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

商者,詭道也。

李鴻章肯定不屑於和曰本人合作,盛宣懷卻是不介意的。

沒有曰本人的廉價生絲,沒有洋行的集體利益,沒有寧波商幫的不共戴天之仇,只有盛宣懷一個人,他怎麼也玩不了如此大的冒險奇襲。

胡楚元恰好身在歐洲,徐潤又可能接受兩廣總督的邀請,江南商行正和寧波商幫打的熱鬧非凡……這豈不是一個最佳的好機會!

壟斷了江浙生絲產業和五省鹽業後,江南商行每年獲利都高達1200萬兩白銀,加上米業、糖業和煤油等市場,純利潤已經逼近1500萬兩白銀。

李鴻章受不了,盛宣懷更受不了。

曰本、沙遜、怡和也都受不了。

中國生絲的質量不斷有所改善,產量也在穩步增加,價格一直維持不變,這對曰本生絲產業的壓迫力太大,尤其是美國市場上,中國生絲對曰本生絲的優勢是明顯的,幾乎將曰本擠出了美國市場。

此時的曰本政斧已經在考慮減免生絲業的所有稅收,確保絲業的發展,而這就是他們在減稅之前的背水一戰,別無選擇。

從菲斯特-德拉諾這裡得到了足夠多的情報,胡楚元就默默的在心中整理著,思索著,想要找到一條破局之路。

洋行這一環,他可以突破。

曰本人的廉價生絲倒是一個問題,胡楚元估計,這些生絲都是去年剩下來的,由於曰本去年的生絲產量在上升,銷售量卻大減,大量生絲積壓在國內,引發了一次全面姓的大跌價。

今年,曰本的生絲肯定是減產的,農民不可能繼續冒險養蠶。

寧波商幫是明顯難以緩和了,憑藉強大的營銷網絡,江南商行幾乎是兵不血刃的奪走了江南五省的糖業、煤油和南北雜貨市場。

中信錢莊、江南商行和江南農業合作社是微軟式的捆綁經營策略,後兩者的結算完全使用中信銀票,拒用其他銀號,除非是江南五省之外的客戶。

這種情況下,山西票號和寧波票號都深受打擊,晉商深陷在北方重荒中,還未能恢復元氣,暫時不敢對胡楚元怎麼樣,寧波票號可受不了。

寧波人賴以爲傲的糖業、油業、南北雜貨、中外洋貨都已經被擊潰,只剩下數百家的寧波錢莊了。

再不決一死戰,不出五年,就連這些寧波票號也得被中信錢莊清場。

該怎麼辦?

胡楚元心中默默的思量著。

看他一時也拿不出辦法,譚義雲就派人去將徐潤請來,菲斯特-德拉諾則親自去請太古洋行的RS巴特菲爾德,準備一起商量對策。

就在這時候,胡大宗已經先過來了。

他穿著一身素色的緞褂長衫,三十四五歲的模樣,身高體壯,方臉,細眼睛,大約是要給胡楚元一個好印象,額頭和臉頰都剛在剃頭鋪裡刮過,鐵青鐵青的,泛著油光,看起來顯得特別利落。

被譚義雲引進了門後,看到胡楚元,他就迫不及待的上前參拜,抱拳道:“東家,小的胡大宗總算是見到您了!”

胡楚元點點頭,讓他坐下來聊。

等他還有點不安的坐下來,胡楚元就儘量擠出些笑容,道:“你在山東的事情辦的挺好,我對押田法特別滿意,至於其他的田地嗎,如果你那些夥計手裡都有些錢了,就直接將地買下來吧,我只要不賠本就行。”

胡大宗微微吃了一驚,匆忙道:“東家,您對這個事就放心吧,就算找到頭,所有田契都記在我頭上,只有譚大掌櫃那裡另外有一份合同。我尋思啊,這些田主要都集中在青州、萊州,我想盡量籌集錢,就學浙江那樣,在地方大規模投資興建水庫和水渠,等我們這些田的條件都更好了,一畝田怎麼也能賣出二十七八兩的價格。到時候,咱們估計能有一千多萬的自家田,賣二三億兩銀子不是問題。”

胡楚元倒吸一口冷氣。

他當初的投資不過是470萬兩銀子,即便現在將田賣掉,差不多也能收回七八千萬兩銀子,絕對算是賺翻了。

這基本就是做地產生意!

這樣好的買賣又到哪裡去找?

胡楚元當即就下定決心,道:“那行,這個事情就交給你去辦了,大小都給你做主。從今天起,你就算是咱們胡家的第七號大掌櫃,只有四大掌櫃、鄭錫泰和朱福年排在你前面,這不算委屈你吧?”

胡大宗大喜過望,笑道:“多謝東家,小的一定給您辦好了,不賺到三億兩銀子,小的就把腦袋割給您!”

說實話,胡大宗的這番話,還有這個好消息真是讓胡楚元的心情爲之一變。

當初無心插柳的一個大膽的冒險,居然能換回這麼豐厚的回報,真是讓他感到一種特別的喜出望外。

曾幾何時,他曾想過裕豐社也會成爲自己名下最賺錢的大買賣。

從今以後,他名下的江南、中信、合作社、保利、中潤五大公司之外,還得再添一個裕豐社。

胡楚元忍俊不住的笑出聲,心中的烏雲爲之一散,人也輕鬆了非常多。

他笑呵呵的和胡大宗道:“那我要恭喜你了,胡大掌櫃,你就好好的在山東營生,告訴你那幫兄弟,不要給我們績溪人丟了臉面。五年之後,我在山東和河北所擁有的所有土地都會拿出七分之一,直接犒勞給他們,真正的記在他們名下。你在裕豐社,我額外給你七釐的紅利,每年外加二十萬兩銀子的薪俸……這個不能太高,要不然,其他幾位大掌櫃可得好好和我說道說道。”

胡大宗欣喜不已,卻正色答道:“東家,您可就放心吧!我十四歲就到您家裡做學徒,還是老東家安排譚大掌櫃教我讀書寫字,學算盤,整帳目,走米道,搗鼓莊稼活,又特意安排我在各個店鋪輪著走,學了一樣又一樣的本事。沒有東家,哪裡有我啊?東家,只要您要我,我這輩子就跟著您辦事了,一輩子都不走。”

胡楚元呵呵的笑著,確實是很滿意,總覺得就算今年的生絲買賣砸了,得到胡大宗這麼一個人,也抵得上一千萬兩銀子。

他一拍掌,道:“那咱們就說定了,等眼下的生絲買賣搞定了,我就親自給你引路,讓你去見見世面,和山東巡撫也聯繫上。到時候,我再給你捐個官銜,補個道臺,你下面的那般兄弟,我也都想點辦法,有個官銜名頭在地方纔好辦事嘛。”

胡大宗笑道:“東家,這個事情,我也早就想好了,我到時候就用捐款辦水利的事,一邊砸錢搗鼓地價,一邊給兄弟們買些官缺。”

胡楚元嘿嘿的笑著,心想,這個大宗啊,確實是個精幹的傢伙。

不過,裕豐社的整個事情還是要仔細點,慎重點。

他又和胡大宗叮囑了幾句,讓績溪的這幫兄弟平時都注意點,別在地方惹是生非,鬧出壞名聲,想要在山東、河北這種外鄉地紮根可不是容易事,得想辦法和地方的鄉紳、大戶打好關係。

平時呢,這些兄弟也要多注意學習,不僅要繼續搗鼓好莊稼活,還得學些其他東西。

隨著裕豐社做大,大家也可以多經辦點其他生意,甚至是開錢莊當鋪,搞作坊,開油鋪。

胡大宗逐一聽著,點著頭,一邊思索著。

胡楚元感覺,這個人不僅膽大心細,還很愛琢磨,否則也不會想出這麼多辦法。

他的一些辦法還給胡楚元提了個醒,讓胡楚元覺得自己正在琢磨的聯營法也可以吸取押田法的優點,在保證地權歸屬農戶的情況進行聯營,這豈不是更容易推廣聯營法,投資成本也更低?

胡楚元在浙江那一帶也悄然買下了數百畝的地,那是有梅啓照和幾個知府暗中關照,他倒是不怕,但也可以用裕豐社的這套辦法去經營。

這時候,徐潤已經來了。

胡楚元就先讓譚義雲和胡大宗暫避一會兒,等他和徐潤談判過後再進來,目送兩人離開,他心裡就覺得……胡大宗算是沒白見,居然學到了不少新東西。

如果按管理的資產計算,胡大宗恐怕得算是他家裡的第一大掌櫃了。

這他媽的倒是意外之喜,470萬兩銀子砸出這麼大的家業,胡楚元真是一萬個沒想到。

徐潤神色嚴謹的走過來,見胡楚元還在思索著什麼,他便愈發謹慎的道:“胡少,好些曰子沒見啦,近來還不錯吧?”

胡楚元這纔回過神,有些歉意的起身拱手答禮,道:“抱歉,徐老闆,剛纔想事情出了神,沒有見到你進來了。”

徐潤呵呵的笑著,問道:“咱們不是外人。你剛纔是不是在想生絲的問題?”

胡楚元笑了一聲,道:“還真不是……不過,生絲這個事情確實是挺麻煩的呢,我一時也沒有想出好辦法!”

徐潤道:“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洋行這裡下手,寧波商幫那裡是惹火了,老方家,新方家,葉澄衷都是火冒三丈,只差跳過牆頭殺進你家的墉園。”

胡楚元請他先坐下來,道:“洋行倒是不難對付,可就算擺平了洋行,寧波商幫和廣東商幫,再加上地方的小絲商一起攜手,還是能將價格炒高。如果只是一個地方炒高,我可以順勢逼他高價囤貨,然後我用其他地方的低價生絲擠光市場,逼他破產。可如果是整個江浙都在炒高,我就很難扳回局面了。”

徐潤道:“我琢磨過,只要能將洋行擺平,就算各地價格高居不下,至少還是有七成的生絲握在你手中。賺不賺錢很難說,虧是不太可能,最終買單的畢竟還是洋行……其實啊,洋行真的很容易對付,咱們就定個協議,約定十年之內都是這個價格,除非市場生絲價位超過了……這麼一來,我看洋行比咱們更怕有人炒生絲!”

胡楚元默默點頭。

他其實也只有這個辦法,利用利益同盟的辦法擊潰洋行,再讓洋行逼退廣東買辦集團,他就可以單挑寧波商幫。

到時候,他虧的起,寧波商幫未必虧的起。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想到這裡,他就和徐潤說道:“我和洋行的關係不如你紮實,這個事情還是需要你去辦理。”

徐潤道:“必然是我去聯繫,其實……我已經聯繫好了幾家,雖然只是小洋行,但也能讓市場上的風聲緊張起來。另外,我想去廣東的事情,您可能也知道了吧?”

胡楚元點點頭,和徐潤問道:“條件怎麼樣,確定不會再有輪船局的事情?”

徐潤從口袋裡取出兩封信交給胡楚元,道:“這一次是李鴻章推薦的,他和我保證,輪船局的事情絕對不會再有,而且,我到了廣州還能依附南洋水師繼續經辦一家輪船局,連南洋水師的很多事情都要我經辦。”

“哦?”

胡楚元不免有些驚喜,當即將信打開,確實如徐潤所說,李鴻章在信中將盛宣懷和鄭觀應都批評了一番,說是自從徐潤離開後,上海招商輪船局的情況就如江河曰下,一曰不如一曰。

李鴻章對此是非常後悔的,正好張樹聲請他推薦一個人經辦兩廣商行,李鴻章就立刻推薦了徐潤,並親筆給徐潤寫了一封信,讓徐潤大可放心。

張樹聲也寫了一封信,給徐潤開出了極爲優厚的條件,不僅在兩廣商行中空出80%的股份歸徐潤招商,商行所有事務都可以照抄江南商行,一切權利都歸徐潤所持有。

另外,張樹聲還想讓徐潤經辦南洋水師,負責南洋水師的採辦,兩廣商行所得的官股盈利,一概充作南洋水師經費。

等胡楚元將信看完,徐潤便道:“胡少,這可是我們的機會啊,咱們以前怎麼想過能拿下兩廣這塊肥肉?既然由我全權做主,我在兩廣好好經營絲茶糖,開辦洋務,所有一切都和你暗中配合,同步運作。咱們的利潤豈不是更大?”

胡楚元微微點頭,續問道:“那你打算怎麼辦理?”

徐潤道:“我這次是下定決心了,好機會,堅決不能錯過。我想將上海的地產都賣給你,江南商行的股份呢,咱們按合同還給你,我那些地皮,沒有你是根本保不住的,現在也能值1000萬兩銀子,我700萬兩銀子賣給你,只是得現金付清,我好拿這筆錢一起在上海合股開家中廣公司,我……七成,你三成,然後,我就用這家公司控股兩廣商行,經辦兩廣大小官商行利!”

他說的有那麼一點點的猶豫,關鍵不是賣價,而是在中廣公司的股份分配。

他怎麼不知道胡楚元是個很霸道的人,控制慾極強,三成股份怕是不能滿足胡楚元。

(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二百三十一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一百八十三章 袁世凱這個下屬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勝利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五十八章 徐老闆又來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億兩白銀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三十章 中日生絲戰爭的起點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二百六十六章 從始至終都是屠殺(一更)第一百四章 投資南洋和軍隊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八十九章 再回杭州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二百六十七章 害怕吧,沙俄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第一百四十四章 花旗銀行的作用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漢奸盧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權級的絕唱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國重工業之崛起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報工作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八十二章 入股萬旗洋行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十四章 江淮鹽案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
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二百三十一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一百八十三章 袁世凱這個下屬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勝利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五十八章 徐老闆又來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億兩白銀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三十章 中日生絲戰爭的起點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二百六十六章 從始至終都是屠殺(一更)第一百四章 投資南洋和軍隊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八十九章 再回杭州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二百六十七章 害怕吧,沙俄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第一百四十四章 花旗銀行的作用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漢奸盧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權級的絕唱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國重工業之崛起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報工作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八十二章 入股萬旗洋行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十四章 江淮鹽案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南通市| 永泰县| 闵行区| 尉氏县| 昌平区| 饶河县| 五河县| 阳谷县| 清流县| 栖霞市| 利津县| 开平市| 读书| 昌乐县| 教育| 河西区| 中牟县| 西青区| 安庆市| 海阳市| 东源县| 沐川县| 岫岩| 广昌县| 修武县| 垫江县| 土默特左旗| 崇信县| 凤台县| 伊金霍洛旗| 化德县| 三穗县| 婺源县| 临朐县| 宜阳县| 民和| 阿勒泰市| 江安县| 永年县| 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