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章 科舉考試(一)

隨後幾天,選址、調兵、抽人、招募武士,蕭進忠忙得腳不沾地,李思業又批下二萬兩白銀做啓動經費,十日後,內務府牌子悄然掛出。山東官場略有眼光的人都明白,未雨綢繆,山東要變天了。

與此同時,出使宋國的柴煥也返回益都,他帶回宋國的最新消息。

史彌道與真秀德在年初先後去世,喬行簡罷相,丁大全任右相兼樞密院使,重奪兵權,其黨羽李心傳升左相,宋廷的天平開始傾斜。沒有了蒙古人和女真人的威脅,宋帝趙昀漸漸地沉溺於享樂,董宋臣投其所好,大修樓臺花苑,招妓入宮,趙昀樂此不彼,所有政事皆由相國自處,丁大全權勢滔天,儼然又是一個新的史彌道。

柴煥得蘭陵王趙挺的幫助,纔將李思業的求和信輾轉交到趙昀手上,趙昀雖對李思業恨之入骨,但對新式武器突火槍卻異常有興趣,試槍之後,便欣然同意李思業以突火槍技術換貿易權的請求。隨後柴煥行賄丁大全一萬兩黃金,也換來他對貿易及移民的默許。六月,山東將開科舉,柴煥在宋國廣爲宣傳,不少失意人的眼光開始投向山東,山東的科舉,無論國別,無論民族,無論僧俗,唯纔是舉。

五月,泗州淮水碼頭,郝經迎來了他在山東的第三個月,二個月的實幹超過了三年所學,他臉龐變得黑瘦,聲音變得嘶啞,但眼睛卻熠熠生輝,閃爍著從未有過的自信,二個月來經他手上批進的宋民已不下二十萬戶,他喜歡看他們感激的目光,彷彿他是爲他們開啓希望之門的人。

今天郝經的心情一如往常,興奮之餘又多了幾分激動,在今天登記的宋民中他又發現了十幾個前來山東應試的宋國讀書人,這已經是第三批了。

“你們幾個,”郝經大聲地喊道:“請到這裡來登記學籍!”他翻開二本封面精美的冊子,一冊爲紅皮,一冊爲藍皮。他笑吟吟地將筆遞了過去道:“如何?你們誰先來?”

“在哪裡登記學籍?”當先一人躲避不及,只得苦著臉接住了筆,卻望著兩本冊子發呆,遲遲不敢下筆。

郝經笑笑道:“獲舉人功名的在紅本上登記,獲童生資格的在藍本上登記”他見此人穿著一身半舊的厚棉布長衫,這是幾個月前就應換季的衣服,又見他面色枯黃,雖是男人,但身體卻單薄如女子,彷彿一陣風就可以吹入江中,顯然是吃不飽飯所致,心中不由有些同情,低頭看看他的記錄。

“黃宗耀,紹定四年舉人。長沙人,一路過來不容易吧!”

“是!沒剩幾個錢了。”黃宗耀低聲答道,怕他聽見,可又怕他聽不見。

郝經尋到一塊大石,站上去高聲道:“你們是讀書人,是山東最尊貴的客人,按照山東的規定,只要獲得童生資格,來山東應考或遊學的讀書人,我們都會優待,只要勘驗無誤,我會發給你們學引,憑此學引,半年之內,山東的任何一個州縣的官府都會提供你們免費食宿。”

一席話,引來一片羨慕的眼光,帶一絲靦腆,更多的卻是驕傲,十幾名書生依次排隊登記學籍。

“山東爲何童生卻是和舉人一起考試?”幾名舉人不解,疑惑地問道。

“你們沒看公告麼?”郝經略略有些詫異,這時渡船又送來一批人,郝經忙吩咐手下去接引,這纔回頭再一次給衆人解釋道:“這次考試,童生和舉人是分開的,舉人考中,直接爲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見習一年後,便可授從八品到正八品的實缺官職。而童生中榜,需進弘文館再進修三年,出來便可做官,當然舉人不中者,也可以進弘文館進修。我這裡先要給大家說清楚,進了弘文館,就算半個官家人,食宿免費,有家室的,還有專門養家的祿米和月錢,當然要求也嚴格,天下可沒有白吃的飯。”

黃宗耀登記完,又驗了學籍,這才領到一塊黃燦燦的牌子,牌子用熟銅打造,研磨得異常光滑細膩,正面是篆體‘學引’二字,頗有古意,背面刻有號碼,他的號碼是一百三十五號。

“這便是你一路上吃飯睡覺的學引,可要小心收好!”黃宗耀見他說得鄭重,便小心地貼身收了,又突然想起一事,急問道:“我帶了近八十斤的行李,可能託運到益都?”

“你帶這麼多行李做什麼?託運倒是有的,但走的是水路,要比你人晚到許多,你可要想清楚了。”

“如果晚得太多的話就算了,主要是些書,我打算在考前惡補一番,象《周禮》和《禮記》,多年不讀,倒有些生了。”

郝經嘆了一口氣,又氣又好笑道:“我不明白你們爲什麼不看考試公告,你們要是看的話,哪需帶這些書來。”

旁邊十幾人都聽出了一些門道,圍攏上來七嘴八舌道:“公告貼出來就被官府撕了,我們也只是聽說山東有科舉,具體內容卻不知道,求大人給我們再講講。”

郝經苦笑著搖搖頭道:“也罷!我最後再給你們重複一遍,公告內容有四:一是山東花費;二是考試資格;三是中榜待遇;四就是考試內容,前面三點我剛纔都講過了,這裡不再重複,只講第四點考試內容。這次考試,不考經義和論,也不考貼經、墨義,只考詩詞和策論,童生試只有詩詞沒有策論,只考一場;而舉人試兩者皆有,共二場,詩詞一場,策論一場,諸位可明白了嗎?”

見衆人表情複雜,喜憂皆有,郝經暗暗忖道:“經義乃讀書人之本,當年王安石改革科舉時,都還保留,主公卻把它放棄了,難道真打算要弱化儒學嗎?”他眼中閃過一絲深深的憂慮,這種敏感之事,弄得不好,極可能被天下讀書人所拋棄。

他卻不知道,李思業考慮此事已多年,他以爲中國後來之所以落後於西方,根源是明朝開始確立的重士農輕工商的格局,而宋時,商業的繁盛已經開始孕育出了一個新興的階層:市民階層,這個市民階層就是誕生資產階級的搖籃,只可惜這個發展趨勢被後來的蒙古人扼殺。

他以爲先秦的孔孟學說本身有可取之處,但自漢以來儒學已被一幫御用思想家偷樑換柱,徒剩一張皮,他也知道儒學暫不可廢,但卻需要改良,這次的科舉便是他的一個試探之舉。

郝經揣摸李思業的想法,此時登記的人也到了最後一個,只見此人身材高大,年紀尚輕,戴著頂顏色褪白的斗笠,目光冷峻,身上少了幾分讀書人的文雅,卻多了一些行武人的粗曠。

“餘玠,蘄州人,白鹿洞學生,尚無功名。”

“等等!”郝經突然止道:“你只是個學生,既非童生,也非舉人,並不符合我們的條件。”

餘玠臉色陰沉,不滿道:“我聞山東李思業也未曾取得過什麼功名,卻做了番大事,我有心投奔,又怕他小瞧於我,故報名參加科舉,我以爲他既想攬才,又何必在乎出身,若如此,唯纔是舉豈不是句空話麼?”

郝經聽他口出大言,暗暗驚於他的膽量和見識,便笑道:“沒有功名其實也可以參加考試,不過需山東兩位官員以上舉薦才行,你可認識人?”

餘玠搖搖頭道:“我這是第一次來山東,如何認識,如果非要按規矩辦事,也罷!我這就回去。”

說完他筆一扔,冷哼一聲,拔足便走。

郝經見他不象作僞,忖道:“此人倒合主公胃口。”急喊道:“你且站住!”又跑上前去,取出一塊銅牌道:“我可以替你作保,另寫一封信給你,你到益都找到啓蒙院的副督學李哲,他也會舉薦你,有我二人的作保,你自然可以參加這次科舉考試。”

第7章 錢重於山第4章 行商新主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1章 驚聞母訊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5章 蕭府疑雲第17章 難唸的經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2章 初露鋒芒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11章 海權思想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1章 海權思想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6章 重獲自由第3章 篝火夜話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3章 篝火夜話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2章 奴隸生涯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7章 錢重於山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8章 蛇吞大象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6章 分道揚鑣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5章 蕭府疑雲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2章 初露鋒芒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2章 奴隸生涯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4章 內鄉空虛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5章 完顏心事第15章 山東格局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11章 金國名士第2章 初露鋒芒第14章 奸雄之色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6章 重獲自由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3章 篝火夜話第8章 艱難創業第19章 江山如棋(七)
第7章 錢重於山第4章 行商新主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1章 驚聞母訊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5章 蕭府疑雲第17章 難唸的經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2章 初露鋒芒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11章 海權思想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1章 海權思想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6章 重獲自由第3章 篝火夜話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3章 篝火夜話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2章 奴隸生涯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7章 錢重於山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8章 蛇吞大象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6章 分道揚鑣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5章 蕭府疑雲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2章 初露鋒芒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2章 奴隸生涯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4章 內鄉空虛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5章 完顏心事第15章 山東格局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11章 金國名士第2章 初露鋒芒第14章 奸雄之色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6章 重獲自由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3章 篝火夜話第8章 艱難創業第19章 江山如棋(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沿河| 会东县| 固阳县| 五指山市| 双峰县| 正蓝旗| 河池市| 霞浦县| 霸州市| 彩票| 五指山市| 香河县| 民乐县| 郸城县| 霍州市| 白水县| 烟台市| 兴隆县| 延川县| 延寿县| 班玛县| 厦门市| 绥德县| 甘德县| 康定县| 长武县| 德昌县| 毕节市| 公主岭市| 曲水县| 新余市| 虞城县| 南京市| 天柱县| 黑山县| 六枝特区| 米泉市| 汨罗市| 木兰县| 曲麻莱县| 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