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章 張遂謀主意一個比一個壞

回到山人村的李雲中和他的兄弟們遇到個問題:反還是不反。衆兄弟全都看向李雲中,這可難倒了李雲中,反,理應等到洪秀全和馮雲山來主持,不反,那就是坐等官兵前來報復。

蘇三娘不耐煩道“一羣大老爺們,怎麼婆婆媽媽的,老孃當初造反也沒像你們你這麼樣前怕狼後怕虎的熊樣。”

李雲中被蘇三娘這一激,心想,失策失策,怎能在心上人面前露怯。頓時豪性大發道“反了,反了,大家都去集合兵馬,準備造反。”

“你們回去把所有信徒都集合到思旺鎮,那裡地勢開闊,離縣城又近,我帶領精銳馬上攻打平南縣縣城。對了大哥,你負責聯繫在縣城中的信徒,一定要在我們率大軍趕到時打開城門。”李雲中又對蒙上升叮囑道

胡以晃等人都長舒了口氣,就怕李雲中選擇在家等官兵前來抓人。表示回去準備集合拜上帝教信徒。

蒙上升說:要親自趕到縣城指揮信徒打開城門。

李雲中、蘇三娘、來旺三人騎馬跑在前面,後面跟著六千人馬,不時還有騎兵跑在路上催促大家跑快點。

已經漸漸的可以看見城牆,卻見蒙上升和幾個人向隊伍跑來,李雲中示意停止前進,對蒙上升道:“怎麼回事,城門怎麼關了。”

蒙上升喘了口氣,大聲說道“可能縣令已經得到消息了,提前關了城門。”

李雲中看著歷歷在目的縣城,城牆上已沾滿了清兵,還認出了那位將他關進牢裡的縣令,此刻他就在城牆上,身邊還站了不少人。

李雲中傻眼了,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不由自主的看向蘇三娘和來旺,想詢問專業人士的意見。

來旺道“既然不能智取,那就強攻,縣城倉促布放,必不能佈置妥當。”

李雲中心想:我們不也一樣是倉促攻城,連器具都沒有,難道爬上城牆?看來以後再攻城,得吸取教訓。

“不行,先回思旺鎮與教民匯合。”李雲中覺得自己有主見,不能這樣依靠別人。又說道“縣令不是要守縣城嗎,那就讓他守,我們出兵佔領各個鄉鎮。”

不到半個時辰,李雲中就率人趕到思旺鎮,已有不少教民已到了,李雲中將攻打縣城的事跟衆兄弟講了。

胡以晃道“不少教民聽說要造反,不肯前來團營啊。”

李雲中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總不能拿刀逼人家造反吧。不知道前世,洪秀全是怎麼搞的,怎麼就能有那麼多人跟隨他呢。

張維坤氣道“我那裡也是,很多人怎麼勸也不願來,那幫忘恩負義的東西,氣死我了。”

“這不怪他們,不逼到絕路,百姓是不會造反的。”李雲中嘆了口氣,馬上又估算前來團營的信徒能有多少人,又忍不住納悶:怎麼歐洲中世紀的教徒就那麼狂熱呢。

張遂謀看看周圍沒有外人,回來狠聲道“那就把他們逼到絕路,放火燒了他們的屋子,田地,讓他們一無所有,看他們來不來。”

李雲中想反對,又見胡以晃他們都贊成,就沉默起來。只能安慰自己:俗話說,賊過如梳,兵過如蓖。就算不燒他們的屋子,等官兵前來圍剿,也會被搶個乾淨。

“燒吧,派人偷偷的燒,就說是官府燒的,再派人裝作救火,那樣百姓會感激我們,防止他們後悔,應該把一家人分開,拉著他們繞個幾百裡,就算他們想回家,也找不到路了,只能跟著我們走。”張燧謀見衆人贊同他說的話,又出了不少餿主意。

“好,這個辦法好,不用被百姓恨上,還能栽贓給官府,哈哈……那不用我們去勸,百姓也會跟著去造反了,有的百姓連村子都沒出幾次,要走個幾百裡,怕是連自己家在什麼方向都不知道了。”蒙上升對張遂謀這一個接一個的損招,真是拍案叫絕。

既然決定絕戶計,就派人去各地放火了,後來,不管是是不是信教的屋子,都被燒了,以至很多百姓流離失所。李雲中也爲隊伍中老弱婦孺太多而傷腦筋。

李雲中帶著衆位兄弟來到蘇三娘,來旺面前,開門見山的說道“兩位,俗話說,蛇無頭不行,兵無主自亂,既然要造反,就只能聽從一方。”

來旺道“我願聽從先生號令。”

蘇三娘也道“我也願加入拜上帝教。”

李雲中知道他們是天地會的人,就提醒說“既然加入拜上帝教,就不能再在和會黨一樣散漫。不聽號令行事。”

來旺道“我從今以後……我就叫羅大綱,來旺已死。”

蘇三娘也表示以後不會聽從天地會的命令。

李雲中又驚又喜,羅大綱是太平天國的猛將,竟然無意中得到如此良將。也就不願逼迫太甚,開始和他們商量整頓起隊伍來了。

將隊伍重新編爲五軍,前、後、中、左、右。首領稱呼爲將軍。軍暫時不限制人數,軍下面設置旅,旅以旅長統之,每個旅下面設置三個營,每營下面設置五個連,一個連下面設置五個班。這樣一個班有10人,一個連有50人,一個營有250人,一個旅有750人。全都是清一色十六歲以上的男子,不同於以前的男女老少什麼人都有。

前軍由在信宜的淩十八、羅大綱三千人馬、又從信徒中抽調一千人組成。由淩十八任統領,羅大綱爲副。在淩十八匯合之前,由羅大綱統帥。前軍任務就是衝鋒陷陣,做爲大軍前鋒。

後軍由蒙上升統帥,原來的乞丐頭子錢多爲副,從信徒中抽取三千人馬給他們。任務就是作爲大軍的後衛,重點保護孩子和老人這些沒有戰鬥力的人。

中軍由李雲中親自統領,由訓練時間最長的三千人,又把蘇三娘帶的二千人都編進去,爲了安撫這部分人心,就任命蘇三娘爲副統領。

左軍由胡以晃統領,張維坤爲副,從信徒中選取四千人,任務就是護衛中軍,支援前軍。

右軍由張遂謀統領,有傳教時表現突出的曾水源爲副,就是和李雲中一起坐過牢,一起被救的那個人。將剩下的精壯三千餘人全部編進右軍。任務也是支援前鋒,護衛中軍。

李雲中又將五千多的女人全部編爲女軍,讓林大基管理,讓幾位哥哥的妻子爲副,選取其中一千敢上陣殺敵的給蘇三娘指揮,將八歲以上的十六歲以下的孩童成立童子軍,作爲後援,八歲以下的孩童跟隨母親身邊。女軍的任務就是拉運糧草,打造器具等一些後勤。

涉及到兵權的問題,李雲中不敢含糊,全都讓結拜的幾位哥哥出任指揮。

又過了一天,散漫的人羣才井然有序起來。李雲中將議事地點設置在王剛家中,現在王剛和王新二人都在李雲中的中軍任旅長,剩下的兩位旅長是李得勝和蘇三娘軍中的勇將劉才。

李雲中見主要人物都到齊了,說道”我們既然造反了,就要通知洪、馮兩位先生。還有,我已派人跟桂平縣的楊秀清,貴縣的秦日綱聯絡過了,他們也同意起事,已經號令信徒團營。”李雲中完全想得到楊秀清收到信函時候的模樣,紫荊山地區的拜上帝教完全沒準備好,官兵如果從潯州府發兵,就要經過紫荊山、金田鎮。不用想,楊秀清也會認爲那是衝著他們來的。不得不幫李雲中抵擋從西面而來的官兵。

見衆人聽到這個消息都面現笑容,李雲中又道“我想,現在朝廷還沒派兵來攻打我們了,我提一提我們義軍的主要方向,西面就先不管了,有楊秀清他們在那頂著,我們先攻下平南縣,再下藤縣,最後打梧州府,和從信宜縣趕來的淩十八匯合。也看能不能接到洪、馮二位先生。”李雲中可不想淩十八像歷史那樣被拋棄在廣西牽制清軍,最後兵敗跳井自殺。

“左軍的任務就是掃平鄉鎮的清軍勢力,蒐集糧食,右軍則先一步趕到藤縣,聯絡教徒,儘量的將清軍往縣城裡趕。女營,童子軍就在原地休整,其餘的人馬隨我攻打縣城。

縣令倪濤沒想道反賊竟然又來攻打縣城了,本來治下出現反賊已經夠革職查辦的了,如果縣城要被反賊佔去,那他輕則流放,重則砍頭。當第一次反賊圍城的時候他已經做好和城池共存亡的準備,幸好祖宗保佑,反賊看到無便宜可佔就退去了,當時還在想,他們最好去禍害別的縣,沒想到才過一天又重新包圍過來。

站在旁邊的師爺擔心道“反賊去而復返,恐怕是對縣城志在必得,縣尊應當早作準備,本縣還有不少大戶,是不是應該讓他們出點力,畢竟,反賊進城他們也是要家破人亡的。”

第63章 海盜來投第18章 湘軍體系建立第178章 南洋來客第103章 密迪樂的清單第46章 鄉紳捐錢求自保第48章 法國公使送厚禮第284章 強攻與搶功第11章 鐵路計劃第231章 刺客來歷第239章 爭風吃醋第32章 小人物之鮑超第73章 遭遇戰第75章 青雲鎮第51章 左宗棠‘興師問罪’第261章 世界局勢的變化第228章 加入克里米亞戰爭第44章 左宗棠介紹湘軍起源第2章 一來就要贖人第57章 曾水源首戰第179章 羅美薇與鄭燕兒第132章 聚義第199章 洋槍換土地第170章 列強與清斷交第230章 女刺客第41章 陸建瀛捱揍第188章 兵工廠的新發展第22章 十萬清兵圍永安第215章 明目張膽第75章 青雲鎮第84章 內部叛變第3章 這就是韋昌輝吧第97章 河南都督第217章 紈絝發威第213章 常大淳的煩惱第10章 李秀成中計了第197章 激戰第45章 武昌城破第82章 李雲中的銀子 曾國藩的黑鍋第168章 胡林翼死了老爹第28章 六部官員第127章 遠東局勢第40章 曾國藩被革職第12章 李雲中被抓進大牢第89章 焦亮發火第245章 湘軍決定起義第83章 李鴻章的野望第38章 讓洋人驚呆的戰爭推演第41章 陸建瀛捱揍第193章 懷慶府第155章 出國第98章 稱帝議論第109章 被抓稱帝第212章 上海的**第106章 對外國公使問責第166章 北伐第31章 清廷辦團練第24章 李雲中吻了洪宣嬌第5章 蒙上升與張遂謀第35章 李雲中要定都南京第275章 戰爭總結第244章 湘軍內部分歧第134章 曾國藩去職第234章 李雲中忐忑不安第121章 西賢公主第1章 大軍抵達菲律賓第33章 肅順死諫咸豐第2章 平滅蘭芳第34章 大漢軍攻佔武漢三鎮第277 騎兵慘敗第74章 小勝一場第17章 攻陷藤縣 頒佈軍法第287章 洪秀全是誰第110章 登基大典第81章 李鴻章的失落第141章 世界地圖與中國地第二百六十四章第214章 你怎麼會在這裡第6章 王慶露的決定第285章 攻進城第6章 渡口奇遇第94章 湖口攻防戰第59章 列車上的採訪第167章 離別第213章 常大淳的煩惱第95章 湘軍夜遁第60章 列強的嘴臉第136章 轟擊洋艦第166章 北伐第17章 攻陷藤縣 頒佈軍法第199章 洋槍換土地第71章 咸豐猜忌曾國藩第93章 江忠源與曾國藩第227章 遷都之議第106章 對外國公使問責第139章 審官第81章 李鴻章的失落第46章 長沙之敗第83章 李鴻章的野望第138章 簽訂平等條約
第63章 海盜來投第18章 湘軍體系建立第178章 南洋來客第103章 密迪樂的清單第46章 鄉紳捐錢求自保第48章 法國公使送厚禮第284章 強攻與搶功第11章 鐵路計劃第231章 刺客來歷第239章 爭風吃醋第32章 小人物之鮑超第73章 遭遇戰第75章 青雲鎮第51章 左宗棠‘興師問罪’第261章 世界局勢的變化第228章 加入克里米亞戰爭第44章 左宗棠介紹湘軍起源第2章 一來就要贖人第57章 曾水源首戰第179章 羅美薇與鄭燕兒第132章 聚義第199章 洋槍換土地第170章 列強與清斷交第230章 女刺客第41章 陸建瀛捱揍第188章 兵工廠的新發展第22章 十萬清兵圍永安第215章 明目張膽第75章 青雲鎮第84章 內部叛變第3章 這就是韋昌輝吧第97章 河南都督第217章 紈絝發威第213章 常大淳的煩惱第10章 李秀成中計了第197章 激戰第45章 武昌城破第82章 李雲中的銀子 曾國藩的黑鍋第168章 胡林翼死了老爹第28章 六部官員第127章 遠東局勢第40章 曾國藩被革職第12章 李雲中被抓進大牢第89章 焦亮發火第245章 湘軍決定起義第83章 李鴻章的野望第38章 讓洋人驚呆的戰爭推演第41章 陸建瀛捱揍第193章 懷慶府第155章 出國第98章 稱帝議論第109章 被抓稱帝第212章 上海的**第106章 對外國公使問責第166章 北伐第31章 清廷辦團練第24章 李雲中吻了洪宣嬌第5章 蒙上升與張遂謀第35章 李雲中要定都南京第275章 戰爭總結第244章 湘軍內部分歧第134章 曾國藩去職第234章 李雲中忐忑不安第121章 西賢公主第1章 大軍抵達菲律賓第33章 肅順死諫咸豐第2章 平滅蘭芳第34章 大漢軍攻佔武漢三鎮第277 騎兵慘敗第74章 小勝一場第17章 攻陷藤縣 頒佈軍法第287章 洪秀全是誰第110章 登基大典第81章 李鴻章的失落第141章 世界地圖與中國地第二百六十四章第214章 你怎麼會在這裡第6章 王慶露的決定第285章 攻進城第6章 渡口奇遇第94章 湖口攻防戰第59章 列車上的採訪第167章 離別第213章 常大淳的煩惱第95章 湘軍夜遁第60章 列強的嘴臉第136章 轟擊洋艦第166章 北伐第17章 攻陷藤縣 頒佈軍法第199章 洋槍換土地第71章 咸豐猜忌曾國藩第93章 江忠源與曾國藩第227章 遷都之議第106章 對外國公使問責第139章 審官第81章 李鴻章的失落第46章 長沙之敗第83章 李鴻章的野望第138章 簽訂平等條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市| 龙山县| 三亚市| 梅州市| 抚松县| 治多县| 廊坊市| 定州市| 青神县| 汤原县| 汉阴县| 云霄县| 达孜县| 嘉义县| 吉水县| 慈利县| 蓬溪县| 哈巴河县| 大宁县| 稷山县| 达拉特旗| 晋中市| 涿州市| 沙田区| 苍溪县| 莱州市| 泸州市| 钟祥市| 光泽县| 海伦市| 刚察县| 泸水县| 云阳县| 潍坊市| 绥德县| 万盛区| 加查县| 资阳市| 横山县| 阿巴嘎旗| 监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