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吞噬金國(一)

七月,中原大地似流火,空氣熱幾乎要凝固,大街上空空蕩蕩,看不見一個人影,連狗兒也躲在牆洞裡,‘哼哧!哼哧!’吐著血紅舌頭,噴出身體中的熱量。

許州東街,這裡是中下層百姓聚居之所,天近晌午,大街上冷冷清清,只在街頭一角,有一所食鋪,喚作醉風樓。醉風樓名字古雅,但卻是個十足的低檔酒肆,連衙役也不屑一顧,素日裡走卒小販雲集,往往只爲醉風樓的招牌菜:五百文一大碗的青菜肉絲麪。

此時酒店裡卻人聲鼎沸,只能坐一百多人的大堂卻擠了近二百人,幾乎每個人面前都擺了一大碗青菜肉絲麪。

“今兒我請客,大夥儘管敞開肚皮吃,過了今天,以後各位就見不著了。”

說話是個黃臉大漢,一身短打扮,敞著襟,手搖一隻草帽,笑呵呵地望著滿屋的食客,顯然曾是這裡的客人。

“楊二,你不是去了山東,怎的又回來了?”角落裡有人大聲嚷道。

“我回來是來接家小的,我已經入了山東籍,以後再不回來了。”楊二本是城中女真大戶金家的奴隸,前年趁戰亂逃脫,跑到山東去,手中逐漸有了積蓄,此番是想贖出自己的妻女,一起帶到山東。

“聽說山東不錯,怎麼個好法,給大夥講講!”有人叫道。

“好!我就給大夥說說,大家坐近一點。”

聽說有新鮮事,衆人紛紛聚攏上來,不知不覺,從二樓也下來三十幾人。

“我就講講我自己,我是前年去的山東,在濱州銀礦幹活,算是大工,每月可得十貫魯交,按銀價可值一兩五分。”

“一兩五!”旁邊人聽他竟有這麼高的收入,皆不約而同一聲驚呼,按照現在白銀和金國交子一比一百的黑價,這楊二一月竟有一百五十貫的收入,而當地混得最好的,也不過二三十貫。

“那米價呢?”沉默片刻,有人不服氣地問道。

“米價?哼!去年山東五十文一斗,今年貴些,也不過一百文,許州現在米價多少,不下二百文吧!”

剛纔問話的人不再吭聲,許州的米價已高達十貫一斗,相差百倍,雖然金國交子不值錢,但也實在讓人失落到極點,難怪他可以請這麼多人吃麪,在他來說,也不過是九牛一毛。

望著衆人的羨慕與嫉妒交雜的目光,楊二的虛榮心得到極度滿足,從前他象條狗似的,來吃碗麪就象過年一般,還要靠老婆陪主子睡覺,得來的幾個賞錢,而現在,他手中的積蓄甚至可以將這座酒樓買下來,不過他已經有自己的打算,不會再離開山東。

“這還不算什麼?今年山東開始推行養老制度,象我們這種在工場幹活的人,入的是‘工’籍,每人都有二畝永業田,三畝口分田,作爲基本養老之用,若想以後日子過得好一點,只需每月交給官府二百到五百文錢,等五十歲以後,每月還可以領到一貫到二貫錢,這叫補充養老金,可以自由選擇,我選擇的是最高一檔。”

他見衆人眼中一臉羨慕,更得意道:“不僅是養老,還有醫療互助,每月只要交二十文錢,若得了大病,藥費可都是官府掏的,不需要自己出一文。”

“你交了錢,到時官府不認怎麼辦?”一名年輕人輕聲問道。

‘嗤!’楊二一聲冷笑道:“若發生了戰爭,你連小命都保不住,還在乎這點錢,我手中有官府的證明,若連這點信用都沒有,怎麼取信於民,再說憑我現在的收入,還真不在乎這點錢,等我兒子長到十四歲,我送他進百工堂,出來後可以入‘匠’籍,每月最少可以有二十貫收入。”

他突然指著一男子道:“我說倪木匠,憑你二十年的木匠手藝若去船場的話,最少也能掙到三十貫,每天都可以下館子,何須在這裡吃麪?”

“三十貫魯交!也就是近五百貫交子”那姓倪的木匠砰然心動,瞅瞅附近人多,想問的話又咽回了肚子,事情重大,還是去他家裡單獨問問。

大堂裡一片寂靜,每個人都在想著自己的心事。

“那我們去成不成?”幾名楞頭青卻搶先說出了大夥的心事,大堂裡熱切的目光一齊向楊二涌去,“成!誰去都成!實在不濟的,去掃掃大街,每月也有三貫錢,那裡沒有奴隸,所有的人都是自由之身,和這裡的自由不同,那是有錢的自由,想做什麼事情自己便可決定,穿州過府也不需官府的路引。”

“有錢的自由!”衆人面面相視,他們現在也是自由的,可那是餓著肚子的自由,衆人無法理解什麼是有錢的自由,難道就是什麼事都不用做,肚子餓的時候就可以上館子吃飯嗎?

“我說楊二,你在這裡造謠惑衆,就不怕官府抓你嗎?”醉風樓的掌櫃從櫃檯裡擡起頭來勸道。

“哼!官府的黃大人雖也是山東來的官,可他整天忙著測量土地,登記人口,實事一件未做,哪裡管我們這些升斗小民的生計,楊二給大夥兒指出一條明路,還不讓人說話嗎?”

突然,外面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大羣如狼似虎的壯漢衝進食鋪,爲首一管家摸樣的中年人指著楊二叫道:“就是他,把他抓起來!”

幾名壯漢不由分說,上前便抓住楊二的胳膊,楊二拼命掙扎,怒吼道:“我現在已經不是奴隸,我有山東的工籍,你們不能再抓我。”

“山東?”那管家一聲冷笑道:“莫說只是小小工匠,就算你做了官,沒有老爺的釋放畫押,你依舊是老爺的奴隸,到死也變不了。”

他們來得突然,起初大堂裡的人都一陣安靜,誰也不敢說話,可眼看著楊二就要被拖走,胳膊上被抓出道道血痕,加上楊二慷慨請客,只沉靜片刻後,大堂裡便象炸開了鍋,叫聲、罵聲,衆人自發地阻攔,小店桌翻凳仰,一片混亂,在亂中,楊二被打暈過去,最終被金府的人搶走。

“我們報官去!”

倪木匠振臂怒喊一聲,帶領二百多人浩浩蕩蕩向州衙奔去,一路而來,人越來越多,隊伍喧鬧吵嚷,都在談論最近報上連篇累贅關於奴隸悲慘的報道,尤其金府殘暴,數十年來所犯罪惡罄竹難書,此事就象一條導火索,激起廣大民衆強烈的憤恨,漸漸地,憤怒擰成了一股無形的繩索,聲勢浩大,沛然而不可抵擋,短短的時間內,抗議者迅速推出自己的組織,到了州衙門口時,隊伍竟已聚集上萬,老人、孩子、婦女,一雙雙渴望變革、渴望新生活的眼睛,緊緊地盯著剛剛走出衙門的刺史大人。

許州刺史就是黃宗耀,他在濰州昌邑縣爲縣令四年,政績卓然,此次山東官員大批調到中原,他作爲第一批官員,被提升二級任命爲許州刺史,到任後,他並不急於改變什麼,而是整頓屬下,將一批年輕、有能力、有朝氣的官員提拔上來,也無論他們的出身和是否有功名,一律唯能力而用,然後開始大規模調查許州的土地、人口,爲下一步的改革摸清路徑。

突來的民衆請願運動,使黃宗耀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時機,這或許就是他腦海裡一直苦思的改革切入口,一個大膽的計劃慢慢地浮入腦海,利用民意,搞一場從下自上的奴隸解放運動,風險是要冒的,流血也肯定少不了,但只要爲以後的長治,這個改革的代價就必須要付,不!或許叫改革並不適當,應該叫革命纔對。黃宗耀當即派人送八百里加急快報前往南京,他需要糧食支持、需要軍隊支援。

“各位鄉親!大家的心願我理解,但人多嘴雜,請推選幾個老者來和我具體商談。”黃宗耀團團抱拳作揖,眼望黑壓壓人羣,在人羣中不時閃過棍棒、鋤頭,他心中略略有些忐忑不安,利用民意,搞不好也會激起民變,雙刃劍啊!其中的關鍵就是控制規模,他心中一陣焦惶,軍隊明天到底能不能趕來

第10章 蒲家撤資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17章 難唸的經第4章 耶律到來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9章 愛恨情仇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1章 饑荒之禍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10章 威逼利誘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6章 變天之兆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9章 爾虞我詐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11章 金國名士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10章 血戰密州(中)第12章 科舉發榜(上)第10章 議和(一)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22章 王府夜宴(五)第7章 計取李文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10章 威逼利誘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10章 威逼利誘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8章 蛇吞大象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2章 奴隸生涯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7章 錢重於山第12章 思業娶親第8章 貨幣政策第1章 城破家碎第7章 圍魏救趙第1章 饑荒之禍第4章 行商新主第5章 蕭府疑雲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4章 行商新主第11章 議和(二)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3章 巨賈賞識第3章 求訪大賢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7章 計取李文第3章 巨賈賞識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3章 求訪大賢第15章 山東格局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10章 議和(一)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32章 身份暴露序言第3章 巨賈賞識第32章 身份暴露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1章 饑荒之禍
第10章 蒲家撤資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17章 難唸的經第4章 耶律到來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9章 愛恨情仇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1章 饑荒之禍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10章 威逼利誘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6章 變天之兆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9章 爾虞我詐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11章 金國名士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10章 血戰密州(中)第12章 科舉發榜(上)第10章 議和(一)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22章 王府夜宴(五)第7章 計取李文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10章 威逼利誘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10章 威逼利誘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8章 蛇吞大象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2章 奴隸生涯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7章 錢重於山第12章 思業娶親第8章 貨幣政策第1章 城破家碎第7章 圍魏救趙第1章 饑荒之禍第4章 行商新主第5章 蕭府疑雲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4章 行商新主第11章 議和(二)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3章 巨賈賞識第3章 求訪大賢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7章 計取李文第3章 巨賈賞識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3章 求訪大賢第15章 山東格局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10章 議和(一)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32章 身份暴露序言第3章 巨賈賞識第32章 身份暴露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1章 饑荒之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县| 墨江| 南投市| 苏尼特左旗| 济南市| 灵石县| 彭州市| 濮阳县| 聊城市| 延庆县| 龙岩市| 特克斯县| 个旧市| 开江县| 陈巴尔虎旗| 年辖:市辖区| 靖宇县| 邵武市| 永春县| 荥经县| 宁晋县| 无锡市| 福清市| 高尔夫| 离岛区| 慈溪市| 宜春市| 星座| 江阴市| 龙胜| 湾仔区| 克什克腾旗| 普兰店市| 洞口县| 恭城| 丹棱县| 原平市| 揭阳市| 兰坪| 广元市|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