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章 蒙古商人(上)

明天無法上傳,今天先發,無他,明天的推薦票請留給我

不久,刑部司開始審理了劉亞伯私用童工案,與此同時,《齊魯週報》也開出專版,連續數週公開辯論此案,遂漸,此案竟成了山東各階層關注的焦點,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案子本身,它扯出了律法與人情,兒童保護及法定教育等等更深層次的問題。

一直到半年後,《齊魯每日密聞》的頭版頭條,登出了劉亞伯最終被判處終身流放琉求的消息,這樁讓人們關注了近半年的案子終於塵埃落地,但它帶來的影響卻是極其深刻的。

《齊魯週報》的社論寫道:“律法應以道德、人情爲基礎,不通人情、不論道德,實爲律法制定的不善......”

《齊魯每日密聞》又披露,刑部司曾兩次頂回了李思業要求殺劉亞伯、以儆天下的批覆,且不論這是作秀還是真實,但它卻在山東開啓了以法抗權的先河。

於是,從此案開始,民衆逐漸關心一些大案、要案的審理,數年後,刑部司開始引入了陪審團制度,同時,一種新興的行業,專門替人打官司的‘師辯’,也孕育而生。

且說李思業回到益都後,立刻召見內務府令蕭進忠,命他暗察山東私用童工的情況,不久便在劉亞伯案尚未宣判之前殺掉了幾個罪大惡極的私營業主,又將一些屢教不改的父母罰錢、打板子,這纔有效遏止住了私用童工的猖獗勢頭。

此事先擱在一邊。

就在李思業視察紡織工場後的第三天,在益都發生了一件事,事情不小也不大,但它的最終後果,卻是再一次改變了蒙古的歷史。

這件事還得從山東的情報機構講起,山東的情報機構有兩個,對外是齊魯營,在宋、金兩國都有秘密分佈,而對內的反間諜機構便是內務府下的捕風營,相當於今天的國家安全局,由李思業的前親兵都尉王四寶掌控,手下有五百名精幹之士,又在各地市井發展數千名線人,專門對付宋、金、蒙滲入山東的間諜。

這天中午,王四寶被院子裡的叫嚷聲吵醒了,自離開李思業的親兵營以來,他就常常在睡夢中笑醒,他還記得走的那一天,眼淚汪汪,彷彿死了老子娘,若現在再讓他回頭一次,他恐怕連個屁也不放,就逃之夭夭,從都尉升爲中郎將,他不幹,那真是傻子了。

“什麼事?吵老子午睡!”

“王將軍!我們發現一名蒙古間諜。”彷彿是一盆冷水當頭潑下,王四寶睡意頓消,立刻精神抖擻問道:“人在哪裡?”

“在東市買鐵,幾個弟兄先盯著,我等趕回來,等將軍定奪!”

“這種事還要定奪個屁,走!跟老子抓人去。”沒幾步,又回頭疑惑地問道:“你們怎麼知道是蒙古間諜?”

“來人用銀子交易,一次要買幾萬斤上好生鐵,那掌櫃不敢隱瞞,立刻報告了線人,屬下想,若是金國商人,萬萬不會用銀子來買,況且交貨地是恆州,屬下便可推斷,定是蒙古人需要生鐵。”話還沒說完,只覺一陣風颳過,對面之人早已沒了蹤影。

那名軍士所說的東市位於益都東門附近,主要經營鐵、煤、馬匹、木材等戰略物資,而與東市對應的則是西市,卻主要經營鹽、茶、米、油、糖等關係民生大計的物資,進兩市經營的商家皆須本錢在五萬貫以上,且沒有不良記錄。其餘非受控商品,或少量的控制商品,皆可沿街買賣,但不管商家大小,都必須要到市舶監去登記備案,按資本大小分級管理。

中國自秦漢以來,商的地位就彷彿是一夜情造的孽,從來就低人一等,妓女人老珠黃後大半歸宿便是嫁作商人爲婦。不過惟獨宋朝,商人的地位卻不低,不光貢獻了七成的GDP和大半稅收,還幫助朝廷分流失地農民,緩和社會矛盾,所以宋至亡國都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根源便在於此。

王四寶抓住的間諜果真是從北蒙來的,身份卻是個商人,北蒙自從丟掉中都和遼東後,這中原地區所產的東西便漸漸稀缺起來,再加上執政的斡兀立海迷失目光短淺,一味仇視漢人,把鐵木真和窩闊臺辛辛苦苦找的漢人工匠趕的趕、殺的殺,到了最後,甲壞了沒人補,刀斷了沒人接,眼看忽必烈即將進攻,她這才著急起來,翻出老祖宗搶的銀子,派心腹八刺去中原地區採購糧食和鐵器,又恐他漢話不熟,露了馬腳,便又找一個原金國的商人陪同。二人在金國逛了一圈,聽說山東的鐵器質量最好,糧食也便宜,便巴巴地跑來益都。八刺在城外等候,派商人進城去摸物價底細,不料那商人剛開口便被抓獲。

“老實一點!”軍士狠狠地朝蒙古商人的屁股上猛踹一腳,又問王四寶道:“將軍,這間諜該如何處置,要不要?”他比了個殺頭的動作。

王四寶卻沒吭聲,這個功勞他當然不會輕易扔掉,他在考慮此事是向頂頭上司蕭進忠彙報,還是直接向李思業彙報。

功勞是自己的,豈能讓蕭進忠分去一半,遂道:“老子是大將軍的親兵隊長,那蕭老二算個屁,走!去勤政院。”當下,王四寶押著蒙古間諜,興高采烈去找李思業邀功請賞。

勤政院便是中央衙門的別稱,面積不大,也不是新建,找了幾座挨在一處的大宅,破牆把它們連通起來,再簡單修整就變成了山東的政治心臟所在。

房子雖然舊些,卻戒備森嚴,上千名李思業的親兵分成三班,晝夜巡邏,尋常百姓連邊也別想靠近,除有特別通行證外,任何人都須登記,獲準後才能入內。

王四寶掏出塊金燦燦的牌子,在手下眼前一晃,得意笑道:“大將軍一共頒發了六十四塊可直接見他的牌子,老子的排在十四號,比蕭老二的二十六號還要強些,不過沒這牌子,老子也照進不誤,那些親兵都曾是我的手下,誰敢攔我!”

行至門口,值勤軍官卻偏偏攔住了他,仔細驗了牌子,這才命人收槍立正,放他入內,臉上無一絲表情。

王四寶在手下面前丟了面子,猶如吞下只蒼蠅,滿肚子不舒服,恨不得掐斷他的脖子,圍著這個軍官轉了三圈,這才拍拍他肩膀冷笑道:“老子出去才個把月,就好象去投過胎一般,怎麼,不認識我了?”

“王將軍,現在是公務時間,請自重!”軍官彷彿雕塑一般,臉色冰冷,目光似劍。

王四寶臊得臉色通紅,回頭吼道:“你們在這裡等著,看好人犯,老子去去就來!”又狠狠瞪他一眼,這才進去。

進得院子,遠遠便聽見李思業的聲音:“這裁縫、做菜雖然是女人的事,但真正做出學問來的,卻是爺們,你們幾個都是特地挑選的,都是織布世家,去了崖州,要好好學習紡織技術,不準喝酒嫖妓,誤了我的大事,小心我軍法從事。還有,也不要死腦筋,那崖州的紡織技術雖高,但也未必是最好的,要想著怎麼改良它,我說過的軋棉技術、還有三個錘的紡線技術、甚至要要考慮怎樣利用水力來織布,你們也要時刻記住......”

這就是要派去崖州學習紡織技術的百工堂學生了,一共兩批,分走海路和陸路,王四寶聽到的,正是走陸路的一批臨行前的訓話。

“四寶,什麼事?”李思業早看見躲在門後的王四寶,又最後叮囑了他們幾句:“只有半年時間,要用心學到真本事,莫要辜負我的期望!”這才笑咪咪地拍拍他們肩膀,打發他們去找戶部司要錢。

“大將軍,我抓住一個蒙古間諜,事關重大,不敢耽誤”

李思業笑容未斂,聽了王四報的報告,更添了幾分興趣,便急問道:“人呢?在哪裡?帶上來給我瞧瞧。”

很快,士兵們將捆得如糉子一般的蒙古間諜推了過來,他赤著上身,眼睛戴了黑罩,面孔扭曲,嘴角有大片的青腫淤血,鼻子裡噴著粗氣,顯是極爲憤怒。

“跪下!”見那人挺直不跪,幾個士兵硬生生地將他摁倒在地,又見他要掙扎站起,衆人竟不敢鬆手。

“讓他站起來,不要爲難他!”李思業打量他幾眼,見他身量高大,長得十分壯實,尤其是鼻子異常大,如紫茄子一般。

“你是從北邊來的,還是蒙哥的屬下?”

那漢子昂頭不理,王四寶立刻道:“他要買的鐵是在恆州交貨,應該是北面來的。”

“那倒未必!”李思業見他想站起來,便笑道:“你不過是個商人,爲利而來,我山東鼓勵從商,也未必不準你買東西,我只想知道,是北面的那個女人要鐵,還是蒙哥要鐵”

那商人聽李思業這樣說,心中又生出一絲希望,急道:“我不是從蒙哥那裡來的,我是個蒙古商人,受斡兀立海迷失攝政王之託,來中原採購鐵器和糧食,若你肯賣,我願出高價購買。”

李思業卻沒有說話,只是怔怔地盯著此人,他剛剛想起他的鼻子好生眼熟,似乎自己在哪裡見過。

沉思片刻,突然,李思業身子一顫,猛地記起他是誰了,急急命道:“快!快把他的眼罩解開!”

第6章 德州易手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7章 被逼釀酒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5章 完顏心事第6章 重獲自由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3章 篝火夜話第7章 計取李文第10章 血戰密州(中)第10章 血戰密州(中)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6章 變天之兆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12章 思業娶親第15章 重返臨安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4章 耶律到來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14章 高等官學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6章 重獲自由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7章 圍魏救趙第8章 蛇吞大象第6章 重獲自由第8章 艱難創業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8章 吞噬金國(八)第7章 被逼釀酒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15章 山東格局第7章 計取李文第1章 城破家碎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10章 威逼利誘第8章 貨幣政策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0章 事業初成第3章 巨賈賞識第8章 蛇吞大象第2章 天上餡餅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5章 宋十壯士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8章 艱難創業第8章 挽月之心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1章 饑荒之禍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5章 完顏心事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4章 內鄉空虛第15章 山東格局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5章 宋十壯士第12章 小鎮鬧鬼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3章 巨賈賞識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11章 驚聞母訊第6章 分道揚鑣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36章 再見宋國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24章 織布工場(中)
第6章 德州易手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7章 被逼釀酒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5章 完顏心事第6章 重獲自由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3章 篝火夜話第7章 計取李文第10章 血戰密州(中)第10章 血戰密州(中)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6章 變天之兆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12章 思業娶親第15章 重返臨安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4章 耶律到來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14章 高等官學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6章 重獲自由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7章 圍魏救趙第8章 蛇吞大象第6章 重獲自由第8章 艱難創業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8章 吞噬金國(八)第7章 被逼釀酒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15章 山東格局第7章 計取李文第1章 城破家碎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10章 威逼利誘第8章 貨幣政策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0章 事業初成第3章 巨賈賞識第8章 蛇吞大象第2章 天上餡餅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5章 宋十壯士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8章 艱難創業第8章 挽月之心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1章 饑荒之禍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5章 完顏心事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4章 內鄉空虛第15章 山東格局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5章 宋十壯士第12章 小鎮鬧鬼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3章 巨賈賞識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11章 驚聞母訊第6章 分道揚鑣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36章 再見宋國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24章 織布工場(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寿区| 苗栗市| 社旗县| 巩留县| 托里县| 大竹县| 常德市| 西华县| 阜阳市| 疏勒县| 合山市| 宣城市| 屏山县| 灌云县| 东辽县| 西安市| 保德县| 荥经县| 保亭| 巨野县| 呼伦贝尔市| 宣城市| 横山县| 桦川县| 高台县| 和龙市| 县级市| 华阴市| 宁陕县| 二手房| 柳林县| 莱州市| 濮阳市| 武冈市| 子洲县| 大足县| 公安县| 晋宁县| 紫云| 达日县| 高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