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章 貨殖之利(下)

張三思大汗淋漓地從人羣裡擠出,他手裡死死攥著一隻皮袋,摁在胸前,裡面有他這次日本貿(mào)易的本利,他的絲綢在日本賣了五千多兩銀子,去掉稅費,實際到手摺合二萬兩千貫魯交,扣去一萬貫本錢,淨賺了一萬兩千貫,他高興得幾乎要發(fā)狂,賣菜一年最多隻賺二百貫啊!張三思小心翼翼的將皮袋上的繩子套在自己脖子上,又打個死結,要丟就連頭一起丟吧!

張三思飛快地跑到貨棧,這裡正在拍賣官船的貨物,貨物按類劃區(qū),每一區(qū)都有一名主事,氣氛火爆熱烈,張三思很快在雜品區(qū)找到王蒲,他已經(jīng)吃下一千套漆器,正盯著一堆日本刀。

“王大哥,你還要買刀嗎?”一張笑開花似的臉突然出現(xiàn)在他面前。

王蒲瞥見他掛在脖上的繩子,心中瞭然,便笑道:“你的錢拿到了?看你的樣子應賺了不少吧!”

張三思在他耳邊低語幾句,王泉點頭笑道:“不錯!這海外貿(mào)易的利確實很大,但風險也大,還是象我這樣坐地分錢的好。”他又一指那堆日本刀道:“這次裡面有兩把美濃國名刀,我的店裡正好需要兩把樣刀,可聽說不少人都想要,我就怕爭不過人家。”

這時,只聽對面拍賣人大聲喊道:“下面有日本名茶宇治茶二百擔,不零賣,三萬貫起價。”

茶葉名氣不大,應買者寥寥,很快便被一名廣州來的商人以底價買走。

張三思突然想起自己的堂兄,便低聲道:“王大哥,我或許有法子替你買到這刀。”

張三思的堂兄在倉庫裡做一名小管事,很快便被領了過來,他拱手向王蒲笑笑道:“王掌櫃肯提攜我這堂弟一把,在下萬分感激,刀的事就包在我身上。”

他擠進貨區(qū),在那拍賣主事的耳邊低語幾句,拍賣主事點點頭,便大聲道:“各位,我們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貨是先內(nèi)後外,這批刀我們港內(nèi)已經(jīng)有人買了,對不住各位,這刀就撤架了。”

場外幾名想買刀的商人一陣鼓譟,卻無可奈何,眼巴巴地看人將刀搬走,只得又將注意裡放到下一件物品上。

王蒲大喜,他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條拿貨的門路,急抽出一張百貫交子,掖成小團,夾在指縫間,借握手之機塞了過去,笑道:“多謝!多謝!明日我請你到海風樓喝酒,請務必賞光!”又低聲道:“這是給拍賣主事的酒錢,還請幫忙遞一下。”

張三思的堂兄順手接過交子,暗贊此人機靈,笑道:“王掌櫃見外了,也好,大家交個朋友,明日我一定來,我還有事,就先走一步了。”

又拍拍張三思的肩膀道:“兄弟!好好跟王掌櫃學學,別給咱張家丟臉。”

本來只是想找個本地人辦張商引,不料無意插柳成蔭,卻由此多了條門路,王蒲心中暢快,暗道:“認識個把本地人確實是有好處的。”

突然門口一陣喧鬧,許多人都奔了過去,不知誰一聲大喊:“蒲東主來了!”

王蒲心中一陣猛跳,蒲氏兄弟在泉州可是神仙般的人物,他名字中的‘蒲’字就是由此而來,這蒲壽庚本來就名頭響亮,最近在報上又以小說連載的方式刊登他們蒲家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也因此更加被山東商界廣泛仰慕,粉絲無數(shù),他的出現(xiàn)立刻在拍貨區(qū)引起了強烈的震動。

王蒲還沒衝到門口,那蒲壽庚便已經(jīng)鑽進了自己的倉庫,他昨天剛從益都回來,接受了李思業(yè)的一項委託,今日是專程來辦此事。

王蒲正遺憾沒見到自己最崇拜的人,卻聽見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閃過兩人,見是另一個商人在叫自己,也是從泉州來的。

“王掌櫃,蒲東主叫大夥兒去他那裡開個會。”他揚了揚手上一張紙,又道:“名單上有你的名字。”

“開會?而且是蒲壽庚叫自己開會,會有什麼事?”王蒲一陣糊塗,精明的心眼此刻似乎被糨糊堵住一般。

“王大哥!”張三思氣喘吁吁跑來道:“我堂兄讓我轉(zhuǎn)告你,你以後若遇到什麼麻煩事,可儘管找他。”

他剛纔想還錢給堂兄,堂兄卻告訴他,那五千貫錢也作爲他的投資,投進王蒲的店裡,並再三叮囑張三思,這是他的狗屎運來了,可千萬別失去這個機會。

他信了堂兄的話,生怕王蒲反悔,急忙把剛剛割斷繩子的皮袋遞過去道:“這裡是我的兩萬貫錢,王大哥點一點。”

王蒲拍拍他肩膀笑道:“錢你自己收好,你先去海風樓等我,這邊的事辦完了,我就去尋你簽字立據(jù),到時我再讓林掌櫃做個居間,這合夥的事就算成了。”他突然又想到一事,急道:“剛纔忘記和你堂兄約時間了,你再替我轉(zhuǎn)告他一聲,明晚酉時正,我在海風樓等他。”

......

自從蒲家將大批二手海船賣給山東後,山東的海外貿(mào)易也開始起步,蒲家的命運漸漸和山東掛在一起,蒲壽庚本人也儼如李思業(yè)在商界的代言人。

山東所產(chǎn)和宋國大同小異,但製造成本卻要比宋國高,爲和宋國在海外競爭,市舶監(jiān)只得以減稅讓利的方式,壓低官府成本和物流成本,增強山東貨物在海外的競爭力,但這樣的後果卻造成山東和宋國,官府和民間的惡性競爭,利潤越來越薄,白白便宜了海外諸國。

爲此,軍機處在連續(xù)幾天的會商後,最終決定削減非優(yōu)勢產(chǎn)品,如絲綢、造紙、瓷器、茶葉的產(chǎn)量,而加大製糖、織布、鐵器、釀造的產(chǎn)出。

另一方面,爲阻止商人間的惡性競爭,將一盤散沙的商戶凝聚起來,李思業(yè)委託蒲壽庚出面在萊州港組建山東的第一個民間組織:萊州海外貿(mào)易商會。

“在坐的各位都是萊州港的大商戶,都是有見識的人,宋國行業(yè)商會的好處我想大夥都明白,我受李總管之託在萊州港成立海外貿(mào)易商會,如果願意的話,在座各位就是第一批會員。”

蒲壽庚的話立刻在近百名商人中引發(fā)一陣嗡嗡的議論聲,大家都是極精明之人,如何不明白這商會的好處,但也知道它並非百利無一弊,最大的弊端就是手腳被束縛住,無法靈活競爭。

“我們?nèi)绻尤肷虝梢阅玫缴桃龁幔俊?

衆(zhòng)人的眼光刷地盯向了蒲壽庚,這是困擾他們已久的問題,以前不辦商引可以逃稅,而現(xiàn)在危機已經(jīng)迫在眉睫。

蒲壽庚淡淡一笑道:“在坐的大半都沒有商引,這個問題我怎麼可能迴避,李總管說了,如果加入商會,可以不考慮一年的期限,但前提是加入山東籍。我也明著告訴你們,船塢裡那四艘大船完工之日,就是李總管來萊州之時,按我的推測,市舶監(jiān)也就是那會兒進駐港口,這其中利弊,大家自己權衡吧!”

說完,他坐了下來,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又用他那鷹一般銳利的眼睛掃了衆(zhòng)人一眼,目光中帶著一絲狡黯,把入會和商引掛勾是他想出來的,在山東沒有商引就批不到貨、開不了店,也出不了海,結果自然是要麼加入商會,要麼卷被子回宋國。

“我願加入商會,但不知商會的規(guī)則是什麼?”在沉默了一陣後,王蒲第一個舉手表態(tài),他倒不是擔心商引,而是擔心剛剛找到的發(fā)財之路是否會被堵上。

蒲壽庚聽出他也是泉州口音,便讚許地點點頭道:“商會的規(guī)則大部分和宋國是一樣的,但還有一些別的好處,比如可以在《齊魯每日密聞》的精品區(qū)給諸位的店免費做一次廣告,又比如誰想投資辦工場的話,不僅土地的價格可以優(yōu)惠,以前交掉的商稅還可以退回來。”

“退稅?”衆(zhòng)人面面相視,自古以來還沒有聽說過交給官府的稅還能退回來,心中驚訝之極,七嘴八舌,這會場裡頓時成了一鍋沸騰的粥。

蒲壽庚厲聲喝道:“安靜!安靜!”他的威嚴使會場立刻安靜了下來。

“這並非是商會會員特有的優(yōu)惠,李總管說,這是即將出臺的〈新稅律〉中的規(guī)定,將來貿(mào)易的商稅和工場的所得稅稅率都將慢慢提高,但如果用賺來的利潤再投資,交掉的稅還可以退回來。”

他見衆(zhòng)人表情各異,或驚喜、或懊惱、或茫然,心中不由一陣冷笑,他其實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如果不投資的話,賺的錢早晚會被高稅率課得精光。”

蒲壽庚心裡一陣讚歎,再投資是工商業(yè)發(fā)展的精髓,這部稅法真不知是如何想出來的,真這樣實施的話,不出五年,山東的工商繁榮將比肩於宋國。

“各位,我再給大家一個忠告,趁萊州港的土地現(xiàn)在還便宜,大家多買一點存在手上吧!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3章 徐州會戰(zhàn)(三)第1章 饑荒之禍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18章 渤海戰(zhàn)略(一)第20章 渤海戰(zhàn)略(三)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2章 宋國密使第3章 風起雲(yún)涌(三)第9章 風起雲(yún)涌(九)第10章 威逼利誘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17章 難唸的經(jīng)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1章 落草爲寇第4章 行商新主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章 徐州會戰(zhàn)(一)第8章 挽月之心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6章 徐州會戰(zhàn)(六)第6章 分道揚鑣第31章 北方來使第31章 北方來使第4章 行商新主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3章 風起雲(yún)涌(三)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12章 科舉發(fā)榜(上)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2章 初露鋒芒第4章 風起雲(yún)涌(四)第9章 愛恨情仇第14章 奸雄之色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2章 徐州會戰(zhàn)(二)第9章 銅礦新脈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34章 假道滅虢第3章 巨賈賞識第3章 徐州會戰(zhàn)(三)第3章 徐州會戰(zhàn)(三)第9章 銅礦新脈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7章 圍魏救趙第6章 重獲自由第2章 初露鋒芒第5章 蕭府疑雲(yún)第35章 形勢急轉(zhuǎn)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章 徐州會戰(zhàn)(一)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5章 蕭府疑雲(yún)第13章 科舉發(fā)榜(下)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5章 重返臨安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9章 聲名鵲起第5章 風起雲(yún)涌(五)第4章 內(nèi)鄉(xiāng)空虛第4章 徐州會戰(zhàn)(四)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24章 想做買賣第32章 身份暴露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6章 德州易手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12章 科舉發(fā)榜(上)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22章 渤海戰(zhàn)略(五)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5章 蕭府疑雲(yún)
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3章 徐州會戰(zhàn)(三)第1章 饑荒之禍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18章 渤海戰(zhàn)略(一)第20章 渤海戰(zhàn)略(三)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2章 宋國密使第3章 風起雲(yún)涌(三)第9章 風起雲(yún)涌(九)第10章 威逼利誘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17章 難唸的經(jīng)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1章 落草爲寇第4章 行商新主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章 徐州會戰(zhàn)(一)第8章 挽月之心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6章 徐州會戰(zhàn)(六)第6章 分道揚鑣第31章 北方來使第31章 北方來使第4章 行商新主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3章 風起雲(yún)涌(三)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12章 科舉發(fā)榜(上)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2章 初露鋒芒第4章 風起雲(yún)涌(四)第9章 愛恨情仇第14章 奸雄之色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2章 徐州會戰(zhàn)(二)第9章 銅礦新脈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34章 假道滅虢第3章 巨賈賞識第3章 徐州會戰(zhàn)(三)第3章 徐州會戰(zhàn)(三)第9章 銅礦新脈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7章 圍魏救趙第6章 重獲自由第2章 初露鋒芒第5章 蕭府疑雲(yún)第35章 形勢急轉(zhuǎn)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章 徐州會戰(zhàn)(一)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5章 蕭府疑雲(yún)第13章 科舉發(fā)榜(下)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5章 重返臨安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9章 聲名鵲起第5章 風起雲(yún)涌(五)第4章 內(nèi)鄉(xiāng)空虛第4章 徐州會戰(zhàn)(四)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24章 想做買賣第32章 身份暴露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6章 德州易手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12章 科舉發(fā)榜(上)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22章 渤海戰(zhàn)略(五)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5章 蕭府疑雲(yún)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市| 宁德市| 蛟河市| 淮北市| 陈巴尔虎旗| 合川市| 云浮市| 沭阳县| 娱乐| 思南县| 莒南县| 长治县| 西华县| 商都县| 松溪县| 南投县| 印江| 卢湾区| 永修县| 邵阳市| 武宣县| 天全县| 湘阴县| 资溪县| 和林格尔县| 彭水| 万盛区| 南京市| 裕民县| 班玛县| 榆林市| 内乡县| 靖州| 百色市| 图片| 景德镇市| 屯留县| 浦城县| 麦盖提县| 林西县| 汕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