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章 血戰密州(下)

良久,密州城上嗚嗚的畫角聲傳來,時青望著被陽光灑滿了金色的密州城牆,他的心頓時燃起了萬丈豪情,他大步坐回到帥帳之上,對親兵厲聲喝道:

“擂鼓!聚將!”

今天密州東城門上主要部署有冷千鐸率領的弩弓營三千人和李思齊率領的長槍營三千人,這將是今天和敵軍血戰的主力。此時城外的平原上橫七豎八躺滿了敵人的屍體,到處是被巨石砸毀的樓車和殘破盾牌,每一塊巨石兩邊都散落著殘肢斷臂,而在東門旁的護城河裡更是觸目驚心,無數屍體和泥土混在一起,將原本五丈寬的護城河面填實了足足兩丈,長達三百多步,這樣一來,普通的竹梯也能架過河來。所有的人都明白,昨夜敵軍已經達到了他們的目的,今日將大舉進攻,開始真正的功城血戰。

卯時三刻,進攻的皮鼓聲再次響起,黑壓壓的敵軍列著方陣向密州城開來,隆隆的鼓聲伴隨著低沉而整齊的腳步聲,顯得格外的氣勢懾人,數百架木製的樓車和雲梯也夾雜在人羣中緩緩靠近。、

這時城上巨型拋石機先聲奪人,發出巨大而尖利的嘯聲將一隻只黑色的火藥包向敵羣拋去,昨夜的大雨使它無法發揮作用,而今天它將是震懾敵軍的主力,火藥包落到敵羣中猛烈地爆炸開來,中間夾雜的鐵釘和鐵片四散迸射,一片片慘叫聲在人羣中響起,從高空望去,它彷彿是在黑色的海洋裡激起的一朵朵紅色浪花,在這一刻,人的生命顯得是那麼渺小、卑微。

‘轟隆!隆隆!’敵軍的火炮聲再次響起,漫天的鐵丸如突降的冰雹一般密集地向城上飛去,城上的士兵猛發一聲喊,一齊將百姓緊急捐獻的門板舉過頭頂,鐵丸砸在上面發出‘劈劈啪啪’的響聲,也有鐵丸穿過木板。將背後隱藏的士兵擊傷、擊死。

彷彿商量過一般,地面上衝在前面的數千名士兵突然也舉起無數的門板和樓梯,直向護城河衝來,城上士兵紛紛張弓向他們射去,但箭矢卻大多釘在木板之上,無法傷人。敵人趁機一鼓氣衝到護城河邊,將一架架梯子橫搭在河面上,後面的人紛紛將木板鋪在梯子上,迅速架設起了一座三百多步寬的浮橋。

“殺!”

上萬名敵軍如黑色的海潮向密州城奔騰著咆哮而來,一座座雲梯、樓車頂著箭雨衝上了浮橋,士兵們紛紛爬上雲梯,直向城牆上撲去。

但密州城上早有準備,就在敵人搭建浮橋之時,一捆捆的火箭和一桶桶火油很快被送上城來。

“火油拋!”

數百個陶罐從城上扔下,落在浮橋之上,黑色的液體淌滿了浮橋上的木板,發出刺鼻的味道。

城下已經有不少士兵明白了對方的企圖,開始拼命地逃離浮橋,卻和後面不斷涌上己軍衝撞在一起,場面十分混亂。

“火箭準備,射!”

隨著的冷千鐸一聲令下,數千支火箭騰空而起,如流星雨般直落在浮橋之上,浮橋上頓時燃起了熊熊大火,敵軍羣裡發出一片悽慘的哭喊聲,不少人一腳踏空,墜入護城河中。

突然‘轟’地一聲,被燒焦的浮橋再也承受不住上面的重量,轟然坍塌,一百多架雲梯和樓車一起陷入護城河中,已經攀上雲梯的士兵們再也剋制不住內心的恐懼,紛紛慘叫著從上面摔下,城上趁機亂箭齊發,將第一波的數千功城先鋒悉數射死在護城河中。

李思業此時正站在最東面的城牆之上,數十名親衛環衛左右,他並不關心城下的護城河之戰,而是將焦慮的目光投向數千步以外的敵軍方正陣,在方陣後面,聳立著五座黑色的移動炮臺,那裡有殺傷力最大的鐵汁火炮。

“晁雄!難道我真看錯你了嗎?”

火炮的存在與否直接關係到這次戰役的成敗。

“將軍,攻城的敵人後撤了,敵人馬上就要開炮了,將軍請趕快下來。”

果然,親兵話音剛落,只聽‘轟隆’幾聲巨響,敵人的大炮再次射向城樓,親兵們再也顧不得其他,一把將李思業扯下來,按倒在數塊門板之後。

又是一陣‘劈劈啪啪’的亂響,數十聲慘叫從城牆上傳來,這是沒有來得躲藏的士兵被鐵丸擊中了。

此後火炮便沒有再停過,一直將城上的守軍死死壓制得擡不起頭來,城下的敵人趁機運來大量的泥土,漸漸地填平了護城河。

突然,炮臺方向連續傳來五聲沉悶的巨響,火炮炸膛了!城上頓時歡騰起來,彷彿勝利已經屬於自己,但也正是隨著這五門火炮的炸膛,勝利的天平確實已經開始向振威軍傾斜。

接下來的戰鬥再也沒有多少懸念,沒有了火炮的威脅,振威軍重新開始佔據上風,巨型拋石器射出的巨石、火球和火藥包均給時青軍造成了極爲慘重的死傷,雖然敵軍填平了護城河與守軍展開了攻城白刃戰,但密州城軍民上下同仇敵悍,連婦女、老人也登城助戰,使得時青軍最終也未能登上密州城牆一步。

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時青軍的士氣開始低落,連續五天的進攻都告失利,在損兵超過兩萬後時青決定最後孤注一擲之時,突然傳來一個不利的消息:益都府李全率八萬軍攻破博州。時青聞此訊頓時如五雷轟頂,他痛苦地望著堅如磐石的密州城,突然喉頭一甜,一口血噴了出來。

“金哀宗天興元年,太祖興兵之初,博州賊時青領三萬人圍攻密州,激戰六日,賊軍大敗,賊首時青遂死於亂軍之中。”

—《北唐.太祖本紀之密州血戰》

時青軍兵敗,密州城歡欣鼓舞,成了沸騰的海洋,人們紛紛蜂擁到城牆上的將家中的麪餅、雞蛋乃至涼茶、白水送給殺敵保家的的子弟兵們,由於在戰場上繳獲了大量的物資,李思業趁機向密州民衆發起從軍的號召,一時間,密州城掀起了參軍的狂潮,僅五日功夫,振威軍便擴至四萬。

‘密州青壯幾近罄空’,這是後來的柴煥在北唐振威演武堂的開學典禮上對戰爭中民心的評價。

由於人數猛增得出人意料,原有的軍事體制太小,已不能適應萬人大規模作戰的要求,李思業和衆人商量後,決定重新改革軍制,這就是北唐軍事史上著名的‘密州建制’。

軍制在宋國軍制的基礎上引用了部分唐朝軍階,首先以振威軍爲直屬軍隊的總稱,李思業自領振威軍大將軍;其下分爲衛、營、都、伍四級。

達到萬人則稱衛,每衛最多以五萬人爲限,且每衛中必須都要有步、騎、神機三個大兵種,衛的長官稱上將軍,其下設左中右郎將各一人爲副;其中以龍、武、虎、雀四衛爲李思業直屬。

衛下是營,爲千人級,每一營的上限爲九千人;長官稱都尉,兩名副手稱果毅都尉,從營開始就以兵種建制,也是從營開始,首領才能稱爲將軍。

營下是都,爲百人級,每一都的上限爲九百人;長官稱校尉,兩名副手稱折衝校尉。

都下是伍,爲十人級,每一伍的上限爲九十人;長官稱伍長,只設一副,稱伍副。

另外,李思業又挑選了三千精兵爲親兵營,以宋涌泉爲親兵營都尉,秦小乙、黃耀爲果毅都尉。

這樣密州建制後,振威軍下的第一衛—蒼龍衛正式成立,李思業兼任蒼龍衛上將軍,周翰海爲右將軍領步兵營;宋大有爲左將軍領騎兵營;冷千鐸爲中將軍領神機營,不過現在還沒有火炮,就把弩兵劃給了神機營。

在密州解圍的半個月後,李思業在軍中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儀式,哀悼在密州保衛戰中陣亡的將士,在一塊高三丈寬一丈的石碑上密密麻麻刻滿了三千名陣亡將士的名單,後來這塊碑被北唐英烈祠所藏,與內鄉十壯士碑並列在第一陳列廳。但這次密州戰役最耀眼的英雄卻是捨身炸炮的晁氏兄弟,在哀悼儀式上,李思業當著四萬振威軍的面,將振威軍蒼龍衛騎兵第一都的軍旗授與了晁氏三雄中的大哥晁雄(晁氏七雄已陣亡四人),任命其爲騎兵營第一都都頭,其兄弟晁義和晁傑爲左右副都,此後,晁氏三雄的騎兵旅一直便是振威軍中一隻最強硬的拳頭。

第11章 驚聞母訊第34章 假道滅虢第13章 仙師捉鬼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4章 耶律到來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1章 落草爲寇第11章 海權思想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24章 想做買賣第10章 小乙小乙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5章 宋十壯士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1章 驚聞母訊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2章 奴隸生涯第9章 愛恨情仇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4章 巧奪益都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3章 求訪大賢第9章 爾虞我詐第13章 再見舊人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10章 小乙小乙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5章 重返臨安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4章 耶律到來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1章 城破家碎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8章 貨幣政策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7章 計取李文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1章 落草爲寇第4章 行商新主第10章 小乙小乙第14章 思業降妖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2章 奴隸生涯第25章 做大買賣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4章 內鄉空虛第2章 初露鋒芒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22章 王府夜宴(五)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0章 議和(一)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2章 徐州會戰(二)第10章 蒲家撤資第9章 爾虞我詐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0章 威逼利誘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2章 徐州會戰(二)第3章 求訪大賢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2章 奴隸生涯第14章 思業降妖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13章 科舉發榜(下)
第11章 驚聞母訊第34章 假道滅虢第13章 仙師捉鬼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4章 耶律到來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1章 落草爲寇第11章 海權思想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24章 想做買賣第10章 小乙小乙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5章 宋十壯士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1章 驚聞母訊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2章 奴隸生涯第9章 愛恨情仇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4章 巧奪益都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3章 求訪大賢第9章 爾虞我詐第13章 再見舊人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10章 小乙小乙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5章 重返臨安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4章 耶律到來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1章 城破家碎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8章 貨幣政策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7章 計取李文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1章 落草爲寇第4章 行商新主第10章 小乙小乙第14章 思業降妖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2章 奴隸生涯第25章 做大買賣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4章 內鄉空虛第2章 初露鋒芒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22章 王府夜宴(五)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0章 議和(一)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2章 徐州會戰(二)第10章 蒲家撤資第9章 爾虞我詐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0章 威逼利誘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2章 徐州會戰(二)第3章 求訪大賢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2章 奴隸生涯第14章 思業降妖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13章 科舉發榜(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当县| 五寨县| 连平县| 富源县| 紫云| 大田县| 郓城县| 兴义市| 青神县| 林周县| 大方县| 巩义市| 江华| 沐川县| 卢湾区| 连南| 修武县| 泰来县| 贵定县| 海口市| 永川市| 湘阴县| 太仆寺旗| 榆社县| 崇义县| 宁陕县| 泰兴市| 宝丰县| 托克逊县| 南昌市| 唐河县| 曲靖市| 夹江县| 晋宁县| 台江县| 集贤县| 平潭县| 石棉县| 石河子市| 玉屏|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