道:“太后!昔日先皇落難,武仙非但不出兵護駕,卻任由蒲察官奴欺凌先皇,導致先皇含恨而終,他自己卻搶佔大郡,掠奪人口,其狼子野心,路人皆知,食君之祿,卻不知報答,此等無君無父之人,還有何顏面乞降?”

李思業心中一陣冷笑,他的大將餘階就在鄧州一帶,不向自己投降,卻巴巴跑來南京,無非是想借朝廷來逼自己罷兵,天下哪有這等好事,想到此,他大聲令道:“傳我的命令,將來人斬首示衆!”

“是!”侍衛大聲答應,轉身跑去,皇宮的侍衛早換成了李思業的親兵,此時就算太后喝止,也救不了來使的性命。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終於有人在朝堂上吼了出來,洛陽蒙古軍虎視眈眈南京,但在南方,曾是金國脊柱的武仙軍,卻正被自己的軍隊屠殺。

李思業上前一步,冰冷的目光向發話者喊去,喊話的是原御林軍大將軍完顏霆,他此時任京兆將軍,卻是個閒職,這幾個月來,他親見目睹了金國王朝的潰敗、搖搖欲墜。痛苦、仇恨、恥辱,層層疊疊積壓在一起,終於,在他聽到李思業居然要殺武仙軍的降使時,,憋悶已久的憤怒突然爆發了。

完顏霆身旁的人都感受到李思業象刀子一樣的眼光,紛紛往兩邊後退、躲避,唯有完顏霆毫不畏懼地迎了上去。

“夠了!與其再窩窩囊囊活下去,不如轟轟烈烈一死。”

‘李二措!’李思業突然認出了他,當年李全手下的降將,叛逃金國後,被賜姓完顏,今天卻居然跳出來反對,不過他確實有點佩服完顏霆的膽量,此時站出來,卻要比那習捏阿不需要更大的勇氣。

“你可知來者是代表誰來乞降嗎?你可知現在鄧州武仙軍被誰控制嗎?”李思業厲聲道:“我告訴你,是蒲察玉郎,是迫死先帝的蒲察官奴之子,是殺死李蹊的兇手,這樣十惡不赦之人,霆將軍還要替他說話嗎?”

“可是—”完顏霆被李思業的眼睛逼視著,一陣心虛,低下頭,適才的勇氣被壓縮成了一顆米粒,竟喃喃說不出話來。

“可是什麼?”李思業卻不放過他,一步步向他迫去,“上蒼有好生之德嗎?以德抱怨嗎?可是什麼?你說!”

“可是下令的不應是你,皇上在,太后也在,還輪不到你!”完顏霆米粒大的勇氣突然爆發,氣焰震撼了大慶殿,“還輪不到你!”彷彿是一記警鐘,在百官心中敲響。

李思業的眼睛瞇成一條縫,眼中殺機陡現,他突然淡淡一笑:“你不提皇上,我倒忘了,承麟皇帝之死,後來的內城之亂,我還沒有追究責任,你倒提醒我了。”

“那是王銳叛亂所致,他已經死了,還有什麼責任可追?”完顏霆突然明白了李思業的目的,竟要借那次的京城之亂,向自己下手!他的心一下子收緊起來,他並不懼死,但是他不願含冤而死。

果然,李思業一陣冷笑道:“不錯,叛亂的是王銳,但當時你在幹什麼?你保護新主,但新主卻被亂箭射死,你不迴護皇城,卻放縱士兵搶奪民財,姦淫婦女,事後抓住你一百多名手下,你莫說我在冤枉你。哼!如此大罪,僅降職一級就可以完事了嗎?”

完顏霆被李思業冰冷的目光駭得倒退一步,他急向兩邊看去,希望能有人站出來替他說話,但所有人都低頭不語,他一扭頭突見完顏白撒在凝望著他,彷彿溺水之人抓住了一塊大木頭。

“左相,我當時在給皇上斂屍,當時的情形你是知道的,我根本喝止不住手下。左相!你說一句公道話啊!”

但完顏白撒的眼睛卻翻上了天空,似乎絲毫沒有聽見他所言。

“哈!哈!”完顏霆一陣慘笑,“懦夫!所有的人都是懦夫!”他突然咆哮起來,一把將領子拉開吼道:“李思業,你是帶劍上朝的,有種你親手殺了我,來!朝這裡來!”

“右相,饒了他吧!”一直不說話的太后,卻突然開口了。

李思業後退兩步,轉身道:“太后,並非臣不想饒他,但承麟皇帝之死卻是他護衛不力造成,若不追究他的責任,承麟皇帝在天之靈豈能安?”

“人已經死了,又何必多殺,再者,完顏霆將軍一直護衛先皇,忠心耿耿,哀家都是看在眼裡的,就給哀家一個面子,饒他一次吧!”

這時,元好問也出來道:“右相,太后說的對,我們現在討論的不是追究誰的責任,不要離題太遠了。”

李思業醒悟,元好問之意就是讓他拿完顏霆之命來換取太后對二十條的贊同,他心中暗暗讚許元好問反應快,他看一眼在太后懷中睡得正香甜的幼帝,便沉聲道:“早朝也有二個時辰了,太后想必也乏了,剛纔元大人所說的二十條振興金國的措施,不知太后還有沒有意見,若沒意見的話,就早些散朝吧!臣就看在太后的面上不追究完顏霆的失職之罪。”

習捏阿不暗叫不妙,李思業之話,竟是設了個陷阱讓太后去鑽,依太后的單純心機恐怕是真要走進去,果然,不等他出班反駁,太后聽李思業答應饒完顏霆,心下高興,便順著李思業的話應道:“哀家確實乏了,那個什麼二十條,右相就自己看著辦吧!以後這等軍國大事,右相只和衆大臣商量著辦便可,凡事不必問我等女流。”

李思業大喜,急雙膝跪倒道:“臣謹遵太后懿旨!”

元好問、姚樞等人也跟著跪倒,緊接著一心巴結的人、見風駛舵的人、口是心非的人也紛紛跟著跪倒,習捏阿不見連完顏阿虎也跪下了,不由暗歎:“罷了!罷了!這金國早晚得改姓李。”

他一陣心灰意懶,竟也緩緩地跪下了雙膝。

強烈推薦:

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10章 威逼利誘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32章 身份暴露第5章 宋十壯士第13章 仙師捉鬼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9章 聲名鵲起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4章 行商新主第15章 重返臨安第8章 吞噬金國(八)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9章 爾虞我詐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1章 驚聞母訊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16章 變天之兆第31章 北方來使第10章 事業初成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12章 思業娶親第11章 驚聞母訊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5章 蕭府疑雲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14章 思業降妖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15章 山東格局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14章 巧奪益都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5章 完顏心事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11章 議和(二)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7章 錢重於山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7章 圍魏救趙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2章 宋國密使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13章 仙師捉鬼第1章 饑荒之禍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4章 內鄉空虛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4章 耶律到來第10章 血戰密州(中)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9章 銅礦新脈第20章 貨殖之利(上)
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10章 威逼利誘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32章 身份暴露第5章 宋十壯士第13章 仙師捉鬼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9章 聲名鵲起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4章 行商新主第15章 重返臨安第8章 吞噬金國(八)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9章 爾虞我詐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1章 驚聞母訊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16章 變天之兆第31章 北方來使第10章 事業初成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12章 思業娶親第11章 驚聞母訊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5章 蕭府疑雲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14章 思業降妖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15章 山東格局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14章 巧奪益都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5章 完顏心事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11章 議和(二)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7章 錢重於山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7章 圍魏救趙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2章 宋國密使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13章 仙師捉鬼第1章 饑荒之禍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4章 內鄉空虛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4章 耶律到來第10章 血戰密州(中)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9章 銅礦新脈第20章 貨殖之利(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开县| 土默特左旗| 金沙县| 英吉沙县| 定州市| 马龙县| 韩城市| 无为县| 贡嘎县| 溧水县| 墨玉县| 芒康县| 黑龙江省| 郸城县| 兴和县| 南靖县| 彭山县| 赣州市| 集贤县| 区。| 景宁| 茂名市| 东丰县| 鄂尔多斯市| 潮州市| 韶关市| 平武县| 泾川县| 台南县| 温宿县| 宣武区| 天台县| 格尔木市| 平度市| 冕宁县| 隆安县| 咸阳市| 久治县| 拉萨市| 镶黄旗| 常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