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章 江山如棋(二)

經過幾次戰鬥洗禮的餘階開始逐漸變得老練深沉,他二天前奉命從鄧州北上,目的地是鈞州陽翟縣附近,那一帶山勢連綿百里,茨山、三封山、荊山連成一線,象一座巨大的屏障,扼住東去的官道,從洛陽來的官道便從這裡分岔,一路北上又轉直,沿黃河再東去數百里便是南京,而另一路則沿黃河的支流潁水南下,繞過三封山便是陽翟縣,官道在這裡再次分岔,往南可去鄧州,往東北經鄭州最終可抵達南京,餘階的任務便是阻擊南路的蒙古軍,李思業最後發來的手令只有一句話:要好好教訓這幫狂妄的入侵者。

“餘將軍,已經到時辰了。”親兵輕輕將餘階喚醒,他微微睜開通紅的眼睛,只覺自己剛剛睡下,怎麼又要起來,儘管困得要死去,餘階還是一骨碌爬了起來,外面腳步聲已經密集,問候聲,低低的喝令聲,漱口聲、架支鐵鍋的聲音,一派忙碌,他作爲這支軍隊的主帥,無論如何再也睡不下去。

餘階匆匆穿上衣服,探頭向帳外望了望,天上陰雲密佈,太陽是出不來了,天色一片灰暗,連空氣都成了深棕色,周圍一切都黑糊糊、灰濛濛的,看不見影子,萬籟俱寂。望不見一絲雲彩,只在西面很遠處,有一大片灰濛濛羊羣般的烏雲,悄然慢慢向前伸展,有一抹淡淡的亮光從那雲中穿過。

夜裡沒人叫醒他,餘階反而一陣焦躁,說明等了一夜斥候還是沒有歸來。

“來人!”

“在!”值勤親兵應聲而入。

“李天呈還是沒有回來嗎?”

“回稟將軍,李校尉一直沒有回來?!?

餘階隱隱有些不安起來,“難道蒙古人已經到了附近不成?”

他的直覺並沒有錯,盼歸的斥候隊確實遇到了敵情。

派往三封山的斥候校尉李天呈是山東益都人,從士兵考上振威演武堂,出來後便做了校尉,做事穩重沉著,且有急智,餘階便命其爲斥候校尉,統率麒麟衛下一都五十名斥候。

李天呈率領四十八名手下此時正沿著三封山南麓去一個哨所,那裡應該有兩名先期抵達的弟兄,但遠遠地,便看見令他目眥盡裂的一幕,兩具屍體被吊在哨所前的大樹上,看他們的衣著,分明就是自己的兩名手下。

“遇到了土匪,還是蒙古人?”李天呈吃驚不小,急命手下伏在草叢中,足足過了一刻鐘,那裡面還是沒有半點動靜。

“射一支火箭!”

立刻有士兵射出一支火箭,穿過樹梢驚起一羣飛鳥,看樣子,附近確實沒有人。

李天呈放下士兵,很快便從他們身上的傷口判斷出他們死亡的過程,他們至少遭遇到二十幾職業軍人的圍攻,再有他們身上的軟甲和軍靴沒有被剝走,說明他們遭遇到的不是土匪,只能是蒙古人,而且極可能是和他們一樣的斥候。

衆人下得山來,時值冬季,正是枯水期,穎河河牀裸露,水也極淺,最深處不足一人,這時天色已黯,他們不敢點火,只胡亂吃些乾糧便和衣在河灘上沉沉睡去,幾日的翻山越嶺已經使他們疲憊到了極點,李天呈卻不敢睡,和值勤兵一起警惕地注視周圍的動靜,大半夜就這樣過去,他終於挺不住,倚在一塊大石上迷迷糊糊睡去,時而,他似乎聽見腳步聲從頭頂走過,他急得想喊,可又喊不出;時而,他又似乎聽見某種怪異的聲響,象咩咩羊叫,這下,他又沒有介意,以爲是耳朵的幻覺,可天破曉時,驀然,有個黑影朝他跑來,這是在上游值勤的斥候。

“我看見一條載滿人的木筏?”他急促地說道。

“都是什麼人?”

“穿著金國士兵的軍服,約一百人?!?

“是蒙古人!”李天呈從地上跳了起來,現在金國哪裡還有金兵。

“大家快起來,準備戰鬥!”他一面低喊,又一面回頭問道:“離我們還有多遠?”

“約三百步,拐個彎就可以看到”

衆人挺身而起,拎起地上的武器,快速跑過沙灘,鑽進了河岸的草叢裡。

很快,三條筏子順著穎河緩緩漂流而下,筏子上擠滿了人,嘰裡呱啦,吵吵嚷嚷,顯然沒有發現異況,行至他們睡覺的地方,幾條長索套上了一塊長石,船慢慢地靠攏,幾名士兵跳下水來,使勁地將船拉靠岸,性急的士兵蜂擁而下,淌水上了岸,突然有士兵發現了沙灘上凌亂的腳印,驚叫起來。

“殺!”李天呈一聲令下,銃槍吼鳴,冒起大片白煙,簡直不用瞄準,鐵子彈直朝密集的人羣射去,河灘的蒙古軍措不及防,一下子亂了套,簇成一團,慌慌張張後退,沙灘上直腿直腳扔下三十幾具屍體,其中有的還在抽搐,有的還在痙攣,就象剛抓到的魚,出水給扔到岸上。

爬在水中的蒙古軍已經漸漸回過味來,他們遇到的也是小股敵人,人數甚至還沒有他們多,這時,沿著沙灘又衝來一隊蒙古軍,使集結的敵人已經到了三百多人。

河灘上響起了暴躁的鼓聲,蒙古軍開始組織進攻,河灘上幾乎要沸騰,子彈打在水面的嗤嗤聲,應和著羽箭的尖嘯聲、傷者的呻吟聲。

“糟糕!他們不是斥候”李天呈突然意識到這一點,但已經晚了,看來只有消滅他們,才能全身而退了。

“開火!開火!”這是李天呈沉著的命令聲,重複著,一聲比一聲快,一聲比一聲急,

他們人數不佔優勢,可他們的地形和武器卻佔著絕對優勢,在遠距離的攻擊中,敵人的弩箭被高高的土埂阻擋,傷不著振威軍半毫,而振威軍居高臨下,銃槍分爲三排,此起彼伏,另外還有幾個臂力大的,拉開巨弩,將一支支綁有鐵火球的長箭向敵羣射去。

鐵火球落在水中爆炸,激起的白浪足有兩丈高,蒙古軍雖然人多,卻被猛烈的爆炸和密集的子彈死死壓住,有了經驗的蒙軍再也不象從前那樣,一味呆傻猛衝,將自己變成活靶,而趴在地上,緩慢地向前爬動,漸漸地,除了鐵火球,銃彈已經無法再傷及敵人。

“撤!”李天呈見形勢已經對自己不利,立刻率領手下撤出戰場,但撤出不到百步,迎面又看見了大股蒙古軍朝他們殺來,足有二、三百人,有的揮舞著戰刀,有的正彎弓搭箭,他們已經被截斷了退路,

“不投降就砍死他們!”蒙古軍瘋狂地叫囂,一陣羽箭射來,李天呈的手下躲避不及,一下子被射翻了五、六個。

李天呈見形勢危急,不假思索地大吼一聲:“大家跟我來!”現在唯一的出路,便沿著河灘往下游跑去。

天已經亮了,灰白晨曦照耀著穎河兩岸,李天呈已經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出現在河兩岸的蒙古軍已經有數千人之多,他們正在砍伐攔路的樹木,搬開石頭,準備闢開一條較寬的路給後面的騎兵通過,看來這絕不是小股斥候,而是敵人的先頭部隊,難怪他在前方官道上沒有發現敵人的蹤影,原來他們準備走這裡,李天呈突然明白過來,這條河谷,若在春夏秋都不可能走,惟有在冬季枯水期有河牀可行,若是穿過前方峽谷,便直接過了鄭州地界,比走官道要近二百里,而且極爲隱蔽,看來蒙古人是要行奇兵取勝,想到這,李天呈驚出一身冷汗,他們的主帥確實沒有考慮到這一點,看來這蒙古主帥極不簡單。

這個情報異常重要,必須儘快報告給主帥,但後面的追兵卻死死盯著他們,眼看越來越近,不斷有弟兄被射中倒下,穿過一片亂石地,李天呈驀地停了下來,他指著兩名手下喊道:“你們二人分頭走!這裡發生的情況你們務必要報告餘將軍,敵人要走河谷,其他的弟兄們,跟我打這幫狗孃養的?!?

當數百名蒙古追兵靠近,突然前方銃槍齊射,火光閃爍、硝煙飛騰,緊接著,幾十枚鐵火球飛來,在密集的蒙古軍中爆炸,彈片橫飛,血肉四濺,慘叫聲四起,短短地片刻時間,蒙古追兵竟死傷一百多人,但卻沒有被嚇退,反而嘶吼著向前衝來,同時,就在李天呈的側面,又有一股蒙古軍約四百多人,正悄悄向他們包抄而來。

“打!”

李天呈一聲怒吼,他巍然屹立,面帶冷笑,他手裡握著振威軍刀,顯得傲然、平靜,他的軍帽被一支流矢射落,雖然光著腦袋,但仍然氣宇軒昂,威風凜凜。

“弟兄們,我們打光最後一顆子彈,再把火銃砸碎!”

他們已經決心赴死,以血殉職,不辱使命,但死也要死得轟轟烈列。

蒙古軍顯然並不急於和他們肉搏,而把他們團團圍住,一陣一陣的箭雨鋪天蓋地般射來,李天呈的手下只剩下十幾人,但餘下的人只要活著,都依然要射出最後一顆子彈,與敵軍決一死戰,他們的臉薰得墨黑,他們的手被灼熱的槍管燒焦,他們的視力模糊起來,雙目充血,幾乎全部都負了傷。

突然,蒙古人的羽箭停止了射擊,戰刀出鞘,如一羣羣惡狼,咆哮著向獵物猛撲上去。

“殺??!”最後十幾名振威軍戰士揮舞著雪亮的戰刀,毫不畏懼地迎了上去。

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4章 耶律到來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8章 挽月之心第6章 重獲自由第4章 耶律到來第10章 蒲家撤資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17章 難唸的經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25章 做大買賣第8章 蛇吞大象第11章 驚聞母訊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10章 血戰密州(中)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10章 威逼利誘第3章 巨賈賞識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8章 挽月之心第9章 爾虞我詐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13章 手足情斷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12章 小鎮鬧鬼第5章 蕭府疑雲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5章 完顏心事第4章 內鄉空虛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1章 城破家碎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2章 奴隸生涯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0章 蒲家撤資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1章 城破家碎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3章 再見舊人第3章 巨賈賞識第13章 再見舊人第10章 蒲家撤資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4章 行商新主第6章 分道揚鑣第3章 求訪大賢第1章 城破家碎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31章 北方來使第12章 宋國密使第8章 艱難創業第2章 奴隸生涯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14章 江山如棋(二)序言第4章 耶律到來第2章 徐州會戰(二)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17章 難唸的經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34章 假道滅虢第8章 挽月之心
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4章 耶律到來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8章 挽月之心第6章 重獲自由第4章 耶律到來第10章 蒲家撤資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17章 難唸的經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25章 做大買賣第8章 蛇吞大象第11章 驚聞母訊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10章 血戰密州(中)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10章 威逼利誘第3章 巨賈賞識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8章 挽月之心第9章 爾虞我詐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13章 手足情斷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12章 小鎮鬧鬼第5章 蕭府疑雲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5章 完顏心事第4章 內鄉空虛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1章 城破家碎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2章 奴隸生涯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0章 蒲家撤資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1章 城破家碎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3章 再見舊人第3章 巨賈賞識第13章 再見舊人第10章 蒲家撤資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4章 行商新主第6章 分道揚鑣第3章 求訪大賢第1章 城破家碎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31章 北方來使第12章 宋國密使第8章 艱難創業第2章 奴隸生涯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14章 江山如棋(二)序言第4章 耶律到來第2章 徐州會戰(二)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17章 難唸的經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34章 假道滅虢第8章 挽月之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始县| 阿拉善盟| 钦州市| 南江县| 扎鲁特旗| 云南省| 禹州市| 石林| 理塘县| 夏河县| 麻栗坡县| 秦皇岛市| 吉首市| 吉木萨尔县| 启东市| 五华县| 如皋市| 万山特区| 宁乡县| 清徐县| 留坝县| 盘山县| 霍山县| 蕲春县| 库车县| 手游| 玉溪市| 武冈市| 双流县| 平和县| 安顺市| 兴海县| 苗栗县| 高尔夫| 始兴县| 余江县| 新田县| 大足县| 寻乌县| 南城县| 西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