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章 吞噬金國(三)

許州民亂,金府被燒爲白地,次日便有大量官兵進駐,許州的大戶們微微鬆了口氣,紛紛額首相慶,慶幸躲過這一劫,金府有朝廷背景,官府不管纔怪,不過只過了三天,近半官兵便逐漸撤離許州,已經平息的許州民亂似乎又開始有死灰復燃的跡象,有消息傳來,郭家田莊遭到二千多亂民包圍,只是幸虧郭莊主反應快,及時將一百多名奴隸還籍,才逃過滅門之禍,明明還有部分官兵駐紮,卻袖手旁觀,大戶們再也坐不住了,紛紛趕到州衙討個說法。

州衙裡已經亂成一團,從各縣先後趕來的數十名大戶家主鬧翻了天,拍桌踢凳,狂叫怒吼,就差揪著刺史黃宗耀大聲咆哮,就只起因於黃宗耀的一句話:矛盾自己解決。

黃宗耀一聲不響,只在幾十名衙役的護衛下冷冷地看著這羣大戶地主的鬧劇表演,直到他們都乏了,一個個坐回椅子安靜下來之時,他才慢慢走下臺階,看了看鬧得最兇的張千戶,這是一個長相與豬有某些共性的猛安大戶,原姓顏盞,改漢名爲張,世襲其祖上留下的千戶之爵,故人稱之爲張千戶,是僅次於金府的另一個許州豪強。

張千戶見刺史目光冷峻,下巴的肥肉劇烈地抖了一下,又想起金府慘禍,頓起兔死狐悲之痛,也毫不讓步,怒氣衝衝道:“亂民造反,黃大人作爲一州父母官不但不管,反而任其發展,請問官德何在?我等都是良善之人,生命卻得不到保障,請問天理何在?金國已經千創百孔,黃大人卻不建設、不安撫,反而任暴民亂上添亂,這官名又何在?”

“良善?官德?”黃宗耀一陣冷笑,“金國千創百孔是爲何,還不是你們這幫土紳強佔土地,逼農爲奴所至嗎?你們哪一家不是糧滿倉錢滿櫃,可你們誰又向官府交過一粒糧、一文稅,張千戶你交過嗎?”黃宗耀又盯著另一名瘦子道:“陳員外,適才你吼得最兇,那你呢?你又交過嗎?”

“可這是祖制所定,我們女真人不用交糧納賦,這並不能作爲官府不管我們的理由!”一胖一瘦兩個人幾乎同時吼了起來。

“是嗎?”黃宗耀淡淡一笑,轉身朝中堂走去,“那你們就請你們的老祖宗來救你們吧!”

“大人!”數十名大戶慌了神,一齊上前攔住他。

“可是大人,以前的事怎好現在來算”一名姓馬的猛安大戶躬身施禮道:“若大人肯保護我們,我們以後願意交糧納稅。”此人有些見識,從黃宗耀的態度曖昧,便隱隱猜到民衆鬧事恐怕背後不是那麼簡單。

自此,黃宗耀也不想再裝了,他索性撕下面具,赤裸裸地道:“既然話說到這個地步,我也就明說了,我可以要求軍隊保護你們生命財產安全,但條件只有二個:三天內,把你們手上的奴隸全部還籍,將你們的土地地契交給官府,否則民衆鬧事,愈演愈烈,你們就自保吧!”

大戶們面面相視,均被他的後一個條件驚呆了,“大人!奴隸還籍可以,可土地地契交給官府又是什麼意思?”

“實話告訴你們,我已經聽到風聲,限田令馬上就要施行了,我只是想先覈準你們手上具體的土地數,並不是要沒收你們的土地,早做晚做都要做,我勸你們還是乖乖交了吧!”

黃宗耀走到門口,突然又回頭冷冷道:“誰擁有私人武裝,就視同造反,軍隊將格殺勿論!”

一連數日,州衙門可落雀,並無一人來辦理交割地契的事,這夜,突然有上萬百姓包圍了張千戶的府上,但這一次卻有軍隊暗中護衛百姓安全,在交涉無果的情況下,亂民闖進張千戶的府內,殺死張千戶及他的三個兒子,釋放奴隸,燒燬地契,沒收全部財產,一切井井有條,哪裡是暴民的所作所爲,分明有組織有預謀的行動,最後將張千戶的妻妾趕出大門,一把火將張千戶的府邸燒得乾乾淨淨。

張千戶府再次出事,頓時將許州的猛安大戶們逼到了絕路,他們開始組織起來,準備以武力對抗暴民,不料各府的家丁剛剛聚齊,立刻便被軍隊包圍,家丁們不堪一擊,或死或降,一幫烏合之衆立刻煙消雲散,緊接著,另一個大戶陳員外家也出了事,人頭也被掛在城門口示威,這下,大戶們坐不住了,紛紛釋放奴隸,拿著地契,攜家帶口逃到州衙避難。

民衆鬧事彷彿是一場流行感冒,很快,許州鄰近的唐州、蔡州、穎州都依次爆發了同樣的民衆騷亂事件,內務軍儼如救火隊,四處撲救,效果卻甚微,漸漸地針對猛安大戶的百姓鬧事愈演愈烈,範圍越來越廣,朝廷中抗議聲一波接一波,要求李思業用霹靂手段,儘快撲滅這場已經危及金國統治的,反女真大戶的奴隸解放運動。

“啪!”一份《齊魯週報》扔到元好問和姚樞面前,李思業面色陰沉地對二人道:“你們看到沒有,這報紙上竟然有人說民衆鬧事是我們在背後策劃指使,有人這樣想我並不在乎,可是、可是這《齊魯週報》是我們的報紙,王若虛怎麼能登這樣的文章!他的胳膊是拐向哪邊的?”

元好問接過報紙,看了看那篇文章笑笑道:“這個寫文章的鋒銳其實就是我。”

李思業就彷彿迎面捱了一拳,突然神思恍惚,有些辯不清東南西北,他深吸一口氣逐漸冷靜下來,元好問此舉必有深意。

元好問一邊給李思業端過一杯茶一邊笑道:“殿下一定很奇怪,我爲何要刻意揭露這些,其實就算我們不說,有心人也一定會猜到這事和殿下有關,哪有百姓鬧事可地方軍隊卻保持沉默的,凡事有好有壞,隱瞞著或許可以保住一點名聲,可最後效果卻未必理想,捅開了,讓大家都心知肚明,纔會有更多人自覺配合殿下的下一步棋。”

這時,姚樞也笑著接口道:“最妙的這只是一個匿名的評論,大家也不知道這是誰寫的,消息是否屬實,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如果對殿下不利,殿下矢口否認便是,如果向有利的一邊發展,殿下就保持沉默,坐收漁利,何樂而不爲。”

李思業突然笑笑道:“其實這事也很明顯,完顏阿虎便猜到是我們做的,昨天夜裡專程來找我。”

“他說了什麼?”

“他請我饒過完顏家族!”

元好問和姚樞對望一眼,突然異口同聲問道:“那殿下的意思是?”

“那就要看我下一步進行得是否順利!”李思業眼中閃過一抹殺機,如果他的限田令遭遇強烈牴觸,那他只好用武力來解決了。

中興二年十月,由許州引發的奴隸解放運動漸漸平息,但百姓參與這場運動的根本目的,還是爲了獲得土地,就在秋收剛剛結束,由李思業簽發的限田令很快便傳到了中原大地,這是金國的土地革命,是奴隸解放運動的深化,作爲大量獲得自由的農民,如果沒有土地,他們依然是地主的附庸,反而會遭受雙重剝削。限田令採用和山東同樣的辦法,由官府收回所有猛安大戶的土地,若是世襲的封地,便採用按官價贖買的方式收回,如果是後買進的土地,也按當時的交易價格贖買,但如果沒有證據土地是屬於私產,則一律沒收,沒有試點,幾乎在金國各地同時進行,暴風驟雨般,容不得反抗、容不得等待。

在此之前,振威軍經過近一年的部署,各地官員經過近一年的清洗,已經完全控制了金國各地,更重要的一張牌,那便是民衆的全力支持,一支支自發組織起來的土地糾察隊,被武裝成民團,協助官府對每一戶猛安豪強進行土地的清查,僅僅一個月,到十一月底時,被官府收回的土地就佔了金國土地的九成,當然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僅振威軍出面鎮壓的反抗就達三百多戶,而且處置極爲嚴厲,只要膽敢反抗限田令的猛安大戶,不但得不到一文補償,而且土地要全部沒收,家主重則砍頭,輕則被送到礦山服苦役五年,在殘酷的鎮壓下,各地猛安豪強的起義剛剛冒出苗頭,便被立刻打得稀爛。

十二月,隨後進行的授田正式拉開了大幕,土地分爲永業田和口分田兩種,永業田每戶覈定爲十畝,可以讓子孫繼承,不準買賣;而口分田則按人頭配給,丁男丁女都可受,但多寡不均,主要看受田人從事的工種,務農者可得五畝口分田,務工者只得三畝,且每戶最多不超過十畝,口分田不可繼承,受田人死亡後要交回官府,隨後,又按每戶不同的情況將田賦細分五類七十二檔,最低的可減免一切稅賦。

由於金國經過年年混亂、戰爭,人口已經銳減,在授田完成之後,幾乎還有六成的土地被官府控制,爲此,官府又以極低的租子招人耕種,用作儲備用土地。

土地革命一直延續到中興三年的春耕前,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空氣中淡淡地瀰漫著樹脂的清香,這是春天的氣息,溼潤的土地飢餓似的等待著人們將它翻開,並撒上麥種,得到土地的人民在田地裡瘋狂地耕作,似乎要將所失去的都統統在這個春天裡全部補回來,這注定是一個不尋常的春天,它預示一個新的時代即將開啓——

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2章 初露鋒芒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13章 手足情斷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13章 再見舊人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11章 驚聞母訊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14章 巧奪益都第7章 錢重於山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3章 巨賈賞識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6章 德州易手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2章 初露鋒芒第1章 落草爲寇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1章 饑荒之禍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2章 徐州會戰(二)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24章 想做買賣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13章 手足情斷第13章 再見舊人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5章 重返臨安第2章 奴隸生涯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34章 假道滅虢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9章 聲名鵲起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17章 難唸的經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35章 形勢急轉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10章 威逼利誘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0章 議和(一)第9章 爾虞我詐第4章 耶律到來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5章 完顏心事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4章 思業降妖第34章 假道滅虢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13章 手足情斷第34章 假道滅虢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8章 蛇吞大象第4章 行商新主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8章 貨幣政策第11章 海權思想第9章 爾虞我詐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9章 聲名鵲起第1章 落草爲寇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15章 飲馬江南(二)
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2章 初露鋒芒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13章 手足情斷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13章 再見舊人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11章 驚聞母訊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14章 巧奪益都第7章 錢重於山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3章 巨賈賞識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6章 德州易手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2章 初露鋒芒第1章 落草爲寇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1章 饑荒之禍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2章 徐州會戰(二)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24章 想做買賣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13章 手足情斷第13章 再見舊人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5章 重返臨安第2章 奴隸生涯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34章 假道滅虢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9章 聲名鵲起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17章 難唸的經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35章 形勢急轉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10章 威逼利誘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0章 議和(一)第9章 爾虞我詐第4章 耶律到來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5章 完顏心事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4章 思業降妖第34章 假道滅虢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13章 手足情斷第34章 假道滅虢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8章 蛇吞大象第4章 行商新主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8章 貨幣政策第11章 海權思想第9章 爾虞我詐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9章 聲名鵲起第1章 落草爲寇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15章 飲馬江南(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畴县| 永定县| 洞头县| 韩城市| 平谷区| 突泉县| 乌鲁木齐县| 历史| 江津市| 冷水江市| 富裕县| 贵南县| 天全县| 阳东县| 毕节市| 三河市| 花莲县| 凤庆县| 湘潭县| 蓬安县| 如东县| 崇义县| 新野县| 通渭县| 屏东县| 江源县| 邹城市| 平顶山市| 星子县| 博客| 桦川县| 侯马市| 太原市| 扎兰屯市| 麻城市| 高唐县| 江川县| 商丘市| 磴口县| 汨罗市| 贺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