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與建康,相去千里, 週休將軍忽得急病的消息倘日夜兼程地往建康送, 至少也需彌月。不等成去遠(yuǎn)細(xì)思量如何處置, 將軍醒來的第一刻,便強撐著身子,示意成去遠(yuǎn)一不準(zhǔn)讓涼州諸將知情,二不許上呈建康天子。成去遠(yuǎn)自知涼州要靠驃騎將軍主持大局,好不易稍微穩(wěn)定下來的三角關(guān)係, 驃騎將軍一旦出事, 那時局勢必要亂。建康那邊倘知情,保不齊有人起別樣心思。成去遠(yuǎn)也清楚自己還不曾到可在邊關(guān)獨當(dāng)一面之時, 但事情卻不可避免每況愈下, 驃騎將軍一連幾回於夜間嘔血。成去遠(yuǎn)不敢大意,私下仍給兄長去了封書函,說清西北細(xì)況。
而烏衣巷中,顧未明一案收鑼罷鼓,只是坊間傳聞卻日漸流出。或雲(yún)那顧家主事者如何急火攻心,就此懷恨, 至於懷恨於誰, 一時倒說不清楚;或雲(yún)成家大公子乃殺破狼命格, 終是要連累整個烏衣巷,雖傳的煞有介事,然而只需細(xì)想,成家大公子如今父母雙逝, 知道其具體出生時辰的,也不過家中杳娘福伯等老一輩人罷了,如何推演出此般命格?又有驚奇民冤得雪,世家遭殃之罕事;更有操心顧六公子那一衆(zhòng)美姬妾巧伶人的,不過打趣一句“橫豎落不到你那牀頭去!”便鬨笑而散。而東堂之上百官,卻清楚隨之而來的籍沒家產(chǎn)纔是關(guān)鍵處。雖有天子憐憫其身爲(wèi)勳貴之後,命獄中自裁,亦示人以慈,不連累光祿勳大夫顧勉半分,顧未明妻兒等皆安然無事,然其莊園奴僕僮客則一律充公。衆(zhòng)人再思想官倉一案,天子如何下旨,斥百官之貪墨,恨百官之無狀,使草民皆知君之明,國之不國,自然是非君之過,官吏之過也,民怨可消矣。檢其家,沒其財,民怨息,頌聲起,宮用足,千古帝王之術(shù),莫過於此了,衆(zhòng)人思及此,不免有諸多竊語私議。
這日,大司農(nóng)溫儀正於府邸閒逗那幾只鶴,家僕忽來報烏衣巷大公子造訪,溫儀略覺意外,把手中小魚盆遞給婢子,拍了拍手,吩咐道:“領(lǐng)聽事,奉茶。”
那家僕飛也似的去了,到了府門前,躬身見禮把成去非往裡頭引,餘光卻不時掃將幾下,家僕是頭一回見著這烏衣巷的大公子,自然忍不住偷偷多打量幾眼。成家同溫家的來往,在太傅成若敖活著的時候,走動尤爲(wèi)頻繁,不過大司農(nóng)溫儀已是太尉溫濟之的侄輩,關(guān)係遠(yuǎn)了一層,這麼一來,更顯稀奇,家僕走著神,忽聽成去非問道:
“聽聞大人甚愛白鶴,府上有半閒堂專門養(yǎng)鶴,可是真的?”
家僕聽言笑道:“回大公子的話,是真的,說來也巧,我家大人方纔正在觀鶴,聽說大公子來了,想必這會應(yīng)在聽事相候了。”
成去非環(huán)顧四下,道:“百聞不如一見,你去請大人出來,就說我也想一睹仙鶴風(fēng)采。”
家僕一怔,隨即反應(yīng)過來,忙應(yīng)聲說好,又喚來一小廝先給成去非帶路,往那半閒堂去。
半閒堂依河而建,四處有清泉茂竹勁鬆,土山、釣臺、曲沼等一樣不少,成去非稍稍留意一番,尚未見鶴影,卻已聞陣陣鶴鳴。古人說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果真不假。待見到那幾只通體潔白,身姿纖長優(yōu)雅的仙鶴時,成去非便駐足而立,默默看了半日。
身後溫儀趕到時,見成去非正凝神而視,遂笑著上前道:“貴客來訪,有失遠(yuǎn)迎,伯淵勿怪。”
因是在私宅,溫儀言辭隨意些,他本又比成去非年長許多,平日私下多這般稱呼,此刻見烏衣巷的大公子難得有此雅興,心下一時亦覺怡然,寒暄幾句,又爲(wèi)成去非一一介紹了自己這心愛之物,方說到正題:
“伯淵今日不是爲(wèi)我這鶴而來吧?”
成去非目光仍落在那仙鶴上頭:“飢不啄腐鼠,渴不飲盜泉,行止有節(jié),可謂君子矣,大人這麼鍾情於鶴,怕是裡面也有自比的意思?”
溫儀搖首笑道:“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儀不過凡人一個,居於塵網(wǎng)樊籠,偶憑軒賞之,不過聊以自=慰罷了。”
兩人正說間,一旁水榭開始有人鼓瑟吹笙,不多時只見那本躑躅徘徊的幾隻仙鶴,忽驚身蓬集,矯翅雪飛,看得人眼目驚歎,溫儀已不覺讚道:“指蓬壺而翻翰,望昆閬而揚音,幸甚遇之,幸甚聞之!”
“如此佳句,唯如此高潔之物可配。”成去非一笑,舉目望了望四處,“大人居於此處寶地,怎會是塵網(wǎng)樊籠?”
溫儀往前一步,登高而嘆:“身處廟堂,不能不憂讒畏譏,”說著回首看成去非一眼,“高樹多悲風(fēng),伯淵不該更有感觸嗎?”
此話語帶雙關(guān),溫儀隨之想起自顧曙兼任尚書僕射度支尚書兩職以來,臺閣不動聲色間便日侵月削他司農(nóng)府之權(quán),誰人授意,外人糊塗些,可他身在其位,自不是隔岸觀火,此刻忽如此有意說了,意在影射臺閣越俎之處,亦有對臺閣動輒指責(zé)司農(nóng)府辦事不力的委婉怨言,成去非聽得明白,負(fù)手踱步上前道:
“時人所願,不過腰纏十萬貫,騎鶴下?lián)P州,大人如今可謂得兼美之好,可大人仍要說這境地是爲(wèi)樊籠,倘大人真意欲返自然,出十丈軟紅之外,晚輩倒有個法子。”
溫儀笑道:“伯淵請說。”
“上書乞骸骨即可。”成去非遙遙望著那帷帳中隱綽人影,正是伶人們在奏樂,以導(dǎo)仙鶴亦舞亦鳴。
寥寥數(shù)語,說的溫儀心底一驚,腦中轉(zhuǎn)了幾圈,想著以成去非的性子,斷不是輕易玩笑之人,尤其此刻,烏衣巷的大公子面上仍是尋常冷淡神色,頓叫溫儀心中浮起一絲惑然,又夾帶著幾分不安。
成去非已信步走動起來,一一掃過這周邊景緻,微微仰面道:“前人張季鷹有蓴鱸之思,大司農(nóng)怎麼就不能有白鶴之念?再者,大司農(nóng)爲(wèi)官幾十載,想必早厭倦這其中百寒百暖,乍陰乍陽,實在不能不讓人豔羨眼前這白鶴,朝戲於芝田,夕飲乎瑤池,如此陳情,今上自會體恤,箕山之風(fēng)可得矣。”
閒手拈來這麼一樁,就讓溫儀幾乎無話可接,他這才意識到,今日烏衣巷的大公子,是別有圖謀來了。末了這兩句,是替自己連請辭表都想好言語了嗎?溫儀此刻到底生了不滿,這半日下來的那點興頭雅趣,登時一掃而光,臺閣權(quán)勢漸重,朝野之上,無人不曉,如今真假難測地來勸自己致祿,也實在逼人太甚,可面上卻仍帶著笑意道:
“伯淵此言差矣,我倒無法同張季鷹那般痛快,只因承蒙天恩,不敢因私情而忘公,至於伯淵所說,待有一日,老朽年邁至無用之際,自當(dāng)著葛巾布袍,臨風(fēng)敞懷,再享幽致。”
那邊笙簫不斷,溫儀卻已略感心煩,轉(zhuǎn)身喊來一婢子:“讓他們停了吧。”說完對成去非笑道,“偶得閒趣,已彌足珍貴,當(dāng)下我還不敢奢望羽觴隨波常伴於身。”
這兩句語氣又輕鬆下來,成去非聽罷微微頷首,卻道:“閒雲(yún)野鶴,飄然出世,眼下,大人別無選擇。”
溫儀心底陡然大動,一直滿載笑意的雙眸忽就凜了一下,那面上橫橫豎豎的紋路似乎也跟著肅然起來,他似笑非笑地看著成去非道:“伯淵這話我就聽不懂了,何出此言?”
話已然到了必要說開的田地,成去非端起投食用的器皿,一面漫不經(jīng)心引著那鶴,一面正色問:“翻修鐘山帝陵,這一筆花銷賬目,大司農(nóng)上報給的臺閣,這件事,大人沒忘吧?”
溫儀呆了片刻,事情已過去一段時日,成去非忽將將重提,不能不讓人警惕,只點頭稱是。
成去非哼笑一聲:“大人記得便好,這其中曲折,我不說也罷,既然如此,大人要等到查到頭上來,才肯引咎?”
如此語焉不詳,卻又字字扎心,溫儀聽得手底冒汗,他不能斷定成去非知曉了多少,但肯定是已知內(nèi)情,遂纔有把握前來,只是,當(dāng)初遞往臺閣的文薄,並無異議,不過是例行慣事,尋常到毫無引人注目之處。那麼,成去非又是如何想起來翻出此事的?
成伯淵實在年輕,年輕到讓他們這一衆(zhòng)老臣產(chǎn)生錯覺:年輕人不過想搞些別樣氣象,總要推陳出新,來標(biāo)榜他們與老一輩的不同,然而就在此刻,眼前的年輕人,卻讓已知天命的溫儀真正體會到烏衣巷的大公子身上所帶來的無盡寒意,讓他忽然間就明白:年輕人要的絕不是表面,年輕人亦是貪婪的,要的更多,且絕不止步於淺嘗輒止而已。
冬日的風(fēng),在江南也是冷而刺骨的。前兩案的陰霾還未散盡,溫儀並不想自己成爲(wèi)尚書令的最後一把火,注視著成去非有時,才道:
“伯淵,水從來就沒有清過,它徹底清了,也就養(yǎng)不得魚了。”
成去非徹底沒了表情,這樣的巧言令色,他聽得實在太多,似是而非的道理,總有讓人誤以爲(wèi)真的能力,就如此刻大司農(nóng)這幾句仍不過是爲(wèi)自己辯解的言辭。
“可惜,江左的水,如今不是太清的問題,而是,”成去非把手中餘食一下擲盡,這才冷冷續(xù)道:“它已是太渾濁,同樣也留不住魚。大人杞人憂天了。”
溫儀肩頭似輕輕抖了一下,眼前年輕人語調(diào)並不高,情緒間也並無太多異樣之處,只是冷冷清清道出這簡單兩句話,就足以聽得人裡外透涼。
待成去非再掃了幾眼白鶴,舉步一面走,一面道:“大人文辭功夫向來好得很,一定無須晚輩擔(dān)憂。”
溫儀恨他如此平靜的姿態(tài)中蘊含的如此壓迫弄權(quán),可把柄到底已在成伯淵手上,烏衣巷大公子是連骨肉至親都可一手?jǐn)嗨椭耍衷鯐罴耙压侍尽?
想到這,溫儀便問道:“爲(wèi)何不把此事交付廷尉?”
成去非並不回頭,只是略一頓足:“晚輩是保全太尉顏面,同大人並無干係,還望大人好自爲(wèi)之。”
溫儀終是覺得意外,沉默片刻,等成去非離去了,才忽意識到,就這般鬆鬆爽爽遂了他成伯淵的意?眼目觸到那羣鶴,思及方纔那番有意引話的前奏,一陣惡寒,這抹冷笑還是凝結(jié)在了嘴角。
作者有話要說: 關(guān)於大司農(nóng)貪墨一事,前面章節(jié)有所提到,阿灰在看送來報表時,明確提及了徵用民間百姓牛車是兩千文一輛,而桑榆無意間提及卻是一千文,成去非留意到此點,並暗中調(diào)查,事情屬實。之所以逼大司農(nóng)請辭,一來前面章節(jié)提及過,有太尉溫濟之的緣故,二來,不能告訴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