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章 殺雞儆猴(上)

不久,演武堂成立,少不了又舉禮慶賀一番,好在參加的大都是軍人,文人寥寥無幾,李思業又即興演講一番,無非是將軍、銀子、女人之類,效果倒比弘文館揭幕式更好,雖他是學正,但只掛個名,一切雜務都交給副學正張柔打理。

張柔者,元初名將,字德剛,金國涿州定興縣漢人。金末蒙人入侵,金宣宗下詔各地人民聚衆結寨抵抗蒙古,張柔屢敗蒙軍,被任爲定興令,官至中都留守兼知大興府事,後兵敗投降蒙古,從蒙古軍攻金,積功升至萬戶,其人知文曉禮,重名士,興教育,頗有德名。

張柔本隨窩闊臺南下,但遼東大夏國蒲鮮萬奴反,張柔隨皇子貴由前往平叛,滅大夏國後,貴由又留其在遼東平定乣軍叛亂,後因金人攻打中都,將其遼東兵力大半調走,卻被李思業所趁,渡渤海偷襲,在遼陽一戰中被擒,不降,送至山東。

自李思業從南京歸後,便放其自由,但張柔恨斡兀立海迷失排漢,又感李思業禮遇,遂留居益都不走,李思業又從中都、遼陽將其家人接來,兩人漸漸爲友,張柔又薦名士王鄂給李思業爲幕僚,後任啓蒙院學監。

爲振威演武堂一事,李思業三訪張柔,感其心誠,終於答應任演武堂副學正,但也明言,這並非投降,而是助友一臂之力。

李思業又命餘階以探花郎身份進演武堂,張柔對他頗爲器重,親收爲弟子,悉心傳授,一年後便破格升爲果毅都尉,賜軍爵羽騎尉,開始以教官身份執教兵法。

既辦軍校,李思業則定下規矩,凡校尉以上皆要進演武堂輪訓一年,不進演武堂者不得升都尉,每年又在軍中開武考,普通士卒皆可報名,優秀者可送入演武堂,學制三年,畢業即升校尉。

張柔先請來幾個先生教這幫軍官讀書認字,他以軍規治校,日日考試,考試不過即打板子,直將這幫粗人折磨得痛不欲生,只恨爹孃從小不將自己送入學堂。

辦法雖狠,但效果卻不錯,在一番拼命苦讀之下,最多不過兩三個月,只要不是蠢到家的,大都識得幾千個字在肚裡,有些聰穎的,甚至可以詩曰子曰駢四驪六,詩也可以寫上幾首了,三個月後掃盲班結束,開始學習兵法、戰術演練、沙盤推演、實戰演習。張柔手段老辣,不到半年,演武堂竟辦得有聲有色,這暫且不提。

中秋後,山東的吏治開始指向地方官,但如何處理,李思業卻委實拿不定主意,元好問則暗地勸他,成大事者,僅僅一味施行仁義並不可取,對仍與金國暗通款曲之人,必要時,手段不妨狠辣一些,惟有軟硬兼施方爲御下之道。

李思業納其言,下令山東兩路及淮北四州的刺史、同知、縣令齊聚益都述職,大家都是在官場上打滾的人,如何不懂得這其中的玄奧,說是述職,其實就是重新洗牌,但洗牌的標準是什麼,卻一無所知,一些平時手腳不乾淨的,心中都敲響小鼓,鑽頭覓縫想通過益都的熟人打聽些消息,但結果卻讓人失望,這件事彷彿被包在密閉的鐵桶裡,竟一絲也不漏出。

這一日午後,蕭進忠急匆匆地來尋李思業,內務府成立以來,李思業只交給他一個任務,調查山東從七品以上官員,每人都要寫一份評述報告,不管用什麼手段,只要能搞到情報,皆可放手施爲。這裡需要多說一句,爲掩飾特務營的存在,李思業又接受了姚樞的建議,在明處成立監察室,派些老吏來坐鎮,調查的方法都是光明正大,接報、走訪、約談,一切走在明處。

蕭進忠進了總管府卻得知李思業在東院約見,這東院便是總管府的新擴,以花園亭閣爲主,一黑衣小廝前面引路,一路走來,但見兩塊花石,一叢翠竹便成小品,清幽雅緻,曲廊盡處,豁然又見天地。約行百步,便來到一處小花園,卻見李思業正躺在椅上陪三位夫人聊天。

猶豫間,李思業早見到他,招招手讓他上前。蕭進忠近前,躬身行禮:“屬下參見大將軍。”又向衆夫人低頭行禮道:“參見三位夫人!”

“蕭將軍請免禮!”趙菡回頭對二人道:“既然夫君有事,咱們且先去吧!”

蕭進忠不敢擡頭,只聞一陣香風掃過,三人在一羣丫鬟婆子的簇擁下,說說笑笑進了屋。

直到所有人走盡,蕭進忠這才低聲道:“奉大將軍之命,屬下把那十個人的情況又理了一遍,又抓到他們一些辮子。”他從懷裡取出一疊紙,雙手遞上。

李思業翻了翻,隨口道:“你這些可有證據?”

“有些有物證,有些只有人證。”他的臉微微一紅道:“濱州刺史蒲乃速就沒有找到證據,屬下是從青樓下的手,從一個他常嫖的紅倌嘴裡問到。”

“勾結蒙古人,欲獻濱州。”李思業冷笑道:“一個青樓女子怎麼可能知道這種機密,不用說,那女子一定是受刑不過,照你的意思招了。”揹著手走了幾步,又道:“其實也無妨,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也只需一藉口罷了!”

又拿起一份報告,眼中竟閃過一絲怒意,恨道:“向移民徵收人頭費,這可是真?”

“回大將軍,這確屬實,屬下在濰州調查一百戶移民,有九十二戶交了人頭費,每人從五百文到二貫不止,屬下附件上有百姓的姓名和畫押。”

李思業略略掃了一眼名冊,陰沉著臉,聲音彷彿在冰雪中濾過一般,冷冷道:“可有什麼字據?”

“這倒沒有,但屬下抓了幾個收取人頭費衙役拷問,錢最後都交給了丁原的兒子。”

“知道了,我須想想,你先去吧!”待蕭進忠告退,李思業躺在椅上閉目沉思,依元好問的意思,最好找幾個罪大惡極的殺掉,而且要讓其他人明白,並不是因其罪而殺。半晌,李思業的眼睛微微睜開一條縫,縫裡竟迸射出凌厲的兇光,這厲芒讓人心驚膽顫,它只代表一個意思:死!

李思業起身,揹著手踱步到池塘邊,將一顆小石踢進水中,激起一圈圈的水波,又索性坐在花石上,扔下一塊糕餅,看塘中一羣小魚爭食,紅鱗閃現,劈啪有聲,自古政治鬥爭,講究權謀和手段,務求狠、準、辣,殺人是必須的,可以由李思齊去做,他最後出來收拾人心,李思業突然想起前幾天視察益都舊衙時見到的一處老宅,那裡陰森恐怖,正是殺人立威的最佳場所。

五日後,衆州縣官齊聚益都,昌邑縣知縣周乾這幾日夜不能寐,一半頭髮急成了灰白色,臉頰急劇下凹,更顯得一對大顴骨高高突起,擋住了腳下的視線。如果說其他官員只爲平日的所爲感到憂心忡忡,那他周乾已經不是擔憂這麼簡單,他心知肚明,此次來益都他必遭懲處,起因便是福星酒樓縱火一案,那探監人留下的半張百貫魯交,夜闖王員外府的黑衣人,來勢如疾風驟雨,卻又突然間消失無蹤,彷彿泡沫迸裂,一點線索都沒有留下。

“定是益都來人調查!”這是周乾苦思幾日後的結論,一定是這樣的,否則又何必逼問王員外行賄之事。

“這該死的王化龍,竟然什麼都說了!”周乾悔恨萬分,不過二百兩銀子,極可能送了他的性命,黑衣人消失的第四天,他便推翻了縱火一案的判決,以新證人出現爲由,上書向刑部司下的複議署申請複議,按回避原則,此案將交由山東巡迴都判重新審理。

“一切就聽天由命吧!”來益都已經三天,他什麼消息也打聽不到,去自首卻又沒有那個勇氣。

這日,他接吏部司考功署通知,述職將在益都府舊衙舉行,那裡有個大堂,可容納千人。

快到衙門口時,一隊全副武裝的士兵從周乾面前列隊經過,他不敢擡頭,眼角餘光卻死死盯住那羣士兵,直到他們走遠,他才長長鬆了口氣,彷彿從鬼門關口打了個轉回來,心似要狂跳出來,衣服幾乎被冷汗溼透。

突然,有人在他肩上重重一拍:“前面之人請留步!”周乾驚得幾乎要跳了起來,卻又渾身發軟,眼看就要癱倒在地,唯有耳朵還有點知覺。

“哼!果然是你,周縣令,老夫就這麼可怕嗎?你怎麼象見了鬼似的?”

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8章 吞噬金國(八)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8章 貨幣政策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36章 再見宋國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6章 德州易手第15章 重返臨安第8章 貨幣政策第2章 初露鋒芒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17章 難唸的經第5章 蕭府疑雲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3章 求訪大賢第5章 完顏心事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3章 巨賈賞識第7章 圍魏救趙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2章 毒殺大汗第24章 想做買賣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25章 做大買賣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10章 小乙小乙第36章 再見宋國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14章 巧奪益都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10章 議和(一)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10章 事業初成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8章 艱難創業第6章 德州易手第15章 重返臨安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2章 徐州會戰(二)序言第8章 挽月之心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10章 蒲家撤資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6章 重獲自由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8章 貨幣政策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9章 聲名鵲起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4章 巧奪益都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章 城破家碎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10章 威逼利誘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4章 思業降妖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12章 宋國密使
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8章 吞噬金國(八)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8章 貨幣政策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36章 再見宋國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6章 德州易手第15章 重返臨安第8章 貨幣政策第2章 初露鋒芒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17章 難唸的經第5章 蕭府疑雲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3章 求訪大賢第5章 完顏心事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3章 巨賈賞識第7章 圍魏救趙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2章 毒殺大汗第24章 想做買賣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25章 做大買賣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10章 小乙小乙第36章 再見宋國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14章 巧奪益都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10章 議和(一)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10章 事業初成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8章 艱難創業第6章 德州易手第15章 重返臨安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2章 徐州會戰(二)序言第8章 挽月之心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10章 蒲家撤資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6章 重獲自由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8章 貨幣政策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9章 聲名鵲起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4章 巧奪益都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章 城破家碎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10章 威逼利誘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4章 思業降妖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12章 宋國密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孜县| 长汀县| 城固县| 昆山市| 绥棱县| 延庆县| 始兴县| 中山市| 昭平县| 阳朔县| 南乐县| 甘肃省| 绥化市| 当阳市| 阿克陶县| 嘉善县| 辰溪县| 蓝山县| 会宁县| 东源县| 米易县| 荣成市| 苏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江华| 渝北区| 德钦县| 托克逊县| 保山市| 洛宁县| 贡觉县| 桑日县| 呼伦贝尔市| 延庆县| 阳谷县| 沁源县| 丰城市| 富平县| 宜兴市| 德化县|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