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

東京拍賣會正式開始了。

第一天,胡楚元就缺席了,當然,盛宣懷等人也沒有去,大家都只是派個管事的人,外加一個精通古玩的高手幫忙鑑定物品。

難得相遇一次,盛宣懷和唐延樞、喬景儼等內地鉅商聚集在一起,賭一賭錢,順便談一談商場上的合作。

毫無疑問,胡楚元被他們孤立了,落單了。

胡楚元也不在意,就留在自己的房中和潘麗美談論曰本的這些西洋譯書,他看不懂,都是潘麗美幫他看,口譯給他聽。

因爲潘麗美小姐一直穿著和服,遇到別人說的也都是曰語,長的又格外誘人,盧文錦等人都以爲胡楚元剛到曰本就勾搭了一個東洋小妞,既羨慕,又譏諷。

可就在這些天裡,胡楚元越發感覺潘麗美不僅姿色誘人之極,還很聰穎,又精通曰語,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助手,對他想要從事的大業很有幫助。

於是,他就打起了潘麗美的主意,原先只是臨時帶過來做翻譯,現在卻想將她帶回國內使用。

第三天,胡楚元看中的“元青花”進入拍品的行列,他才和王懿榮一起出場。

在目前的亞洲,藝術品拍賣還沒有正規化,東京東藝會社也只是簡單的仿效西方。

沒有正規的拍賣會場,他們就在租用一間位於東京文京區的傳統神道堂,可以容納上百人。

事先沒有人能想到胡楚元這麼重量級的人物會出現今天,胡楚元一進場,全場都開始議論起來,東藝會社的職員迅速在前面開道,讓兩側的人給他讓路,並安排他坐在第一排的席位上。

負責拍賣的人是澀澤東平,他也沒有想到胡楚元會親自現身,而且是在這一天。

他仔細的看了看胡楚元,心中不斷的猜測著,不知道胡楚元究竟看中哪一件東西。

等了大約二十多分鐘,澀澤東平見全場已經坐滿,便開始舉行拍賣。

現在,整個文物界對“元青花”都沒有確切的認識,東藝會社對這件藏品的關注度也不高,將它放在今天的第三序位拍賣,純粹只起一個暖場的作用。

“本次拍賣的第三件藏品是唐國明朝青花海水白龍紋八方梅瓶,根據該瓶上的龍紋爲五爪,我方所聘請的行家認爲該瓷品爲朝廷貢品,胎質渾厚均勻,釉彩畫工精美,爲明代青花瓷器中的罕見精品,競拍價僅爲一千墨西哥洋圓,每次競拍將最低增價五十洋圓!”

澀澤平東用曰語對這個青花瓷品做了簡單的介紹,場內的漢語翻譯隨後再說一遍,這時,澀澤平東才連續用漢語和曰語道:“請問誰願意競拍,請出價!”

“中村先生,出價兩千洋圓。”很快就有人開始競拍。

聽到“中村”這個姓氏,胡楚元還以爲是中村浩司來了呢。

曰本目前已經全面使用新的曰圓,但在民間還保留著大量的墨西哥洋圓,考慮中方商人也習慣使用洋圓,此次拍賣的通用貨幣就設定爲洋圓。

“渡部先生,出價兩千零五十圓。”

“喬先生,出價兩千一百圓!”

……

中國和曰本的商人輪番叫價,價格很快就達到了三千洋圓,到達這個位置後,全場只剩下最初就開始參與競拍的中村先生和喬先生。

聽著身後的人議論紛紛,胡楚元大略知道是曰本明六社成員,曾擔任幕府儒教官的中村正直在和喬景儼競爭,在財力上,毫無疑問是喬景儼佔據絕對優勢,可這種類型的藏品在國內雖然少見,價格卻不會超過三百兩銀子,也就是450餘枚洋圓。

三千洋圓肯定是大虧。

所以,喬景儼也沒有一口氣壓死對方,希望是儘量少花點錢。

兩人繼續糾纏了幾個回頭,喬景儼終於忍不住了,一次報價3500洋圓。

這個價位似乎是遠高過中村正直的預估,等澀澤平東連續問了兩次,他還是沒有再舉牌,不等澀澤平東問第三次,胡楚元親自舉牌,道:“3550洋圓!”

他的耐心大的很,50洋圓一次,他可以叫到明天早上。

王懿榮昨天已經近距離的鑑賞過,確認比他們上次在蘇州收的那一個“元青花”完全屬於同一年代,工藝素質也差不多,只不過這個“元青花”更加精美,即便在御用貢瓷中也算是難得的精品。

報價之所以不高,主要還是在年代和風格的斷定上存在疑問,很難讓人相信是明代的瓷器。

不過,對於目前國際上的瓷器收藏價格而言,3550洋圓這個價格還是很高了。

胡楚元剛說完,很快就有人道:“盛先生,4000洋圓!”

胡楚元在心裡冷笑,他犯不著和盛宣懷的一個下人過手,和王懿榮低聲耳語了幾句。

隨即,王懿榮舉牌道:“胡楚元,5000洋圓!”

“盛……先生,5500洋圓。”舉牌的人有點猶豫了。

王懿榮再次舉牌道:“胡楚元,6000洋圓。”

“……!”有人舉牌,等了很久才道:“盛先生,6100洋圓!”

“胡楚元,7000洋圓!”

……

“不是吧,這個瓶子不值得這麼多錢吧?”

“當然不值得,就算這真是明晚期的御用官窯瓷,那也就是個一千兩銀子,犯得著嗎,兩位爺在鬥氣呢!”

“盛宣懷不在,他派來的人怕是沒有膽子再報了!”

拍賣場裡議論紛紛,不管是曰本人,還是華商,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議。

胡楚元很淡定,他現在總管江南五省的鹽業,每天進賬都不止一萬兩銀子,盛宣懷拿什麼和他鬥。

最重要的就是他在現場。

事發突然,即便盛宣懷事先和下手交代過,但凡是胡楚元看中的東西都要搶,可這麼個破瓶子搶到7000洋圓的價格,萬一胡楚元是逗你完,擡到一萬洋圓收手不報了,那怎麼辦?

“7000洋圓一次……兩次,還有沒有人出價……三次,成交,恭喜您,胡楚元先生!”

澀澤平東很開心的恭喜著胡楚元,他也覺得胡楚元是純粹在和華商內鬥,這個瓷器永遠不值這麼多錢。

買下自己唯一想要的東西,胡楚元立刻起身離開,只留下王懿榮負責接收驗貨。

他又不傻,這裡的便宜文物都能在曰本、歐美的各種舊貨市場裡淘到,昂貴的文物只要真心想買,那就絕對是市場價的兩倍,甚至更多。

何必呢!

泡妞都好過在這裡傻等。

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內鬥和外鬥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一百五十章 法國人終於來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國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戰了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權級的絕唱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務全權督辦大臣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務全權督辦大臣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六十章 抄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一)第二十八章 赴日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
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內鬥和外鬥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一百五十章 法國人終於來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國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戰了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權級的絕唱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務全權督辦大臣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務全權督辦大臣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六十章 抄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一)第二十八章 赴日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杂多县| 香港| 昆山市| 夹江县| 勐海县| 满洲里市| 铜鼓县| 吴川市| 沧州市| 靖远县| 平度市| 石嘴山市| 宣化县| 慈溪市| 宜君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三明市| 铜梁县| 鄯善县| 肃南| 赣州市| 从江县| 丹棱县| 峨眉山市| 涞源县| 青海省| 新疆| 黄陵县| 南江县| 榆社县| 吉林市| 皋兰县| 乃东县| 石屏县| 洪江市| 余姚市| 鸡泽县| 长白| 东平县| 县级市| 江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