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地二百五十八章 清宮格格

地二百五十八章 清宮格格

沈葆楨尷尬的笑道:“本官失態了,只是本官在想這裡放的是什麼,人蔘太短,盒子太長,不合適!其他的,本官還真想不出。”

沈葆楨早就猜想盒子裡面的東西與湖南有關,只是嫉妒皇上爲什麼不把盒子交給他這個正使,反而交給趙雅麗這個有名無實的副使,這讓他嫉妒的發狂。

趙雅麗一笑,自己也很好奇什麼東西那麼重,當即打開盒子!

“這!這……怎麼可能!爲什麼是這個東西!”沈葆楨漲紅著臉,嫉妒之情前所未有的涌上來,努力的閉上眼睛,勉強的笑道:“恭喜趙大人,有此一物,湖南一行必定無憂啊!”

看著盒子裡的物件,趙雅麗心中感動,對李雲中的一絲怨念也消失不見,心中又是興奮又是激動,恨不得回去撲在李雲中懷裡好好訴說一頓。

李秀成見二人神情古怪,尋思著皇上還沒召見,好奇之下,就起身上前觀看。

“尚方寶劍!”李秀成看著盒子內銀光閃閃的寶劍,情不自禁的驚呼一聲。

一言而動,李得勝等人紛紛不淡定,不顧身份的上前一探究竟。

沈葆楨又確定了一遍,嘆道:“果然是尚方寶劍,沒想到我朝也有此物!”

譚紹光年紀最輕,也沒有顧及,一把拿起寶劍,就想抽出來耍耍。

沈葆楨一驚,趕緊阻止譚紹光拔劍,小聲道:“將軍,使不得!此物乃是聖物,貿然侵犯,是要砍頭的。”

譚紹光一滯,尷尬的笑了下,就想把寶劍放進去。不敢再繼續把玩。

趙雅麗見盒子下面還有一層黃布,笑道:“這是什麼?咦,聖旨!”

李秀成等人相互看一眼。一齊對著聖旨躬身拜了一下,這才默契的後退幾步。

趙雅麗沒有那麼多顧忌。將錦盒交給沈葆楨,展開聖旨小聲念道:“……欽賜監察御史趙雅立尚方寶劍一把,見此劍如同見朕,各地官員不可懈怠……三品一下官員可自行處置!”

聽到這裡,沈葆楨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脖子,大漢翰林學士乃是從三品,正好在尚方寶劍功效範圍內。這讓他在姓趙的面前,如何擡起頭做人,不由心中埋怨:這皇上也太糊塗,爲了照顧孌童。竟然送出尚方寶劍!

“宣李得勝、李秀成、譚紹光、羅大綱、李春發覲見!”

“臣等參見皇上!”

李雲中打起精神,伸手虛扶:“各位免禮,通州事宜辦好了嗎?”

李得勝上前一步,躬身道:“啓稟皇上,張即之等人已經被扣押。”

李雲中一愣。他記得當時是下了殺頭的命令,怎麼變成了扣押,目光直視李得勝,冷笑道:“好啊!還有人敢私自篡改詔命!”

李得勝面不改色,直言道:“張即之等人確實罪不至死。皇上一向寬厚待人,對待敵人都讓他們如沐春風,爲何單單對張即之等人……”

“住口!”李雲中怒道:“寬厚待人,你們就能放肆了嗎!你們就是仗著這點肆意妄爲?蒙上升、常大淳就是你們前車之鑑!”

見皇上如此震怒,李秀成、譚紹光後悔不迭,實在不應該爲了張即之那幾個盜匪冒險,如果丟了烏紗帽那可虧大了。

李春發上前道:“皇上息怒,臣等也是念著張即之等人功勞甚多,這纔有意饒他們一命,絕無跋扈的意思。”

羅大綱面色潮紅,接著道:“張即之等人都是微臣提拔,他們的罪責理應由微臣承擔,不管李得勝等人的事,請皇上要殺就殺微臣。”

已經很久沒有受過威脅,李雲中怒極而笑,要不是心中感覺虧欠羅大綱,早就下令將他拖出去了。

“好!好!羅大綱果然不愧是忠義兩全!”

李得勝等人暗中爲羅大綱捏了把汗,這句話怎麼聽也不像是讚美之詞。

李雲中想起蘇三娘,心中一軟,打算再給羅大綱一個機會,鄭重的問道:“如果朕一定要殺張即之呢?”

李秀成看著羅大綱,暗自祈禱千萬不要上當,這分明是皇上的意氣之言,如果羅大綱否定,張即之等人還能逃過一劫,如果應是,反而會適得其反。

羅大綱擡頭,慘笑,又瞬間變換顏色:“微臣甘願以命抵命,請皇上成全!”

“成全?哼!朕就成全你!”

李雲中盛怒,羅大綱剛纔的笑容分明是譏諷嘲笑,難道他記恨自己搶了三娘!還是他瞧不起自己是燒炭的出身!

“來人!將羅大綱打入天牢,不得任何人爲他求情,否則與其同罪!”

處置完羅大綱,李雲中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痛快,反而有了迷茫,對李得勝道:“你回去暫代羅大綱指責,至於第二集團軍就交由葉蓮署理!”

李秀成等人見皇上心情不佳,紛紛告退。

李雲中在南書房獨坐了一個時辰,期間也沒有大臣前來爲羅大綱求情,這讓他的心情好受了些,不像處置常大淳、蒙上升那樣引的朝野都是反對之聲。

“啓稟皇上,皇后娘娘求見!”

李雲中心中一動,馬上明白蘇三孃的來意,吩咐道:“讓她回去,就說朕沒時間!”

“是,皇上!”

不一會兒,小太監就小步走了回來,躬身道:“啓稟皇上,皇后娘娘不願離開,還在外面候著,還說就在外面等著。”

李雲中吃醋,心煩意亂的說道:“就讓他等著好了!”

內閣送來的奏摺早已經處理完,李雲中百般無聊,又不能出去,看著面前低眉順眼的小太監,問道:“你叫什麼名字,今天小順子怎麼沒來?”

小太監一愣,幾個呼吸時間才反應過來,立即回道:“啓稟皇上,奴才叫小桂子,小順子今天吃壞了肚子。不敢伺候皇上,這叫奴才頂替一天。”

“小桂子,好名字!”李雲中見他身形削瘦。脣紅齒白,皮膚像雪一樣細膩白潤。雙頰嫣紅,雙手也不像尋常太監那樣粗糙,反而保養得很好,要知道皇宮裡得寵的太監都已被帶到東北,留下的都是幹粗活,不得寵的,所以手上都有老繭。

李雲中越看越不對勁。仔細盯著他的喉結,沒有!果然是個女的,下意識的繃直身體,問道:“你不是太監。你是女人!”

底下小太監立即跪在地上,顫抖著身體,想說什麼就是說不出來,看樣子她害怕到了極處。

李雲中見她沒有危險,起身過來。扶起這位女子,將她的帽子摘掉,一頭秀麗烏黑的長髮就順著雙肩滑了下來。

“你叫什麼?爲什麼裝作太監?”

“我叫敏淑。”

“敏淑?看你的樣子也不像是宮女,你爲什麼會在皇宮裡?”

“我……我說了,皇上可不可以饒了我?”

“你說吧。如果你不是刺客,朕就繞了你,沒想到你辦太監還很像,恩,你一定和太監接觸很長時間。”

敏淑一陣後悔,沒想到今天因爲好奇,會被認出來,本想說自己是一個宮女,可是眼前之人說自己不像,皇宮裡也沒有其她人可以冒充,見李雲中逼視的目光,只有實話實說道“我是宮裡格格,皇上派我阿瑪留守皇宮,可是你們來得太快,阿瑪還沒來得及帶我走,你們就打到了皇宮。”

李雲中釋然,如此漂亮的美人如果是宮女,早就被咸豐那色鬼帶到東北去了。

“那你怎麼會到南書房?”

敏淑臉色微紅,小聲道:“我想看看究竟是什麼人把大清打敗,所以才央求小順子,皇上你可不可以不要怪小順子,他爲人很好的。”

李雲中見她天真浪漫,心底完全不像對其他滿人那樣厭惡,對著她笑道:“朕答應你,你該怎麼報答朕呢?”

敏淑格格一直都在長輩關愛之下長大,哪見過如此直白的暗示,緋紅之色從臉頰蔓延到脖子,呢喃道:“皇上要我怎麼報答纔好?”

“嗯!不要!”敏淑一聲驚叫。

原來李雲中快速的親了敏淑的香脣,笑道:“這樣就好了!”

敏淑感覺自己胸中好像有什麼跳出來,後退兩步,行了個清宮禮節,嬌聲道:“皇上是九五之尊,說話要算數。”敏淑大著膽子問:“皇上爲何不見皇后娘娘?雖然我只見過她幾次,但是聽說她人很好的,宮裡的太監、宮女犯了錯誤,皇后娘娘也從來沒有重罰他們!”

李雲中心情轉好,卻繃著臉道:“你怎麼光爲別人說話,不顧自己安慰呢?難道你不怕朕殺了你?”

敏淑一愣,得意的說道:“皇上不會殺敏淑,如果皇上要殺人,剛纔就命令侍衛把我抓走了,阿瑪就是這樣……不知道阿瑪怎麼樣了?”

說道這裡,敏淑眼睛迅速轉紅,不一會兒雙眼中就佈滿霧氣。

雖然相處時間短暫,但是李雲中已經把敏淑當成自己的妹妹,見她泫泫欲泣,那還有心思再逗她,立即安慰道:“妹子,你先別哭,你阿媽是攝政王,破城的時候,當然會跑在最前面,說不定現在都已經在東北享福了呢!”

敏淑搖頭,眼淚終歸還是掉了下來,哽咽道:“不會的,我阿瑪破城當天還在皇宮裡,聽說城內亂兵生事,他就前往順天府處理,那麼短的時間,阿瑪怎麼可能逃出去?”

李雲志只顧著勸她,過一會才反應過來,認真的問道:“你說你阿瑪破城的時候還在北京?”

敏淑點了點頭,生氣的看了李雲中一眼,回道:“你們來的太突然了,兵部說你們還在天津,誰知當天就攻入城內,好多大臣來不及逃走,都被你們活捉了,當時我也在宮裡,新虧幾個太監、宮女照顧,影藏了身份,本來我打算明天就出宮,可是……可是,可是我想看你一眼,就被你發現了。”

李雲中握著敏淑的玉手,笑道:“這就對了,要不然誰給你找阿瑪?”

敏淑瞪著雙眼,吃驚的問道:“皇上要幫敏淑找阿瑪?”

李雲中再次應是。還又點了點頭。

敏淑先是高興,又警惕問道:“你不會想殺我阿瑪吧!我阿瑪人很好的,我不許你傷害他。”

李雲中板著臉。嚇唬道:“你這麼跟朕說話,不怕朕殺了你?”

敏淑低頭。害羞道:“我纔不怕,剛纔皇上跟我說話,就像對自己妹妹一樣關心,敏淑也拿皇上當哥哥一樣看待,我纔不怕哥哥要殺自己呢!”

李雲中對這個迷糊蟲束手無策,寬慰道:“你放心吧,朕從來都沒有收到過你阿瑪的消息。我想他應該還沒死,只要他在漢國境內,朕一定替你把她找回來。”

敏淑幸福的點了點頭,又懊惱的說道:“皇上。皇后娘娘在外面,您就見一見她吧。”

李雲中替她纔敢淚水,淡淡的說道:“你不說朕也會見三娘,你去吩咐侍衛總管唐亮過來一趟,朕又事問他。”

敏淑帶好帽子。興奮的回道:“我這就去!”

蘇三娘慢慢走近南書房,躬身拜道:“臣妾給皇上請安!”

李雲中一想起蘇三年的來意,心裡就一陣不舒服,淡淡的說道:“免禮,三娘。你一向是不來南書房的,今番怎麼破例了呢?”

蘇三娘笑道:“皇上這是明知故問,臣妾的來意,皇上難道不知道嗎?”

李雲中見佳人露出笑容,心裡的陰霾頓時消散了不少,回道:“就因爲朕知道你是爲了羅大剛而來,朕才生氣,滿朝文武大臣竟沒有一個人爲他求情,偏偏是朕的女人來勸朕,你說任意一個男人可以視若惘然?”

蘇三娘低頭,咬著下脣,問道:“皇上到底爲什麼要把羅大剛打入天牢?難道羅大剛又什麼地方得罪了皇上,他一向就是這個脾氣,還請皇上見諒,朝中文武敵視,而、胡一晃、張遂謀他們又瞧不起我們這些天地會人士,向來是不屑與我們來往。”

李雲中擺了擺手,起身來到蘇三娘面前,握著佳人的雙手,笑道:“算了,朕早知道你會這麼說,羅大剛的性子朕知道,所以纔給他個教訓,今天就在這裡,他竟然公然威脅朕,還是爲了幾個違抗君命的混賬!”

蘇三娘這才喜極而泣,撲在李雲中的懷裡,抱怨道:“剛纔臣妾真是擔心死了,還想著皇上如果真的生氣該怎麼辦?可是羅大剛又不能補救,臣妾真怕皇上因此怪罪,永遠也不理臣妾!”

李雲中安慰道:“羅大剛是老功臣,從廣西就跟著朕打天下,每次與清軍交戰,都是他當先鋒開路,他的功勞朕一直記著,否則也不會封他爲侯爵。”

蘇三娘撒嬌,認錯道:“是臣妾多心了,皇上切勿怪罪。”

敏淑進來就看見蘇三娘被李雲中抱在懷裡撫慰,朝李雲中做了個鬼臉,迅速走到一旁。

李雲中對蘇三娘道:“你先回去,羅大剛先關他幾天,讓他消磨下個性,朕還有事情處理,今天晚上,朕再去你那裡詳談!”

蘇三娘見外人在場,李雲中又說的那麼曖昧,又羞又喜,小聲道:“臣妾告退,皇上也要注意下身體。”

李雲中對敏淑道:“你去把唐亮叫進來吧!”

唐亮一身朝服,走進來就拜道:“微臣唐亮拜見皇上!”

李雲中道:“免禮,今天找愛卿過來,主要是問一件事!”

“皇上請問,微臣知無不言。”

李雲中道:“當初攻破北京,是誰率先進城,又是誰負責清理北京散兵遊勇?”

唐亮一愣,微微想了想,大聲回道:“啓稟皇上,第一波進城的軍隊是葉軍長、劉銘傳師長他們,當時微臣也在,負責皇城守衛的是劉銘傳師長,負責清理外城散兵遊勇的是葉蓮軍長。”

李雲中歉意的看了敏淑一眼,暗道:劉銘傳遠在西北,葉蓮還在通州主持第二集團軍軍務,看來這件事得耽擱幾天了。

唐亮又補充道:“當時微臣也在跟隨葉軍長。”

李雲中一喜,問道:“那你可聽聞關於滿清攝政王的消息,就是留守北京那個。”

唐亮低頭沉思,回道:“關於這位滿清王爺,微臣也有耳聞,他經常扮作窮苦百姓到處溜達,結交尋常百姓爲友,也經常幫助他們,所以在民間有很高的威望,不過破城的時候,此人沒有在皇宮,後來也沒有發現他的蹤跡,也許已經逃出北京,或是死於亂兵之中。”

李雲中緩緩搖了搖頭,否定道:“不會的,當時破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封鎖九門,此人本可能逃出北京,如果此人沒死,一定窩藏在百姓之家,你馬上派人問問,懸賞白銀……五千兩,一定要抓活的!”

唐亮點頭應是,這事容易辦,一個攝政王有多少朋友,挨個盤查也能很快就有結果,況且能拒絕這五千兩誘惑的人,又有幾個。

待唐亮出去,敏淑對李雲中笑道:“多謝皇上,敏淑一定會報答皇上。”

說到這裡,想到剛剛報答的方式,一下子變得害羞起來。

李雲中笑了笑,道:“如果找到你阿瑪,你要跟他走嗎?朕是擔心兵戰兇危,東北馬上就要打仗了,你一個女孩子家在那裡不安全,況且朕也不能明文下令保護你。”

敏淑小聲道:“請皇上放心,阿瑪早就厭倦了皇上生活,如果皇上容許,我們就生活在北京。”

ps:

前幾天才知道,低保只要更新十萬字就好,這幾天還是按時更新,希望大家看的愉快

第217章 紈絝發威第155章 出國第128章 廣東十虎第19章 李雲中向蘇三娘表白第50章 韋昌輝安慰自己這是大義滅親第32章 小人物之劉重嶽第56章 向榮也要買洋槍第36章 李雲中連克九江安慶蕪湖第200章 俄羅斯得逞第17章 曾國藩的窘境第90章 噩耗第194章 守軍逃離第78章 傳奇知縣第6章 王慶露的決定第172章 北邊的反應第273章 激烈的朝議第284章 強攻與搶功第23章 永安封王 李雲中出走第242章 收取兵權第15章 吳建彰借洋兵第108章 兵諫第120章 海國圖志第268章 新政餘波第186章 贖身第197章 激戰第108章 兵諫第189章 機槍與後膛炮第128章 廣東十虎第62章 借你二十年第63章 海盜來投第24章 打南昌 功敗垂成第113章 義軍來降第9章 李雲中裝神弄鬼收攏人心第281章 處死咸豐第212章 上海的**第59章 列車上的採訪第267章 鬧劇第29章 李雲中和蘇三孃的**第159章 再勝第78章 傳奇知縣第203章 海盜助戰第61章 戰杭州(二)第18章 湘軍體系建立第45章 瞞著左宗棠挖坑第26章 李雲中禍害湖南第147章 狗洞第15章 吳建彰借洋兵第47章 英國公使文翰第34章 大漢軍攻佔武漢三鎮第4章 徹底絕望的韋昌輝第42章 確立官制第35章 李雲中要定都南京第205章 出走第4章 回到紫荊山第218章 回國第112章 泉州之戰第74章 小勝一場第92章 辯論第101章 熊思遠劫洋槍第86章 叛軍不合第223章 天津之戰第52章 趙烈文來投第115章 佩裡要到日本第272章 議定四川第206章 張遂謀想打北京第158章 初勝第9章 李雲中裝神弄鬼收攏人心第34章 新年第14章 上海縣天地會第40章 朝會第127章 遠東局勢第158章 初勝第170章 列強與清斷交第180章 左擁右抱第14章 張遂謀主意一個比一個壞第165章 前奏第41章 肅順的毒計第185章 接到繡球第103章 密迪樂的清單第49章 蘇三娘舉薦羅大綱第32章 小人物之鮑超第2章 平滅蘭芳第36章 軍校開業第158章 初勝第250章 分裂第145章 戰第93章 江忠源與曾國藩第50章 曾國藩發現湘軍缺陷第297章 法國暗中投誠第292章 懲治貪污第139章 審官第35章 書法第23章 兩敗俱傷第136章 轟擊洋艦第155章 出國第201章 西南互保第79章 勒索百萬兩第286章 人心散了第294章 黃麒英勸諫
第217章 紈絝發威第155章 出國第128章 廣東十虎第19章 李雲中向蘇三娘表白第50章 韋昌輝安慰自己這是大義滅親第32章 小人物之劉重嶽第56章 向榮也要買洋槍第36章 李雲中連克九江安慶蕪湖第200章 俄羅斯得逞第17章 曾國藩的窘境第90章 噩耗第194章 守軍逃離第78章 傳奇知縣第6章 王慶露的決定第172章 北邊的反應第273章 激烈的朝議第284章 強攻與搶功第23章 永安封王 李雲中出走第242章 收取兵權第15章 吳建彰借洋兵第108章 兵諫第120章 海國圖志第268章 新政餘波第186章 贖身第197章 激戰第108章 兵諫第189章 機槍與後膛炮第128章 廣東十虎第62章 借你二十年第63章 海盜來投第24章 打南昌 功敗垂成第113章 義軍來降第9章 李雲中裝神弄鬼收攏人心第281章 處死咸豐第212章 上海的**第59章 列車上的採訪第267章 鬧劇第29章 李雲中和蘇三孃的**第159章 再勝第78章 傳奇知縣第203章 海盜助戰第61章 戰杭州(二)第18章 湘軍體系建立第45章 瞞著左宗棠挖坑第26章 李雲中禍害湖南第147章 狗洞第15章 吳建彰借洋兵第47章 英國公使文翰第34章 大漢軍攻佔武漢三鎮第4章 徹底絕望的韋昌輝第42章 確立官制第35章 李雲中要定都南京第205章 出走第4章 回到紫荊山第218章 回國第112章 泉州之戰第74章 小勝一場第92章 辯論第101章 熊思遠劫洋槍第86章 叛軍不合第223章 天津之戰第52章 趙烈文來投第115章 佩裡要到日本第272章 議定四川第206章 張遂謀想打北京第158章 初勝第9章 李雲中裝神弄鬼收攏人心第34章 新年第14章 上海縣天地會第40章 朝會第127章 遠東局勢第158章 初勝第170章 列強與清斷交第180章 左擁右抱第14章 張遂謀主意一個比一個壞第165章 前奏第41章 肅順的毒計第185章 接到繡球第103章 密迪樂的清單第49章 蘇三娘舉薦羅大綱第32章 小人物之鮑超第2章 平滅蘭芳第36章 軍校開業第158章 初勝第250章 分裂第145章 戰第93章 江忠源與曾國藩第50章 曾國藩發現湘軍缺陷第297章 法國暗中投誠第292章 懲治貪污第139章 審官第35章 書法第23章 兩敗俱傷第136章 轟擊洋艦第155章 出國第201章 西南互保第79章 勒索百萬兩第286章 人心散了第294章 黃麒英勸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巴河县| 延安市| 澳门| 蚌埠市| 乐业县| 南召县| 梁山县| 晋江市| 定州市| 花莲市| 陆丰市| 萝北县| 郸城县| 临漳县| 轮台县| 兴仁县| 密山市| 锡林郭勒盟| 岑溪市| 青浦区| 驻马店市| 静乐县| 宁夏| 麟游县| 奇台县| 花莲县| 礼泉县| 闽清县| 漠河县| 伊通| 清原| 铜鼓县| 阿坝县| 静安区| 杭锦旗| 尤溪县| 夏河县| 怀柔区| 昆山市| 连州市| 安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