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2章 相互勸降

湖南南部的一條小道上,行走著兩百多漢軍。

“大帥,前面就是金鄉鎮,要我說,何必理那王錱,這小子一肚子壞水,肯定是害怕大帥徵發,這才使了緩兵之計,約見大帥!”李玄在前面開路,看著彎彎曲曲的河流,對王錱生出一肚子怨氣。

這王錱真不是好歹,漢軍剛至臨武縣,他就埋伏在路旁偷襲,幸虧前營機警,這才讓他無功而返,沒想到第二天王錱就恬不知恥的派人前來勸降,你來我往,平白耽誤了三天時間,一計不成,又施一計,竟然學著古人魯肅,相約在江中會面。

左宗棠微微一笑,解釋道:”我之所以對璞山忍讓,是因爲他比較務實,對待大清並不向曾國藩那樣死忠,當初我與璞山結交,就知道他善於應變,常常對大清現狀表示不滿,如果能將璞山勸降,那麼李克惠,劉霞仙(劉蓉),李西庵這些同門師兄弟就必然有所動搖,湘軍從內部分裂,就大大減輕士卒傷亡。”

李玄深吸口氣,嘆道:“就怕王璞山不識好人心,辜負了大帥一番美意,以末將愚見,還是趁機將他擒住,慢慢誘降爲上!”

雖然領兵打仗,左宗棠變得狡猾許多,但還不至於做出如此下作的事情,搖頭拒絕:“兩軍交戰還不斬來使,如果貿然扣押璞山,璞山剛烈,恐怕再無一絲誘降的可能,還是到金鄉鎮聊聊的好。”

兩百多護衛圍著左宗棠、李玄二人,慢慢接近金鄉鎮。

金鄉鎮外面有一條河流穿過,水面只有三十幾米寬,

“大帥,坐在船上的那人不就是璞山嗎!”李玄指著孤身一人坐在船上垂釣的蓑笠翁驚道。

見左宗棠走向岸邊的小船。李玄指著黃麒英、王隱林道:“大帥帶他們兩個吧,以防有詐,末將在前方守候,如果王錱敢有所異動,末將就攔住他的去路。”

左宗棠也不好拒絕李玄的一番好意。只有帶著黃麒英、王隱林二人上船。

“季高兄,沒想到湘鄉一別,竟在此相見,早知如此,當初就不應該同意你去勸降短毛!”王錱有太多的話語想問左宗棠,奈何見到真人。卻變成了興師問罪。

左宗棠跳上王錱的小船,示意黃麒英在外等候,來到王錱面前,有感而發:“造化弄人,沒想到你我二人竟有兵戎相見的一天,遙想當初醉酒當歌。真是讓人懷念。”

聽著左宗棠肺腑之言,王錱差點落淚,使勁的咳嗽幾聲,吐出一口血痰,趕緊往口中吃一粒藥丸,臉色反而變得紅潤起來。

左宗棠大驚失色,扶著王錱問道:“璞山你這是……這是肺癆

。你爲何患上如此之頑疾,不在家修養,跑到這深山惡水,你不想活了嗎!”

王錱苦笑:“自從領兵作戰,這個毛病就落下了,有時也挺害怕的嗎,不過前些日子恩師殉國,我反而看開了些,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不就應該活的轟轟烈烈嗎。季高兄,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不要再我面前露出小女兒之態,平白讓我看輕!”

左宗棠仰頭,將淚水逼回眼眶。聽說羅澤南亡故,再也忍不住,顫聲問道:“仲嶽先生他真的……真的……”

他與羅澤南是知交,正巧的是羅澤南與他都是滿腹學問,卻都遲遲考不上功名,兩人經常在一起互相安慰,借酒消愁,漸漸地就成了知交。

王錱神色微苦,澀聲回道:“攻打武昌的時候死的,季高,這個問題憋在我心中好久了,不問個明白,我死不瞑目!”

左宗棠扶著王錱坐下,嘆道:“我知道,你是問我爲何要輔佐大漢!當初在湘鄉的時候,我們幾人一起許諾,參軍報國,剿滅反賊,中興大清。”

“不錯,昔日誓言猶如在耳,你怎就背叛了?”王錱大聲的‘咳嗽’,眼神犀利。

‘唉’,左宗棠嘆了口氣:“是因爲我想通了以前一直困擾我的問題,也是一直困擾仲嶽兄的問題,可惜仲嶽兄亡故,否則應當與我大醉三場。”

“什麼問題?”王錱步步緊逼,彷彿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左宗棠正色的回道:“中原百姓都是漢人,大漢國是天下正統理所當然,韃子始終是從關外而來,竊據中華兩百餘年,昔日洪武皇帝驅除蒙元,今日漢王驅除滿清,都是順應天勢、民心之舉,璞山兄滿腹才華,他日北伐成功,還我河山,丞相一職非你莫屬。”

王錱捂著胸口,強忍不適,同樣回道:“我很感激季高你手下留情,但是天下正統萬萬不能有半點差錯,真命天子如今正在北京,乃是正統皇家血脈,天下皆知,萬不能亂講,季高即以救濟天下爲己任,這軍機大臣一職非君莫屬。”

左宗棠扶著王錱,勸道:“王兄請息怒,我們當前大事,就是解決我們兩人之間的隔閡,現在你陳兵於桂陽,我兩萬大軍已攻佔靈武,也許明天就要兵戎相見,打個你死我活,今天何不和和氣氣的在一起談談呢?”

“說的也對,漢、清之爭,死的人已經夠多了,也不差我們兩個,此番季高帶兵入湖南,你究竟打的是什麼主意?如果只是牽制湘軍,現在你成功了,我帶領一萬精銳在此,如果你要攻佔湖南,那只有對不起了,我王錱雖然一介殘軀,但是保衛家鄉的事我還擔當得起。”

左宗棠已經隱約猜到了好友的心思,璞山他自知時日無多,也就沒想過改換門庭,看來得想個法子才行。

“璞山,年輕的時候,你的思想最爲激進,當時我還擔心你會走進歧路,沒想到事情竟然截然相反,我知道你不是那種迂腐之輩,中國大勢你也瞧的很清楚,漢國帶甲四十餘萬,加上民兵、警察等超過百萬,個個都能舞的大刀,使得長槍,隨時都能徵召上陣殺敵,不出三年就能統一天下,你爲何螳臂當車,你不爲自己想想,你也要爲仲嶽的家人、弟子這些無辜之人著想,他們將來頂著叛逆之名,如何過得下去,再說,皇上最恨的就是漢人幫助滿清打仗,湘軍骨幹皇上知之甚詳,到時就算我想幫你們,也無能爲力

。”

提到別的王錱可以不在乎,可是羅澤南是他的恩師,他今天的一切都是羅澤南教導而來的,如果恩師的後人因此而遭受折磨,九泉之下,他還有什麼臉目去見恩師。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難成,究竟誰是大統,也不是我們一時之間能講明白的,季高你投了漢國,我們湘軍人盡皆知,但是從來沒有爲難過你的族人,當初曾滌生勒索陶恍,還不知道你已經做了漢國的大官,現在王德榜、楊開林、楊金龍、王開化……他們的親戚家人也過得好好的,你爲何不能?算了,世間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僞漢真要爲難他們,就算我投降,又怎能阻止的了呢?”

左宗棠一見有門,笑道:“璞山說錯了,漢王對待敵人殘酷,但是對待自己的子民算得上是一位仁君,你不必擔心。”

王錱指著北面提議道:“如今漢軍與湘軍決戰於九江,我們在此約定,如果漢軍勝,我投降於漢,幫你攻略湖南,如果湘軍勝,你要反正,獻福建、廣東兩省。”

見天色已晚,左宗棠起身告辭:“好,就這麼說定了,皇上命我攻打湖南,忠義不能兩全,我就抗命一次,希望璞山你能信守承諾,否則我也只有以死謝罪。”

王錱感動的拍著左宗棠的胸膛,激動的說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告辭。”

李玄見王錱像個老翁似得獨自離去,見到他連個招呼都不打,鬱悶道:“這璞山搞什麼鬼?神神秘秘的。”

左宗棠得意一笑:“流天啊,你雖然在湖南長大,還是不懂得湖南人的蠻勁,你率第十一軍悄悄的返回廣東,與李世賢二人分兵攻打廣西,李世賢是廣西人,你要配合他,多聽聽他的意見,皇上的家鄉、房屋不能有一絲損耗,明白了嗎?”

李玄嗔目結舌,驚道:“擅改聖旨乃是欺君之罪,大帥三思啊!”

左宗棠稍感安慰:“你不用擔心,我會向皇上解釋的,我還會派軍支援江西,只要你能攻佔廣西,就可以從道州進軍,我也不算違背承諾,到時皇上論功行賞,我非但無過還有功,再說廣西與湖南只有一江之隔,到時攻略湖南也容易些。”

李玄還是不能放心:“我把十一軍主力帶走,您這裡就只有不到五千人馬,萬一湘軍來攻,大帥豈不危險!”

“我已經與璞山約定互不攻伐,璞山一生最是守信,你就放心的去吧。”左宗棠以命令的語氣解釋。

“末將遵命,請大帥放心,末將一定盡心盡力配合李世賢。”李玄無奈,只有應承,心裡暗自打算儘快結束廣西戰事,從廣西攻打湖南,只要他勇猛精進,一定可以讓大帥不受皇上的責罰。

第28章 六部官員第57章 遇刺第210章 未來天子出誰家第179章 羅美薇與鄭燕兒第4章 回到紫荊山第274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36章 軍校開業第88章 萬民扁第179章 羅美薇與鄭燕兒第227章 遷都之議第173章 西邊反應第177章 事變平息第251章 議政論罪第29章 李雲中和蘇三孃的**第32章 小人物之鮑超第266章 出兵路線第8章 百姓加入拜上帝教第137章 談判第46章 鄉紳捐錢求自保第54章 洋槍隊首戰第64章 巾幗英雄第159章 再勝第164章 奇襲第269章 上海青幫覆滅第98章 稱帝議論第191章 大清想議和第22章 十萬清兵圍永安第77章 胡夢君展示所學第186章 贖身第241章 英國的打算第97章 河南都督第3章 鄉紳的驚喜第123章 葉蓮的騎兵第280章 阿拉斯加的歸屬第260章 曾國藩心態變了第43章 三娘心事第204章 海戰第286章 人心散了第207章 鐵血宰相俾斯麥第155章 出國第281章 處死咸豐第267章 鬧劇第216章 返回南京第245章 湘軍決定起義第162章 陳玉成兵圍長沙第41章 陸建瀛捱揍第250章 分裂第239章 爭風吃醋第25章 林啓榮與焦亮一拍即合第127章 遠東局勢第183 諧美春遊第297章 法國暗中投誠第211章 她竟是皇上的女人第184章 花魁拋繡球第1章 這和當原始人沒什麼兩樣啊第27章 王慶露犯言直諫第50章 韋昌輝安慰自己這是大義滅親第7章 搗毀廟宇第二百六十四章第190章 朝會第105章 殺妾第32章 小人物之鮑超第56章 向榮也要買洋槍第48章 王錱生死兩難第219章 十四軍參戰第39章 稱帝議論第43章 三娘心事要結束了第50章 曾國藩發現湘軍缺陷第119章 逼封萬歲第45章 武昌城破第54章 洋槍隊首戰第3章 鄉紳的驚喜第144章 普魯士現狀第121章 西賢公主第199章 洋槍換土地第106章 對外國公使問責第234章 李雲中忐忑不安第247章 富貴不可言第69章 馮子材被殺第164章 奇襲第37章 攻進南京 焦亮吃虧第6章 王慶露的決定第2章 蘇州城下受挫第121章 西賢公主第115章 佩裡要到日本第42章 英國新任公使包令第7章 王慶露的顧慮讓李詩齊哭笑不得第177章 事變平息第44章 軍事會議第46章 長沙之敗第133章 內閣初立第100章 劉銘傳與吳長慶第22章 程學啓想招降江忠源第225章 羅大綱的肺腑之言第218章 回國第238章 名臣落魄第34章 大漢軍攻佔武漢三鎮第248章 激戰
第28章 六部官員第57章 遇刺第210章 未來天子出誰家第179章 羅美薇與鄭燕兒第4章 回到紫荊山第274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36章 軍校開業第88章 萬民扁第179章 羅美薇與鄭燕兒第227章 遷都之議第173章 西邊反應第177章 事變平息第251章 議政論罪第29章 李雲中和蘇三孃的**第32章 小人物之鮑超第266章 出兵路線第8章 百姓加入拜上帝教第137章 談判第46章 鄉紳捐錢求自保第54章 洋槍隊首戰第64章 巾幗英雄第159章 再勝第164章 奇襲第269章 上海青幫覆滅第98章 稱帝議論第191章 大清想議和第22章 十萬清兵圍永安第77章 胡夢君展示所學第186章 贖身第241章 英國的打算第97章 河南都督第3章 鄉紳的驚喜第123章 葉蓮的騎兵第280章 阿拉斯加的歸屬第260章 曾國藩心態變了第43章 三娘心事第204章 海戰第286章 人心散了第207章 鐵血宰相俾斯麥第155章 出國第281章 處死咸豐第267章 鬧劇第216章 返回南京第245章 湘軍決定起義第162章 陳玉成兵圍長沙第41章 陸建瀛捱揍第250章 分裂第239章 爭風吃醋第25章 林啓榮與焦亮一拍即合第127章 遠東局勢第183 諧美春遊第297章 法國暗中投誠第211章 她竟是皇上的女人第184章 花魁拋繡球第1章 這和當原始人沒什麼兩樣啊第27章 王慶露犯言直諫第50章 韋昌輝安慰自己這是大義滅親第7章 搗毀廟宇第二百六十四章第190章 朝會第105章 殺妾第32章 小人物之鮑超第56章 向榮也要買洋槍第48章 王錱生死兩難第219章 十四軍參戰第39章 稱帝議論第43章 三娘心事要結束了第50章 曾國藩發現湘軍缺陷第119章 逼封萬歲第45章 武昌城破第54章 洋槍隊首戰第3章 鄉紳的驚喜第144章 普魯士現狀第121章 西賢公主第199章 洋槍換土地第106章 對外國公使問責第234章 李雲中忐忑不安第247章 富貴不可言第69章 馮子材被殺第164章 奇襲第37章 攻進南京 焦亮吃虧第6章 王慶露的決定第2章 蘇州城下受挫第121章 西賢公主第115章 佩裡要到日本第42章 英國新任公使包令第7章 王慶露的顧慮讓李詩齊哭笑不得第177章 事變平息第44章 軍事會議第46章 長沙之敗第133章 內閣初立第100章 劉銘傳與吳長慶第22章 程學啓想招降江忠源第225章 羅大綱的肺腑之言第218章 回國第238章 名臣落魄第34章 大漢軍攻佔武漢三鎮第248章 激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都县| 通许县| 日照市| 浦县| 肇东市| 宜都市| 英德市| 玉田县| 南京市| 南丹县| 东乌珠穆沁旗| 双柏县| 松溪县| 临江市| 浑源县| 明光市| 仲巴县| 容城县| 高雄县| 周至县| 宿松县| 禹城市| 广东省| 准格尔旗| 名山县| 浪卡子县| 多伦县| 阳江市| 固阳县| 凤凰县| 手游| 绵竹市| 普定县| 安多县| 宁陵县| 清新县| 宜黄县| 英超| 正安县| 靖安县| 马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