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5章 甲寅變法

南書房內,李雲中特意宣召趙烈文、王慶露二人覲見,很多事情他已經想通了,不用再畏首畏尾,遷就那些頑固老爺們。

李雲中也不囉嗦,開門見山的說道:“今天召你們過來,是有重要的事情通知你們!”

“皇上請吩咐!”

李雲中示意旁邊的太監出去,這才說道:“你們兩個都有主政一方的經驗,現在一個是兵部尚書,一個是戶部尚書,朕問你們,你們對新政的事情怎麼看?”

趙烈文錯愕,大感意外,沒想到會問新政方面的事情,他還以爲是左宗棠反對出兵俄羅斯,皇上找他們商議對策。

王慶露可沒有那麼多的想法,稍微沉思了下,就回道:“啓稟皇上,微臣認爲,新政確實是必行之舉,就像皇上說的,落後就要捱打,西洋各國對中華虎視眈眈,我們時刻都有被侵略的危險,如不早作準備,悔之晚矣。”

李雲中點了點頭,深有同感,接道:“可是朝中有很多大臣認爲只要學習西方強兵之舉,對於經濟、政治、文化方面卻不贊成,朕也知道西方這些方面確有不妥,特別是政治、文化與中華格格不入,所以耽擱了很長時間,雖然軍事方面有很大的進展,這畢竟是水中鏡月,沒有經濟的支撐,遲早會失敗。”

趙烈文驚道:“皇上的意思是?”

王慶露也面有難色:“皇上三思”

“朕沒有什麼意思,你們放心!”李雲中考慮片刻,笑道:“中國不一定非要學習西方,況且西方民主那套他過於……偏頗,除了這些,其他的我們可以作爲參考,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所以朕打算進一步擴展新政內容。”

趙烈文一會兒點頭,一會兒搖頭。嘆道:“朝中頑固派迂腐,阻力過於強大,皇上此舉恐怕會招來他們反對。”

李雲中道:“一以來,朕都是在忍讓他們。無非是與滿清爭奪人心,現在滿清已滅,太平天國偏安一隅,不得人心,現在是與他們攤牌的時候了。”

王慶露沉思,接道:“此舉正是時候,朝中洋務派逐漸壯大,民間皇上早已經扶持不少士紳、商人,有了這些底子,推行新政會容易很多。”

李雲中看著趙烈文與王慶露二人。鄭重的說道:“朕打算大規模啓用新派人員,進行一場新政,今年是甲寅年,就叫甲寅變法怎麼樣?”

趙烈文暗歎一聲,理智上他支持新政。可是身爲一個傳統儒家人士,他是非常不希望改變中國現有社會結構。

王慶露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他以前一直是在底層生活,喜讀一些經世致用方面的書籍,早就對儒家理學、八股文深惡痛絕,要不然他也不會蹉跎歲月,總是落榜。

李雲中道:“蛇無頭不行。變法就要有領頭人物,你們認爲朝中誰人最合適?”

王慶露與趙烈文對視一眼,一齊搖頭,暗想:朝中除了左宗棠與他們幾人,就數洪仁玕、容閔這些歸國之人,論開拓能力。他們這些人確實比不上洪仁玕他們,可是讓他們居於洪仁玕之下,這是萬萬不行的。

李雲中如何不明白他們的顧慮,起實他早有人選,只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謀劃得一步一步的進行,免得讓他們有反感,這些士大夫擅長陰謀詭計,什麼事情都能做的出來。

“朝中有六部,地方也有行政官員,朕打算在重要職司方面選取新派官員擔任,革除守舊官員,一些牆頭草暫時不予處置,你們認爲如何?”

“皇上英明!”

趙烈文暗自嘀咕,朝中又有一場大變動了,不知陸建瀛能否透過一劫。

王慶露正在盤算朝中實力對比,兵部、戶部不用說,禮部是清流大本營,是決意要反對到底的,工部陳承瑢等人大多都是軍旅出身,新政的事情一向聽之任之,刑部是趙烈文一派的大本營,這個不用多想,六部之中權利最重的吏部,張維坤已經擔任五年吏部尚書,早已經把吏部經營的如鐵桶一般,他是皇上結義兄弟,當然不會阻擾。

想到這裡,王慶露放下心來,看來皇上早有準備,步步爲營,到現在就是清流頑固想反對,他們也沒有平臺進諫。

李雲中接著說道:“新政盛行地區唯有江南,所以朕打算將南北官員互調,你們有什麼想法?”

趙烈文讚道:“皇上英明,如此地方上的阻力會大大減輕,江南地區新政氣候已成,就算派遣幾位守舊大臣,他們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李雲中心想這也是互相摻沙子而已,自信一笑,問道:“你們可有推薦人選?”

王慶露想到幾位好友,立即回道:“啓稟皇上福建布政使李詩齊可堪大用,近年來福建新政進展神速,李大人功不可沒。”

李雲中無有不允,況且李詩齊確實是難得的人才,微微一想,宣佈道:“李詩齊才堪大用,升他爲山東省長,全權負責山東新政事宜。”

趙烈文也說道:“廣東布政使王開林能文能武,也是大將之才。”

李雲中知道趙烈文與王開林是老相識,也不戳破,宣佈道:“升王開林爲河南省長,調河南省長顧嘉蘅爲吏部左侍郎。”

……

李雲中歇息一會,看著洋洋得意的趙烈文、王慶露二人,同樣笑道:“朕打算成立一個新政部門,甲寅變法就由新政部來領導,地點就設在文華殿,你們認爲怎麼樣?”

趙烈文、王慶露得了那麼多好處,當然不敢反對,齊聲道:“皇上英明。”

李雲中滿意微笑,決定給他們透個底:“人員只有七個,分別是左宗棠、趙烈文、王慶露、沈葆楨、洪仁玕、趙雅麗、張維坤!”

趙烈文心裡一動,這爲趙雅麗果然不同尋常,看來皇上許諾那麼多好處,全是爲了他,真是奇也怪哉!“

決定了變法事宜,李雲中又想到左宗棠的事,對王慶露問道:“你認爲朕出兵俄羅斯的決定怎麼樣?”

王慶露錯愕,來不及多想,回道:“皇上英明,勝微臣百倍,雖然微臣猜不透皇上用心,但是自問還能明白皇上的一番苦心。”

“那就是心裡反對,嘴上不敢說了?”

王慶露知道矇混不過,沉思一會才道:“皇上可是爲了東北纔出兵俄羅斯?果真爲此,微臣認爲不必大費周章,直接與俄軍在東北開戰,何必勞師遠征?”

李雲中氣急,起身來回踱步,惱怒的回道:“你們都是目光短淺之輩,對比英國、法國,俄羅斯纔是心腹之患,想當年俄羅斯只有一城之地,只不過經過幾代經營,如今已是地跨歐亞兩州,如此可見他們善於侵略,去年他們還出兵東北,如不是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利,急需我國支援,哪會撤兵,現在俄羅斯深陷戰爭泥沼,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王慶露額頭冒汗,他從沒見過皇上如此心急,心裡已經認同出兵的決議,誠心誠意的回道:“皇上英明,微臣附議。”

李雲中也不知他是真心還是假意,回道:“你去勸勸左宗棠,等會還要開會,朕不想再有人出言反對!”

王慶露連連點頭。

ps:

爲了讓讀者少花點錢,這幾天都是差幾十個字纔到收費標準。

第24章 李雲中吻了洪宣嬌第206章 張遂謀想打北京第16章 英國公使文翰的計劃第131章 封侯拜相第247章 富貴不可言第125章 廬州城破第216章 返回南京第251章 議政論罪第155章 出國第54章 洋槍隊首戰第113章 義軍來降第124章 林李歸心第55章 火槍隊嚇壞向榮第69章 馮子材被殺第257章 神秘錦盒第224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28章 六部官員第166章 北伐第51章 左宗棠‘興師問罪’第53章 決戰來臨第197章 激戰第39章 李雲中說降左宗棠第10章 李秀成中計了第139章 審官第265章 甲寅變法第188章 兵工廠的新發展第160章 勢如破竹第3章 這就是韋昌輝吧第43章 三娘心事第149章 戰雲密佈第156章 洪仁玕第268章 新政餘波第46章 鄉紳捐錢求自保第36章 李雲中連克九江安慶蕪湖第29章 李秀成的擔憂第48章 法國公使送厚禮第136章 轟擊洋艦第54章 女將葉蓮第92章 辯論第29章 李雲中和蘇三孃的**第8章 狀元與傅善祥第65章 功夫的境界第217章 紈絝發威第159章 再勝第219章 十四軍參戰第197章 激戰第272章 議定四川第180章 左擁右抱第239章 爭風吃醋第281章 處死咸豐第120章 海國圖志第103章 密迪樂的清單第100章 劉銘傳與吳長慶第201章 西南互保第250章 分裂第92章 辯論第108章 兵諫第65章 功夫的境界第144章 普魯士現狀第156章 洪仁玕第119章 逼封萬歲第112章 泉州之戰第167章 北伐的影響第230章 女刺客第97章 河南都督第16章 英國公使文翰的計劃第45章 瞞著左宗棠挖坑第57章 曾水源首戰第7章 搗毀廟宇第119章 逼封萬歲第69章 馮子材被殺第81章 李鴻章的失落第180章 左擁右抱第18章 湘軍體系建立第167章 離別第124章 林李歸心第28章 蕭朝貴之死第251章 議政論罪第71章 咸豐猜忌曾國藩第152章 相互勸降第275章 戰爭總結第277 騎兵慘敗第132章 聚義第66章 攻破城牆第77章 胡夢君展示所學第80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58章 咸豐大出血第32章 小人物之劉重嶽第105章 殺妾第45章 瞞著左宗棠挖坑第68章 反了反了第252章 罷黜閣輔第99章 跳江第148章 發行債券第153章 李元度的失落第74章 小勝一場第45章 武昌城破第58章 咸豐大出血
第24章 李雲中吻了洪宣嬌第206章 張遂謀想打北京第16章 英國公使文翰的計劃第131章 封侯拜相第247章 富貴不可言第125章 廬州城破第216章 返回南京第251章 議政論罪第155章 出國第54章 洋槍隊首戰第113章 義軍來降第124章 林李歸心第55章 火槍隊嚇壞向榮第69章 馮子材被殺第257章 神秘錦盒第224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28章 六部官員第166章 北伐第51章 左宗棠‘興師問罪’第53章 決戰來臨第197章 激戰第39章 李雲中說降左宗棠第10章 李秀成中計了第139章 審官第265章 甲寅變法第188章 兵工廠的新發展第160章 勢如破竹第3章 這就是韋昌輝吧第43章 三娘心事第149章 戰雲密佈第156章 洪仁玕第268章 新政餘波第46章 鄉紳捐錢求自保第36章 李雲中連克九江安慶蕪湖第29章 李秀成的擔憂第48章 法國公使送厚禮第136章 轟擊洋艦第54章 女將葉蓮第92章 辯論第29章 李雲中和蘇三孃的**第8章 狀元與傅善祥第65章 功夫的境界第217章 紈絝發威第159章 再勝第219章 十四軍參戰第197章 激戰第272章 議定四川第180章 左擁右抱第239章 爭風吃醋第281章 處死咸豐第120章 海國圖志第103章 密迪樂的清單第100章 劉銘傳與吳長慶第201章 西南互保第250章 分裂第92章 辯論第108章 兵諫第65章 功夫的境界第144章 普魯士現狀第156章 洪仁玕第119章 逼封萬歲第112章 泉州之戰第167章 北伐的影響第230章 女刺客第97章 河南都督第16章 英國公使文翰的計劃第45章 瞞著左宗棠挖坑第57章 曾水源首戰第7章 搗毀廟宇第119章 逼封萬歲第69章 馮子材被殺第81章 李鴻章的失落第180章 左擁右抱第18章 湘軍體系建立第167章 離別第124章 林李歸心第28章 蕭朝貴之死第251章 議政論罪第71章 咸豐猜忌曾國藩第152章 相互勸降第275章 戰爭總結第277 騎兵慘敗第132章 聚義第66章 攻破城牆第77章 胡夢君展示所學第80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58章 咸豐大出血第32章 小人物之劉重嶽第105章 殺妾第45章 瞞著左宗棠挖坑第68章 反了反了第252章 罷黜閣輔第99章 跳江第148章 發行債券第153章 李元度的失落第74章 小勝一場第45章 武昌城破第58章 咸豐大出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淀区| 迭部县| 河间市| 武邑县| 峨山| 瑞丽市| 德钦县| 奉新县| 临夏市| 慈利县| 佳木斯市| 麻栗坡县| 保德县| 宕昌县| 鸡东县| 泸西县| 肃宁县| 崇文区| 额敏县| 涿鹿县| 会昌县| 深水埗区| 河间市| 兰考县| 鹰潭市| 常熟市| 喀什市| 辽中县| 高邑县| 小金县| 辰溪县| 本溪市| 华亭县| 湘乡市| 通州市| 隆子县| 招远市| 同德县| 吉隆县| 永城市| 天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