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章 思業降妖

李思業一句話聽得那仙長臉色大變,他睜開一雙天目眼,惡狠狠地盯著李思業,半響才長嘆一聲:“罷了!凡人無知,不知天機不可泄,我欲自損五十年道行反落得如此下場,讓人齒冷。清風,收拾東西我們走吧!”

衆人頓時慌了手腳,皆回頭怒視李思業,那酒店的劉掌櫃連忙說道:“仙長息怒,他不是我們鎮上人!”

李思業見衆人中毒已深,便搖搖頭帶領手下離去。

來到大街上,李思業對王四寶說道:“明明有人取了豬血來弄鬼賺點小錢,可笑這幫人不知哪裡請來的仙長,白白被騙去那麼多錢。我倒真有點佩服那仙長,是個人才,不直接要錢,卻要銀子做什麼法器,編一通胡話還扯上二十八宿,最後知道抓不了鬼還留下一尾圓謊,怕人找上門去。真是人才啊!”

他突然有了一種招攬此人的想法,隨即搖搖頭,暗笑自己想法荒唐。

王四寶也笑笑說道:“不瞞東主,他哄得連我都有點相信了。你們呢?”

衆親兵都點點頭,表示和王四寶有同感。

衆人走到鎮口正要離去之時,王四寶突然想起一事:“東主!我有件私事可否讓我去辦一下,很快便回。”

“什麼事?”

“東主,我是潼川府人,離這邊東北約三百里,這次也沒有時間去了,我這幾年也攢下一點錢,我想給家裡送去。”

“可是三百里你怎能馬上就回?”

“不去潼川府,我大哥在這眉前鎮上有個拜把子,我託他送。”

“那就一起去吧!”

“我要去的那家人叫趙伯,他就住在鎮子的最南邊上,旁邊就是山神廟”

轉過彎,衆人便看到了趙伯家,旁邊一棵下有幾個孩童在玩耍。

“東主,那個穿紅的小姑娘便是趙大哥的女兒。”

王四寶笑笑上前說道:“二丫,我又來了,快去告訴你爹準備午飯。”

那女孩擡頭看見王四寶彷彿象見了鬼似的,扭頭就往家裡跑去,遠遠地還聽見她的大喊:

“娘!娘!那個能吃的豬叔叔又來了!”

“他奶奶的,這小娘眼睛好毒!我只來過一次,她便記住了。”

李思業強忍住笑:“若是我,也會記住的!”

衆人走到趙伯家,只見大門開著,這是一個典型的農家小院,三間半舊的瓦房,屋檐下掛著幾串曬乾的辣椒,前面是個小院,兩邊各有一個豬舍,院子裡有一隻老母雞正帶著一羣雞崽在地裡找食。

衆人剛要跨進院子,便聽見屋內傳來飯勺刮鍋底的聲音,一名中年男子從屋裡走出,他看了看王四寶便寒著臉說道:“你們來得不巧,我家剛吃過午飯。”

“我說趙大哥,別這麼小瞧人,我這次來可不是爲吃飯的。”

趙伯聽他們不吃飯,這才說道:“大家進屋坐吧!”

進了屋趙伯便朝裡間喊道:“他娘!你們先吃吧!客人吃過了。”

王四寶聽了微微有氣,他從袋中取出一包銀子放在桌上。

“請把這個轉給我大哥,裡面還有一封信”

說完又掏出一錠約十兩重的銀子道:“這是給趙大哥的,算是謝禮。”

就在這時,裡屋一直在窺視的趙伯孃子就象一隻奪食的母雞,飛奔出來一把搶過銀子。

她臉上笑開了花,眼睛裡放射出異樣的光芒,她拿著銀子左看右看,突然臉一沉對丈夫說道:

“這銀子恐怕是假的吧!不行!我要到鎮上找銀鋪問問。”說完不等衆人說話,一陣風似的跑掉了。

那趙伯見妻子出醜,只得苦笑著對李思業說道:“鄉下婆娘沒見過什麼世面,請東主見諒!”

李思業剛要說話,突然見酒店裡的小二從院門走過,心裡覺得奇怪便跟了出去,見他走進了不遠處的山神廟,他這纔想起這小二是來替劉掌櫃供錢的。

山神廟不大,門窗都已經沒有了,就只剩一間空空的殿堂,上面供了座泥胎,只見彩塑已經褪盡,露出黃土本色,看旁邊還塑有一犬便可推算出這泥胎應該就是二郎神楊戩了,可笑他左手的三尖二刃刀已經斷掉,不知被誰換成根扁擔,乍一看還以爲是個挑糞回來的老農。

泥胎的前面擺著一個案桌,腿已經掉了一條,桌面是用棺材板改成,上面放著一串錢,正是酒店劉掌櫃用來買通女鬼的免災錢,錢用一根紅繩串著,王四寶正提著褲子眼巴巴地看著那根繩,他本來是從自己褲帶上割下一截給劉掌櫃,不料割得多了一點,吃飽飯後剩下的又不夠了。

山神廟屹立在荒野中,背後是一片柳林,柳樹已經開花,爆出團團的柳絮隨風飄散,李思業和幾名親兵便埋伏在這片柳林裡,若那鬼來必然會從這柳林路過。

王四寶自告奮勇留在廟裡,李思業以爲他是以隊長之身犯險,心中暗暗嘉許。王四寶此時正蹲在案桌下面,錢已經被他扔到了地上,放在一塊小石板上,本來他已經取下了繩子,錢撒了一地,但他突然想到那鬼一枚枚拾錢肯定會看見自己,再加上他猛然記起這案桌的本來用途時,不禁嚇得毛骨悚然,便打消了取繩的念頭。

王四寶死死地盯著那串錢,心裡不停地咒罵著,地上已經被他撒了薄薄的一層沙子,無論誰走來,他都能聽見腳步聲。由於身體肥胖,他此時已蹲得兩腿痠軟。突然,王四寶覺得眼睛花了一下,他揉了揉眼睛,石板上什麼也沒有了,那串錢竟在剎那間蹤影全無。

“鬼!”王四寶只覺頭皮炸裂開來,他大喊一聲,腿一軟撞在案桌腿上,案桌頓時被頃翻,發出巨大的響聲。

李思業在柳林裡突然發現一道灰影從頭頂閃過,再細看時卻什麼也沒有,這時山神廟裡傳來了王四寶的大叫聲,他顧不得追出柳林,便率領衆人往山神廟跑去。進了廟只見王四寶坐在地上,臉色嚇得煞白,面頰上的肥肉在‘嘟、嘟’地顫抖著,牙齒在拼命地上下打架。

“你看見什麼了?”

“什、什麼也沒有看見!”

“那怎麼嚇成了這樣!”

“就是什麼也沒看見,才、才讓人害怕,錢已經被鬼取走了。”

“什麼鬼!胡說八道!”李思很清楚的看見那個灰影,那應該是個武功極高的人,他心裡已經略略有了腹案,他現在需要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想法。

地上沒有腳印,應該是從空中來的,後牆上有個空窗,朝著柳林方向,這人肯定就是從這裡進來的。按理再高的武功也不可能進窗拿錢就走,他必然要有個借力之處,李思業的眼光停在了泥胎之上,只能從這裡借力了。他開始細細的檢查這個泥胎,王四寶也站了起來,一手拉著褲子,繞到後面去檢查。

突然王四寶大叫起來,李思業等人衝了過來,只見王四寶指著泥胎的頭頂大喊:“快看那裡。”

由於年久,泥胎後面佈滿了灰塵,但就在它的頭頂卻清清楚楚印有四根指頭印,缺了一個無名指的痕跡。

李思業心中赫然開朗,有了這斷一指的手印,再加上王四寶那截份量比泰山還重的捆妖繩,這鬼還能跑到哪裡去,他對衆人笑笑說道:“走!跟我抓鬼去。”

“太祖偶過眉前鎮,百姓爲鬼魅所擾,太祖笑而捉之,遂收燕悲瀾”

—《北唐史.燕悲瀾列傳》

宋仙長的七星法壇就搭在山神廟前,經過二夜的趕工,最重要的法器——兩根亮銀棍已經鑄好,此刻就放在兩隻鋪有紅綢的大盤裡。

“仙師,是否可以開始了?”

“不!虛星尚未歸位,此時動手恐怕會驚動天庭。”那宋仙師見鎮上捐的銀兩有剩的,心中暗暗懊悔,早知便聽了那人所言,索性真鑄兩柄銀錘,可是話已說滿,又如何再添一件法器呢?

宋仙長突然大叫一聲:“清風!你可將爲師的玉淨瓶帶來?”

清風見師傅滿眼悲憤,彷彿已功敗垂成似的,他惶恐地跪下:“徒兒該死,只顧想著爲民除害,反倒把這件最重要的法器給忘了。”

“哎呀!”宋仙長拼命跺腳,他轉頭對鎮長一行人說道:“小徒愚笨,竟忘了盛妖血的玉淨瓶。唉!也不怪他,本來是抓鬼的,沒想到卻變成了捉妖,這可如何是好?”

“那用剩下的銀兩鑄個銀瓶可能替代?”李思業不知從那裡鑽出來,一臉肅然地看著宋仙長。

宋仙長呆呆的看著李思業,這本是他準備再翻過幾座山後最後纔要說的話,卻被這廝搶先說了出來,現在可如何圓下去,實在讓他好生爲難。

“是啊!宋仙長,用銀瓶行不行?”衆人七嘴八舌問道,生怕仙長再一怒之下拔腿走掉。

宋仙長見衆人湊趣,心中暗喜,他強忍住臉上的笑意。

“這....也罷!銀瓶不比玉瓶,效果可能會差一些,你們可要想好。"

“但憑仙長做主!”

於是,法器具備、腰包塞滿,宋仙長開始施法除妖,只他高站法壇之上,披頭散髮,兩眼炯炯冒光,左手桃木乾坤劍,右手捉鬼招魂幡,口中太上老君急急令,時而噴雲吐霧、時而火光沖天,只看得壇下一幫愚夫蠢婦個個磕頭如搗蒜。

“妖孽!哪裡走!徒兒,準備法器隨爲師進山除妖!”

一師一徒大呼小叫絕塵而去,剛出鎮口,卻見那個獻策之人帶著十幾名手下從樹林閃出,笑吟吟地攔住了前途,樹上又跳下一名半截黑塔般的大漢斷了後路。

“我擔心銀棍和銀瓶太重,仙長拿著吃力,特趕來相助!”

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13章 手足情斷第31章 北方來使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14章 思業降妖第11章 驚聞母訊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4章 奸雄之色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15章 重返臨安第34章 假道滅虢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6章 德州易手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19章 王府夜宴(二)序言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12章 科舉發榜(上)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12章 思業娶親第15章 重返臨安第8章 艱難創業第7章 圍魏救趙第8章 貨幣政策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31章 北方來使第8章 貨幣政策第2章 奴隸生涯第9章 聲名鵲起第2章 天上餡餅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6章 重獲自由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14章 奸雄之色第8章 蛇吞大象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13章 仙師捉鬼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15章 山東格局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7章 計取李文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章 城破家碎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4章 思業降妖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3章 巨賈賞識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1章 面臨抉擇第6章 分道揚鑣第35章 形勢急轉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25章 做大買賣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21章 渤海戰略(四)
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13章 手足情斷第31章 北方來使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14章 思業降妖第11章 驚聞母訊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4章 奸雄之色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15章 重返臨安第34章 假道滅虢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6章 德州易手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19章 王府夜宴(二)序言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12章 科舉發榜(上)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12章 思業娶親第15章 重返臨安第8章 艱難創業第7章 圍魏救趙第8章 貨幣政策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31章 北方來使第8章 貨幣政策第2章 奴隸生涯第9章 聲名鵲起第2章 天上餡餅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6章 重獲自由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14章 奸雄之色第8章 蛇吞大象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13章 仙師捉鬼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15章 山東格局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7章 計取李文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章 城破家碎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4章 思業降妖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3章 巨賈賞識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1章 面臨抉擇第6章 分道揚鑣第35章 形勢急轉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25章 做大買賣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21章 渤海戰略(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庄市| 永和县| 民丰县| 紫云| 策勒县| 兴隆县| 永春县| 黄陵县| 区。| 承德县| 永和县| 和田县| 永康市| 社会| 横山县| 新津县| 大丰市| 栖霞市| 佛坪县| 和平县| 霸州市| 梧州市| 晋城| 衡东县| 乌苏市| 罗城| 老河口市| 元江| 泗水县| 云南省| 西丰县| 广德县| 桂阳县| 饶平县| 商河县| 信阳市| 秀山| 华蓥市| 蒲江县| 萨嘎县| 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