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章 議和(二)

“李相公,別來無恙否?”

耶律楚材從馬車上下來,老遠便向出大門相迎的李思業拱手笑道。

李思業確實與耶律楚材見過一面,不過那還是很多年前,他作爲一普通商人毒死窩闊臺時,見過耶律楚材,事隔多年,早已忘記,只有個依稀的印象,似乎此人在哪裡見過?

“使者大人,實在抱歉,我只覺你面善,卻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你。”

耶律楚材卻不以爲意,淡淡笑道:“我便是耶律楚材,李相公可想起來?”

李思業驀地想起,在窩闊臺大帳裡所見的驗酒之人,可不就是他嗎?但耶律楚材是歷史名人,就算沒見過,對他卻有一分景仰之心。”

“原來是湛然居士到了,思業有失遠迎。”李思業急忙施禮,語氣卻是誠懇之極,耶律楚材重名士,選人才,推漢化,保護歷史文獻,爲金元時期的著名政治家。

“不敢當!”耶律楚材又見元好問站在一旁,微笑不語,便也笑著施禮道:“這位便是金國第一詩人,元好問先生否?”

“在下元好問,不敢妄稱第一”元好問急忙回禮,兩人目光相碰,突然互明白了彼此心意,竟生出些惺惺之感,皆哈哈大笑起來。

李思業見他身體極弱,腳下虛浮,卻強打精神左右顧盼,不管他此來何意,但對他本人卻生出幾分敬意。

“耶律先生請進!”他將耶律楚材讓進了官署,又命左右將姚樞和李汾請來,雙方分賓主落坐,耶律楚材便直入主題道:“兩國交戰,苦的是天下黎民,眼看秋收在即,我主不忍百姓艱難度冬,故命我來與貴國相商,能否暫時停戰,讓百姓得以喘息之機。”

這話高明之極,既然雙方都宣稱自己以拯救天下黎民爲己任,那好,如果你不答應那就明擺著不將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傳將出去,這失人心的惡名可就得擔上了。

李思業與元好問等人面面相視,他們都沒料到耶律楚材此行竟是爲求和而來,一時倒無語以對。

“耶律先生心繫黎民,讓長源佩服,但蒙古人所作所爲似乎與先生所講卻大相徑庭,自破洛陽,蒙軍掠民財、焚民居,搶奪人口,屠戮婦孺,如此暴行,能叫拯救蒼生嗎?我看貴國盼秋收是真,但爲百姓卻是假,長源心直口快,得罪之處,敬請包涵。”

耶律楚材閃目看去,認得說話之人是李汾,他先見元好問,又見姚樞,後來又聽說王若虛、王文統、李治都在山東,現在又見了李汾,心中也暗暗吃驚,怎麼天下英才都歸了李思業,但臉上卻絲毫不露,他淡淡一笑道:“原來是‘幷州豪傑’,李先生之言,未免太過,請聽我一言,蒙古人過去所爲確實有些不當,但自我蒙哥大汗即位後,重視生產,開科取士,與民以休養生息,四王子(忽必烈)自取洛陽,對普通百姓是秋毫不犯,所取錢財都女真大戶,相反,無數奴隸由此獲得自由,成爲自耕農,這比你們的作爲,可要先走一步,我不知李汾先生所言,是否親眼,如果不是,那道聽途說不足爲信,更不能將崔立、武仙之輩所爲安在我主的頭上。”

元好問見耶律楚材口齒鋒利,便笑笑道:“耶律先生並非諸葛,這裡也不是東吳,一路而來,必然車馬勞頓,耶律先生先請好好將養兩日,看看我南京風土,待我家丞相稟明太后,再與耶律先生詳談,這樣可好?”

耶律楚材知道這只是個藉口,真實目的卻是要內部商議,也不點破,便起身笑笑道:“如此,便叼擾了!”

他又從懷中取出一物,向李思業推去:“這是李相公家傳之物,現物歸原主。”

衆人探頭望去,只見是一枚殷紅的血戒,都不解地向主公望去,卻只見李思業彷彿癡了一般,呆呆地望著那枚戒指發怔,最後眼微微一合,現出些晶瑩之意,把戒指輕輕拾起,戴在左手無名指上,他深深地向耶律楚材施了一禮,一語不發便轉身而去。

當夜,李思業便與一衆大臣就此事進行了緊急磋商。

“李總管,各位大人,耶律楚材次此次前來議和,以我之見必然和蒙哥入川有直接關係,忽必烈志在中原,豈會得個區區洛陽便裹足不前,或是軍糧不足,或是兵力不夠,只能是這兩個原因。”

首先發話的是平章事姚樞,只因完顏阿虎也在場,他倒不好直呼主公。

李思業點點頭,又見完顏阿虎在一旁沉悶不語,便笑問道:“完顏老將軍,你以爲呢?”這完顏阿虎自李思業進了南京,便軍權盡失,整日裡象個退休的老頭,四處遊逛,不過在所有的將領中,唯有他與蒙古軍交戰最多,故李思業也將其請來參謀。

完顏阿虎淡淡笑道:“善戰者,因其勢而利道之,以那忽必烈之謀,豈會做不利於自己的事?我勸大將軍不要去管忽必烈到底是爲何原因想議和,只考慮議和可對自己有利,不利則斬使出戰,利則雙方言和,大將軍可自己把握。”

“說得好!”元好問起身道:“縱然蒙古軍是什麼原因,我們的當務之急還是內政,崔立、蒲察官奴的造反,流民何止千千萬,再者秋收在即,這倒不是耶律楚材言語擠兌,確實不宜動兵,況且,大名府一戰,我們也沒有能力將其一舉擊潰,再等幾個月,我們擊敗其的把握必然大增。”

李思業一怔,旋而大喜:“可是新式火銃有眉目了?”當前火銃裝藥時間長,準確性也差,射程也不理想,好在有三段射能稍微彌補,故在火銃問世的同時,李思業便命令火器局立即研製能自動點火,增加銃長,且從後裝藥、能抗高膛壓的新式火銃,實際上便是火繩槍。

不料元好問卻搖搖頭道:“我昨日接到的消息是百虎箭已經研製成功,開始批量生產,新式火銃尚在研製中。“

說著他向李思業遞了個眼色,李思業會意,此時完顏阿虎在,有些話尚不能說。

待會議散後,元好問方纔低聲道:“主公當務之急,是要找藉口完全控制住金國軍政,戰爭是最好的理由,仗打得太快,藉口也就沒有了,這次耶律楚材拋出的議和正是時候,正好給主公以戰略部署的時間,逐步將金國各地控制住,機不可失,應以議和爲上”

‘有備制人,無備制於人’元好問之言說到了點子上,且不說控制金國軍政,就是真和蒙古決戰,他也尚未準備充分,無論兵力部署,軍事物資配備,都未到位,才導致大名府一戰的損失慘重。

“如此,我們也不必定什麼和約,只籤個停戰協議,只要形勢需要,可隨時投入戰鬥,主動權豈不在我的手上,再者,也可給天下一個交代。”

“停戰協議?”元好問突然無語,這無疑是個極高明的策略,戰不戰的主動權都在自己手上,自己卻沒有想到,他瞥了一眼李思業,眼中閃出一絲敬佩之色。

“主公那枚戒指......”和所有人一樣,元好問也爲那隻神秘的戒指所迷茫,猶豫片刻他還是忍不住問出。

李思業把左手舉起,血紅的戒指在燈光下閃爍著淡淡的光暈。

“這我是家傳之物,李唐時代,曾被窩闊臺所得,本以爲無望,不料它又回到了我的手中,我不知是命運造化還是歷史的必然。”李思業淡然一笑,便將戒指的淵源簡單告訴了元好問。

“王者之戒!”元好問突然意味深長道:“或許它的出現將預示著什麼吧!”

李思業搖搖頭,這枚戒指又勾出他深藏心底的鄉情,隨手推開窗戶,秋夜涼風撲面而來,一輪明月高懸夜空,灑著清輝,時值白露,李思業凝望南方,故國正晚秋,不知何年何月纔有返鄉之日。

卻正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14章 巧奪益都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11章 面臨抉擇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10章 蒲家撤資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10章 小乙小乙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15章 山東格局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15章 重返臨安第11章 海權思想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11章 面臨抉擇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14章 高等官學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5章 宋十壯士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2章 奴隸生涯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34章 假道滅虢第12章 科舉發榜(上)第11章 海權思想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3章 篝火夜話第4章 內鄉空虛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7章 圍魏救趙第13章 再見舊人第6章 重獲自由第25章 做大買賣第3章 篝火夜話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10章 血戰密州(中)第4章 耶律到來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4章 耶律到來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14章 思業降妖第15章 山東格局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2章 奴隸生涯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12章 思業娶親第1章 落草爲寇第10章 小乙小乙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5章 蕭府疑雲第6章 分道揚鑣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8章 艱難創業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22章 王府夜宴(五)第9章 愛恨情仇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11章 海權思想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13章 再見舊人第35章 形勢急轉第5章 完顏心事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3章 求訪大賢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35章 形勢急轉
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14章 巧奪益都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11章 面臨抉擇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10章 蒲家撤資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10章 小乙小乙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15章 山東格局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15章 重返臨安第11章 海權思想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11章 面臨抉擇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14章 高等官學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5章 宋十壯士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2章 奴隸生涯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34章 假道滅虢第12章 科舉發榜(上)第11章 海權思想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3章 篝火夜話第4章 內鄉空虛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7章 圍魏救趙第13章 再見舊人第6章 重獲自由第25章 做大買賣第3章 篝火夜話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10章 血戰密州(中)第4章 耶律到來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4章 耶律到來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14章 思業降妖第15章 山東格局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2章 奴隸生涯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12章 思業娶親第1章 落草爲寇第10章 小乙小乙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5章 蕭府疑雲第6章 分道揚鑣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8章 艱難創業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22章 王府夜宴(五)第9章 愛恨情仇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11章 海權思想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13章 再見舊人第35章 形勢急轉第5章 完顏心事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3章 求訪大賢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35章 形勢急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克斯县| 云浮市| 申扎县| 富川| 渭南市| 丹东市| 阿鲁科尔沁旗| 柯坪县| 景东| 凌云县| 大余县| 福泉市| 灌南县| 永德县| 巩留县| 新乡县| 扶沟县| 西藏| 尼木县| 象山县| 西充县| 北川| 木兰县| 大姚县| 肇东市| 汝阳县| 无为县| 绵阳市| 马边| 长兴县| 化隆| 和平县| 舞阳县| 锦州市| 永平县| 郑州市| 三河市| 太谷县| 金溪县| 达拉特旗| 吴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