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1章 大清想議和

陸順德見朝陽殿官員越來越多,知道上朝的時間快到了,急忙解釋:“這陸首輔三更就起牀處理公務,每次上朝的時候都急忙忙的來不及用餐,只能再袖子裡揣一塊大餅,時間長了,腸胃自然不好,經常腹瀉,這事讓皇上知道了,每次上朝之前,都把陸大人宣進後殿,與皇上一起用餐,爲此上朝時間被推遲兩刻鐘。”

王德榜又是羨慕又是不忿,爲了陸建瀛吃上熱乎乎的早飯,把他們上百個大臣,扔在大殿上等候,這陸建瀛怎能心安理得的赴宴。

“陸大人來了!”

常大淳羨慕的看著左邊的陸建瀛,只見他紅光滿面,洋洋自得,顧盼之間,揮灑自如,就是當咸豐老師時也沒見他這麼得意過。

“皇上駕到!”

“臣等拜見,願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衆愛卿免禮,今天可有事上奏?”

常大淳靜靜的等待著,大漢的早朝越來越正規,按照常規一般是由低品級的官員先行奏事。

“微臣翰林院編修劉末有事啓奏。”

李雲中認識他,新科榜眼,帶頭抵制前往歐洲的人物,不是他不敢去,只是孔孟的書讀多了,認爲天朝上國豈能學習蠻夷,有這種思想的官員還有很多。

劉末繼續說道:“南京城人口急速增加,目前已經突破180萬,至於南京府7縣總共有百姓600萬人,城中房價激增,已是五年前的二十倍。百姓無立錐之地,日夜棲息在工廠。三五十人擠在一間屋子,過著吃不飽飯。衣不蔽體的生活,請皇上爲百姓做主,整頓工廠。”

南京竟然有那麼多人口!李雲中驚呆了,馬上問道:“朕攻入南京的時候,城中只有80餘萬人,整個南京府不過200萬,爲何短短時間,人口增加了那麼多?”

劉末答道:“據微臣調查,是因爲長江上游。湖北、四川、江西、安徽等地區連年戰亂,百姓紛紛逃難,南京外來人口已經超過本地居民,本地人與外地人經常發生械鬥。”

蒙上升笑道:“這是好事啊,南京人口越多,證明大漢越強盛。”

劉末譏諷道:“那蒙大人知不知道這幾百萬人一天要吃多少糧食,而南京府一年的產糧是多少,人多地少,物以稀爲貴。糧價節節上漲,百姓勞累一天連個溫飽都混不上。”

被一個六品芝麻官諷刺,蒙上升惱羞成怒,訓道:“眼高手低。空談誤國,你有什麼辦法?說來聽聽。”

劉末並不理會蒙上升,繼續說道:“啓稟皇上。南京城外每天都有大量運糧船隻靠岸,幫會趁機行事。滋生大量亡命之徒,勒索過往商人、百姓。官府不聞不問,百姓苦不堪言,其中以青幫勢力最大,共有人員五萬,遍佈南京、蘇州、上海等繁華城市。”

青幫!李雲中沒想到大漢境內還有黑社會,想起前世黑幫電影,頓時來了興趣,對著南京知府王德榜問道:“此事你可知道?”

王德榜暗罵劉末多事,聽皇上提問,趕緊出列答道:“啓稟皇上,微臣早知碼頭有亡命之徒活動,只是沒有證據,而且碼頭卸載貨物還離不開他們,所以纔沒有採取措施,微臣已經命警察局打探青幫情況,如有違法證據,立即逮捕關押。”

刑部尚書胡以晃面色難看,從來沒有人向他提過青幫的事,更沒想到青幫勢力那麼大,人員數萬,遍佈沿海繁華都市,暗自決定,回去後命人調查。

劉末得理不饒人,繼續揭發道:“恐怕整個警察局都與青幫有不清不楚的關係,他們平日稱兄道弟,互相勾結,青幫的案子警察局一律以證據不足爲由打發。”

李雲中把玩著御筆,輕聲笑道:“此時屬實?”

看著皇上冷笑的表情,王德榜瞬間出了一身冷汗,兢兢翼翼的答道:“微臣不知,請皇上恕罪,微臣很少過問警察部門的事務,微臣知罪。”

李雲中問道:“南京警察局局長是誰?”

胡以晃出列答道:“南京警察局乃是刑部直屬,局長叫邵飛,此人乃是廣西老卒,微臣見他忠勇任是,所以將他提拔爲局長。”

想起南京警察局,李雲中就想到了當初在飯館吃飯教訓首輔之子的事情,當時還有一位見義勇爲的警察,叫東方軍。

劉末諫道:“打仗勇武,未必可以抵住金銀誘惑,微臣建議對邵飛革職審問,還千千萬萬的百姓一個公道。”

王德榜怒道:“光憑你一面之詞就輕舉妄動,豈不寒了底下官吏之心。”

劉末冷笑,他最見不得官官相護,馬上從袖中掏出一張寫滿人名的白紙,大聲說道:“啓奏皇上,微臣一天就尋訪了上百位受害人,這是他們聯名舉報邵飛的證據。”

見劉末得理不饒人,王德榜怒道:“你是翰林編修不是督查御史,也不是刑部之人,不做好分內之事,還妖言惑衆,可知該當何罪!”

蒙上升幸災樂禍,自從實行科舉制度,文官集團的勢力越來越大,在南京,他們桂系被壓的擡不起頭,文官集團沒有敵手,竟然自己鬥了起來。

刑部主事楚飛出列附和:“南京下關碼頭確實有黑幫活動,上海情況尤爲嚴重,只幾年上海接納大量難民,洋人租界內烏煙瘴氣,殺人犯、間諜、黑幫頭目、失意政客等什麼人都有。”

李雲中點了點頭,決定對黑幫這件事做個交代,宣佈:“南京警察局局長邵飛尸位素餐,將其革職拿問,聽聞巡警東方軍忠肝義膽,特提拔爲局長。”

胡以晃出列道:“臣請開展一次像掃毒那樣的嚴打,針對黑幫,全國上下一起行動將黑幫扼殺在搖籃之中。”

李雲中笑道:“這些刑部自己負責就好,朕授予你們全權,天地會可以酌情處置,罪大惡極者除外。”

劉末、王德榜等人退回隊列,心情各不相同。

“臣葉名琛有事啓奏!”

李雲中驚奇的看著葉名琛,這老傢伙自從被強制的授予官職,認爲自己心在身在漢營心在清,上朝是從來是不發表意見也不說一句話,今天怎麼轉性了,難道就這樣羞答答的投降了。

“講”

葉名琛心思複雜,從袖口掏出一份諮文,大聲道:“臣收到北京好友一封書信,信中說大清願與大漢和平相處,以黃河爲界,劃河而治,止戈息武,如此百姓可安居樂業,請皇上裁決。”

滿朝文武被驚呆了,‘嗡嗡’聲響遍大殿,前後左右的官員竊竊私語。

陸建瀛立馬出列反對道:“議和之事萬萬不可,大漢兵鋒正盛,河南、山東旦夕可下,前線捷報頻傳,這些有利的條件答應清國求和後就不再存在,,再說漢滿勢不兩立,皇上打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旗號,又怎麼能半途而廢失信於天下。”

聽陸建瀛反對,滿朝文武百官停止議論。

常大淳出列附和道:“滿清氣數已盡,據微臣所知,各地滿人爭相變賣財產,返回東北購置田產,可見滿州人已經沒有入關時的勇武,皇上稱帝后,天下有志之士爭相來投,各地官員獻城獻地,照這樣下去,不出一年就能打到北京,何必與清國議和,錯過如此大好局勢。”

蒙上升出列諫道:“與清議和,這純屬妖言惑衆。”

胡以晃也道:“與清議和,實乃昏聵之舉,微臣反對。”

各位大臣見四位宰輔相繼反對,頓時紛紛附和,有的人甚至攻擊起葉名琛來。

李雲中‘咳嗽’一聲,以決定的語氣說道:“既然大家都反對議和,那此事作罷,不準再提。”

葉名琛感激的看了李雲中一眼,默默的回到原位。

兵部尚書林大基與張遂謀對視一眼,出列躬身言道:“啓稟皇上,南京陸軍軍官學院第三期學院已經結業,微臣請皇上參加他們的畢業典禮,鼓舞士氣。”

常大淳馬上出列,反駁道:“荒謬!皇上日理萬機,豈會參加一幫低級軍官的聚會。”

張遂謀笑道:“此言差矣,這些畢業的學子也是經過一年磨練,他們即將開赴疆場,皇上前去送行有什麼不對,新科進士皇上還會召見他們飲宴。”

常大淳聽張遂謀把新科進士與一幫武夫混爲一談,氣道:“有辱斯文,有辱斯文,進士乃是國家菁華,朝廷未來柱石。”

李雲中見不少文官躍躍欲試的樣子,打斷道:“軍校是朕親自主辦,參加學院畢業典禮是理所當然,你們就不必再爭辯了。”

林大基與張遂謀舒了口氣,他們在學員面前保證這件事,可不能食言。

禮部侍郎錢多猶豫再三,看了陸建瀛一眼,小心翼翼的進諫:“啓稟皇上,微臣有事啓奏。”

李雲中鼓勵的看了錢多一眼,當初的乞丐頭子可是給了他很多幫助。

錢多笑道:“微臣已經六十多歲,馬上就要退休致仕,本來也不想多管閒事,可是陸大人說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微臣也就釋然了。”(未完待續。。)

ps:??大家還有月票嘛,月底了,要清空,再求四張月票,

第300章 英法分裂第2章 一來就要贖人第141章 世界地圖與中國地第153章 李元度的失落第95章 湘軍夜遁第259章 密謀湖北第20章 太平天國第23章 兩敗俱傷第57章 遇刺第122章 商會第159章 再勝第45章 瞞著左宗棠挖坑第30章 江蘇都督李秀成第100章 劉銘傳與吳長慶第49章 蘇三娘舉薦羅大綱地二百五十八章 清宮格格第6章 王慶露的決定第16章 攻下平南縣 府城應對第41章 陸建瀛捱揍第21章 李雲中立軍制 攻破永安第106章 對外國公使問責第138章 簽訂平等條約第219章 十四軍參戰第296章 先發制人,出兵南洋第60章 戰杭州(一)第168章 胡林翼死了老爹第3章 這就是韋昌輝吧第107章 黃袍加身第57章 遇刺第66章 攻破城牆第267章 鬧劇第157章 陳玉成出征第70章 張國樑結局第130章 佳人救英雄第72章 曾國藩的失落第195章 出人意料第55章 雲中雨是什麼意思?第218章 回國第17章 攻陷藤縣 頒佈軍法第63章 海盜來投第271章 林紹章 與陳承瑢決裂第230章 女刺客第18章 林則徐來剿匪第16章 英國公使文翰的計劃第140章 洋人靠不住第60章 列強的嘴臉第121章 西賢公主第64章 巾幗英雄第2章 蘇州城下受挫第250章 分裂第275章 戰爭總結第61章 戰杭州(二)第100章 劉銘傳與吳長慶第243章 回亂第244章 湘軍內部分歧第272章 議定四川第44章 左宗棠介紹湘軍起源第52章 趙烈文來投第4章 回到紫荊山第249章 敗退第1章 建立完善的工業體系第25章 十三歲陳玉成的建議第204章 海戰第27章 李雲中攻打長沙第27章 王慶露犯言直諫第91章 斬殺焦晶第1章 大軍抵達菲律賓第113章 義軍來降第53章 決戰來臨第119章 逼封萬歲第34章 新年第263章 提前參戰第116章 許月香省親第204章 海戰第184章 花魁拋繡球第5章 蒙上升與張遂謀第78章 傳奇知縣第16章 英國公使文翰的計劃第78章 傳奇知縣第46章 鄉紳捐錢求自保第192章 決戰河南第268章 新政餘波第159章 再勝第107章 黃袍加身第15章 怎麼這年頭的專家也靠不住第53章 李雲中想收編北伐軍第159章 再勝第255章 反還是不反第163章 靖港大捷第49章 蘇三娘舉薦羅大綱第115章 佩裡要到日本第115章 佩裡要到日本第105章 殺妾第4章 徹底絕望的韋昌輝第267章 鬧劇第225章 羅大綱的肺腑之言第140章 洋人靠不住第7章 王慶露的顧慮讓李詩齊哭笑不得第45章 武昌城破第36章 軍校開業
第300章 英法分裂第2章 一來就要贖人第141章 世界地圖與中國地第153章 李元度的失落第95章 湘軍夜遁第259章 密謀湖北第20章 太平天國第23章 兩敗俱傷第57章 遇刺第122章 商會第159章 再勝第45章 瞞著左宗棠挖坑第30章 江蘇都督李秀成第100章 劉銘傳與吳長慶第49章 蘇三娘舉薦羅大綱地二百五十八章 清宮格格第6章 王慶露的決定第16章 攻下平南縣 府城應對第41章 陸建瀛捱揍第21章 李雲中立軍制 攻破永安第106章 對外國公使問責第138章 簽訂平等條約第219章 十四軍參戰第296章 先發制人,出兵南洋第60章 戰杭州(一)第168章 胡林翼死了老爹第3章 這就是韋昌輝吧第107章 黃袍加身第57章 遇刺第66章 攻破城牆第267章 鬧劇第157章 陳玉成出征第70章 張國樑結局第130章 佳人救英雄第72章 曾國藩的失落第195章 出人意料第55章 雲中雨是什麼意思?第218章 回國第17章 攻陷藤縣 頒佈軍法第63章 海盜來投第271章 林紹章 與陳承瑢決裂第230章 女刺客第18章 林則徐來剿匪第16章 英國公使文翰的計劃第140章 洋人靠不住第60章 列強的嘴臉第121章 西賢公主第64章 巾幗英雄第2章 蘇州城下受挫第250章 分裂第275章 戰爭總結第61章 戰杭州(二)第100章 劉銘傳與吳長慶第243章 回亂第244章 湘軍內部分歧第272章 議定四川第44章 左宗棠介紹湘軍起源第52章 趙烈文來投第4章 回到紫荊山第249章 敗退第1章 建立完善的工業體系第25章 十三歲陳玉成的建議第204章 海戰第27章 李雲中攻打長沙第27章 王慶露犯言直諫第91章 斬殺焦晶第1章 大軍抵達菲律賓第113章 義軍來降第53章 決戰來臨第119章 逼封萬歲第34章 新年第263章 提前參戰第116章 許月香省親第204章 海戰第184章 花魁拋繡球第5章 蒙上升與張遂謀第78章 傳奇知縣第16章 英國公使文翰的計劃第78章 傳奇知縣第46章 鄉紳捐錢求自保第192章 決戰河南第268章 新政餘波第159章 再勝第107章 黃袍加身第15章 怎麼這年頭的專家也靠不住第53章 李雲中想收編北伐軍第159章 再勝第255章 反還是不反第163章 靖港大捷第49章 蘇三娘舉薦羅大綱第115章 佩裡要到日本第115章 佩裡要到日本第105章 殺妾第4章 徹底絕望的韋昌輝第267章 鬧劇第225章 羅大綱的肺腑之言第140章 洋人靠不住第7章 王慶露的顧慮讓李詩齊哭笑不得第45章 武昌城破第36章 軍校開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阳县| 海安县| 喀什市| 闵行区| 环江| 抚顺市| 西充县| 黑山县| 宜阳县| 静乐县| 竹溪县| 阜宁县| 兴仁县| 荣成市| 玉龙| 广水市| 舒城县| 屏东县| 德江县| 延吉市| 汾阳市| 宣汉县| 会宁县| 历史| 纳雍县| 无锡市| 兴国县| 惠东县| 防城港市| 化州市| 聂拉木县| 晋州市| 涿鹿县| 库尔勒市| 昭通市| 伊吾县| 即墨市| 彩票| 吉水县| 通渭县| 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