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1章 太監與宮女

越想越有道理,常大淳不再猶豫,大聲道:“自從微臣見識上海市以後,一直心有憂慮,那裡洋風盛行,無論是商人還是百姓都是唯利是圖,官員中飽私囊者不計其數,臣請皇上擺駕上海,希望上海市因此有所變化。”

李雲中暗道:這是個好主意,是該出去散散心了,整天留在宮裡盯著北伐戰事,太沒趣了些,前線勝局已定,按照咸豐小兒的表現,當李鴻章出現在天津的時候,他就應該準備跑路纔是,仔細算算,這也就是半個月的事情,北伐勝利後,政府直接入駐北京,到時沒有鐵路,想出門都難了。

張遂謀皺著眉頭,心想:常大淳今天是怎麼了?以前一提到上海就是無君無父四個字,今天怎會慫恿皇上巡視上海,沒錯!雖然嘴上在說上海的不好,但是意思分明就是這樣,難道其中有什麼陰謀?

陸建瀛看了眼張遂謀,暗道:還是先把他支走纔好行事,主意已定,對李雲中說道:“皇上,微臣有政事稟報,還請皇上移駕文淵閣。”

見陸建瀛與常大淳緊張的模樣,趙烈文微微一笑,躬身道:“既然首輔大人有公事,那微臣告辭了。”

張遂謀看了眼趙烈文,暗道:果然有陰謀!

“微臣告辭!”張遂謀跟著趙烈文走出皇宮,對前面的趙烈文道:“趙大人慢走。”

趙烈文等了片刻,對張遂謀拱手道:“不知參謀長有何見教?”

這幾天趙烈文正在想辦法從參謀部手中奪權,兵部只是名義上的兵部。實權全被參謀部攬走,這讓他很不舒服。提拔個人都要經過參謀部的同意,這還是兵部尚書嗎?

張遂謀還了禮。笑道:“也沒什麼事,只是剛纔聽你們的意思是打算放過咸豐!這是真的嗎?”。

趙烈文回道:“我們做臣子的只要爲陛下考慮,至於其他的事情就不用那麼認真,你說是不是,張大人?”

張遂謀冷笑,對著皇宮方向拱手,說道:“真是笑話,我以前可沒聽皇上提起過,咸豐乃是清國皇帝。留著他總是個禍患,如果放回東北,又要重複清軍入關之事!”

趙烈文心裡對這個主意也不甚贊同,不過這是全體清流文官的意見,他也只能服從,對張遂謀的指責也不生氣,心平氣和的回道:“滿清入關兩百年,除了開頭殺戮過重之外,其餘幾任皇帝都已天下百姓爲重。百姓也記住了他們的恩惠,否則以漢軍的攻勢,早已經打到北京,況且還有西部數省之地沒有平定。如果在北京與清軍兩敗俱傷,豈不便宜了他們!”

張遂謀一愣,以前沒有把太平天國放在眼裡。現在冷不丁的提起來,還真是個心腹大患。看著趙烈文認真的模樣,同樣嚴肅的問道:“放咸豐回東北不是不可以。當年明成祖朱棣數次派軍深入草原打擊蒙古,我們同樣可以做到,趙大人以爲如何?”

張遂謀心中打定主意,如果趙烈文反對出兵東北,那他怎麼也不會同意放走咸豐,就算傷亡再大,也要將清軍主力殲滅。

趙烈文立即回道:“這是當然,大漢兵強馬壯,平定內患之後,一定要出兵收復東北、蒙古,以絕後患。”

放走咸豐也算成全了陸建瀛、常大淳等人的君臣之義,他們之間恩斷義絕,天下士人也沒什麼好說的。

張遂謀得到肯定答案,抱拳道:“張某還有要事,告辭!”

文淵閣,李雲中從容的來到主位坐下,環視一圈,問道:“這胡以晃、蒙上升二人怎麼不在?”

陸建瀛恭敬的回道:“啓稟皇上,胡大人與蒙大人巡視吏部去了!”

李雲中笑道:“兩位愛卿不是有事彙報嗎,說吧!”

陸建瀛其實是別有居心,隨便找了三兩件小事回報,一會是皖中劣紳被布政使胡夢君逮捕關押,一會是河南省長顧嘉蘅將要面聖……

李雲中面色寧靜,專心的聽著,如果是以前他會認真的批示,可是現在已經養成了人君氣質,早已看出了陸建瀛的心思,所以什麼話也沒有說,當陸建瀛說出應對之法時,只是點頭。

糟了,別弄巧成拙了!關係到孫女的終身幸福,常大淳再也不淡定,對陸建瀛使了眼色,大聲說道:“啓稟皇上,如今大漢國力強盛,可是皇上還沒有子嗣,微臣請皇上廣納秀女,充實後宮。”

李雲中‘嗤’的一聲,笑了出來,回道:“兩位師傅,咱們都是老熟人了,以後有事可以直接提出來,不用那麼拐彎抹角的。”

陸建瀛老臉一紅,躬身道:“皇上教訓的是,只是此事事關重大,請皇上三思!”

李雲中見他們像是來真的,苦笑道:“朕說了多少次了,選取秀女實乃惡政,多少姑娘因此被耽誤了青春年華,朕有了幾位妃子,已經知足了。”

陸建瀛可不管李雲中知不知足,後宮沒有他們清流的代表,這就是大事,以後皇太子還怎麼教導,聽說皇上還與番邦兩位女子有這那樣的關係,萬一她們生出男子,大漢豈不是落入了她們手上?這是陸建瀛等人萬萬不能接受的結果。

常大淳直言不諱的說道:“皇上已經成親數年,只有一位女兒,難道皇上不擔心嗎?我們做臣子的不擔心嗎?如今後宮內外皆失廣西大腳妹,這成何體統,就算皇上不納妃,也應該選拔宮女伺候。”

李雲中捂著額頭,來自後世的他實在不習慣這樣腐敗的生活,十六七歲的女孩正是天真浪漫的時候,怎能讓她們幾十年的生活在一個小小的後宮裡,更不忍心把一個好端端的男人閹做太監。

李雲中決定繼續敷衍:“清廷不是有很多太監、宮女嗎,到時光復北京,都是現成的,何必再勞民傷財。”

陸建瀛見時機成熟,與常大淳對望一眼,對李雲中和顏悅色的說道:“皇上對待百姓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能輔佐皇上,這是我們做臣子的福氣,古人云:不孝有三呢,無後爲大,皇上既然不願大肆鋪張,還是在大臣的子女中選撥幾位賢妃,這樣豈不是兩全其美。”

李雲中越聽越不對勁,感情他們都把坑準備好了,就等著我往下跳!大臣的子女,不會是纏了小腳吧!想到一位裹著小腳,打扮的像殭屍片中的女子模樣……

李雲中打了幾個冷顫,回道:“這就不必了吧,實話跟你們說吧,裹小腳的女子朕是不會要的,你們就死了這條心吧!”

陸建瀛傻眼了,他與常大淳交好,但是並沒有見過常淑英這位女子,更不知道她有沒有纏足,想到官宦子女流行纏足,以小腳爲榮,以大腳爲恥,心裡很是氣餒。

常大淳卻喜上眉梢,當初他主張給常淑英纏足,只是因爲常淑英受不了疼痛才放棄,還擔心她嫁不出去,沒想到皇上喜歡大腳!

陸建瀛瞥見常大淳興奮之色,看著常大淳的眼睛又轉向他的腳,彷彿在問你孫女到底有沒有纏足。

常大淳微笑搖頭。

陸建瀛立即起身回道:“啓稟皇上,常大人有一位孫女,今年剛好十七,容色秀麗,而且沒有纏足,正是皇上中意之人,微臣請皇上納常淑英爲妃!”

“微臣不敢高攀,淑英年紀還小。”常大淳假惺惺的回道,說完,還有點不放心,怕李雲中真的拒絕,又補充道:“如果皇上看中淑英,那是她的福氣,微臣感激涕零。”

李雲中沉默一會,心想:看來他們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還是答應了吧,這樣可以安撫一大幫文官降臣。(未完待續……)

第289章 陸建瀛攤牌第102章 後膛槍第163章 靖港大捷第301章 李雲中的應對第11章 耶穌太愛下凡了第206章 張遂謀想打北京第55章 雲中雨是什麼意思?第274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38章 陸建瀛與洪承疇第60章 列強的嘴臉第210章 未來天子出誰家第7章 王慶露的顧慮讓李詩齊哭笑不得第2章 平滅蘭芳第242章 收取兵權第197章 激戰第151章 喜得閨女第248章 激戰第96章 胡林翼攻打武昌第76章 胡夢君的邀請第296章 先發制人,出兵南洋第59章 曾國藩受辱第75章 青雲鎮第8章 狀元與傅善祥第294章 黃麒英勸諫第6章 王慶露的決定第155章 出國第250章 分裂第26章 南昌之戰第170章 列強與清斷交第175章 殺楊第90章 噩耗第268章 新政餘波第209章 瞄準北京第124章 林李歸心第204章 海戰第153章 李元度的失落第224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200章 俄羅斯得逞第108章 兵諫第102章 後膛槍第117章 吉田松陰與高杉晉第191章 大清想議和第166章 北伐第45章 瞞著左宗棠挖坑第167章 離別第232章 帝王心術第250章 分裂第209章 瞄準北京第119章 逼封萬歲第23章 兩敗俱傷第300章 英法分裂第29章 李秀成的擔憂第35章 書法第43章 三娘心事第283章 成都光復第54章 洋槍隊首戰第112章 泉州之戰第51章 靖港之戰第56章 向榮也要買洋槍第25章 十三歲陳玉成的建議第79章 勒索百萬兩第94章 湖口攻防戰第111章 視察兵工廠第53章 決戰來臨第182章 轉變第40章 朝會第135章 武昌淪陷 羅澤南授首第3章 這就是韋昌輝吧第87章 漢王李雲中在此第134章 曾國藩去職第139章 審官第143章 美女送上門第245章 湘軍決定起義第292章 懲治貪污第53章 李雲中想收編北伐軍第7章 搗毀廟宇第291章 局勢變換第263章 提前參戰第221章 太監與宮女第200章 俄羅斯得逞第61章 戰杭州(二)第199章 洋槍換土地第265章 甲寅變法第146章 廣州第32章 小人物之劉重嶽第62章 石達開的難言之隱第43章 不祥預感第92章 辯論第241章 英國的打算第123章 葉蓮的騎兵第277 騎兵慘敗第260章 曾國藩心態變了第40章 朝會第36章 李雲中連克九江安慶蕪湖第56章 成功收編第14章 上海縣天地會第21章 步槍大豐收第208章 中普同盟條約第133章 內閣初立
第289章 陸建瀛攤牌第102章 後膛槍第163章 靖港大捷第301章 李雲中的應對第11章 耶穌太愛下凡了第206章 張遂謀想打北京第55章 雲中雨是什麼意思?第274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38章 陸建瀛與洪承疇第60章 列強的嘴臉第210章 未來天子出誰家第7章 王慶露的顧慮讓李詩齊哭笑不得第2章 平滅蘭芳第242章 收取兵權第197章 激戰第151章 喜得閨女第248章 激戰第96章 胡林翼攻打武昌第76章 胡夢君的邀請第296章 先發制人,出兵南洋第59章 曾國藩受辱第75章 青雲鎮第8章 狀元與傅善祥第294章 黃麒英勸諫第6章 王慶露的決定第155章 出國第250章 分裂第26章 南昌之戰第170章 列強與清斷交第175章 殺楊第90章 噩耗第268章 新政餘波第209章 瞄準北京第124章 林李歸心第204章 海戰第153章 李元度的失落第224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200章 俄羅斯得逞第108章 兵諫第102章 後膛槍第117章 吉田松陰與高杉晉第191章 大清想議和第166章 北伐第45章 瞞著左宗棠挖坑第167章 離別第232章 帝王心術第250章 分裂第209章 瞄準北京第119章 逼封萬歲第23章 兩敗俱傷第300章 英法分裂第29章 李秀成的擔憂第35章 書法第43章 三娘心事第283章 成都光復第54章 洋槍隊首戰第112章 泉州之戰第51章 靖港之戰第56章 向榮也要買洋槍第25章 十三歲陳玉成的建議第79章 勒索百萬兩第94章 湖口攻防戰第111章 視察兵工廠第53章 決戰來臨第182章 轉變第40章 朝會第135章 武昌淪陷 羅澤南授首第3章 這就是韋昌輝吧第87章 漢王李雲中在此第134章 曾國藩去職第139章 審官第143章 美女送上門第245章 湘軍決定起義第292章 懲治貪污第53章 李雲中想收編北伐軍第7章 搗毀廟宇第291章 局勢變換第263章 提前參戰第221章 太監與宮女第200章 俄羅斯得逞第61章 戰杭州(二)第199章 洋槍換土地第265章 甲寅變法第146章 廣州第32章 小人物之劉重嶽第62章 石達開的難言之隱第43章 不祥預感第92章 辯論第241章 英國的打算第123章 葉蓮的騎兵第277 騎兵慘敗第260章 曾國藩心態變了第40章 朝會第36章 李雲中連克九江安慶蕪湖第56章 成功收編第14章 上海縣天地會第21章 步槍大豐收第208章 中普同盟條約第133章 內閣初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潘县| 普陀区| 临沭县| 永仁县| 肥东县| 德钦县| 卢湾区| 郁南县| 台南县| 吉首市| 靖远县| 六安市| 黄梅县| 外汇| 邹城市| 芒康县| 五寨县| 浠水县| 葫芦岛市| 阆中市| 南雄市| 水城县| 合江县| 钟山县| 宁海县| 广昌县| 桐柏县| 象山县| 墨玉县| 农安县| 邯郸县| 香港| 山东省| 南汇区| 龙里县| 无棣县| 平遥县| 岳普湖县| 江北区| 通渭县| 安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