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

胡楚元有功。

功勞有多大……比起當年的曾國藩當然是要差一大截,比起李鴻章,那已經快是差不多了。

中法戰爭、中曰戰爭,這兩場大戰幾乎都是胡楚元在背後謀劃的結果,他還直接主導了幾次海戰的大勝,奠定了最終的結果,最終的談判更都是他在負責。

這些年間,清朝廷所有比較大的外交談判都是胡楚元負責,結果也無一不是讓人滿意的……要不然,胡楚元也活不到今天。

以這樣的功勞,胡楚元確實可以得到體仁閣大學士的頭銜,加封太子太保和二眼花翎,入軍機大臣,兼任總理資政江南督辦通商大臣……這些都沒有問題。

問題恰恰就出在直隸總督這個位置上,如果再讓他主持改革,那豈不是將軍機領班大臣的位置也給他了?

大家一陣刺寒。

醇親王害怕著,恭親王害怕著,張之萬和閻敬銘也害怕著,甚至連胡楚元自己也害怕著。

在回來之前,胡楚元心裡就盤算過,因爲他手裡有一萬五千人的湖廣營,這是朝廷目前最爲倚仗的新式軍隊,清朝廷肯定不敢裁撤,也不會裁撤,更不敢調給別人掌管。

那麼,清朝廷只有兩個選擇,一是任命陸廣荃爲某省提督,二是任命他爲總督。

胡楚元事先的估計……最有可能的情況是讓他兼任閩浙總督,將梅啓照調往兩廣出任總督,同時提拔陸廣荃任福建提督。

他覺得,這已經是醇親王的極限了。

可他沒有想過,光緒帝載湉這個年輕人是沒有極限的。

直隸總督……對他來說,這個位置太重了點。

回國之前,他和劉銘傳私下商量,也是想要極力推薦劉銘傳出任直隸總督,劉銘傳則是感激不盡。兩人私下商議,若是湖廣營最終沒有好的去處,劉銘傳自己裁撤嫡系,也要將湖廣營安置妥當。

這……怎麼會是這樣?

胡楚元實在是有些忌憚,不知道局勢是否會因此而失控。

他沉默不語,也不能說話。

見所有人都沉默了,張百熙也在暗中示意,光緒帝載湉才知道自己一時著急了,把後面的計劃也說了出來。

他不由得輕咳一聲,掩飾著自己失態,隨即和諸人道:“眼前這些個事,咱們就說到這裡吧,胡愛卿,你先不急著走,朕還要和你商議點其他事。”

“是!”

胡楚元低沉的答應一聲,沒有起身,其他人則逐一告退。

等別人都走了,光緒帝載湉才和胡楚元笑道:“胡愛卿,你這一次能夠替朕打一場如此漂亮的大勝仗,真是讓朕大爲高興,也給朕大漲了氣勢和臉面。好啊,朕就知道你纔是咱們大清國的棟樑,來,說說你的想法,看看咱們究竟該如何維新吧。朕要說的這些個光緒維新,那也得倚仗你呢!”

聽了這話,胡楚元只是默默的笑著,有點無奈的意味。

面對光緒帝載湉的信任,他實在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他想,真是糟糕,這是滿清的皇帝,要是漢室,那中國似乎還能有另外一條路走呢。

想了想,胡楚元終究還是開口道:“現在說維新,早了點,但也可以說了。微臣的意思和以前差不多,即便是要改革,也應該是循序漸進。比起曰本,咱們要守舊的多,一下子想要效法曰本走維新之路,或許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眼下要改革,那就先改軍機處吧……!”

雖然很不樂意,面對載湉的這種特殊信任,胡楚元實在是有些無奈,只好替載湉理出一套可行的改革方案。

胡楚元。

他不是康有爲,不是一個剛拿到點權利的政治投機客,犯不著像康有爲那樣爲了權力,不惜得罪一切人,他更不像康有爲那樣,將所有的其他人都當成傻子,以爲世界上只有他一個人是聰明人。

胡楚元的改革方案很簡單,繼續圍繞軍機處做文章,正式設立總理資政、總理外務、總理海軍三個新衙門,歸屬軍機處管轄,三位總理大臣都是輔班軍機大臣,次於領班軍機大臣一級。

在軍機處下面再開設法務局、學政局、審覈局、郵政局、交通局,負責制定新的法律,開設新學,審察各省帳務工程,管理郵政、鐵路、港口航運。

相對應的,總理資政衙門則進行削減,保留農業局、工礦局、商務局、招商局,繼續負責內政管理和代管朝廷官股支出問題。

強有力的削弱總理資政衙門,這也是胡楚元的一個自保之道。

載湉的嘴一張,別人再想駁回就很難了,既然一定要他出任直隸總督,那胡楚元的總理資政衙門就得被拆開,免得他大權獨攬,遭到所有人的嫉恨。

其他事情繼續在吏部、戶部、兵部、工部、禮部、刑部艸辦,也不拆別人的臺,只不過,吏部、戶部是兩個關鍵位置,應該進入軍機大臣的序列。

當然,翁同龢這個人政治傾向是比較保守的,不如孫家鼐好用,最好想辦法讓孫家鼐出任吏部尚書。

翁同龢畢竟是真正的帝師……可以讓他擔任禮部尚書,再任翰林院士,授協辦大學士,掌握會試大權,以作平衡。

想要效仿曰本實施君主立憲制度,這還是爲之太早了,曰本也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才正式確立君主立憲的內閣體制,先從實際出發,頒佈《公司法》、《工商貿易法》,實施新的稅法。

同時,另外兩件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滿人的奉養問題,二是清軍的改革問題。

關於滿人奉養,胡楚元的意思是就藉著國債和軍餉問題,八旗不動,先削其他滿人5成,允許滿人自由擇業,並單獨設立一個勸業局,幫助滿人自立根生,可以鼓勵滿人返回東北耕種,在律法上給予優待。

清軍的改革問題,八旗營12萬餘人的數字有點過多的,平均每年的軍餉都有2900餘萬清圓,實際上是一點作用都沒有,這個首先得改,盡力先裁撤一半。

綠營倒不急著大改,保持世兵制度,只用於地方維持,擔任武警的職權,各省留綠營萬餘,歸提督直轄。

正規軍採用募兵制,正式編制,全面推廣大營制度,大營上面設兵團,兵團按總督轄區劃分,即湖廣、兩廣、兩江、閩浙……兵團設督軍管轄。

陸軍總計維持著五十個大營的規模,三十個主力營,二十個預備營,海軍的水師陸營維持在十個大營的規模,海軍和海防費用統一在總理海防衙門,陸軍則繼續發放給各省巡撫、總督,但各營的裝備、編制全部要經過兵部批準。

在全國範圍,陸軍都要統一裝備,減少供應的難度,並盡力在國內自行生產供應。

除了這些緊要的關係到國家安危的問題,胡楚元也提了其他幾件事情。

一是學堂和外國留學生的出仕問題,他建議給各武備學堂的畢業生授予同武舉人的資格,外國留學歸來,或是在國內完成大學學業,授予同舉人資格;二是中央和地方的稅收分成問題,與其長期扯皮,不如制定一個標準,各省拿三成,中央拿七成,綠營之類的費用就直接從各省出,不再歸中央財政。

地方如果不足,中央可以另行補給,地方的財稅如果充足,中央也不用羨慕,任由地方自行斟酌使用,繼續投資興辦實業,墾田設娶,開荒修路,興辦教育等等。

中央和地方財政不足時,都不用採用增收稅釐的辦法,而是和銀行拆借,籌集國債,實在無法調度,則可以將一部分官股出售。

對於官營事業虧損的問題,三年之內無法解決,一律銷售官股,讓商人經辦。

真的要說到改革,胡楚元其實是很穩的。

如何一步步的解決問題,他的辦法也是最多的,也是目前唯一能平衡各方權益,不至於讓局勢失控的人。

這一點,急於改革的光緒帝載湉、張百熙心裡都非常清楚,不想改革的醇親王、恭親王更清楚。

載湉。

他對胡楚元的信任是非常之深的,對於胡楚元的能力甚至是仰慕的,他近乎擁有一種古之賢君的情艸,也真的將胡楚元當作管仲再世來看待。

胡楚元這麼一說,他就非常非常的高興,都要胡楚元說的這些艸辦。

胡楚元倒是沒有繼續說什麼,再怎麼鬧騰,醇親王和恭親王還不至於敢把載湉給打入冷宮,頂多是陽奉陰違,可萬一把慈禧給鬧騰出來,那就不好收拾了。

所以,直隸總督這個位置,他還真的得坐穩了。

這倒是一件麻煩事。

更麻煩的是另外一件事……萬一,光緒按照他說的這些辦法搞成了,扭轉了中國的局面,他還能不能將滿清驅逐出去。

這也是一個問題啊!

從紫禁城裡出來後,胡楚元重新乘車返回永郡王府,心裡也是有著太多的疑問。

他確實說不清未來了。

唉,走一步,看一步吧……他這麼想著。

(未完待續)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權級的絕唱第八十二章 入股萬旗洋行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一百一十章 阿薩姆(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二百零六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八十二章 入股萬旗洋行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內鬥和外鬥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漢奸盧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一百七十九章 日法俄的舉措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七十六章 萬旗洋行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著世界第一而去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銀戰爭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二十八章 赴日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報工作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二百四十七章 繼續沉睡吧,日本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戰後的新世界局勢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二百零二章 龍川戰役——大山巖之死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袁世凱這個下屬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權級的絕唱第八十二章 入股萬旗洋行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一百一十章 阿薩姆(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二百零六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八十二章 入股萬旗洋行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內鬥和外鬥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漢奸盧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一百七十九章 日法俄的舉措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七十六章 萬旗洋行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著世界第一而去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銀戰爭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二十八章 赴日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報工作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二百四十七章 繼續沉睡吧,日本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戰後的新世界局勢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二百零二章 龍川戰役——大山巖之死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袁世凱這個下屬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溪县| 濮阳市| 远安县| 凤翔县| 清镇市| 谢通门县| 安平县| 家居| 蒙自县| 汤阴县| 山阳县| 上林县| 西城区| 怀集县| 永平县| 土默特左旗| 康马县| 德清县| 固始县| 木里| 叶城县| 广昌县| 丹棱县| 高阳县| 岱山县| 塘沽区| 凉城县| 万安县| 永福县| 来凤县| 六枝特区| 苏尼特左旗| 雅江县| 青冈县| 平湖市| 鄂尔多斯市| 印江| 石棉县| 高安市| 阜平县| 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