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

此時已經是西曆1879年的元旦,洋人過他們的元旦,中國人還在繼續等待春節的到來。

中國北方的荒年還在繼續,朝廷早已禁止江浙、湖廣、兩廣的糧食出口,對江南商行來說,這就是一個特大的利好消息,也販運了更多的糧食前往山東、河北,兩地的情況也大爲好轉,農業生產在慢慢的恢復。

唯一的例外是山西。

胡楚元畢竟是一個生意人,他也得算帳的。

第一批運過去的糧食都被迫用於賑濟,折損了七十萬兩銀子後,他就停止向山西運糧,集中財力和人力恢復山東農業,並將自己所控制的田地全部改種糧食,以春麥和土豆爲主,夏收之後改種玉米和大豆。

此時,江南商行直接控制的山東土地爲340萬畝,幾乎都是原先用於種植鴉片的好田,集中在山東的東南區域,以煙臺和青島爲主要的運出地。

在河北,商行同樣擁有125萬畝的田地。

爲了避免麻煩,這些田地的資產在官股進入江南商行之前就被分離出來,分成六百多個米莊,再將米莊集中成二十多家糧社,最後由裕豐糧社控制。

江南商行的帳目肯定是要報給朝廷的,如果將這些田地留在商行內部,那真是報也不好,不報也不好,索姓不設置在商行內。

說實話,胡楚元是有膽子做這個買賣,沒有膽子看帳目。

一看到具體的數目,連他自己都很害怕。

爲了避免萬一,他將裕豐糧社也隱藏了,所有米市的銷售都交給那二十多家糧社,裕豐糧社只負責分紅。

國難財確實是很邪惡的,他所有投資不過是475萬兩銀子,裡面還包括賠在山西的那一筆,擱在往年頂多買個70萬畝良田。

購置土地收租的收益率很低,還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精細管理,遇到旱澇則是一賠到底,晚清還特別流行吃大戶,周圍的窮人一旦餓荒了,就成羣結隊到大戶人家搶糧吃,所以是一災百災,遇到旱澇就得重虧。

種地就是這樣,得看老天爺的臉色。

胡楚元也只是想再撐幾年,等山東各地的農民都緩過眼下的難關,他就將地逐步賣掉,儘快收攏資金。

……

經過近一個多月的折騰,300孔的若瓜德已經仿製出來,因爲木料和鐵在應力上存在很多差別,像曰本人那樣照圖仿製是不行的,依據豐富的木匠經驗,錢師傅和趙師傅對結構進行了數次改動。

這種300孔的仿若瓜德木織機很好用,造價不高,20兩銀子能造兩架。

在原先的基礎上,錢師傅增加了一個傳統織藝中的刀棒,對織機的效率和工藝水準都有所提高。

新紡機倒是很不錯,優點是效率快一倍,只要是熟練工,織出來的絲綢質量都差不多,很穩定,不像使用空引機那樣差距明顯。

也有兩個缺點,一是和空引機完全不同,再熟練的織工都要重新學習,而且上手困難;二是織不出空引機的最高效果。

胡楚元就將這種仿製的木織機改名爲江南織機,並讓錢師傅繼續留下來,配合徐壽他們進行江南織機的改進工作,趙師傅回杭州招攬技術好的木匠,繼續打造100孔入門版江南織機和300孔實用版江南織機。

有了這些基礎,胡楚元決定暫時先回蘇州和左宗棠見面,在上海大辦教育的事情只能先擱置了。

在上海,他已經到了孤家寡人,孤掌難鳴的地步,不管是談什麼事情,別人只要見了他都躲,甚至連傅蘭雅和徐壽都似乎是被人暗中捎了話,恐嚇過了,對他也不如開始那麼熱情。

無奈啊!

讓胡榮負責打點行李,胡楚元悄然一個人在胡公館的後花園裡坐著,默默的想著對策。

他一心爲公,盛宣懷和唐延樞卻不是這麼想的。

他想,自己早該想到,盛宣懷這種人本來就是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的,爲了擊敗胡雪巖,這個人聯繫了上海灘的所有洋行,聯手不買胡雪巖的生絲,還聯繫江浙各地的商人,一起到阜康錢莊的杭州總鋪擠兌。

他正感嘆自己確實是嫩了點,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些非常規的手段,胡榮就匆匆走進來,和他稟告道:“東家,閩浙總督何大人派了五個船政學員過來了,正在客廳等您呢!”

來的真快!

胡楚元想了一下,和胡榮道:“讓他們到後花園裡來吧,我就在這裡和他們見面!”

“好的!”胡榮答應一聲,立刻去客廳請人。

不一會兒的功夫,從胡公館的前院裡走來五個身穿清兵官服的年輕人,說是官服,卻也無品無級,這就是福州船政學堂的學員。

領頭的人二十餘歲,身形偉岸,脣紅齒白,神貌冷峻,一眼看去就知道是個很奇特的人。其餘四人或有英俊者,或有偉岸者,卻都不能和這個人比。

五個人一上前,領頭那個冷峻的青年就從懷中取出一封信函,和胡楚元參見道:“騎尉大人,這是總督大人的親筆推薦書信,還望您過目!”

胡楚元點了點頭,將信接過來打開。

他和何璟討要四個精通法語的“聰明伶俐之人,熟通機械算術和西學,或有從商背景者更佳”,他會安排四人分別學習繪紙、機械艸作、化工染色和繅絲,四個人先去曰本學習幾個月,再去法國學習一年,回國之後就可以委以重任。

這樣的人在福州船政學堂裡並不是非常難找,船政學堂本身就教授英法語兩門外語,另教機械、工礦、鍋爐、造船、駕駛等課業。

何璟推薦來的這五個人,大體都符合胡楚元的要求。

除此之外,何璟還特別讓人在學堂裡挑選了一個特殊人才,這個人就是胡楚元面前的青年張靈普。

張靈普,咸豐四年,因爲是虎年出生,字伯寅,今年二十二歲,自幼在家隨父練拳,十七歲中秀才,此後棄筆投戎,考入福州船政學堂,修讀英語和輪船駕駛。

成績優異的他,本有機會保送英國進修,卻被何璟臨時抽調出來,派到胡楚元身邊。

胡楚元擡起眼簾,仔細看了看張靈普,覺得這個人應該可以用的。

他有些好奇的問道:“你學的是什麼拳?”

張靈普抱拳道:“稟騎尉大人,在下學的是福清縣本地流傳的五祖拳,硬橋硬馬,學虎仿鶴!”

“哦!”胡楚元微微一挑眉,大略猜想到何璟將這個人派過來的意思了。

估計是上海灘的流氓風波鬧的太大,福州那裡都有所耳聞。

胡楚元稍稍一點頭,道:“那好,你就先留在我身邊搭個手,處理一些雜事,希望沒有委屈你!”

張靈普道:“多謝騎尉提攜。”

胡楚元笑一聲,又和其他六個人逐一詢問,也隨便找一本法文書籍讓他們朗讀,結果都還不錯。

因爲明天就要啓程前往蘇州,胡楚元就先將這四人派往曰本,由潘麗美陪同。

安排好這件事,胡楚元就讓胡榮出去找陳曉白等人,而他則將張靈普帶到書房裡,取了一張兩千洋圓的匯票。

將匯票給了張靈普,胡楚元就秘密吩咐道:“你是個生面孔,誰也不知道你的來歷。這段時間,你就先借著拜師學藝之名,在上海武術界多加走動,順著武術界這條線聯繫上海流氓們,查一查,最近到底是哪些流氓頭目在和我過不去。”

張靈普默默點頭,道:“騎尉大人放心,小的一定將此事辦妥!”

胡楚元道:“事不宜遲,你現在就去辦事,暫時在租界租個房子住下,不要透露自己的來歷,只說是福州的武師。”

張靈普道:“大人放心,必定辦的滴水不漏。”

胡楚元道:“那你就先去吧。”

張靈普喳了一聲,快步退出書房。

其實,關於流氓鬧事的事情,胡楚元早已讓陳曉白暗中派人打聽,陳曉白在上海灘也混了十多年,想要查清楚這件事並不難,可他故意讓張靈普另走一條路,就是要試探一下張靈普的深淺。

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六十二章 徐潤是個人精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著世界第一而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廣營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八十章 這一年的生絲收購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五十八章 徐老闆又來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二百零二章 龍川戰役——大山巖之死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一百五十章 法國人終於來了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二百八十一章 壟斷主義的精髓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勝利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銀戰爭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十七章 實務派的起源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五十一章 梅啓照的配合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五十八章 徐老闆又來了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日法俄的舉措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
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六十二章 徐潤是個人精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著世界第一而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廣營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八十章 這一年的生絲收購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五十八章 徐老闆又來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二百零二章 龍川戰役——大山巖之死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一百五十章 法國人終於來了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二百八十一章 壟斷主義的精髓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勝利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銀戰爭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十七章 實務派的起源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五十一章 梅啓照的配合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五十八章 徐老闆又來了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日法俄的舉措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村| 道孚县| 普兰店市| 沾益县| 玉屏| 娄底市| 余姚市| 武清区| 南川市| 聊城市| 安多县| 商城县| 临清市| 萨嘎县| 桓台县| 托克托县| 吉水县| 雷州市| 白银市| 安达市| 阳西县| 莫力| 海原县| 土默特右旗| 白水县| 新泰市| 利津县| 辽源市| 汽车| 道真| 浦北县| 咸宁市| 阳江市| 灵石县| 通海县| 乐平市| 黄骅市| 海口市| 屏南县| 武强县|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