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章 爾虞我詐

李全者,濰州北海人,在家中排行第三,銳頭蜂目,身長八尺,弓手出身,喜習武,弓馬矯捷,常使一桿四十斤大鐵槍,顧號‘李鐵槍’。其人頗有膽識,在山東、江淮一帶橫行多年,五年前與紅襖軍首領楊安兒之妹楊妙真結爲夫婦,他在金、宋兩國多年的拉鋸戰中曾降宋後又叛宋,蒙古人南下後又降蒙古人,爲木黎華之子孛魯所器重,掌管山東行省。蒙古人北撤後,李全與楊妙真趁勢擴張,幾乎佔據山東東路大部,唯有南面的夏全能與之抗衡,且夏全所佔之地竟將李全所屬一分爲二,將南面的海州、楚州的劉慶福部與益都府割裂開來,如何打通山東南北,便成爲李全日思夜想的頭等大事。李思業便在這種情況下決定了投靠李全、楊妙真以對抗夏全。

這一天,李思業正在密州行轅與鄉人商談置官一事,忽然小校來報:“城外來了一行人,自稱是李全特使,求見將軍。”

李思業聞言大喜,立刻率領衆將出城迎接,這幾日他一直寢食不安,眼看夏全出兵在即,可李全那邊卻一點消息都沒有,現在終於有特使前來,怎叫他不喜出望外。

“我便是振威軍的李思業,不知閣下該如何稱呼?”

他見到來使是一名五十多歲的軍官,便首先上前施禮說道。

“李將軍真是少年英傑,我是李全大哥李福,全權代表李、楊兩位大帥來接納李兄弟。”

“李福將軍這邊請!”

“李將軍請!”

“不知大帥可見我信?”兩人坐定後,李思業開門見山便問道。

“自然見了,小兄弟的三點建議,大帥對最後一點略有不解,特命我來確認。”

“李福將軍請講!”

“小兄弟的第一點願意奉李全爲主,這無異議,我家大帥也姓李,帥旗上的字便不用改了,但帥旗的顏色得改爲紅色。第二點小兄弟說今後願奉命出兵,這也是正常,這就不講了。關鍵就是第三點,將軍說願以歲幣,我家大帥想問李將軍打算每年納多少錢?還有就是指揮權問題,也需明確。”

李思業微微一笑答道:“我聞李大帥是仗義疏財之人,民望極高,手下弟兄有十數萬之衆,不見得和每個手下都討價還價吧!我給歲幣也不過是按慣例而爲,象徵大於實際。至於指揮權,我也聽說大帥並未干涉過別的弟兄,爲何獨對密州有興趣?再說我獻密州對大帥百利無一害,大帥爲何又如此苛刻。”

“李小將軍好厲害的嘴,說得面面俱到,只是避開了最關鍵的一點,大帥可是要爲你出兵,與夏全撕破臉皮,所以大帥自然要慎重些。”

“臉皮遲早要撕破,除非大帥不要海州了,現在平靜已經打破,不就是最好的時機嗎?”

“李小將軍果然是大帥肚子裡的蛔蟲,既然大家心裡都明白,我就不繞彎子了,將軍可有子嗣?”

“我尚未成親,哪來子嗣?”

“既無子嗣,但也需一人去益都府爲質,這人必須是將軍手下的核心人物,否則大帥絕不發兵。”

說完李福告辭而去,李福走後,李思業便陷入了沉思之中,談了半天,李全就是需要有一人爲質方肯出兵相助,可是派誰好呢?

這時親兵來報:“周翰海將軍來了。”

“將軍,我願去益都爲質!”

“這怎麼行,眼看大戰在即,你走了,誰來指揮槍兵營。”

“不妨,李思齊的指揮已不亞於我,士卒皆服他,我不在可由他可代我。”

李思業想了想,還是搖搖頭。

“翰海與我如同手足,我不能讓你有事,我還是另作他想。”

周翰海心中感動,他望著李思業緩緩說道:

“振威軍中皆不能去,唯獨我能,將軍可知我爲何被稱作‘周鐵槍’嗎?十幾年前,我就在山東,我是紅襖軍首領楊寧兒最小的一個徒弟,可惜那時我還不太更事,沒有學到楊家‘梨花槍’的精髓。後來金國大將僕散安貞擊破紅襖軍,楊寧兒死了,我也逃到鄧州,投靠了振威鏢局。那楊妙真我們都叫她‘姑姑’,她是認識我的,我的槍法便是她教授的,她不會害我。將軍,我其實還有另一層想法,就是想帶五百弟兄去,學到真正實用的梨花槍法。”

“既然是這樣,我也就可以放心了,那你準備何時動身?”

“即刻!”

就在李思也與周翰海商量人質事宜時,在益都李全的大帥府內,李全與楊妙真也正談論著同樣的事情。

“大哥,你真打算要接納那李思業與夏全翻臉嗎?”說話的是楊妙真,她約三十出頭,生得面似桃花、嬌豔無比,一桿梨花槍使得精妙無比,威震山東。

‘嘿!嘿!’李全冷笑了幾聲。

“我縱橫山東、江淮幾十年,豈看不破那那李思業的心思,他分明不是真心降我,不過是利用我幫他擺脫眼前的危機罷了。”

這李全已經五十歲出頭,多年的征戰生涯使他的臉上佈滿了傷痕,但也顯得更加威嚴。

“那大哥爲何還要派李福去談判、還索要人質,搞得煞是那麼回事。”

“那不過是穩住他,讓他和時青血拼,最好兩敗俱傷,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博州我要,密州我也要!”

“可是,這樣豈不是會寒了其他弟兄的心。”其實楊妙真心裡想說的卻是:你就是這樣無信,才成不了大事。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自己的丈夫降宋、降蒙,還和金國暗通款曲,打了幾十年,還是在山東一帶打轉無法成氣候,就是爲人無信的結果。

李全看了看這個要小自己近二十歲的妻子,搖搖頭淡淡一笑說道:“姑姑的意思我自然明白,我本是漢人,降宋是自然,所以才說過‘寧做江淮鬼,不做金國臣’,只是後來那宋國皇帝言而無信,這才叛了它,至於降蒙姑姑也知道那是權益之計,並非真心。但是說起讓其他弟兄寒心,這就是姑姑看不透了,我知道那李思業以五十人起家,不到半年就佔領密州全境,殺了連我都有些懼怕的張惠,這份能耐豈是那些烏合之衆可比,我若讓他坐大,恐怕早晚連你我也會敗亡在他手上。姑姑,你明白嗎?”

楊妙真望著蒼老的丈夫,不由把頭倚在他的胸膛:“我既然是你妻子,自然聽你的。”

彭義斌本是李全舊部,因不滿他叛宋而離開了他,夏全看中他手上之兵,便將其拉攏,說是屬下卻又不能真正控制,兩者其實就是一種鬆散的聯盟關係,但彭義斌一直深恨夏全對百姓殘暴,這兩年更是愈加不滿。

這天他接到夏全的命令,讓他出兵密州,剿滅李思業,他不由眉頭緊皺,便將副將趙邦永喚來商量。

“屬下的意思是不可真助夏全,否則莒州空虛,難保沂州的趙必勝和夏全不趁虛而入,再說將軍不也是久恨那張惠殘暴嗎?我聽說密州新主李思業對百姓秋毫不犯,乃仁義之軍,我們助紂爲虐,豈不會失盡民心?”

“可我曾答應過夏全,須奉命出戰,大丈夫豈能言而無信。”

“我倒有一計,讓那夏全無話可說,卻又不損將軍名聲。”

彭義斌大喜道:“有何妙計,快速速說來!”

“出兵不出力,離城不離境!”

彭義斌思索了片刻:“是也!”

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5章 完顏心事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32章 身份暴露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7章 難唸的經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7章 計取李文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12章 小鎮鬧鬼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0章 議和(一)第15章 重返臨安第11章 驚聞母訊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6章 分道揚鑣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9章 愛恨情仇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13章 仙師捉鬼第25章 做大買賣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3章 求訪大賢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10章 威逼利誘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5章 宋十壯士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7章 圍魏救趙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7章 被逼釀酒第11章 議和(二)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2章 宋國密使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15章 山東格局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4章 行商新主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6章 重獲自由第5章 宋十壯士第16章 變天之兆第10章 事業初成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3章 巨賈賞識第7章 計取李文第8章 貨幣政策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10章 蒲家撤資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7章 錢重於山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4章 行商新主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1章 落草爲寇第34章 假道滅虢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11章 海權思想序言第12章 小鎮鬧鬼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1章 風起雲涌(一)
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5章 完顏心事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32章 身份暴露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7章 難唸的經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7章 計取李文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12章 小鎮鬧鬼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0章 議和(一)第15章 重返臨安第11章 驚聞母訊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6章 分道揚鑣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9章 愛恨情仇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13章 仙師捉鬼第25章 做大買賣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3章 求訪大賢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10章 威逼利誘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5章 宋十壯士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7章 圍魏救趙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7章 被逼釀酒第11章 議和(二)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2章 宋國密使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15章 山東格局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4章 行商新主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6章 重獲自由第5章 宋十壯士第16章 變天之兆第10章 事業初成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3章 巨賈賞識第7章 計取李文第8章 貨幣政策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10章 蒲家撤資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7章 錢重於山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4章 行商新主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1章 落草爲寇第34章 假道滅虢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11章 海權思想序言第12章 小鎮鬧鬼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1章 風起雲涌(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头沟区| 崇州市| 积石山| 青铜峡市| 蛟河市| 兴义市| 屏东市| 遵化市| 车险| 松溪县| 海淀区| 平顶山市| 沅陵县| 镇宁| 云梦县| 阳城县| 忻州市| 邹平县| 张掖市| 黎川县| 偃师市| 西安市| 沐川县| 含山县| 永善县| 当雄县| 大余县| 静乐县| 海宁市| 子洲县| 武鸣县| 柏乡县| 德钦县| 无锡市| 民权县| 石门县| 麻栗坡县| 格尔木市| 遵义县| 贵南县| 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