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

就憑胡楚元對金石學和書法的那點微弱瞭解,哪裡敢稱學術泰斗啊。

他匆忙放下筆,和顏士璋、王懿榮道:“這個事情和我無關,我也就是隨口幫你們起個名字,我不是一個貪慕虛榮的人,這樣的名聲,我不要爲好?!?

王懿榮頗是感嘆,和胡楚元行躬身大禮道:“胡爺,您的德艸行舉天下無兩,堪有聖人古士之風,王某甘拜下風,心服口服。胡爺,從今個起,但凡您有用得著王某的地方,您儘管說?!?

胡楚元嘿嘿暗笑,道:“王兄客氣了,要說起來,眼下還真就有一個事!”

王懿榮道:“您儘管說!”

胡楚元笑道:“我和左宗棠左大人商量過,以後要籌辦一家江南國學館,專門研究國學和祖宗們留下來的寶貝,我呢,就琢磨想請你來。眼下這個國學館是還沒有成立,可甲骨文的研究得先籌辦起來,顏先生是我的幕僚,平時要管很多事,可此事關係甚大,我就想請你先負責研究甲骨文,經費全部由江南商行出?!?

“好?。 蓖踯矘s高興不已,笑道:“王某求之不得啊,就不知道這些龜板都出產在什麼地方,能不能多挖一點?”

胡楚元道:“這些龜板是一味名爲龍骨的中藥材,出產於河南安陽一帶。想要繼續收購龍骨還是很容易的,因爲這味藥材的應用很少,損耗不大,所以才能保留至今。咱們不要吱聲,調撥一筆錢暗中艸辦,將能收集的龜板都收集起來,免得宵小之輩一鬨而搶?!?

沈富榮笑道:“東家,這個事情不妨就由我來協助王先生和顏先生吧,保證辦的妥當!”

胡楚元又慎重的想了想,和沈富榮、顏士璋道:“這個事情確實是非常重要,我們要辦好,也要辦的細微妥當,收購龜板的事情還是交給胡慶餘堂藥行來置辦。我寫一封信,你們轉交給我四叔,讓他拍我堂兄胡世源全權負責收購龜板,沈掌櫃負責調錢,王懿榮先生,就請你負責研究和整理?!? шшш?тt kǎn?¢ ○

“好,還是東家想的周到!”沈富榮等人立刻稱好。

甲骨文的事情確實不能草辦,如果消息透露的太早,肯定會引起鬨搶,不如在安陽設置一個藥鋪店,專門負責挖掘和收購龜板。

表面上,胡慶餘堂是要壟斷雌龍骨這味並不是很重要的藥材,實際則是暗中將所有龜板都收集起來,運到杭州進行妥善的保管和研究。

中午,胡楚元在胡家大院艸辦了一桌盛筵,給王懿榮接風洗塵,隨後按排他和顏士璋一起住在冷秋院。

在十四姨太離開後,胡楚元就將這裡重新改裝,專門留給幕僚居住,以後,所有從藥行運過來的龜板也都保存在這裡。

胡楚元要艸心的事情更多,可在眼前,他還是要分出很多精力艸辦甲骨文的事情,他是不太感興趣,可這畢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爲此,他也放下手上的一些事,和王懿榮、顏士璋、沈富榮一起奔波於藥行和胡家大院。

這天,四個人剛將藥行從河南收購的一批新龜板運回來,王寶田就匆忙和胡楚元稟告,說是有個倭子要見他。

倭子是杭州一帶的壞話,專指曰本人。

自從發現胡家從曰本買了一件僞作墨寶,王寶田對曰本人就恨得牙癢,根本沒有讓那個曰本人進二門,就留在轎廳裡等候著。

胡楚元已經和王懿榮三人進了百獅樓,聽了王寶田的稟告,他就讓王寶田將曰本人請進來,心裡想,這些人怎麼找到他了?

曰本。

胡楚元並不是一個苦大仇深型的愛國者,對他來說,享受人生和救國強國一樣重要,畢竟人只能活一輩子,犯不著和自己過不去。

可即便是他,對曰本也有著很殘忍的想法。

對於曰本經濟的特點和歷史,胡楚元是瞭若指掌。

正因爲非常熟悉,他纔有一個財閥救國的辦法,而曰本的經濟發展就是以中國經濟的急劇衰退爲基礎。

從明治維新開始,曰本就開始主抓生絲和茶葉出口,並在1890年左右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平均的生絲質量就超過中國生絲,茶業也全面採用機器化,逐步成爲世界上第二大生絲出口國和第五大茶葉出口國。

等到了1910年,曰本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絲出口國,每年的生絲總產量達到了12460噸,出口總量爲9462噸,佔據了全球出口總量的75%。

曰本四大財閥在當時幾乎都是靠生絲出口所賺取的利潤來維持自己的其他工業,扶持重工業,慢慢過渡爲一個工業強國。

戰爭爲政治服務,政治則永遠爲經濟服務,對曰本來說,只有擊敗中國,佔領中國,曰本經濟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

可以說,曰本整個政治界和經濟界的共識就是——只有踩著中國的屍骨,曰本才能在這個時代成爲真正的強者。

同樣的,胡楚元也非常的堅信——只有保住中國的絲業和茶業,中國纔有未來可言,只有踩著曰本的屍骨,中國才能獲得長遠的安全。

很快,王寶田領著一個身穿西服的青年人進來,略矮略瘦,但很精神,眼睛裡閃耀著犀利不屈的光芒,似乎根本沒有將胡家大院的奢華和富貴放在眼裡。

他不卑不亢的走進來,從手中的公文包裡取出一封信函,用半生不熟的漢語問道:“請問,哪一位是胡雪巖先生的長子,胡楚元先生?”

“我!”胡楚元應答一聲,仔細的打量那人一眼。

“您好,我是由東京東藝會社的社長武田龍一先生派遣的使者澀澤平東,專程前來杭州邀請胡府參加第二次的中國古董公開拍賣會。在此之前,首先由我轉達武田龍一先生和曰本工商界對胡雪巖先生逝世的哀悼之情,並希望貴府能夠節哀順變。”

青年人冷冷靜靜的說著,有條不紊,將邀請函送給胡楚元。

胡楚元打開邀請函瀏覽一番,和澀澤平東問道:“有沒有更爲詳細的資料?”

澀澤平東立刻又從公文包裡取出一份精緻的印刷書,交給胡楚元道:“我們已經將主要的一百二十二件拍品的資料都整理在這裡,請胡公子過目!”

胡楚元則又將這份資料書打開,曰本人做事歷來是很細緻的,一點細節都不放過,爲了招攬中國商人前往曰本參與競拍,他們的工作更做到了滴水不漏的程度。

所有拍品的黑白照片、資料、來歷、起拍價位,在燕京古玩市場的大致估價,以及一些京師著名古玩商的鑑定結果都很詳細的記錄在資料書中。

大致看完整本資料書,胡楚元和澀澤平東道:“你遠道而來,一路辛苦,我總是要盡地主之誼,就請你先在胡府住一夜,是否要參加此次競拍,我明天再給你答覆!”

“非常感謝您的款待,那我就靜等您的好消息!”澀澤平東頓首致謝。

不知道爲什麼,胡楚元總覺得這個人身上有一種軍人的氣息。

雖然他很想讓曰本人住在胡家大院中下人專用的茅坑裡,可他畢竟是胡楚元,這裡畢竟是胡府,一個有規矩、有禮度的地方。

他和王寶田吩咐道:“安排澀澤先生在鎖春院住下,招待的妥善點。”

王寶田也恨啊,上次可就賠了好幾萬洋圓呢,可胡楚元已經吩咐了,他只能照辦。

等王寶田領著澀澤平東離開,胡楚元就將資料書交給王懿榮他們,讓他們仔細斟酌一下。

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變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二百三十一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二百六十二章 遠東的焦灼和國民教育計劃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十六章 婚約和左宗棠的心聲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二百零二章 龍川戰役——大山巖之死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國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六十二章 徐潤是個人精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六十章 抄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億兩白銀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二十一章 傳世之寶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尾海戰的序曲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七十六章 萬旗洋行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戰後的新世界局勢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二十八章 赴日
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變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二百三十一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二百六十二章 遠東的焦灼和國民教育計劃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十六章 婚約和左宗棠的心聲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二百零二章 龍川戰役——大山巖之死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國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六十二章 徐潤是個人精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六十章 抄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億兩白銀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二十一章 傳世之寶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尾海戰的序曲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七十六章 萬旗洋行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戰後的新世界局勢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二十八章 赴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北区| 庐江县| 名山县| 河南省| 赤峰市| 佛学| 叙永县| 哈密市| 奉贤区| 郧西县| 黄陵县| 丰镇市| 吉安市| 名山县| 织金县| 和静县| 黄骅市| 乌拉特前旗| 遂平县| 伊通| 嘉义县| 长武县| 无棣县| 普宁市| 浦北县| 长乐市| 南通市| 南康市| 瓦房店市| 宝山区| 阜康市| 宁阳县| 石家庄市| 安宁市| 黑水县| 沂南县| 芷江| 乡城县| 绍兴市| 军事| 涟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