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6

陳宧強調斷絕和袁某的“私人關係”,那是說陳某並不和北洋系斷絕關係,否則此後難以立足。但他是一廂情願,因爲段祺瑞痛恨此僚始則攛掇慫恿袁世凱稱帝,終卻落井下石,於是在袁死後,一力要嚴懲此帝制餘孽。袁世凱臨終前得知自請到江西前線與討袁軍作戰的唐天喜(唐是袁世凱早年在家鄉識得一個豫劇旦角,爲袁所喜,十幾歲就帶在身邊,幾十年生死與共)被人收買背叛他時,精神靡頓,徹底垮了,躺在牀上,目光呆滯,望著屋頂喃喃自語:“唐天喜反了!唐天喜反了!”袁世凱一世稱雄,末路至此,慘淡光景,真讓人感慨萬千。

馮國璋在袁氏稱帝時,出於自己的得失考慮,暗中拆臺腳,“不左不右”,但對於袁的“知遇之感”,也還是始終不渝的,所以對袁的處境不禁內疚。

就因爲這樣,當他看到了北洋政府國務院發來的通報“袁大總統薨逝”的電報的時候,竟自悲痛得大哭起來。據當時在他身邊的參謀長師景雲後來回憶:

他看了那個電報以後,立刻嘴裡就發出了“嗯”的一聲,表示出不敢相信的神情,跟著便看到他的眼淚不自覺地流了出來。隨後,他又拿起那個電報反覆地看,邊看邊聲淚俱下地說:“大總統這麼一個英明人物,想不到會落到現在這樣的結果!我受了他這麼多年的知遇……”說到這裡,終於情不自禁地伏在辦公桌上,放聲大哭。

袁世凱臨終時,也許還有一點值得安慰,就是他曾經厚待過的幾位女子,還是一心向著他的。據說段祺瑞的夫人對段在關鍵時刻不幫助袁世凱極爲憤慨,竟至和段大吵,結果被段扇了兩耳光。而馮國璋的夫人周氏,則代袁監視馮的一舉一動,秘密向袁世凱寫信報告。他在朝鮮時娶的一位朝鮮女子金氏,在他死後竟吞藥自殺,雖然被救轉過來,但後來終因吐血的後遺癥身死,也算是爲他殉了節。也許,女人的感情世界,她們對人和事的看法,的確和這些縱橫馳騁的粗魯男人,充滿功名利祿與權力征伐的世界完全不同吧?

在這一場洪憲帝制中,袁大頭精明一世,到頭來成了被人利用的“冤大頭”。

袁若地下有知,對這種種恩怨,他真的能夠做到“老子掀須一笑休”麼?

袁世凱稱帝失敗,從大局來看是他逆勢而上,從個人得失來看,則是因爲他此舉讓原來團結在他周圍的一幫高層猛將無利可圖,而有利可圖的只是一幫無行文人,和本來權位不甚突出而圖以之自肥的將領罷了。再說文武之間和其內部,也不無恩怨是非之爭。章太炎有一妙論,說袁世凱之敗,“由於以三人反對三人:梁啓超反對楊度,張一麐反對夏壽田,雷震春反對蔡鍔?!泵癯?,梁啓超有意輔佐袁世凱,存著改造“武人”之想,所以和楊度一樣可稱爲袁世凱之“最高國策顧問”一類人物,夏壽田和張一麐同爲袁世凱幕中人,雷震春乃袁世凱心腹大將,而蔡鍔則是袁氏極力想籠絡的人物,這些人彼此政見和品行都捍格不合,任他袁世凱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也不可能將這些人盡納入麾下,一方得志,另一方就必定出來攪局,總之弄得他和不成牌。

譚嗣同故居像2323湘人餘德泉爲譚嗣同故居撰聯:壯矣維新欲殺賊而未迴天終成國恨,快哉喋血屹崑崙以昭肝膽長醒吾民。此聯化用譚嗣同豪邁之句: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六君子就義於1898年9月28日,其時,袁世凱從朝鮮歸國4年,小站練兵3年,如果說戊戌一役,袁表現尚不夠成熟,那麼戊戌之後,袁世凱則完成了從軍事人物向政治人物的轉變。

24戊戌變法時的梁啓超(左)和康有爲(右)。1898年的梁啓超,年方廿六,兩目精光,英氣勃發,真乃不世出之英才。其時,康有爲41歲,袁世凱也不過39歲。這一出年輕人的變法,洋溢著激情和熱血,但卻缺乏老練的政治經驗,最終喋血菜市口,飲恨百日期。

2425262725 54歲時的梁啓超,26 榮祿,27 戊戌變法時的袁世凱,28 在芝加哥的康有爲。

菜市口六顆年輕頭顱落地,許多人的命運也就此易轍,康梁遠避他鄉,樑隱入書齋,專研中西學問,終成一代大師??党闪ⅰ氨;蕰?,照片中是在芝加哥籌措經費的康有爲。榮祿在戊戌年後正處於權力的巔峰,他敏銳地看出時局走向,可惜迴天乏力,只能將重任交與袁世凱,而袁則化禍爲福,一舉從戊戌事敗的困境中登上山東巡撫的地位,走上了權位升遷的快車道。

282929左上角爲康有爲在萬木草堂期間撰寫的《孔子改制考》,宣稱:“凡六經,皆孔子所作,昔人言孔子刪述者,誤也。”《新學僞經考》是康有爲另一主要變法理論著作。1895年刊印的《公車上書記》,記述康、樑聯合各省舉人上書請願的活動。1895年5-6月,康有爲四次上書光緒帝,提出變法主張。1896年,梁啓超的《變法通議》在《時務報》陸續發表,變法輿論達到高潮。

3030“殘雷”琴。清光緒十六年,譚嗣同以雷劈梧桐監製古琴,琴背面龍池之上刻“殘雷”二字,其下刻有行楷三十五字:“破天一聲揮大斧,乾斷柯折皮骨腐。縱作良材遇己苦,遇己苦,嗚咽哀鳴莽終古。譚嗣同作?!?

均填以石綠。詩左下方刻長方形朱文印,篆“壯飛”二字。腹款刻“霹靂琴光緒十六年瀏陽譚嗣同復生甫監製”。譚嗣同時年25歲。

北京貢院位於今北京建國門內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當時考棚計有9000多間,三年一次的“春闈”、“秋闈”,考生就在這如蟻窩般的號房裡,皓首窮經,這是中國獨創的舉國教育體制。江南貢院位於江蘇南京城南秦淮河邊,毗鄰夫子廟,東接桃葉渡,南抵秦淮河,西鄰狀元境,北對建康路,科舉制度廢除15年後的1920年,這座擁有20644間號房的貢院已然衰落,考棚破敗,曾經創紀錄的輝煌一去不再。

1920年的江南貢院31321900年的北京貢院考棚京師大學堂是“戊戌變法”中碩果僅存的一項新政,成爲後來新政的象徵??婆e制度廢除之後,各類學校開始興起,其中教會學校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到1919年,已經形成“在華十四所”

和“會外五所”構成的教會大學體系。教會學校將近代西方的教育制度植入中國,對中國教育發展影響重大,袁世凱巡撫山東時,就曾特聘山東影響最大的教會學?!臅^第二任監督赫士,到濟南籌辦山東大學堂,即爲山東大學前身。

京師大學堂舊址3334清末民初教會學校的女教師和學童353635彰德秋操檢閱臺舊照,36彰德秋操時期英武颯爽的袁世凱。

戊戌年之後,袁世凱可謂意氣風發,仕途亨通,一路風正帆懸,署理直隸,巡撫山東,總督直隸,擔任北洋大臣,成爲疆臣之首,這一地位在彰德秋操表現最爲突出。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0月,清朝在河南彰德府(今河南安陽)舉行秋操,檢閱新軍,是爲彰德秋操。檢閱臺上名流雲集,包括後來中華民國的五位總統: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錕,一位臨時執政段祺瑞,共六位國家元首。還有內閣總理、部長幾十位,至於名將、軍閥,更是數不勝數。

新軍爲全國最精銳力量,湖北新軍和北洋新軍是新軍中的翹楚,彰德秋操中,袁世凱僅憑北洋一鎮和一個混成協,對陣湖北、河南新軍大部,第一日便取得壓倒性優勢,試問全國還有誰可與北洋一戰?可以說,此時的袁世凱已身兼軍界元首和政壇大佬的地位,其登頂之時豈不指日可待?

3737彰德秋操時,北洋軍官和外軍軍官交談。

相較於南軍總統官張彪背誦演習總方略時還需參謀長逐句提示相比,北洋軍軍官能夠直接與外軍軍官進行交流,其素質不可謂不高,更厲害的是北洋軍如銅牆鐵壁般地阻止了民權思想影響軍隊,袁世凱治軍手段之“高明”,由此可見一斑,其軍事強人的地位一時無匹。

384039北洋系的三駕馬車,38爲王士珍,39爲馮國璋,40爲段祺瑞。

時稱“北洋三傑龍虎狗”,袁世凱手下三員大將,北洋之龍王士珍,才智過人,計謀百出,北洋之虎段祺瑞,性情粗獷,將兵如虎,北洋之狗馮國璋,忠於北洋,善打硬仗。其中段祺瑞和馮國璋是袁世凱最爲倚重的心腹大將,“北洋三傑”

一時傳遍街頭巷裡。

4141滿清權貴。從左至右依次爲軍諮大臣毓朗,海軍大臣載洵,軍諮大臣載濤,閩浙總督鬆壽,署四川總督趙爾豐,協理大臣那桐,署理四川總督端方,總理大臣奕劻,理藩大臣善耆,度支大臣載澤,兩江巡撫馮汝,農工商大臣溥倫。忠與叛,忠於誰叛於誰,恐怕袁世凱想到這些人就倍感壓力。

至此,袁世凱心頭大石至少落定大半,凡政權更迭,合法性爲其最關鍵一點,無合法性,則天下皆可起而攻之。退位詔書遠協古聖天下爲公之義,指定袁世凱全權組織共和政府,爲袁世凱奪取最高權力提供了依據??梢哉f,一紙詔書,可抵袁世凱兩個北洋六鎮。

4242清帝退位詔書。大清宣統三年十二月廿五日,民國元年2月12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大清國宣統皇帝退位,退位詔書最後一段寫道:“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爲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爲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宣佈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

43444543晚年的慈禧太后,44幼年光緒帝,45隆?;侍螅?6在屋頂上玩耍的溥儀。

有清一代,帝王多幹才而少庸才,到晚清亦如此,只是皇帝繼承大統多在年幼,光緒4歲登基,慈禧、慈安兩宮皇太后垂簾至其18歲,宣統3歲繼位,載灃奉慈禧遺命監國。貫穿整個清末,滿清政權都處於老太后加小皇帝的政治生態中。

46125春日飲養壽園背郭園成別有天,盤餐尊酒共羣賢。

移山繞岸遮苔徑,汲水盈池放釣船。

ωωω▲Tтkǎ n▲¢o

滿院蒔花媚風日,十年樹林拂雲煙。

勸君莫負春光好,帶醉樓頭抱月眠。

病 足其一採藥入名山,愧予百健步。

良醫不可求,莫使庸夫誤。

其二行人跋而登,曾惹齊宮笑。

扶病樂觀魚,漁翁莫相誚。

第7章 回望中原6第19章 中華帝國3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12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5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22章 忍將功業誤蒼生第20章 中華帝國4第21章 中華帝國5第18章 中華帝國2第5章 回望中原4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4章 回望中原3第22章 忍將功業誤蒼生第8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1第5章 回望中原4第12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5第7章 回望中原6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13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6第17章 中華帝國1第9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2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16章 權力之鋒3第9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2第10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3第16章 權力之鋒3第5章 回望中原4第21章 中華帝國5第16章 權力之鋒3第4章 回望中原3第22章 忍將功業誤蒼生第5章 回望中原4第13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6第19章 中華帝國3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3章 回望中原2第7章 回望中原6第1章 序言第13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6第22章 忍將功業誤蒼生第18章 中華帝國2第22章 忍將功業誤蒼生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21章 中華帝國5第10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3第4章 回望中原3第7章 回望中原6第3章 回望中原2第6章 回望中原5第19章 中華帝國3第21章 中華帝國5第2章 回望中原1第8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1第14章 權力之鋒1第18章 中華帝國2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10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3第1章 序言第10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3第22章 忍將功業誤蒼生第17章 中華帝國1第10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3第5章 回望中原4第10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3第20章 中華帝國4第5章 回望中原4第20章 中華帝國4第14章 權力之鋒1第22章 忍將功業誤蒼生第22章 忍將功業誤蒼生第13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6第12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5第16章 權力之鋒3第19章 中華帝國3第16章 權力之鋒3第6章 回望中原5第8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1第22章 忍將功業誤蒼生第17章 中華帝國1第10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3第20章 中華帝國4第21章 中華帝國5第10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3第12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5第18章 中華帝國2第12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5第21章 中華帝國5第1章 序言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6章 回望中原5第16章 權力之鋒3第16章 權力之鋒3第13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6第17章 中華帝國1第19章 中華帝國3第3章 回望中原2
第7章 回望中原6第19章 中華帝國3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12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5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22章 忍將功業誤蒼生第20章 中華帝國4第21章 中華帝國5第18章 中華帝國2第5章 回望中原4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4章 回望中原3第22章 忍將功業誤蒼生第8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1第5章 回望中原4第12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5第7章 回望中原6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13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6第17章 中華帝國1第9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2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16章 權力之鋒3第9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2第10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3第16章 權力之鋒3第5章 回望中原4第21章 中華帝國5第16章 權力之鋒3第4章 回望中原3第22章 忍將功業誤蒼生第5章 回望中原4第13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6第19章 中華帝國3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3章 回望中原2第7章 回望中原6第1章 序言第13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6第22章 忍將功業誤蒼生第18章 中華帝國2第22章 忍將功業誤蒼生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21章 中華帝國5第10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3第4章 回望中原3第7章 回望中原6第3章 回望中原2第6章 回望中原5第19章 中華帝國3第21章 中華帝國5第2章 回望中原1第8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1第14章 權力之鋒1第18章 中華帝國2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10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3第1章 序言第10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3第22章 忍將功業誤蒼生第17章 中華帝國1第10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3第5章 回望中原4第10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3第20章 中華帝國4第5章 回望中原4第20章 中華帝國4第14章 權力之鋒1第22章 忍將功業誤蒼生第22章 忍將功業誤蒼生第13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6第12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5第16章 權力之鋒3第19章 中華帝國3第16章 權力之鋒3第6章 回望中原5第8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1第22章 忍將功業誤蒼生第17章 中華帝國1第10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3第20章 中華帝國4第21章 中華帝國5第10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3第12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5第18章 中華帝國2第12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5第21章 中華帝國5第1章 序言第11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4第6章 回望中原5第16章 權力之鋒3第16章 權力之鋒3第13章 千古艱難唯一叛6第17章 中華帝國1第19章 中華帝國3第3章 回望中原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澳县| 响水县| 平和县| 南平市| 邢台县| 北京市| 额敏县| 城步| 集安市| 桐庐县| 江华| 大渡口区| 上林县| 龙岩市| 庐江县| 富锦市| 平乡县| 庆城县| 若羌县| 青阳县| 彩票| 邵东县| 仁布县| 始兴县| 北宁市| 油尖旺区| 合阳县| 灌云县| 梁平县| 阳高县| 鄯善县| 安顺市| 涡阳县| 大冶市| 新巴尔虎右旗| 腾冲县| 九龙县| 贵州省| 澎湖县| 图木舒克市| 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