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章 江山如棋(六)

夏貴冷笑一聲道:“此事大家心知肚明,你爲何偏要說出來撕了顏面,既如此,我也不客氣了,來人!給我灌酒!”

幾名虎狼士兵衝入牢內,摁住謝道清的胳膊,揪起她的頭髮,便要強灌毒酒,“且慢!”謝道清突然厲聲道:“哀家是當今太后,你們放開哀家,哀家自己了斷就是!”

正要灌酒的軍士遲疑一下,擡眼向夏貴望去,夏貴點了點頭,謝道清顫抖著手將藥瓶接了過去,半晌方絕望道:“要哀家死可以,但你要告訴哀家,丁大全那逆賊已經篡位了嗎?”

“哼!這已經與你無關,不過爲讓你走得安心,我可實話告訴你,丁相國已爲攝政之王,全力輔佐皇上治理江山,至於你所想的,或許會有那麼一天,那時我也會成爲開國之臣!”

謝道清死死地盯著他,一字一句帶著刻骨的仇恨道:“你莫忘記你在先帝面前發過的誓言!”言罷,拔掉瓶塞,將毒酒一飲而盡!

夏貴望著她的身子慢慢萎縮成一團,淡淡笑道:“誓言?那是嘴上說的,老子心裡可不是那樣想的!”

他輕輕鬆了口氣,突然,他反手一劍,迅捷無比的劍刃刺穿了董宋臣的胸膛,夏貴獰笑一聲:“皇上有言,你沒什麼用了,就去伺候這個女人吧!”

“砰”地一聲,董宋臣的死屍栽倒在地,極度詫異、震驚的眼珠變成灰白色,只駐留著最後一絲對富貴的依戀。

宋新帝即位不到一年,宋權相丁大全發動宮庭政變,假借理宗之弟嗣容王趙與芮造反的名義血洗朝中反對他的大臣、宗親,毒殺太后謝道清,隨即將所有的責任都推給了趙與芮,並自立爲攝政王。

十日後,在左相謝方叔、次相桂如淵、中書門下平章事徐清叟、吏部尚書樑成大、戶部尚書馬天驥,以及江淮兵馬使曾從龍、京湖制置使史嵩之、四川宣撫使蒲擇之以及各地掌握軍權的將領馬天驥、夏貴、張大悅、楊大淵、李知孝、吳淵等等數百名軍政官員的聯名呼籲下,又在西湖和他祖地炮製了龍興的瑞兆,要求擁立丁大全即位,取代趙宋江山,此時眼看宋國滅亡在即,稍微忠義之臣自知孤掌難支,紛紛棄官而逃,丁大全趁機濫用親信,大肆封爵,連他舊府看門之人也得了六品之官。

呼籲之聲愈演愈烈,甚至出現百萬民書、數十位百歲老人午門外求拜等等民意現象,各種手段無不用其極,丁大全這才假惺惺三次推遲不過,方告罪太廟,即位大統,改國號爲齊,自此,茍安一百多年的南宋江山宣告結束,新朝齊國建立。

丁大全篡位後,只有金國派戶部侍郎張天綱爲使,出使新齊,祝賀丁大全登基,而其他各地反對之聲洶涌浪起,丁大全遂命令各地軍隊嚴厲鎮壓,戀宋者殺無赦,由此臨安太學生被殺八百餘人,此外建康府、平江府、慶元府、廣州、福州等各地士人、學生被殺者超過三千人,血流成河,故宋江山處於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

賈似道是行至鄧州得知丁大全篡位的消息,或許他一輩子也忘不了那一剎時的感受,那是一種被抽掉脊樑骨的楚痛,他攤若軟泥,靠在牆邊久久說不出話來。

夜裡,他凝視著昏暗的光暈,豆大的燈苗在忽閃跳躍,將他的身影映照在牆上,長長地,拖成一道鄉愁,雖然早知道會有這一天,但它真到時,還是無法自抑,不知不覺,兩行清淚已經流下臉龐。

“也罷,隨它去吧!自己不也走在這樣一條路嗎?”良久,賈似道微微嘆了口氣,又生出一絲慶幸,如此,自己就不算叛國了。

他抽出一紙素箋,正式寫下了效忠之信,連夜派人送給李思業。次日,他打馬狂奔,直奔襄陽而去,不料,他剛到唐州便碰到了回撤的李思齊大軍,李思齊也是剛剛得知臨安政變,按照原定計劃,他立即撤軍回金國,這樣,便大大減輕了對襄陽的軍事壓力,也給了杜杲一個討逆的機會,但李思齊此時卻還不知道杜杲已經病危。

李思齊看完主公寫給他的親筆信,心中暗暗吃驚:“杜杲已經病危了嗎?如此,自己又有何可懼?爲何主公又改變計劃,命人去說降?”

想到此,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賈似道問道:“是主公命你去說降的嗎?”

“不是!是我主動要去的。”坐在刀光劍影的大帳裡,賈似道心中忐忑不安,懾於李思齊的威壓,他竟老老實實,一句廢話也不敢多講。

“那你有何憑恃能說降襄陽?”或許覺得自己的態度也有些嚴厲了,李思齊面上多了幾分和善,他緩緩解釋道:“非是我要問你這麼多?而是這會影響到我的戰術部署,所以我必須要很詳細地知道,賈先生莫怪。”

“那裡,是我唐突了,打亂的將軍的部署,不過主公的意思也是能不動武則儘量不要動武,所以我纔敢毛遂自薦,我和襄陽制置副使呂文德私交頗好,可以和他說上話。”

李思齊沉思了片刻又問道:“那先生需要我們幫你做點什麼?”

“將軍屆時只要在襄陽城外適當製造點壓力便是了。”

李思齊點點頭道:“如此,我派人護送你去襄陽!”

“上將軍,末將倒有一計,可配合賈先生的說降。”帳下站起一將,正是剛剛被升爲左將軍的餘階。

“你說來!”

餘階走到賈似道面前,笑笑道:“據我所知,鎮守襄陽西門的李伯淵原本就是武仙軍大將,被蒙古人擊潰後,投降了宋國,現在宋國政局動盪,人心不穩,李伯淵的老母妻兒尚在穎州,他焉能安心,如果能將李伯淵也說反投降,那呂文德見大勢已去,自然也就聽從了賈先生之勸,此乃釜底抽薪之計,賈先生以爲如何?”

“餘將軍的好計!”李思齊雙手擊拳喝彩道:“我這就派人將其老母接來,再修書一封給賈先生帶上,若李伯淵肯投降,我保他爲穎州團練使。”

賈似道呆呆地望著這個紅得發紫的抗蒙名將,他的計策要遠遠比自己高明得多,有把握得多,李伯淵鎮守城門,他若肯降,那呂文德降不降已經不重要了。

“餘將軍的計策高明”賈似道的嘴角露出一絲苦澀的笑意道:“賈似道願意一試。”

果然,杜杲聞丁大全謀逆,不禁鬱憤難當,當夜便吐血在軍營病逝,他遺命大將全子才率八萬忠心於他的部隊赴臨安將逆賊丁大全碎屍萬段,恢復趙宋江山。

當賈似道抵達襄陽的時候,全子才正率軍東去,他拜會了呂文德,只推說自己聞臨安事變便折道返回,絕口不提勸降之事,呂文德當即任他爲行軍司馬,參贊軍務。

......

這幾日李伯淵顯得憂心忡忡,每日天不黑便回到家中,他的妻兒老母都在穎州,襄陽的住處只有一個新娶的小妾,名喚玉娘,玉娘是也是知書人家女兒,溫柔賢惠,知道丈夫有心事,也不多問,每日只是做好飯菜,夜間曲意迎奉,極盡所能安撫丈夫。

這一日,李伯淵回來晚了些,天已經黑了,玉娘急忙給丈夫脫外套,李伯淵擺擺手止住了她:“算了,今晚是我值夜,這外套就不脫了,我吃了飯就走。”

玉娘應了一聲,急忙擺上了飯菜,又拉過椅子,拍了拍灰,服侍丈夫坐下,李伯淵舉起筷子,只掃了一眼桌上,便緊鎖眉頭看著她,最後開口道:“怎麼還是醃蘿蔔條,不能換一樣菜嗎?”

玉娘卻沒吭聲,只是默默地吃著白飯。

“怎麼?難道是家裡沒錢了嗎?我前兩天不是剛拿回一百貫錢嗎?你是怎麼用的!”李伯淵把碗重重一摔,目光陰沉,審視著玉娘,過了半天,玉娘方低聲道:“這米價又漲了,要八十貫才能買到一斗,家裡正好沒米了,我聽說米價還要漲,就全買成米了,剩下一點錢買了點鹽,一百貫錢就、就這麼沒了。”說著,兩顆清亮的淚水,從白瓷般的臉龐滑下。

“啊!是爲夫不好,錯怪你了。”李伯淵心中抱歉,急替玉娘將眼角淚水擦去,玉娘再也忍不住,撲在丈夫的懷裡痛哭起來:“這日子怎麼這麼艱難啊!”

李伯淵臉色鐵青,一言不發,拳頭捏得嘎巴嘎巴響,連自己的女人都呵護不了,他這個男人還有什麼用?

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章 落草爲寇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14章 巧奪益都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0章 小乙小乙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9章 爾虞我詐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4章 內鄉空虛第13章 再見舊人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8章 挽月之心第10章 蒲家撤資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6章 德州易手第6章 分道揚鑣第11章 金國名士第2章 徐州會戰(二)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16章 變天之兆第3章 求訪大賢第1章 饑荒之禍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6章 重獲自由第24章 想做買賣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11章 面臨抉擇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10章 小乙小乙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13章 手足情斷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13章 手足情斷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8章 貨幣政策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8章 挽月之心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5章 宋十壯士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5章 完顏心事第34章 假道滅虢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11章 議和(二)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9章 聲名鵲起第15章 山東格局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10章 議和(一)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16章 變天之兆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34章 假道滅虢第12章 科舉發榜(上)
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章 落草爲寇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14章 巧奪益都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0章 小乙小乙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9章 爾虞我詐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4章 內鄉空虛第13章 再見舊人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8章 挽月之心第10章 蒲家撤資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6章 德州易手第6章 分道揚鑣第11章 金國名士第2章 徐州會戰(二)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16章 變天之兆第3章 求訪大賢第1章 饑荒之禍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6章 重獲自由第24章 想做買賣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11章 面臨抉擇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10章 小乙小乙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13章 手足情斷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13章 手足情斷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8章 貨幣政策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8章 挽月之心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5章 宋十壯士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5章 完顏心事第34章 假道滅虢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11章 議和(二)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9章 聲名鵲起第15章 山東格局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10章 議和(一)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16章 變天之兆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34章 假道滅虢第12章 科舉發榜(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团风县| 宜阳县| 安陆市| 郁南县| 尼木县| 上栗县| 平度市| 兴隆县| 仁怀市| 井冈山市| 天镇县| 商洛市| 屏东县| 乐至县| 普兰店市| 亚东县| 缙云县| 兴宁市| 澄迈县| 西乡县| 东城区| 湟中县| 洛隆县| 凯里市| 扎囊县| 临洮县| 忻城县| 栾城县| 原平市| 广元市| 怀仁县| 金寨县| 桑植县| 开封市| 屯门区| 神池县| 曲松县| 台前县| 商洛市| 郓城县| 镇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