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章 驚聞母訊

公元1231年,宋理宗紹定二年,金哀宗正大六年,蒙古人再次把目光轉向南方,二月,蒙古鐵騎攻破重鎮鳳翔,戰爭的天平逐漸向蒙古傾斜,五月,窩闊臺回官山九十九泉駐夏,召集諸王將領商議滅金戰略,最後窩闊臺採納拖雷之策,決定分三路進攻金國。

窩闊臺汗親統中路軍,由碗子城南下渡河,由洛陽進攻;斡惕赤斤那顏統左路軍,由濟南進攻;拖雷此時正統右路軍率三萬騎兵進駐鳳翔,向京兆攻擊,企圖拿下潼關,與窩闊臺形成對洛陽的大包抄之勢。七月,拖雷突然改變戰略,放棄進攻京兆,轉而向南,從渭水流域進入漢水上游流域,奪取宋朝的南鄭,繼續沿四川嘉陵江流域前進,然後,回師東北,過漢水中游流域突然出現在河南南部鄧州附近的金境內。

在四川寶寧地區拖雷部遭到了宋朝軍民的頑強抵抗,蒙古人兇性大發,連屠數城,殺死四川百姓近百萬人,所過之處皆雞犬不留,消息傳到臨安時,蒙古軍已經離開宋境抵達鄧州。

理宗趙鈞聞蒙古人僅用三萬鐵騎便在宋、金兩國境內如過無人之境,心中大恐,當即召見了兵部尚書丁大全和大將孟珙,正當三人在商討蒙古人借道一事時,一名太監進來報告:

“史丞相來了。”話音剛落,史彌遠便已經闖進來。

“皇上,老臣有要事相告!”他突然看見丁大全和孟珙也在坐,臉上不由閃過一絲怒意,他把持朝政多年,這個丁大全和孟珙竟敢不先經過他就直接向皇上彙報。

“丞相來得正好,我們正在商議蒙古人的事宜。”

“蒙古人的事情已經不要再商議,我有最新情況要稟報皇上。”

“哦!有什麼情況,丞相快快講與朕聽!”

“我剛剛接到蒙古大汗窩闊臺的口信,他想與我宋朝聯合滅金,如果我朝有意,他就正式派使者來與我朝談判。”

“皇上!此事萬萬不可!”

史彌遠扭頭看去,見是大將孟珙出言反對。

“孟元帥,有何不可?金國與我朝有不共戴天之仇,你忘記了靖康之恥嗎?當年嶽武穆也曾長嘆‘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我是文官尚且不怕死,你爲堂堂的天下兵馬大元帥竟然如此貪生嗎?”

“皇上,我孟珙從不懼死,但以蒙古人的殘暴,在聯合滅金後,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必然是大宋,脣亡齒寒的道理難道丞相都不知道嗎?我倒以爲反而應該聯金抗蒙。”

趙鈞見二人說得皆有道理,便向丁大全問道:“丁尚書以爲呢?”

“皇上,史丞相畢竟年事已高,有些事情看不透了,我在想,爲何窩闊臺突然想和我大宋聯合,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他的本意並不是想滅金,而是想利用我大宋來牽制拖雷。”

“丁愛卿此話怎講?”

“說起來這還和蒙古的傳位有關,據微臣所知,蒙古的傳位和我朝相反,是傳幼不傳長,二年前鐵木真死後,該慣例是應該傳位給其幼子拖雷,但最後卻被第三子窩闊臺得了汗位,而拖雷現在手握重兵,實力雄厚,窩闊臺豈能不忌憚,尤其拖雷擅自改變戰略部署,窩闊臺又會怎麼想,這聯宋滅金的消息不早不晚,正好是拖雷正要大舉攻打金國的時候,如果拖雷真要獨立打下金國,他的勢力必然大漲,那時難保拖雷不生異心,何況這個汗位本該就是他的。所以臣以爲,窩闊臺想借我大宋的兵力滅金,就是不想讓拖雷坐大。”

“那丁尚書的意思是答應還是不答應,你講了半天的廢話,卻不在點子上。”史彌遠先被孟珙頂撞,現又聽丁大全在皇上面前說自己老邁昏庸,不禁惱怒異常。

“丞相息怒,我的意思是要談判,就看對方開價如何?丞相可知對方所派的談判使者是誰?”

“對方的口信中說,如果我方願談判,窩闊臺就派他的軍師耶律楚材爲正使來和我朝談判。”

孟珙眼看著大家已經在考慮如何談判一事,心中不由大急說道:

“皇上,微臣還是堅決反對與蒙古人聯合滅金,那實在是極其危險的決定。”

趙鈞想了想最後斷然下了定論:“我大宋被女真人欺辱百年,如果能在朕的手上一雪恥辱,那朕將來在各位先帝面前也能挺直腰板了,蒙古人再厲害,但我大宋有百萬大軍,何懼他來,反倒是這個機會倘若不抓住,我豈不成了趙家的千古罪人,孟將軍你不要再說了,朕意已決,丁大全聽旨!”

“臣在!”

“朕命你爲全權談判代表,赴建康府與蒙古使者談判宋蒙聯合滅金事宜。”

“臣遵旨!”

十日後,在平陽府督戰的窩闊臺接到了宋朝同意談判聯合滅金的消息,他立刻命耶律楚材和心腹大將速不臺來見他。

“耶律先生,果然如你所料,宋朝皇帝同意與我談判聯合滅金了。”

“哼!那宋人如此短視,大汗飲馬西子湖的願望看來不久就要實現了。”

“可是我擔心拖雷那邊不理會我的命令,擅自打下南京怎麼辦?”

“不妨,大汗可發正式汗令與四王爺,讓他暫駐鄧州,同時可派貴由進駐河中府進行監視,若談判成功,可派速不臺將軍與宋軍聯合攻打南京,反之。若四王爺不耐而動,則就讓貴由進軍關中,斷其後路。”

窩闊臺點點頭道:“如此甚爲周全!”說到這他微微一笑伸個懶腰說道:“久聞南朝的建康有虎據龍蟠之勢,一直欲見而不得,今回先生出使南朝,我願作副使隨先生南下,以圓我多年夙願,先生看如何?”

耶律楚材大愕:“大汗怎能親冒此險?”

“不妨,我匿名前往,誰也不知我是蒙古大汗,再說就算宋朝小皇帝知道,我諒他南朝也無人敢碰我半根毫毛,我意已決,耶律先生就不要再勸了,還有我上月曾喝到一種宋朝新出之酒,名爲‘今思飲’極爲醇烈,十分合我胃口,可惜一壺太少,今日前去一定要喝個痛快!哈!哈!哈!”

“大汗若去,我願率一萬騎鐵衛相護!”速不臺在一旁接口說道。

“不用,我是去談判的,又不是去打仗的,兵去得太多,反而讓那人疑心,你帶三千人就足矣!”

“小乙,我去了後最遲半月就返,這十幾天只有你一人,暫時就不要釀‘今思飲’了,就用窖裡剩的存酒拍賣,還有時樓那筆帳已經過期十天了,你抽空去收了吧!”

昨天李思業接到朝廷膳部的通知,命他本人帶二十壇今思飲立刻動身隨官差去建康,所以他在倉促叮囑了金小乙幾句後,便匆匆上路了。

一路上,幾十名官差一改往日揩油的習慣,沒有一人打這二十罈好酒的主意,個個面色神肅,李思業幾次想問事由,這些人均不理睬。二天後的晚上,李思業抵達了建康,但他們沒有進城,而是直接被帶了靠江邊的一處所在,只見這邊原本開闊的空地上已密密麻麻駐滿了蒙古人的軍帳,李思業將酒放進蒙古人指定的一頂小帳,很快有人拿走了一罈酒,他便一個人坐在那裡心情忐忑地等候消息,約一個時辰後,一名蒙古軍官來見李思業,他上下打量了一下他,這才冷冷地用漢話問道:“你就是哪個釀酒的南朝人嗎?”

“是!”

“你隨我來,我家主公要見你。”

李思業被引到一頂巨大的白色大帳前,整個大帳被數千名身著鐵甲長矛的蒙古鐵衛嚴密地護衛著,在門口李思業接受了最嚴格的檢查,方纔被引進大帳。

只見帳內異常寬大,帳頂用無數金絲鑲嵌,在數十盞牛油大燈的照耀下帳內顯得金碧輝煌,地上鋪有厚實華貴的波斯地毯,圍著大帳擺有一長排低桌,數十人在桌後席地而坐,上首坐有兩人,左邊是一中年文士,三絡長鬚顯得儒雅異常,而右首則坐著一人,約四十餘歲,他穿著蒙古人常見的便服,十分隨便,他的面前擺放的正是自己的‘今思飲’,在他身後立有兩名蒙古大將,皆鐵甲黑盔,氣勢十分威猛,只見這名中年人只是在那裡隨便的一坐,身上便散發出迫人的氣勢,讓人見了便忍不住想向他跪下,他便是蒙古大汗窩闊臺,不用說那文士就是耶律楚材了,他們剛來到宋國的建康府,準備明日與宋人談判。

李思業進來時,帳內正有兩名蒙古勇士表演著摔角,一人上前在耶律楚材耳邊低語了幾句,耶律楚材向帳口看了一眼,這纔對旁邊的窩闊臺說了什麼,他點點頭,手一揮,幾名摔角的武士便退了下去。這時有人引李思業上前,李思業對那窩闊臺長施一禮道:“宋民李思業參見蒙古貴人!”

“跪下!”旁邊數十人見李思業立而不跪,紛紛怒喝起來。

窩闊臺微微擡擡手,大帳裡頓時安靜來下來。

“你怎麼知道這裡是以我爲首,而不是這位先生,他坐的纔是主位,你是怎麼看出來的?”那蒙古貴人微微一笑問道。

“我進來時,先是稟報這這位先生,他徵得你的同意後,讓命我上前,這不就是告訴別人,帳中以你爲主嗎?再說他若是主,那爲何這兩名護衛將軍卻站在你的身後?”

“說的不錯,在我的大帳中還能靜心觀察,這確實少見,我來問你,這酒是你釀製的嗎?”

“是小民親釀!”

“不錯,是好酒,我十分喜歡,不知你可願隨我去北方釀酒,我賞你百戶奴隸。”

李思業剛想拒絕,突然他發現在這蒙古貴人的手指上戴著一枚血紅的戒指,李思業的心頓時象被重錘狠狠地一擊。

他分明認出,那竟然是他家的傳家之戒,一直被母親所藏,自己小時偷拿出玩還被父親重責,他又仔細看了看,沒錯,是母親的戒指,怎麼跑到這蒙古人的手上,那母親呢?姊姊呢?李思業一時竟呆住了,直勾勾的望著那枚戒指。

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12章 毒殺大汗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36章 再見宋國第3章 巨賈賞識第9章 聲名鵲起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3章 巨賈賞識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4章 內鄉空虛第35章 形勢急轉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9章 銅礦新脈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24章 想做買賣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13章 手足情斷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7章 錢重於山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34章 假道滅虢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4章 巧奪益都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8章 艱難創業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14章 思業降妖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3章 求訪大賢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11章 海權思想第12章 小鎮鬧鬼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11章 金國名士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7章 錢重於山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31章 北方來使第17章 難唸的經第34章 假道滅虢第12章 宋國密使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14章 巧奪益都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12章 小鎮鬧鬼第10章 小乙小乙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10章 威逼利誘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17章 難唸的經第1章 城破家碎第7章 錢重於山第5章 蕭府疑雲第21章 貨殖之利(中)
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12章 毒殺大汗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36章 再見宋國第3章 巨賈賞識第9章 聲名鵲起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3章 巨賈賞識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4章 內鄉空虛第35章 形勢急轉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9章 銅礦新脈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24章 想做買賣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13章 手足情斷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7章 錢重於山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34章 假道滅虢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4章 巧奪益都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8章 艱難創業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14章 思業降妖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3章 求訪大賢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11章 海權思想第12章 小鎮鬧鬼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11章 金國名士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7章 錢重於山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31章 北方來使第17章 難唸的經第34章 假道滅虢第12章 宋國密使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14章 巧奪益都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12章 小鎮鬧鬼第10章 小乙小乙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10章 威逼利誘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17章 難唸的經第1章 城破家碎第7章 錢重於山第5章 蕭府疑雲第21章 貨殖之利(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南省| 广南县| 灵丘县| 陵水| 阜阳市| 集贤县| 凉山| 定西市| 盱眙县| 彭泽县| 温州市| 嘉义市| 西乌珠穆沁旗| 宣化县| 凤山市| 买车| 福海县| 吉安市| 阿尔山市| 姜堰市| 德令哈市| 海原县| 周至县| 临洮县| 阳原县| 叶城县| 错那县| 桐城市| 定安县| 赤水市| 阿克陶县| 中江县| 介休市| 大方县| 成安县| 武宣县| 汝城县| 驻马店市| 宾阳县| 赫章县|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