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戰後的新世界局勢

1917年1月3曰,胡楚元乘船抵達比利時布魯塞爾,和英法等國共同協商就對同盟國的處置問題。

由於事先準備的太充分,除了德國勉強可以和中國在陸軍裝備上相抗衡,其餘各國都根本不是中國的對手,包括看似強大的沙俄,實際上也沒有抵擋多久。

戰前,俄國號稱有三千多輛裝甲車,可在卡車等其他輔助車輛上,和中國差距一大截,裝甲車的作戰姓能也完全是兩個時代的產品。

中俄兩國,基本上除了手榴彈和地雷的水平差不多外,其餘的差距都實在是太大,包括軍員的作戰素養。

中國主力74個師的作戰素養是極高的,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只有德國陸軍能夠和中國陸軍相抗衡。

所以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勝的並不難,至少對中國而言要比遠東戰爭容易。

只不過,在布魯塞爾的這段時間,胡楚元非常敏銳的感覺到了國際局勢的快速變化,隨著中國實力的突飛猛漲,整個國際社會,特別是歐美勢力的目標似乎不是更多的要剋制德國和俄國,反而是要限制中國。

從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而言,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國,維持了一個多世紀白人高尚論被中國人徹底撕毀,但是,英法美三國很難接受這一點。

現在的局勢倒是和二戰結束之後非常像,戰爭還沒有結束,協約國內部就開始產生了新的決裂——英美法爲主體的歐美勢力,以中國爲主的亞洲勢力,兩者之間爲了競爭世界霸權將會展開後續的競爭。

抵達布魯塞爾,在英國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的特別安排下,胡楚元單獨居住在比利時王室的諾菲德伊城堡,距離會談地的勒芬公堡只有幾公里的路程。

再向南37公里就是著名的滑鐵盧。

在諾菲德伊城堡裡的郊園裡散佈,胡楚元就在默默的尋思著這場會議,以及它可能產生的各種後果。

工業國發展和殖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世界大戰導致大規模貨幣和國際債務支出,由此引發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進一步加劇列強矛盾,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這中間是連鎖的反應,幾乎不可能避免。

真正讓世界徹底告別世界大戰的反而是終極武器原子彈,因爲彼此都有毀滅對手的能力,列強之間的戰爭才最終成爲禁忌。

胡楚元默默的在心裡感嘆,他已經五十七歲了,也不知道還能否支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就算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早已老邁的他還能否繼續支撐著中國?

這實在是未知數。

所以,這一次布魯塞爾會議是必須要異常的小心。

這一次的世界大戰幾乎等同宣告中國成爲世界第一強國,但也將中英法美繼續合作的空間撕裂了,新的國際勢力會重新組織,面臨新的挑戰。

胡楚元有種預感,英法美三國似乎已經開始密謀了。

美國有錢有工業,英法有殖民地和市場,三者合作的話,完全可以在經濟上隔離中國,限制中國的進一步發展。

天色漸晚,等到了用晚餐的時候,赫伯特-阿斯奎斯首相就乘坐著轎車抵達諾菲德伊城堡,和他一起共進晚餐。

一同前來的還有法國總統雷蒙-普恩加萊和美國副總統托馬斯-R-馬歇爾。

胡楚元不怎麼喜歡雷蒙-普恩加萊,一副自傲的模樣,不停以最大戰勝國的神態自居。

爲了勝利,法國付出了非常大的犧牲,那只是法國的無能所導致的,假如法國至少能有俄國人那樣的戰鬥力,也就不至於被德國人追的滿歐洲跑。

用完晚餐,伍淑珍和其他幾位夫人就找了藉口離開,讓胡楚元四人坐下來慢慢商量對策。

不等胡楚元開口,雷蒙-普恩加萊就迫不及待的說道:“胡首相,阿斯奎斯爵士,我們顯然必須嚴懲戰爭罪犯們,只有讓他們感到永遠的害怕,我們才能維護自己的權益,保證他們永遠不敢挑釁時代的秩序。”

聽著這話,胡楚元沒有輕易的表態。

他沉默的喝著茶,繼續在心裡想著。

赫伯特-阿斯奎斯首相和胡楚元的合作是非常久的事情,他也明白一個更爲可怕的事實——一個魔鬼倒下了,另一個更可怕的魔鬼卻站起來了,現在,已經沒有什麼比中國更加可怕了。

他忍不住的想起了拿破崙的話,心裡想,法國人說的那一句話倒是真的沒有錯。

想著這件事,他就看向胡楚元,不動聲色的和胡楚元問道:“您如何認爲?”

胡楚元想了想,道:“保證德國領土完整是一個基本的承諾,不過,就德國此前佔領的土地必須給予歸還,波蘭必須從德國和俄國的領土上重新讀力出來。至於俄國的其他問題,俄國已經和我國達成了合法的協議,我希望各國尊重兩國的協議。”

赫伯特-阿斯奎斯沒有說什麼話。

他心裡則在感嘆,真要將沙俄帝國切割到這種程度嗎?

按照中俄提前達成的和平停戰協議,中國的領土總面積至少又要增加220餘萬平方公里,而俄國的損失則是非常慘重,大量的領地被設置爲自治邦,基本喪失了對這些地區的統治權利。

按照這個規模計算下去,中國的疆域已經快要超過2500萬平方公里,雖然超過一半的領土都不能住人,可還是很可怕呢!

一旦將俄國削弱到那種地步,還有哪個國家能夠牽制中國呢?

這實在是一個更可怕的問題。

問題在於這已經成了結果,不是英法美三國聯合起來就能牽制的事情,至少現在還不是和中國撕破臉的時候。

對於胡楚元的要求,雷蒙-普恩加萊也感到有些猶豫。

短暫的想了一下,雷蒙-普恩加萊決定在現有的情況下,儘量做出對法國更爲有利的決定,他清了清嗓子,道:“我倒覺得這是一個很合理的建議,不過,德國在非洲非法佔據的殖民地也該歸還給我國了。”

胡楚元點著頭,道:“是的,中國需要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將中國在非洲的主要海外省都聯繫在一起。在亞洲,新巴布幾內亞應該單獨歸中國保護,此外,我們沒有特別的要求!”

“那麼……就這樣也好!”

雷蒙-普恩加萊很快就先答應下來,隨即續道:“關於德國必須歸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的問題,這也是無需爭議的話題,我們法國需要儘快將這一件事確定下來。”

胡楚元沒有說話。

實際上,他是同情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本來就是以德意志民族爲主,在1766年才正式併入法國。

當然,某個程度上,在他控制住波蘭和烏克蘭的情況下,沒有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的德國也更容易被他控制,爲了刻意達到強化烏克蘭的作用,在中俄停戰條約和烏克蘭共和國疆域劃分上,他堅決的將別爾哥羅德和庫爾斯克地區也劃分給烏克蘭,進一步削弱了俄國的鐵礦石資源。

此時的俄國失去了西西伯利亞、伏爾加-喀山兩個石油產地,石油儲備總量至少丟失了90%,再失去克爾斯克,俄國的鐵礦石儲備總量也丟失了近一半。

不管怎麼說,削弱和控制俄羅斯是胡楚元最大的責任。

法國人是貪婪的,迫不及待的想要享受勝利者的喜悅。

在得到了大家的默認和許可後,雷蒙-普恩加萊迫不及待的繼續問道:“那麼,關於軍事賠償和對德奧俄意四國的其他限制條款呢?”

關於這一點,胡楚元倒沒有太成熟的意見。

他既然從俄國那裡拿到更多的領土,又將俄國分裂,必然是給英法更多的利益才能平衡。

所以,英法等國對德奧俄意等國的戰爭索賠已經是必然的大趨勢,無法阻擋。

沒有辦法的辦法……大不了就早點研究原子彈。

胡楚元就在心裡這麼想著。

關於這個議題,基本都是雷蒙-普恩加萊和赫伯特-阿斯奎斯在商量,胡楚元和美國副總統托馬斯-R-馬歇爾並沒有說什麼。

對於德奧俄意四國要求戰爭賠償也是一個無稽之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規模雖然被壓縮了,整體還是空前絕後,此時,除了中美兩國外,其他各個參戰國都面臨著鉅額的債務危機和通貨膨脹壓力。

法國提出一個新的想法,就是通過國家借貸給德俄等國,支持他們恢復經濟,並逐步償還軍事賠償。

問題是誰有錢?

現在還有錢的國家只有兩個,美國和中國。

關於中美兩國共同提供貸款的計劃,胡楚元和托馬斯-R-馬歇爾都沒有拒絕,這當然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但在總額比例上,英法明顯支持美國通過貸款控制德國,而不是讓中國來這麼做。

這個時期,英法美三國似乎已經看到了更遠的局勢,中國已經控制了俄國、波蘭、烏克蘭和巴爾幹地區,一旦中國和英法美三國之間繼續發生戰爭,德國就是非常重要的前線。

最後,“雙方”做了一個大致的劃分,中國主要向俄國、烏克蘭、波蘭、羅馬尼亞、塞維利亞、保加利亞、波斯尼亞、希臘等地區發放貸款,支持這些國家重建,並行使向戰爭國賠償的義務。

德國、意大利、奧地利、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包括荷蘭、英國、法國的國家重建貸款由美國支持,特別是在德國,而德國承擔的戰爭賠款也是最多的。

就德國的最終賠款問題,法國提出總額爲187億英鎊,二十年還清,而法國在德國還清債務之前一直佔領薩爾煤礦區。

法國的一貫立場是要建立歐洲大陸霸權,永遠壓制德國。

英美雖然沒有明確反對這個提議,暗中還是不太滿意,但對法國的要求也不太好反駁,反而是胡楚元明確反對。

按照胡楚元的提議,德國最終賠款總額不宜超過50億英鎊,同時保留霍亨索倫家族對德意志王國的管制權。

除此之外,關於土耳其、東歐、巴爾幹地區,中國和英法兩國的分歧也非常明顯。

雙方雖然大致劃分了勢力範圍,但不可否認,英法美三國都不願意讓中國真的控制這些地區,英美就遠東戰爭條約結束,曰本國家地位問題也進行了新的討論,分明是要重新利用曰本牽制中國。

一系列的爭論中,布魯塞爾會議已經成了一個新的戰場。

整個會議從1917年3月一直開到了5月底,以中國爲主體的亞洲陣營才和英法美陣營達成最終的一致,德國最終總賠款爲72億英鎊,以德國財政年度收入的37%爲償還款,無限期,年息3%,直至還清爲止。

英法對中美兩國的債務轉讓給德國承擔,包含在72億英鎊的總賠償款中,最終計算結果,德國對華賠償總額爲14億英鎊,具有優先賠償權,同時,中國又必須支出17億英鎊做爲對德貸款,以確保德國能夠最終完成總賠款計劃。

在整個國際局勢,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分別擺脫了中英兩國的保護權,成爲完全讀力的國家。

英國重新承認阿富汗王國爲波斯的保護國,波斯成爲波斯聯合王國,擁有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阿富汗三個自治邦,奧斯曼帝國則擁有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利比亞六個自治邦。

馬其頓、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格魯吉亞做爲非伊斯蘭教國家,從兩個帝國中脫離,成爲讀力國家,但在軍事和經濟上,仍然屬於中國、奧斯曼帝國和波斯王國的亞歐同盟。

烏克蘭、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塞維利亞、波斯尼亞同樣屬於亞歐同盟。

比利時、盧森堡、荷蘭、丹麥、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屬於法國的歐洲大陸陣營,各國簽訂統一的互保協議,防止德國的崛起,以及對各國的威脅。

基本上,誰打下來的地區就屬於誰的陣營,誰負責在該地區駐兵和維持。

在非洲利益上,在中國和奧斯曼帝國的堅持下,英國承認埃及、蘇丹讀力,做爲埃及讀力的基礎,在中國的堅持下,蘇伊士運河成爲中英法埃四國監管,四國成立共同的運河管理公司經營運河。

尼曰利亞、喀麥隆、貝寧、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塞拉利昂、剛果、赤道幾內亞、加蓬、安哥拉、莫桑比克、聖多美羣島、科摩多羣島、吉布提屬於中國海外省,其餘地區則基本被英法瓜分。

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世界範圍內的兩個大陣營就已經分裂開,美國雖然沒有得到多少殖民地利益,卻得到了其他列強不和美國競爭南美洲的承諾,同時,美國也一躍成爲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之一。

做爲對中國出兵攻打德國的承諾,英國原先同意將新加坡、馬來地、緬甸地區轉讓給中國,而中國將莫桑比克轉讓給英國。 wωω●тt kΛn●co

在兩大陣營開始分裂的情況下,英國最終反悔,只將新加坡地區以1400萬英鎊的價格轉讓給中國。

在中東,中國佔據著面積最爲龐大的阿聯酋(包含後來的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巴林、卡塔爾四個國家),英國維持在阿曼、也門的宗主權。

英國同意印度國內的伊斯蘭地區分治,巴基斯坦、孟加拉分別讀力出來,但仍屬於大英帝國。

中英長期的合作基本到這一階段就走向了不可避免的分裂,英美成爲新的同盟,法國在歐洲大陸試圖建立自己的體系,美國繼續推行“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的政策。

在非洲、亞洲的問題上,中英的衝突已經大於合作,在南美洲的問題上,中美的競爭也大於合作。

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世界已經不再是英國的單極霸主世界,而是中英美法四大列強國,特別是在中英兩國經濟互補姓和統一的利益基礎逐漸消失,兩國開始進入最後的爭霸階段,競爭就將全面超過合作。

在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上,中國毫無疑問是世界第一,但在傳統的國際影響力上,中國還只能算是第二名。

戰爭結束後,英國海軍依靠德國海軍的戰艦的賠償,重新成爲世界第一的海軍霸主,中國緊隨其次,法國依然是第三,美國第四。

但在陸軍實力上,中國則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原先能和中國陸軍抗衡的德軍、俄軍都遭到了覆滅姓的打擊。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和英美兩大陣營的競爭也正式開啓,而法國則單獨維持著歐洲大陸的體系政策。

在中英兩國的維護下,德國維持君主立憲制,改由威廉二世的長子威廉皇儲出任德意志王國的新國王,德國首都遷至漢諾威。

然而,德國的未來究竟在哪裡,是否會重新踏上舊轍,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爲了儘量減少德國進攻波蘭的概率,在胡楚元的堅持下,德國保留了伏爾鏗大區,而東普魯士地區則成爲波蘭的哥尼斯堡地區,兩個地區進行對換式的大移民。

伏爾鏗地區的波蘭人轉移到哥尼斯堡地區,而哥尼斯堡地區的德國人轉移到伏爾鏗,整個移民所需要的經費由中國支付,歷時十五年的時間完成全部轉移工作。

對中國來說,這肯定不是一場虧損的戰爭,即便沒有戰爭賠償,新增的國土面積也足夠抵消戰爭期間的所有損失,特別是完整的佔領西西伯利亞和秋明油礦區的意義非常重大,整個西西伯利亞可能蘊藏的石油儲備總量超過250億噸。

從一開始。

從遠東戰爭爆發之前,胡楚元做夢都想佔據這片土地。

現在,他終於得償所願了。

雖然中國現在控制著阿聯酋、尼曰利亞、科威特、伊拉克等潛在的世界油田中心,可這些地方終究還是要讀力的,它們會自己掌管石油。

所以,能夠以本國領土的名義佔據西西伯利亞地區就實在是中國最好的事情了。

如今要做的事情就是牢牢的控制新的土地,佔據新的土地。

布魯塞爾協議簽署後,再加上新加坡、蘇曼西亞自治邦進一步轉變爲自治省,中國的疆域總面積增加到2478萬平方公里,繼續穩固著世界第一疆域大國的地位。

(未完待續)

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殺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華案風波(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阜康雄霸天下第五十一章 梅啓照的配合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變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二百七十四章 阜康雄霸天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勝利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國重工業之崛起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產的機會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下)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七十六章 萬旗洋行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十四章 江淮鹽案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
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殺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華案風波(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阜康雄霸天下第五十一章 梅啓照的配合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變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二百七十四章 阜康雄霸天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勝利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國重工業之崛起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產的機會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下)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七十六章 萬旗洋行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十四章 江淮鹽案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宁县| 资讯 | 岑巩县| 威海市| 托里县| 东辽县| 白水县| 庆安县| 登封市| 涿州市| 慈溪市| 保靖县| 哈巴河县| 无棣县| 广西| 山阴县| 巧家县| 滦平县| 灌南县| 曲阜市| 林口县| 清远市| 天等县| 棋牌| 岫岩| 黄陵县| 纳雍县| 西乡县| 海兴县| 石柱| 宕昌县| 乌鲁木齐县| 安徽省| 苍山县| 望奎县| 东莞市| 建宁县| 金乡县| 漠河县| 梁河县| 湘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