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章 湘軍體系建立

看王錱領兵出走,曾國藩左思右想,覺得出一個王錱就很可怕,必須想個對策!他留下郭嵩燾、劉蓉、羅澤南三人,把其他人都打發回去等候消息。

三人都知道曾國藩的意思,劉蓉一向沉默寡言,但常常語出驚人,他說出了曾國藩的心聲“長毛有天王、東王、短毛有漢王,我們湘軍也必須有自己的統帥,這件事情必須現在就明確起來,否則湘軍必定土崩瓦解,眼下長沙官場上的幾位大人:巡撫駱秉章、提督鮑起豹等人都不是我們一路人!原來可以指望的張亮基也被調往湖北,現在無非可以指望三個人。”

郭嵩燾、羅澤南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不停點頭,郭嵩燾見劉蓉故意停下不說,沉不住氣道:“霞仙兄,你還賣什麼關子,繼續說啊!”

劉蓉用敬佩眼光看著曾國藩,說道:“第一當然是團練大人!曾大人足智多謀,這裡的人誰也比不上,更令人欽佩的是他志向遠大,團練大人常說自己‘非官非紳,辦事不靈’,我看這句話應該反過來說‘亦官亦紳,辦事必成’,曾大人曾經官拜侍郎,在朝廷上的影響力是我們任意一人都達不到的,他與一幫武官能打成一片,也不是一般讀書人能做到的,現在湘軍這桿大旗,還要靠曾大人。”

曾國藩聽了劉蓉的話,並不表態,他身爲團練大臣,作爲湘軍統帥是很自然的事,到對劉蓉說他‘亦官亦紳,辦事必成’這句話很感興趣,讓他悟到自己尷尬的身份也能發揮其特定的優勢。

劉蓉見無人反對,繼續道:“這湘軍第二號人物當然是江岷樵,他現在官至湖北按察使,手中更有4000能征善戰的勇丁,這是我們湘軍系統中官職最高的人,我們之所以在長沙屢屢碰壁諸多不順,最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湘軍中缺少向岷樵這樣的職務。”

曾國藩面帶榮光,江忠源是他的學生,能得到衆人認同,他也覺得與有榮焉。

郭嵩燾、羅澤南表示同意。

劉蓉最後道:“我想湘軍第三號人物就是湖廣總督吳文熔,他手上掌握著地方糧餉和兩湖的人事,這些都是湘軍迫切需要的,更總要的是吳大人與曾大人是師生關係,,有了這層關係,起碼目前可以幫助湘軍渡過危險期。”

羅澤南面帶驚榮的看著曾國藩,沒想到一月前剛調來的湖廣總督吳文熔竟是他的老師!心中又是興奮又有苦澀,他本來還想與曾國藩爭奪湘軍領袖,沒想到曾國藩的關係那麼強大,江忠源是他的學生、吳文熔是他的老師!此刻是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

郭嵩燾道:“我有個好友叫左宗棠,與大家一樣都是湘鄉人,是個難得的人才,絕非一般等閒之輩,他在湖南官場很有影響力,如果能讓他趕赴長沙,入巡撫的幕府,便可以溝通湖南官場與湘軍的聯繫,這一點對湘軍很重要。”他還不知左宗棠在半年前就被李雲中拐到南京了。

大家一致同意這個意見,並讓郭嵩燾儘快聯繫左宗棠。

最後,曾國藩道:“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爲避免以後湘軍中再出現類似王錱這樣的人,我打算設立兩個機構,一是營務處、二是糧餉臺,營務處以後負責作戰、人員任免、升遷,糧餉臺負責湘軍後勤保障,包括籌集軍餉、糧草運往前線等,郭兄大才,可以負責營務處,仲嶽兄擔起糧餉臺的責任,你們認爲如何?”

郭嵩燾現在是鬼迷心竅,一心的往前線活動好建功立業,哪有心思擔任幕僚長?所以想也不想當額拒絕道:“多謝滌生兄信任,只是此時長短毛猖獗,我還是到前線去吧!”

羅澤南也不願整天爲了籌餉而到處當孫子求爺爺告奶奶!搖頭否決“滌生還是另選賢明吧,我一介平民還得倒戰場上博取功名,就只能辜負滌生了!”

見他們不願意,曾國藩也不強求,反正經過這次談話,他對湘軍的組織體制框架已心裡有數,他作爲湘軍的統帥,將要真正顯示自己的權威,對之統一領導,“現在湘軍草創,還不宜上戰場殺敵,各位再委屈幾天,回去多勸勸下面的營官、統領。”

…………

曾國藩沒想到前一天還勸郭嵩燾、羅澤南他們緩行,今天就收到江忠源的求援信,於情於理他都要派軍相助,爲此頭疼不已,以前以道義等大道理相勸,才勉強讓郭嵩燾、羅澤南、李續賓等人留下來,這次江忠源升任江西巡撫,那裡就有更好的前程,恐怕強留他們,真會讓湘軍四分五裂,還不如讓他們高高興興的去支援江西!

9月,羅澤南、郭嵩燾、朱孫貽、李續賓等人應曾國藩之命率3營1000人從衡陽出發,路過湘鄉又新募3500人,留在曾國藩身邊的只有來自新化的勇丁1000人。

羅澤南、郭嵩燾、李續賓等人率領的是一支純粹以書生爲骨幹的部隊,他們一個個意氣風發,但對行軍打仗卻知之不多,經驗最豐富的李續賓也只是在家鄉剿過匪,這出省打仗都還是第一次。

一路上雖然風餐露宿但他們興致極高,經常飲酒作詩。

郭嵩燾又在幻想自己已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像周亞夫那樣馳騁戰場,所向披靡。很有點飄飄然,對羅澤南道:“仲嶽兄,如此良辰美景,就不想做首詩來助助興!”

羅澤南哪能看不出他的心思,推辭道:“還是伯琛先請!您在道光十五年就中了進士,選爲翰林院庶吉士,是我輩之楷模!”

郭嵩燾眉開眼笑,這首詩他做了三天,就等此刻賣弄,“哈哈,那我就不再推辭了,

江西西望接吳京,吳楚同連險要爭。

細雨孤城今日過,秋風華髮昨宵生。

衡爐異地連天盡,章貢交流到海平。

盜賊縱橫遽如此,憑誰省識亞夫營?

各位覺得如何?”

李續賓恭維道:“好詩,如今我們入贛與短毛交戰,就要像周亞夫那樣戰無不勝攻無不取,到時也封侯拜相,纔不枉此生。”

江西景德鎮

第三軍在蘇州城下碰壁被調往江西,曾水源帶領第三軍返回南京坐船北上安徽省,在安慶府下船,進入江西后直奔景德鎮而去,江西巡撫被突然出現的第三軍嚇的半死,帶領大小官員連夜逃回南昌。

第三軍上下沒想到剛攻下景德鎮,就面臨一場爭吵。

焦亮生氣的看向曾水源,“我是江西都督,你得聽我的,我現在就命令你率軍突襲南昌,只要佔領南昌城,江西傳檄可定。”

曾水源覺得這樣太冒險,反駁道:“南昌城的清妖已有所防備,如久攻不下清妖援軍趕來我第三軍就有全軍覆沒之險,還是佯攻南昌城,等江西清妖雲集南昌南下,攻打上饒、鷹潭,那樣就與九江府連成一片,我們就能徹底在江西站住腳,那時再配合九江的水軍,南昌一樣可以攻下來。”

焦亮知道他說的有道理,但他還是想和胡以晃、蒙上升一樣,做一個名副其實的都督,固執道:“清妖不堪一擊,我軍只要到達南昌城下,十有八九會兵不刃血的佔領南昌,你想想,漢王得知我軍佔領南昌會多麼高興,諾大一個江西一定會容許第三軍向第一軍、第七軍一樣擴大編制,三萬人!五萬!甚至是十萬!你難道就不想指揮十萬人?”

十萬人!曾水源瞬間變得熱血沸騰,漢王爲了不干擾百姓生產,一直不允許軍隊私自擴編,如果這次第三軍獨立攻佔江西,漢王殿下一定會很高興。可是如果失敗,一定會損失慘重,“我還是認爲徐徐圖之,穩重爲妥,景德鎮與南昌中間隔著番陽湖,我軍又沒有水師,必須繞道撫州,那樣又會耽擱一天。”

焦亮見實在說服不了曾水源,有抵擋不住攻佔南昌的誘惑,馬上威脅道:“第三軍是我一手帶出來的,你看看他們是聽你的,還是聽我的,你不同意,我就帶第三軍攻打南昌,到時漢王讓得知怪罪下來,你我都擔當不起!”

“你怎能如此胡作非爲!”曾水源怒道

焦亮剛纔說完就後悔了,這話要傳到漢王的耳朵裡,別說江西都督,就是南昌知府都做不了!馬上和聲細氣起來,“水源啊!你別生氣,剛纔是我不對,咱們都是爲漢王大業考慮,有點分歧也正常,咱們再好好琢磨琢磨,你想先攻佔上饒?可以!第三軍上下九千餘人,再加上一千火器營,那就是上萬人,你我各帶五千,分兵!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曾水源也覺得這個提議很好,“那好就這樣,你帶第五師打南昌,我帶第六師打上饒,火器營也一人一半!”

焦亮道:“景德鎮是我們後路,不得不守,咱們各留一千人守城,你看可好。”

“好,就這麼辦!”

第25章 林啓榮與焦亮一拍即合第57章 曾水源首戰第292章 懲治貪污第10章 李秀成中計了第272章 議定四川第134章 曾國藩去職第230章 女刺客第303章 決戰第193章 懷慶府第71章 咸豐猜忌曾國藩第21章 李雲中立軍制 攻破永安第121章 西賢公主第77章 胡夢君展示所學第181章 制服絲襪第54章 女將葉蓮第50章 韋昌輝安慰自己這是大義滅親第53章 決戰來臨第107章 黃袍加身第240章 同盟條約第271章 林紹章 與陳承瑢決裂第276章 古代騎兵與現代火槍第249章 敗退第67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185章 接到繡球第104章 左宗棠攻克福州第118章 捐銀百萬第56章 成功收編第88章 萬民扁第10章 李秀成中計了第140章 洋人靠不住第211章 她竟是皇上的女人第239章 爭風吃醋第55章 火槍隊嚇壞向榮第239章 爭風吃醋第59章 列車上的採訪第27章 李雲中攻打長沙第38章 讓洋人驚呆的戰爭推演第176章 天京大屠殺第194章 守軍逃離第196章 短兵相接第149章 戰雲密佈第275章 戰爭總結第143章 美女送上門第86章 叛軍不合第257章 神秘錦盒第214章 你怎麼會在這裡第20章 洋人捱打第149章 戰雲密佈第82章 李雲中的銀子 曾國藩的黑鍋第200章 俄羅斯得逞第11章 鐵路計劃第87章 漢王李雲中在此第225章 羅大綱的肺腑之言第60章 列強的嘴臉第54章 女將葉蓮第67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43章 三娘心事第14章 張遂謀主意一個比一個壞第23章 永安封王 李雲中出走第192章 決戰河南第5章 蒙上升與張遂謀第290章 勸諫第164章 奇襲第259章 密謀湖北第254章 準備與俄羅斯開戰第172章 北邊的反應第3章 鄉紳的驚喜第143章 美女送上門第34章 大漢軍攻佔武漢三鎮第39章 稱帝議論第243章 回亂第21章 李雲中立軍制 攻破永安第261章 世界局勢的變化第153章 李元度的失落第162章 陳玉成兵圍長沙第295章 俾斯麥報訊第220章 李雲中疑神疑鬼第286章 人心散了第77章 胡夢君展示所學第228章 加入克里米亞戰爭第94章 湖口攻防戰第175章 殺楊第205章 出走第283章 成都光復第138章 簽訂平等條約第253章 湘軍條件第160章 勢如破竹第292章 懲治貪污第69章 馮子材被殺第296章 先發制人,出兵南洋第147章 狗洞第87章 漢王李雲中在此第42章 英國新任公使包令第54章 洋槍隊首戰第122章 商會第139章 審官第170章 列強與清斷交第252章 罷黜閣輔第40章 曾國藩被革職要結束了
第25章 林啓榮與焦亮一拍即合第57章 曾水源首戰第292章 懲治貪污第10章 李秀成中計了第272章 議定四川第134章 曾國藩去職第230章 女刺客第303章 決戰第193章 懷慶府第71章 咸豐猜忌曾國藩第21章 李雲中立軍制 攻破永安第121章 西賢公主第77章 胡夢君展示所學第181章 制服絲襪第54章 女將葉蓮第50章 韋昌輝安慰自己這是大義滅親第53章 決戰來臨第107章 黃袍加身第240章 同盟條約第271章 林紹章 與陳承瑢決裂第276章 古代騎兵與現代火槍第249章 敗退第67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185章 接到繡球第104章 左宗棠攻克福州第118章 捐銀百萬第56章 成功收編第88章 萬民扁第10章 李秀成中計了第140章 洋人靠不住第211章 她竟是皇上的女人第239章 爭風吃醋第55章 火槍隊嚇壞向榮第239章 爭風吃醋第59章 列車上的採訪第27章 李雲中攻打長沙第38章 讓洋人驚呆的戰爭推演第176章 天京大屠殺第194章 守軍逃離第196章 短兵相接第149章 戰雲密佈第275章 戰爭總結第143章 美女送上門第86章 叛軍不合第257章 神秘錦盒第214章 你怎麼會在這裡第20章 洋人捱打第149章 戰雲密佈第82章 李雲中的銀子 曾國藩的黑鍋第200章 俄羅斯得逞第11章 鐵路計劃第87章 漢王李雲中在此第225章 羅大綱的肺腑之言第60章 列強的嘴臉第54章 女將葉蓮第67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43章 三娘心事第14章 張遂謀主意一個比一個壞第23章 永安封王 李雲中出走第192章 決戰河南第5章 蒙上升與張遂謀第290章 勸諫第164章 奇襲第259章 密謀湖北第254章 準備與俄羅斯開戰第172章 北邊的反應第3章 鄉紳的驚喜第143章 美女送上門第34章 大漢軍攻佔武漢三鎮第39章 稱帝議論第243章 回亂第21章 李雲中立軍制 攻破永安第261章 世界局勢的變化第153章 李元度的失落第162章 陳玉成兵圍長沙第295章 俾斯麥報訊第220章 李雲中疑神疑鬼第286章 人心散了第77章 胡夢君展示所學第228章 加入克里米亞戰爭第94章 湖口攻防戰第175章 殺楊第205章 出走第283章 成都光復第138章 簽訂平等條約第253章 湘軍條件第160章 勢如破竹第292章 懲治貪污第69章 馮子材被殺第296章 先發制人,出兵南洋第147章 狗洞第87章 漢王李雲中在此第42章 英國新任公使包令第54章 洋槍隊首戰第122章 商會第139章 審官第170章 列強與清斷交第252章 罷黜閣輔第40章 曾國藩被革職要結束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平县| 郯城县| 永年县| 涟源市| 察隅县| 泰兴市| 延安市| 金湖县| 大悟县| 上饶县| 钦州市| 娄烦县| 大渡口区| 临桂县| 甘德县| 阿克陶县| 上饶市| 房山区| 安义县| 界首市| 鄂托克旗| 宜川县| 旬邑县| 新民市| 苍梧县| 鄄城县| 泸西县| 鲁甸县| 民县| 沙洋县| 望城县| 南城县| 抚远县| 聂拉木县| 海南省| 伊川县| 大城县| 夏邑县| 河北区| 山阳县|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