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章 李雲中被抓進大牢

道光二十九年三月。

平南縣,縣衙。

縣令倪濤和師爺正在討論潯州府發來的公文,公文裡提到:拜上帝教在潯洲府境內蠱惑人心,各縣應嚴加管控,如發現圖謀不軌,立即剿滅。

師爺不由得在心裡感嘆:真是多事之秋,連續幾個月沒下一滴雨,廣西大旱,又出了洋教這檔事。

縣令倪濤對師爺抱怨道;“悔不該讓洋教做大,如今各處都有信洋教的,連府城都聽到他們不安份了,我還聽說他們總是成羣結隊向大山裡,一去就是四五天。這豈止是圖謀不軌啊,簡直是要準備造反!本來我下個月就要高升到江南,不想多事,洋教的事留給下任知縣,誰知現在就收到這封公函。師爺,你說該怎麼辦。”

師爺習慣的摸著下巴上的三寸鬍鬚,眼珠亂轉,一時也想不出什麼好主意,又暗自埋怨:你收洋教銀子的時候怎麼不叫上我,如今出事了,恐怕是讓我背這個黑鍋吧,咱們好歹也是賓主一場,你不能這樣害我啊!

作爲幕僚,又不能不回答,師爺只好敷衍道”那就當沒收到公函,一切如舊。”

知縣搖頭“不行,萬一以後洋教這要造反,那我豈不是要遭株連。”

師爺“不如設個鴻門宴,邀洋教的各位首領到縣衙聚會,理由嗎就說知縣您感謝他們教化百姓。在席間準備毒酒,把他們一網打盡?”

縣令搖了搖頭,否定道“不說他們敢不敢來,萬一真把他們就殺了,其他教民前來要人,平南縣豈不是要大亂,到時你我的人頭不保啊。還是暫時抓點人,敷衍一個月就好。”

師爺一聽不是讓自己做替死鬼,頓時來個精神“大人明鑑,最好還不是我們動手,最近不是常有地主前來告洋教總是和他們作對,就讓他們下手,逮到人之後,立刻關進牢裡,拖延時間,和洋教談判,到時大人已經高升,是殺是留就讓下任知縣決定,這樣又能收銀子,又不惹禍,豈不兩全其美。”

縣令眉開眼笑,連忙許諾“就按師爺說的辦,如果事情順利,少不了師爺你那份銀子。”

花洲山人村,胡以晃家。

李雲中最近快愁死了,計劃趕不上變化,廣西、湖南又開始大旱,今年收成肯定沒了,老百姓都不願在家等死,朝著旱情較輕,而又不遠的廣西南部行來,流民聽說進入拜上帝教可以吃上飯,拖家帶口的加入。眼看聖庫的糧食越來越少,撐不住幾天了。趕緊停止召人。李雲中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遇到,送上門來的信徒,都不要的這種事。

造反還沒準備好,兵器纔打造不到千件,作爲起義的主力才訓練三千餘人。他們現在都吃不上飯了,每天只能讓他們走走隊列。

胡以晃道:“我去八峒勸我大哥,問他要點糧食。”

衆兄弟都知道胡以晃和胡氏家族的關係並不好,胡以晃的爹叫胡琛,他霸佔的大量山場田地,“手創”的四十八萬斤糧租,人們形容胡琛放債取利的收入是:“每天打開大門口,起碼有一百幾十兩白銀到手。胡琛還親自籌建的幾座青磚瓦屋,由三個年幼的兒子繼承著。胡以晃當時還不滿十歲。後來分家時哥哥欺負胡以晃年少,分給他的遺產最少,胡以晃一怒之下跑到人跡罕至的山人村居住,以示和胡家不相往來。

張遂謀勸了胡以晃“那只是杯水車薪,我來的路上看見一羣流民,他們圍住一些高門大戶索要吃食,我們也可以從這些地主家想辦法,他們的存糧一定很多。

商議已定,決定分頭行事。

胡以晃堅持要向他哥哥要糧,先走了。

李雲中,蒙上升,張遂謀三人各帶一些人前去威逼大戶交糧。

張維坤,林大基則留下來處理雜務。

李雲中帶著三十人,趕往縣城北邊的安懷鎮,路上的饑民聽說是向大戶要糧的,都跟了上來,到達安懷鎮上時,人數激增到四五百人,那麼一大羣人在李雲中的帶領下,對鎮上高門大戶挨家挨戶的包圍起來,每家都或多或少的從牆壁上投出幾袋糧食,唯獨鎮上朱家一毛不拔,李雲中在外面威脅了好半天,裡面都沒回答。

朱家院內。

一位六十餘歲身穿絲綢衣服,諸根龍頭柺杖的老頭站在屋子裡,旁邊站著幾位男女老少。只聽那老頭怒聲怒氣,右手狠狠得用柺杖敲擊地面,大聲說道:“糧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給他們一次,就給他們賴上了,一粒糧食都不要給那些窮鬼。”說完又轉身看向一位二十餘歲的青年,問道“你姐夫帶的兵什麼時候能到,縣令已經說了,對這些帶頭鬧事的人就抓進大牢。”

那青年答道“外面的流民太多了,就憑姐夫那些團練能頂用嗎。”

老太爺閉上眼睛想了想,對站在外面的管家道“你去對外面流民的頭頭說我請他們進來商議給多少糧食,只要外面的流民沒有人鼓弄,就生不了事。”

這時有下人進來稟告:姑爺已經帶著官兵到了後門。

在外面的李雲中聽見院內請他去商量取糧,也不疑有他,這樣的事他做了好幾次,無非進去討價還價。

當李雲中一進朱家大院,就看見院子裡站滿了官兵,心說要遭,剛要轉身,脖子上就被架了把刀,給綁了起來。

一位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對旁邊一個人問道“他真的是拜上帝教的頭領。”

那人仔細看了看李雲中,確定道“就是他”

李雲中感嘆:怎麼哪個時代都有帶路黨。

原來身穿官府男子就是朱老太爺女婿,張富貴,是個土匪,外號‘大頭羊’被官府招安,賞了個團練的差事,專門爲地主官紳們欺壓客家人,有時也隨綠營參加剿滅會黨起義。今次本來只是帶兵給家裡解圍,沒想到逮著李雲中這條大魚。

朱富貴心想:縣裡剛決定要抓幾個拜上帝教的首領,自己就給縣太爺送去,還不重重有賞!

也不想耽誤時間,讓部下強行驅散了門外的流民,就押著李雲中向縣城方向而去。縣衙

縣令倪濤揮手讓兩個要強行讓李雲中跪下的衙役,看著不肯下跪的李雲中,和聲細氣的問道“你是何方人士,爲何在我治下宣揚洋教。”

李雲中提心吊膽了老半天,生怕自己會被一刀剁了了事,正想什麼辦法脫身,聽縣令說起洋教,就讓李雲中想起清王朝的官員好像都十分的懼怕洋人。

有了點底氣,學起韋小寶的保命絕招,使勁哈哈大笑起來。

縣令的臉色漸漸難看起來“放肆,刁民竟敢咆哮公堂,來人,拉下去重打三十大板。”

“慢著,大人你已大禍臨頭了。”李雲中聽說要打屁股,纔想起當官的怕的是洋人,不是怕自己,趕緊先聲奪人的喊道。

“哼哼……刁民,你說我爲何大禍臨頭,說不出,就重打八十大板。”

“大人,你既然知道我信的是洋教,就應該明白我背後洋人的支持,不瞞你說,每半個月洋大人都會來和我碰頭,聽我彙報,你如今把我關起來,洋大人找不到我,去鬧到什麼兩廣總督府,或是北京,大人不就大難臨頭了嗎。”李雲中爲了唬住縣令,胡編亂造起來。

“哼,洋人會爲你二鬼子大動干戈。”縣令底氣不足的問道。他突然想起,兩廣總督確實下過洋人可以自由傳教,地方官府不得阻攔的命令。萬一真要有洋人去鬧……。

李雲中突然從嘴裡冒出了幾句英語,堂上衆人聽得一頭霧水。

縣令旁邊的師爺突然說道“這是洋人說的話。”

李雲中看了師爺一眼,說道“沒想到師爺還懂得洋人語言,不錯我剛纔說的就是洋大人教我的話。”

師爺朝縣令點了點頭,縣令小聲說道“他背後就算真有洋人撐腰,我要是放了他吧,豈不是要傳出畏懼洋人的名聲”

其實清朝的官員在二次鴉片戰爭之前,並不是懼怕洋人,而是不想和洋人打交道。和洋人處的好就是通洋,處理的不好,得罪了他們,像林則徐等人,不但官位不保,還要被流放。當時在官場上凡是關於洋人的一種處理方法就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師爺想了一會,說“不如把他,暫且收押,明日將潯洲府,讓上官處理?”

縣令點頭稱妙,他估摸著調令已經從吏部下來,不怕得罪頂頭上司了,洋人到時來要人,自己只要往知府頭上一推就完事了。

“來人,把犯人關進大牢,明日押往潯洲處斬。”縣令鐵了心不能讓自己傳出畏懼洋人的閒話,‘代替’知府做了決定,至於知府大人是‘斬’還是‘不斬’他就不管了。

李雲中被處斬兩個字嚇到了,還沒緩過神來就被押到縣衙右邊的大牢裡了。

李雲中傻傻的問了正在所牢門的獄卒:“大哥,處斬是什麼意思”

“處斬,哈哈處斬當然就是砍頭了。”獄卒鎖上牢門,拽了拽鎖,離開了。

“不會的,我剛穿越過來,受了那多苦,福還沒享就要被砍頭?”李雲中失神小聲唸叨起來。

“先生,你這麼也被抓進來了。”這時旁邊一個五十餘歲的男子看著李雲中問道。

“你是,恩?你們不是思旺鎮的那兩個小乞丐?”李雲中沒認出他,到認出跟他關在一起的兩個十三四歲的孩子,他們整天跟在老乞丐錢多的身後晃悠。

那漢子答道:“俺叫曾水源,在思旺鎮,還是先生讓俺當連長的。”

“不錯,就是你,力氣很大的那個。”李雲中見他胳膊比自己大腿還粗,古銅色的肌肉像要從皮膚裡撐出來一般。

“俺叫黃金”,“俺叫白銀”那兩個小孩一前一後的說道。

“低俗,這是誰給你們取的名字。”李雲中笑道。

“爺爺取的。”兩個小孩不明白,那麼好聽的名字怎麼變得低俗了。

“你們這樣說出去會被人家笑話的,我想想,你們長大一定要能文能武,你就叫黃金文,你呢,叫白銀武。”李雲中對這兩個小孩說道。

又想明日就要被砍頭了,怎麼還有心思起名字,自己對砍頭卻一點也不畏懼。搖了搖頭,躺在地上,閉上眼睛。

衆人見李雲中躺在地上休息起來,也就不敢打攪他,繼續發起呆來。

第32章 進軍湖北第111章 視察兵工廠第113章 義軍來降第112章 泉州之戰第16章 英國公使文翰的計劃第210章 未來天子出誰家第80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4章 回到紫荊山第28章 六部官員第193章 懷慶府第192章 決戰河南第131章 封侯拜相第78章 傳奇知縣第49章 胡林翼第116章 許月香省親第285章 攻進城第40章 曾國藩被革職第174章 天京事變第50章 韋昌輝安慰自己這是大義滅親第95章 湘軍夜遁第15章 怎麼這年頭的專家也靠不住第91章 斬殺焦晶第83章 李鴻章的野望第138章 簽訂平等條約第205章 出走第90章 噩耗第171章 暗戰第286章 人心散了第143章 美女送上門第56章 向榮也要買洋槍第189章 機槍與後膛炮第76章 胡夢君的邀請第304章 求和第26章 南昌之戰第93章 江忠源與曾國藩第151章 喜得閨女第48章 王錱生死兩難第22章 程學啓想招降江忠源第255章 反還是不反第166章 北伐第83章 李鴻章的野望第203章 海盜助戰第55章 雲中雨是什麼意思?第二百六十四章第266章 出兵路線第77章 胡夢君展示所學第88章 萬民扁第212章 上海的**第240章 同盟條約第54章 女將葉蓮第19章 李雲中向蘇三娘表白第202章 抵達廣州第130章 佳人救英雄第284章 強攻與搶功第16章 攻下平南縣 府城應對第15章 吳建彰借洋兵第270章 怎樣處置?第54章 洋槍隊首戰第31章 左宗棠引誘李雲中招安第146章 廣州第294章 黃麒英勸諫第45章 瞞著左宗棠挖坑第73章 遭遇戰第67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221章 太監與宮女第217章 紈絝發威第282章 俾斯麥的心思第223章 天津之戰第176章 天京大屠殺第36章 李雲中連克九江安慶蕪湖第49章 蘇三娘舉薦羅大綱第229章 李雲中加入英法聯軍第277 騎兵慘敗第40章 朝會第164章 奇襲第39章 李雲中說降左宗棠第43章 三娘心事第39章 稱帝議論第26章 南昌之戰第171章 暗戰第115章 佩裡要到日本第123章 葉蓮的騎兵第285章 攻進城第114章 浙江都督第60章 戰杭州(一)第8章 百姓加入拜上帝教第230章 女刺客第180章 左擁右抱第97章 河南都督第232章 帝王心術第179章 羅美薇與鄭燕兒第46章 長沙之敗第104章 左宗棠攻克福州第218章 回國第200章 俄羅斯得逞第297章 法國暗中投誠第236章 命運中的相會第183 諧美春遊第179章 羅美薇與鄭燕兒
第32章 進軍湖北第111章 視察兵工廠第113章 義軍來降第112章 泉州之戰第16章 英國公使文翰的計劃第210章 未來天子出誰家第80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4章 回到紫荊山第28章 六部官員第193章 懷慶府第192章 決戰河南第131章 封侯拜相第78章 傳奇知縣第49章 胡林翼第116章 許月香省親第285章 攻進城第40章 曾國藩被革職第174章 天京事變第50章 韋昌輝安慰自己這是大義滅親第95章 湘軍夜遁第15章 怎麼這年頭的專家也靠不住第91章 斬殺焦晶第83章 李鴻章的野望第138章 簽訂平等條約第205章 出走第90章 噩耗第171章 暗戰第286章 人心散了第143章 美女送上門第56章 向榮也要買洋槍第189章 機槍與後膛炮第76章 胡夢君的邀請第304章 求和第26章 南昌之戰第93章 江忠源與曾國藩第151章 喜得閨女第48章 王錱生死兩難第22章 程學啓想招降江忠源第255章 反還是不反第166章 北伐第83章 李鴻章的野望第203章 海盜助戰第55章 雲中雨是什麼意思?第二百六十四章第266章 出兵路線第77章 胡夢君展示所學第88章 萬民扁第212章 上海的**第240章 同盟條約第54章 女將葉蓮第19章 李雲中向蘇三娘表白第202章 抵達廣州第130章 佳人救英雄第284章 強攻與搶功第16章 攻下平南縣 府城應對第15章 吳建彰借洋兵第270章 怎樣處置?第54章 洋槍隊首戰第31章 左宗棠引誘李雲中招安第146章 廣州第294章 黃麒英勸諫第45章 瞞著左宗棠挖坑第73章 遭遇戰第67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221章 太監與宮女第217章 紈絝發威第282章 俾斯麥的心思第223章 天津之戰第176章 天京大屠殺第36章 李雲中連克九江安慶蕪湖第49章 蘇三娘舉薦羅大綱第229章 李雲中加入英法聯軍第277 騎兵慘敗第40章 朝會第164章 奇襲第39章 李雲中說降左宗棠第43章 三娘心事第39章 稱帝議論第26章 南昌之戰第171章 暗戰第115章 佩裡要到日本第123章 葉蓮的騎兵第285章 攻進城第114章 浙江都督第60章 戰杭州(一)第8章 百姓加入拜上帝教第230章 女刺客第180章 左擁右抱第97章 河南都督第232章 帝王心術第179章 羅美薇與鄭燕兒第46章 長沙之敗第104章 左宗棠攻克福州第218章 回國第200章 俄羅斯得逞第297章 法國暗中投誠第236章 命運中的相會第183 諧美春遊第179章 羅美薇與鄭燕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阳县| 姚安县| 宁波市| 隆昌县| 平利县| 凤冈县| 陇川县| 师宗县| 陇西县| 丰原市| 大姚县| 上饶市| 巴塘县| 大石桥市| 忻州市| 普洱| 连州市| 武平县| 通山县| 湟中县| 镇远县| 彩票| 绥江县| 南丹县| 乐山市| 新野县| 大安市| 河源市| 泰州市| 宜兰市| 邯郸市| 桦川县| 临邑县| 拉萨市| 休宁县| 彭州市| 华池县| 如皋市| 大同县| 阿图什市|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