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章 飲馬江南(一)

唐升隆元年十月,由唐齊兩軍在琉求的擦槍走火引發了兩國間的信任危機,丁大全舉國徵兵,瘋狂擴軍備戰,命京湖制置使史嵩之率本部三十萬大軍移師江陵,扼守長江,切斷襄陽與四川的聯繫,命剛剛從南京返回立爲太子的丁壽輝爲天下兵馬大元帥,又升江淮兵馬使曾從龍爲樞密院副使輔之,共率慶元府、紹興府、平江府及湖州、徽州等各路廂軍以及御前諸軍共計四十萬屯兵揚州,抵禦駐防徐州的李思齊軍南下。

與此同時,他又任命心腹禁軍都統領張大悅爲福建經略使兼水軍大都督,調廣州、建康、揚州、明州等各路水軍近千艘戰船齊聚泉州,又強行徵集民船三千餘艘爲後備,準備趁李思業北伐西夏故地之際,大舉進攻琉求,企圖拔掉這顆背上的釘子。

山雨欲來,齊國大地上戰爭陰雲瀰漫。

南京,大慶宮,今天是大朝之日,數百名朝臣魚貫而入,分坐大殿兩旁,衆人皆神情激動,議論紛紛,齊國挑起戰爭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難民大量涌入唐國,若不及早採取各種應對措施,難民潮必將對邊境各地造成巨大的衝擊。

“皇上駕到!”

殿前執事官一聲鞭響,大殿裡頓時變得鴉雀無聲,數十名黑衣侍衛將唐國開國皇帝李思業簇擁而出。

“開殿!”

執事官的聲音久久地迴盪在空曠的大殿之中。

“吾皇萬歲萬萬歲!”

衆臣排成三列,一齊向李思業長施鞠躬禮。

“各位愛卿免禮,請坐。”

唐國平時並不上朝,一般官員自在衙門裡辦公,只有在規定的時間或發生特殊事件時,才集中議事,議事又分大朝和內朝兩種,大朝就如今天一樣,由各部、司的重要官員集中在大慶殿,共商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只有員外郎以上的官員纔有資格上殿,大朝是固定的,每月的一日舉行;而內朝則是宰相和六部尚書以及各監令參加的小會議,就一些緊急事態進行磋商,一般每十日一次。

今天的議題,早在半個月前就散發,主要是討論齊國移民安置的問題,由本期掌執政事筆的門下侍中郝經主持。

“陛下,各位大臣,齊國難民從年初開始爆發,愈演愈烈,截止到上月,涌入我國的齊國難民已超過二百萬戶,千萬人口,其中主要集中在襄陽—鄧州及唐州—蔡州這兩大片區域,還有就是淮北四州,難民潮的到來有利有弊,關鍵是採取有效的對應策略,化弊爲利,各種數據早在半月前就散發給各位大臣,想必大家都有所準備,下面可以由各位開始發言。”

郝經的職責是拋磚引玉,並不主導議題,他話音剛落,戶部尚書張天綱出列奏道:“陛下,難民主要是戶部的事,臣當仁不讓!”

李思業點點頭笑道:“張愛卿是老戶部了,經驗豐富,盡請直言。”

“關鍵就是郝大人所說的那四個字,化弊爲利,我倒列了一個方案,給大家說一說,看看可妥當。”

張天綱取出一個冊子,展開大聲道:“共有四個方面,首先是接濟,流民到我唐國首先便是生存問題,天氣也漸冷,過冬也是個大問題,所以糧食、衣服不能少,我視察了流民最集中的唐州和許州,兩個地方的難民人數差不多,但許州的情況卻要好得多,主要是許州刺史黃大人親自督辦此事,派出許多精明能幹的官吏分組負責,有的負責糧食、有的負責醫藥、有的負責治安,衣服被褥、帳篷房舍等等都各有專人負責,又從本鄉人中招募自願者協助,所以流民人口雖多,但卻井井有條,許州的經驗值得大力推廣。

其次是安置,我建議先將移民安置在中原一帶,這裡久經戰火,人口稀少,正需補充,可由各州抽調骨幹組成專門的從事官,一部分到難民集中區登記戶籍,安排遣送,另一部分則在本州準備接受,然後再由地保組織流民互助組,將他們組織起來,統一修建房舍,開墾土地,最後流民互助組便可直接轉成民團。

第三是土地,這也是流民安置的重中之重,我們戶部內部討論了好幾次,得出的方案是先租種後所用,我們官府現在手中有大量土地,正好給他們租種,等租種滿一定期限後,再將所租種的土地轉爲他們的永業田,當然我們戶部可擬出具體方案。

最後一條是稅賦,應效仿山東的成熟經驗,實行二免三減半的法子,田租也要降到最低,修養生息,現在朝廷財力充裕,確實不缺這點賦稅。以上便是我們戶部提出的原則性方案,各位看看,可有補充沒有。”

“說得好!各位愛卿可有補充?”李思業讚賞地看了一眼張天綱,在所有金國的舊臣中,他最欣賞的就是此人,有原則但並不愚忠,有才能卻並不壓下,所以金國舊臣中就只有他和完顏阿虎能擠進唐國的決策集團。

“陛下,臣有補充。”話說的卻是右相、中書令元好問,他的方案和張天綱大致相同,只是在第一條上有些補充,元好問先施了個禮,方纔笑道:“張大人不愧是老戶部,面面俱到而且切實可行,我只在官員的安排上在補充一點,就是將流民安置和官員的考評結合起來,若做得好的,可給‘兩最’的獎勵,做不好的,無論其他方面的表現再出色,今年的考評也只能給中下,這樣既有獎勵,又有鞭策,流民的安置才能做好。”

自張天綱和元好問提出意見後,又有多人發言,姚樞以爲應將流民打散,不能原鄉村整體安置,以防止流民聚衆鬧事;李汾的意見是在即將到來的冬天以工代賑,組織流民興修水利;王文統的建議卻是儘快組織民團,投入到預備役的訓練中去。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基本就將流民的安置定了下來,隨後,李思業命元好問爲這次流民安置的總負責人,張天綱爲副,擬出細則,協調各部及地方。

此次大朝,足足討論了近四個時辰,才告以結束,李思業回宮並沒有休息,而是聽取張柔關於齊國的形勢報告,情況已經相當不妙。

李思業現在並不想進攻齊國,按照他的部署,應該是先解決完蒙古人後,再從容收拾齊國,忽必烈是一頭睡在身邊的猛虎,隨時會南下噬人,須及早圖之,而丁大全不過是條狗,叫喚得兇,卻不堪一擊,但此時的形式已不容他再等,琉求是他的糧倉和錢倉,一但丟失,丁大全會獲得一劑強心針,而他會在五年內也無力進攻齊國,李思業考慮再三,終於還是決定分四路大舉進攻,一鼓作氣掃蕩齊國。

唐升隆元年十一月,登州軍港,數百艘巨大的運兵船停滿了港灣,軍旗飛揚、鼓鑼震天,黑壓壓的士兵一眼望不見頭,這是從唐國各地彙集的散軍,一共十萬人,如同無數條長長的黑線,一隊隊士兵殺氣騰騰地登上戰船,裝滿士兵的戰船一艘接一艘駛向外海,在那裡,已經有數十艘衛護艦隊靜靜等候,大船最終將編成一個巨大的船隊,向南而行,開始它征服齊國之旅。

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14章 思業降妖第15章 山東格局第10章 議和(一)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24章 想做買賣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4章 行商新主第8章 貨幣政策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12章 宋國密使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2章 小鎮鬧鬼第7章 被逼釀酒第15章 山東格局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1章 落草爲寇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9章 聲名鵲起第2章 徐州會戰(二)第17章 難唸的經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36章 再見宋國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5章 完顏心事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10章 議和(一)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4章 高等官學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6章 德州易手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5章 蕭府疑雲第11章 驚聞母訊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8章 艱難創業第32章 身份暴露第3章 巨賈賞識第7章 錢重於山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8章 貨幣政策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5章 重返臨安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8章 艱難創業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16章 變天之兆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31章 北方來使第10章 小乙小乙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16章 變天之兆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6章 風起雲涌(六)
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14章 思業降妖第15章 山東格局第10章 議和(一)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24章 想做買賣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4章 行商新主第8章 貨幣政策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12章 宋國密使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2章 小鎮鬧鬼第7章 被逼釀酒第15章 山東格局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1章 落草爲寇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9章 聲名鵲起第2章 徐州會戰(二)第17章 難唸的經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36章 再見宋國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5章 完顏心事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10章 議和(一)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4章 高等官學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6章 德州易手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5章 蕭府疑雲第11章 驚聞母訊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8章 艱難創業第32章 身份暴露第3章 巨賈賞識第7章 錢重於山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8章 貨幣政策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5章 重返臨安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8章 艱難創業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16章 變天之兆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31章 北方來使第10章 小乙小乙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16章 變天之兆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6章 風起雲涌(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觉县| 固原市| 定西市| 台江县| 东丽区| 南宫市| 贵定县| 渝中区| 宁阳县| 阿尔山市| 灵石县| 合江县| 汪清县| 阿拉尔市| 合水县| 鄂托克前旗| 莲花县| 平山县| 临湘市| 靖边县| 阜阳市| 克山县| 泸溪县| 栾城县| 青岛市| 滁州市| 冀州市| 达日县| 巨鹿县| 明光市| 哈巴河县| 英超| 若羌县| 辽阳市| 新津县| 色达县| 海宁市| 永川市| 射洪县| 大兴区| 高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