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在胡楚元回到倫敦之後,經由RS巴特菲爾德的策劃,英國的一些媒體開始集中報道胡楚元購買伯利茲府的事情,並宣稱胡楚元是亞洲最富有的人,還是清朝廷的船政官員,擁有清王朝的“爵士”身份。

英國讀者和媒體們更在意胡楚元的財富數額,根據《泰晤士報》的報道,做爲壟斷世界絲業的貿易商,加上鹽、糖等食品零售行業,胡楚元每年的收益都高達兩百萬英鎊。

即便是這在英國,這都是非常驚人的數額,此時的英國人如果能有百萬英鎊的財富,那就相當於是130年後的億萬美元富豪,相當稀有和罕見。

胡楚元呢?

他個人財富高達一千萬英鎊,每年的穩定收益還有兩百萬英鎊,這不夠驚人嗎?

一時之間,整個倫敦,甚至是整個歐洲都開始談論胡楚元,他的特殊稱謂“Hoosir”也響遍了歐洲,彷彿他就叫這個名字。

這還真的只是一個開始,《泰晤士報》很快就繼續揭露了一則更爲驚人的消息——胡楚元將以私人的名義買下倫敦SamudaBros船廠正在建造的一艘鐵甲艦。

胡楚元的理由是很充分的,由於經常要出入馬六甲海峽和南洋海域,這一帶的海盜活動又特別猖獗,所以,他想要買下一艘戰艦,改造成客輪,用於他私人的海上旅行,方便他來往於歐美各國。

SamudaBros船廠目前正在建造的兩艘鐵甲艦和曰本的第一艘鐵甲艦扶桑艦是姐妹艦,屬於二等船腰炮房鐵甲艦,排水噸位爲3777噸,機帆混合動力,火炮分別佈置在船舷兩側,四門240mm主炮位於船腰中央。

想要以私人的名義和英國購買軍艦,胡楚元就必須要通過英國海軍部的批準,這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即便如此,英國媒體也在瘋狂的追蹤報道這件事。

胡楚元將鄭清濂、林怡遊、楊廉臣三人留在英國,和葉富、鄧世昌、華蘅芳一起經辦購買戰艦的事,他自己則在伍淑珍、RS巴特菲爾德、鄭錫泰的陪同下,不斷結識英國商界人士,以及英國文化界的一些名流。

直接和英國貴族階層、政治階層接觸,這是胡楚元的目標,但有點困難。

所以,他首先還是先認識在倫敦的商界人士,以及文化界的那些名流,其中就包括托馬斯-亨利-赫胥黎、查爾斯-達爾文、托馬斯-卡萊爾等人。

經由托馬斯-亨利-赫胥黎的介紹,胡楚元又進一步的認識了“倫敦皇家自然知識促進學會”的一些特殊人士,並決定每年出資五萬英鎊贊助皇家學會在自然科學和醫學方面的研究。

這一決定讓胡楚元在倫敦迅速得到了奇特的讚賞,事實上,胡楚元的存在對英國人,尤其是自認爲無比高貴的倫敦人有種如鯁在喉般的感覺。

在他們的固定思維中,華人就應該是貧窮愚昧和落後的,是一個劣等民族,可爲什麼會如此有錢呢?

胡楚元不是一般的有錢的!

甚至有媒體報道胡楚元新聘用了一個美國籍的愛爾蘭人做管家,月薪高達五百英鎊。

在英國,月薪能達到七十英鎊就算是很不錯的中產階層。

在胡楚元高額贊助皇家學會,併成爲榮譽會員之後,人們對他的感覺就彷彿是忽然變了。

胡楚元是很會和此時的英國人打交道的。

在皇家學會隨後的幾次活動中,胡楚元陸陸續續的認識了同樣身爲榮譽會員的貴族銀行家約翰-布魯克爵士和英國海軍上校約翰-阿巴斯諾特-菲捨爾。

可以說是約翰-菲捨爾自己想要認識胡楚元,因爲他曾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參加侵佔廣州和大沽口炮臺攻擊戰,後者是英國海軍在整個十九世紀中唯一的一次主要失利。

約翰-菲捨爾出生於錫蘭的海軍家庭,13歲就成爲皇家海軍的水手,15歲就參加了克里米亞戰爭,16歲參加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1874年,年僅33歲的他晉升英國皇家海軍上校。

同時,他還是目前英國海軍中最精擅於魚雷戰術的人,也負責皇家海軍的魚雷戰術訓練。

在這一時期的英國,他已經是最著名的青年軍官,爲人們寄予極高的期望。事實上,也正是他後來的努力改革使得英國海軍對德國保持了長久的優勢。

這是一個天才。

雖然他曾是一個侵略者,以後也極其可能成爲最強的對手,胡楚元仍很迫切的需要他的幫助,需要通過他和英國海軍達成協議。

在初步的認識這個人後,胡楚元就像一個情場老手那樣,慢慢的“追求”他,起初只是有意無意的邀請他一起參加皇家學會關於艦船技術的活動,更爲熟悉之後,又經常邀請他討論新時代的海軍思想和技術。

胡楚元的個人魅力是很強的,這一點,不僅是對中國人有用,對英國人同樣有用,只要對方不再抱著華人低等論來看他,很快就能發現他的智慧和能力,發現他的價值。

胡楚元和約翰-菲捨爾的交往極其順利,幾周之後,兩人就成了很特別的朋友,只要不是國家利益和機密方面的話題,其他一切都可以隨意交談。

出乎胡楚元的預料,約翰-菲捨爾不僅願意幫助他和海軍部交涉,還非常樂意前往福州船政,從事福建水師的訓練指導工作。

薪水無所謂,條件是海軍部要批準,胡楚元和清王朝也要他足夠的權利,時間爲三至五年。

這簡直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還是一個肉饃饃。

在約翰-菲捨爾和約翰-布魯克爵士的幫助下,胡楚元順利的結識了英國海軍部第一海務大臣阿斯特里-庫伯,以及英國自由黨的一些官員,包括曾擔任英國首相的威廉-格萊斯頓爵士。

此時已經是1880年的2月中旬,在購買戰艦的事情上遲遲沒有新的進展,胡楚元卻以他個人的“Hoosir”名義,逐步和英國政界、海軍部有了密切的接觸。

憑藉龐大的個人財富及其影響力,他所能接觸到的深度遠遠超過了赫德,更不是金登幹可以比擬的。

在此期間,約翰-布魯克爵士和約翰-菲捨爾都是胡楚元最重要的私人密友,經常一起出入於英國的各種社交場合,比起時任駐歐五國公使的李鳳苞要風光很多。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政界和軍界對胡楚元都有了更深入的瞭解,第一海務大臣阿斯特里-庫伯就直言不諱的說,如果我們想要更密切的和中國人打交道,“Thebestway”就是Hoosir。

隨著這種情況的逐漸延續和發展,到了1880年的3月,局勢已經變得非常有利,胡楚元這才的和英國海軍部舉行正式的談判,達成協議的速度之快,條件之優厚,讓同時在爲北洋水師置辦艦船的李鳳苞瞠目結舌。

胡楚元的策略很簡單,他首先告訴第一海務大臣阿斯特里-庫伯,中國目前即將興辦兩支新式艦隊,一個是深受朝廷器重的北洋水師,一個是由他和閩浙總督主導的福建水師。

換句話說,在中國的海軍力量和整個清王朝的海防政策中,他和福建水師處於絕對的弱勢,財政撥款只是北洋水師的一半。

考慮法國政斧正在主導的侵略越南的情況,福州船政和福建水師的英法平衡策略有可能的正在走向結束……這就意味著,在沒有主權問題的情況下,胡楚元很樂意英國海軍部更多的涉入。

另一方面,英國海軍部和北洋水師代理人——清王朝駐歐五國公使李鳳苞的談判是極其不順利的。

多方面的原因促使了《英國海軍部對福州船政艦船軍售及關聯合作協議》的迅速誕生,在這份協議中,福建船政將向英國購買四艘衛康級二等鐵甲艦、四艘光武級的輕型巡洋艦。

根據胡楚元提出的基礎要求,衛康級鐵甲艦的排水噸位爲4500噸至5000噸之間,採用英弗萊息白號鐵甲艦的中央鐵甲堡設計,主炮爲240毫米口徑,採用法式露炮臺設計,設置在船首甲板上,船弦兩側各安裝3門150毫米口徑副炮,船尾安裝2門150毫米口徑雙聯副炮。

鐵甲艦的速度必須能達到15節,巡航速度應能達到10節,完全採用全蒸汽動力,不再使用繁瑣的風帆,重點區域和司令塔的防護甲要能抵禦240毫米口徑的重炮,其他區域的防護甲應能抵禦150毫米口徑的火炮。

他這樣的技術要求對英國人來說是很容易達到的,因爲衛康級鐵甲艦的裝甲防禦要求並不高,火炮系統和動力系統要求也不高。

當然,這只是胡楚元提出的基礎要求,也就是必須要滿足的。

光武級巡洋艦是以英國新服役的巡海快船Comus號爲基礎型,這是目前最早的平甲防護巡洋艦,排水量2380噸,平均航速爲13節,雖然沒有采用高壓通風技術,最高航速仍能達到16節。

胡楚元的基礎要求是在此之上,將平式裝甲改成穹式裝甲,增加鍋爐空間,也無需保留Comus號的風帆系統——和英國人不同,福建水師的巡洋艦隻負責在周邊海域快速出擊,無需跨洋作戰,而巡洋艦本身的載煤量又非常大,保留風帆就顯得毫無意義。

同時,光武級巡洋艦也要採用新式的火炮體系,裝置在甲板上,採用露臺保護,主炮爲雙聯150毫米口徑單門阿姆斯特朗新式火炮,6門副炮爲120毫米口徑,本身要有兩具魚雷發射裝置,並攜帶一艘航速能達到16節的魚雷艇。

爲了保證魚雷艇的安置,同時又要保證航速和穹甲防護力,巡洋艦的排水噸位可以增加,但不宜超過3000噸——這是爲了保證福州船政有能力對其仿製。

在整個合同和協議中,衛康級和光武級的前四艘必須在1882年之前完工交付,後四艘分別於1884年和1885年開始生產,以便在總結了前者的經驗後,對艦船進行改造,生產更符合當時條件的新艦。

與此同時,胡楚元也有意避開了中法戰爭可能導致的各種交艦問題。

總合同的金額約在336萬兩白銀,衛康級單艘造價爲75萬兩白銀,光武級單艘造價爲18萬兩白銀。

總價格還是比較高的,但是,英國海軍部同意將除博氏混合鋼甲技術之外的主要製造技術都轉讓給福州船政,其中就包括魏瀚等人提出的球式鍋爐、三脹式蒸汽機、後膛速射炮技術(原始的採用油壓技術的管退速射炮,和1890年之後速射炮的無法相比,原理倒是大致相同)、栗色火藥及破甲彈製造技術、魚雷生產技術,做爲一種補償,海軍部也同意轉讓更容易掌握的威氏混合鋼甲技術。

當然,所有配套設施和機械設備、包括3000噸級和5000噸級船塢設施、五千噸級引導船、馬尾港新船塢、新港等一系列的設施都要從英國引進——肯定被宰,但也必須被宰。

協議開始執行後,福州船政將可以派遣最多20人的技術人員,在皇家海軍樸茨茅斯造船廠、鋼鐵廠,以及其他戰艦、鍋爐製造商工廠培訓。

在協議有效期的八年內,福州船政和福建水師每年可以派遣六名海軍將領到英國海軍實習,第一年額外增加四人。

協議內的所有艦船統一由英國目前最好的艦船設計師巴納貝爵士負責設計,並且,皇家海軍樸茨茅斯造船廠的技術人員會在福州船政進行爲期兩年的指導工作。

英國海軍部同時會在協議有效期內派遣一名海軍將領,負責擔任福建水師的軍事顧問和督導,培訓福建水師的將領和士兵,設計和執行福建水師的訓練計劃——該協議具有排外姓,即法國和其他國家不得在協議有效期內向福建水師派遣軍事顧問。

在私底下,海軍部批準將兩艘原先要出售給奧斯曼帝國的“柏爾萊”、“奧利恩”兩艘二等船腰炮房鐵甲艦,改裝成武裝商船出售給胡楚元,單艘35萬兩銀子,比起他們原先要推銷給北洋水師和曰本的價格低很多。

按照英國海軍部的計劃,如果該協議順利執行,英國海軍部對於福州船政和福建水師的影響力就會遠超過法國。

胡楚元呢,他也得到了他想要的大多數東西。

以英國人的貪婪程度,後續的開支肯定是不小的,可沒有關係,這個代價是值得支付的。

幾乎是以個人的魅力,以一己之力拿下了《英國海軍部對福州船政艦船軍售及關聯合作協議》之後,胡楚元總算是鬆了口氣,隨後就帶隊前往法國。

(未完待續)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二百四十七章 繼續沉睡吧,日本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島戰役(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二百八十一章 壟斷主義的精髓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袁世凱這個下屬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二百三十一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產的機會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第二百零六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第二百八十一章 壟斷主義的精髓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蘭灣戰役第二百六十七章 害怕吧,沙俄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戰後的新世界局勢第六十章 抄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二百七十四章 阜康雄霸天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二百四十七章 繼續沉睡吧,日本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島戰役(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二百八十一章 壟斷主義的精髓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袁世凱這個下屬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二百三十一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產的機會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第二百零六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第二百八十一章 壟斷主義的精髓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蘭灣戰役第二百六十七章 害怕吧,沙俄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戰後的新世界局勢第六十章 抄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二百七十四章 阜康雄霸天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汾市| 洛扎县| 佛山市| 南城县| 涿州市| 浦城县| 敦煌市| 隆子县| 加查县| 镇平县| 闽侯县| 嵩明县| 平舆县| 翼城县| 濮阳县| 黑龙江省| 宁乡县| 石台县| 西青区| 兴宁市| 塔城市| 贵溪市| 肇东市| 略阳县| 水城县| 凯里市| 明水县| 凤山县| 来安县| 长丰县| 普格县| 周至县| 长武县| 内乡县| 兰溪市| 深圳市| 宁都县| 柘荣县| 夹江县| 云林县| 广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