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0章 洋人靠不住

廣州城下

一夥天地會頭目看著不遠處高大的城牆,在他們一生的認知裡,從沒想過一座城有那麼難打,十幾萬人圍著廣州城日夜攻打了將近半個月,竟然一點進展都沒有。

關巨苦笑:“這幾天除了李大哥會武功的弟子攻上城牆一次外,剩下的一點成果都沒有,就連清軍都沒殺幾個!真丟人,我軍還不如攻打別的府縣。”

李文茂嘆道:“可惜城牆上有洋槍埋伏,使我十幾個徒弟喪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我哪也不去,就打廣州!破城之後我非把葉名琛大卸八塊不可。”

何六風風火火的趕過來,將自己剛得到的消息說出來:“漢軍到了東莞了,直娘賊!這也太快了吧!幾位哥哥你們認爲該怎麼辦?”

福建到廣州有多遠,大家都清楚!

李文茂驚道:“福建距離廣州幾百裡,就是平常也得半個月才能到,怎地漢軍來的那麼快,難道會飛不成?”

何六對著城牆的清兵破口大罵:“還不是這幫清兵無用,漢軍自從攻入廣東,就沒遇到一次抵抗,沿途清兵潰不成軍,漢軍一路順風順水的來到東莞,聽說還有不少官員打開城門投降,怎麼老子就沒遇到過這樣的好事,逮到的清朝大官不是尋死就是求饒,沒一個願意投降的。”

關巨等人深有同感,對著清軍官員就是一頓臭罵。

自己獨罵,而對手聽不見。肯定是無趣的,衆人悻悻的相繼閉上嘴。大家不約而同的望向陳顯良,這裡就屬他的威望最高,年齡最大。

陳顯良看著廣州城,又看向幾位弟兄,問道:“各位是不是真打算投靠大漢國,實話告訴你們,本來我是想攻下廣州,爲各位討個前程。可是如今損兵折將,我看這廣州,憑我們一己之力是攻不下來的,到時加入漢軍不免受到嘲笑,我現在生出了退隱的心思,大家都是兄弟,各位有什麼打算儘管說。”

關巨。李文茂等人又看向何六。當初就是他鼓動他們加入大漢。

被衆兄弟盯得渾身發毛,何六叫道:“大家看著我幹什麼,我們是發過誓要同生共死,我是想投靠漢軍,但我更看重兄弟情義,如果各位都不願投靠漢軍。那我也不去。”

李文茂覺得弟兄們都還沒看清天下形勢,示意大家安靜,分析道:“現在太平天國佔據四川一隅,不思上進;大漢如日中天;清朝江河日下,不但在廣州、福建屢戰屢敗。就是江西我也時常聽到漢軍打勝仗的消息,我想不出三五年。廣西省、雲南省也會被漢軍攻佔,我們不投靠漢軍該怎辦?湖南佬現在兇得要命,聽說連太平軍在他們手上都連吃敗仗,到時候整個南方都沒我們立足之地,難道要跑到緬甸國?”

陳顯良見衆兄弟連連點頭,暗歎一聲,放下心中自成一國的心思,問道:“各位兄弟呢?何六兄弟和李文茂兄弟都願意投靠漢軍,你們也說說。”

關巨雖然粗獷,但是功利心急切,大聲將自己的心思說出來:“我老關也願意投靠漢軍,如今那李雲中立國稱帝,正是招納賢才的時候,我等相投也能某個一官半職,總比以前廝混鄉里要好,再說了,現在明眼人都知道漢軍遲早要一統天下,跟著別人混那不是找不自在嗎。”

陳顯良勉強笑道:“關兄弟說得有理,陳開兄弟你的意思呢?”

陳開早就知道陳顯良的打算,不敢直視他的眼睛,小聲道:“李兄弟說得有理,大漢兵強馬壯,我們不投靠他們,遲早有一天會被他們擊敗,那時投降還不如現在就降。”

樑培友見還有幾位兄弟露出不以爲然的神色,開口道:“漢軍之內也有不少天地會的兄弟,聽說亞旺兄弟已經身居高位,焦亮兄弟更是位列都督,在大漢,這都督就是巡撫的意思,至於蘇三娘大家都認識,還是我們借兵給她報了夫仇,她現在更是不得了,做了大漢皇后!我看呢,生出個兒子,就是未來皇帝,可見大漢皇並不排斥我們,有這些靠山可以依靠,還有什麼可以憂慮的呢!”

陳顯良看著自己心腹好友沒一個出來反對,暗道:大勢已去。

“既然大家都願意投靠漢軍,那我們就一起到東莞迎接左大帥,到時不論左大帥怎麼對待我們,各位都不要反抗,免得被誤會。”

何六驚道:“陳大哥是說左大帥要收編我們?”

李文茂笑道:“那是當然,你以爲投靠了漢軍,還會讓你當山大王,吳宏兄弟不是說了嗎,所有投靠漢軍的人都會被打散重編,就是梁山好漢不也被大宋皇帝分了家,各奔東西。”

何六沒想到剛當了幾天元帥,還沒過癮就要被收編,心裡七上八下,不知漢軍會給自己安排什麼樣的職務。

見場面混亂,陳顯良高聲‘咳’了一聲,大聲道:“各位安靜,我們到東莞拜訪左大帥,這十幾萬弟兄總不能跟著一起去,堂主以上頭目頭目各帶一千人,隨我迎接漢軍,至於剩下的人就由陳開、黃鼎鳳兩位兄弟指揮,暫緩攻城,等待左大帥統一指揮。”

最初會黨攻城的時候,葉名琛還擔心了幾天,後來聽城內將領頻頻報捷,心就放下來,覺得亂民就是亂民,如果他們會攻城,那還建城牆做什麼?

柏貴諂笑道:“大人守住廣州大功一件,到時位列軍機大臣,服侍聖上,可別忘了我們這些下屬。”

葉名琛自得的擺了擺手,意味深長的對柏貴說道:“我距離軍機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按照尋常程序。是要任兩江總督的,到是巡撫大人對我這總督職位是虎視眈眈啊!”

柏貴急忙低頭。討好道:“大人多慮了,如今兩江皆已失陷於賊,皇上怎麼會讓一個功臣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要升也是升直隸總督纔是!”

“希望如此啊,如今廣州內外隔絕,也不知漢軍攻進廣東沒有。”葉名琛忽然對來存問道:“我讓你給湖南巡撫駱秉章的諮文送出去沒有?”

關係到自己身家性命的事,來存當然不敢怠慢,回道:“前幾天就送出去了。我還是命人從水路繞道廣西,專門走安全的路走,相信再過幾天,就能到達長沙。”

柏貴神色不自然,對葉名琛道:“大人,最近洋人頻頻將軍艦開到廣州城下,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意思?”

葉名琛‘哼’的一聲。罵道:“這幫洋人平時不安好心,現在有那麼積極助我們守城,前幾天還派人進城,願意將船上的大炮卸下來,租借給我們,被我嚴詞拒絕。沒想到他們還不死心,整天在廣州城外遊蕩,還得讓城內守軍分出一部分防備他們。”

柏貴暗歎一聲,洋人多事,拿出一份公文對葉名琛說道:“上個月刺殺洋人的事情已經查明白了。是號稱廣東十虎的幾人動手,這半個月來有三個人陸續辦了喪事。還有四人中了槍傷,請了不少大夫醫治,看來他們也不好過。”

來存上前道:“要不要末將派人將他們緝拿。”

葉名琛嘆了口氣,意興闌珊道:“算了,這幫人在百姓之中有很高的威望,貿然加害,必然民怨沸騰,以往的時候就罷了,現在廣州危急,這樣做不是火上澆油嗎!”

來存趕緊點頭認同,恭維道:“大人說的極是。”

東莞縣

陳顯良、關巨、何六等十幾個人忐忑不安的坐在大堂,等待著漢軍大帥左宗棠,一時之間全都緘默不語,大堂上只有喘氣與喝水發出的聲音。

“左某因瑣事耽擱,讓各位英雄久等了!”左宗棠滿面春風,龍行虎步的走進大堂,學著江湖人的樣子,對天地會衆頭目拱了拱手。

陳顯良等人急忙起身還禮,齊聲道:“小的們等待大帥是應該的。”

左宗棠回身,做到主位,笑道:“左某何德何能讓各位傾力相助,沒想到短短半月,幾位好漢就聚集十萬大軍,功莫大焉啊,皇上要是知道,必然重重有賞!”

陳顯良謙遜道:“這些都是皇上的功勞,百姓們仰慕皇上的仁德,這才心甘情願的隨我們起事,有大帥統領,我們就有主心骨了。”

左宗棠決定不再試探:“各位可有打算?如果加入漢軍,左宗必定接納。”

李文茂、何六、關巨等人對望一眼,全都起身拜道:“我等願意加入漢軍,請大帥接納!”

左宗棠放下心來,笑道:“哈哈,好,既然各位願意共襄盛舉,事不宜遲,我們立即前往廣州,活捉葉名琛。”

“大人,不好了,城下出現漢軍旗幟,似乎有大部漢軍出現。”來存一大早就衝進葉名琛辦公的地方,大呼小叫。

“啪”葉名琛手中毛筆跌落在桌上,也顧不得訓斥來存稱呼短毛爲漢軍,上前問道:“什麼?短毛攻到了廣州!上個月梅州知府不是來報,短毛毫無異動!爲什麼麼短短幾天就到了廣州,沿途的大軍都是豬變得,也能阻擋短毛十天半個月!爲什麼短毛會在廣州?”

來存被嚇了一跳,後退幾步,哭道:“千真萬確,末將看的清清楚楚,新到的叛軍身著紅衣白褲,個個舉著‘漢’字大旗,中間還有‘左’、‘李’等旗幟。”

葉名琛怒極而笑,罵道:“左宗棠這個後生真是無恥,虧林公還收了他做弟子,他怎能做出如此叛逆之事!丟了我們讀書人的臉面。”

來存小聲道:“漢軍不同一般反賊,大人要不要放洋兵入城,他們善使槍炮,一定可以擊敗漢軍,保住廣州。”

葉名琛六神無主,只覺得來存說的有道理,不迭點頭道:“你吩咐小去,讓官兵拼死守城,就說洋兵馬上進城協助防守,所有立功人員發白銀十兩不,五兩作爲獎賞。”

來存暗中撇嘴,躬身道:“末將遵命。”

包令面色難看的看著漢軍來使,第一次有中國人這樣的質問他。

李世賢又將剛纔的話重複一遍:“我們漢軍正在攻打廣州,請你們把軍艦開的遠一些,免得誤傷,如果你們2個小時後還不後退,我漢軍就會把你們當成敵人。”

“shit!你這是在威脅我?”包令怒氣衝衝的反問,他覺得這是在侮辱他。

李世賢放下公文,鄙夷道:“你可以這麼認爲!”

不顧目瞪口呆的翻譯和暴跳如雷的包令,徑直回到漢軍大營。

葉名琛站在城牆上看著越來越遠的洋人軍艦,呆若木雞,嘴裡不停的唸叨:洋人靠不住,洋人靠不住……(未完待續。。。)

第193章 懷慶府第93章 江忠源與曾國藩第246章 沙俄密謀第34章 新年第31章 左宗棠引誘李雲中招安第26章 李雲中禍害湖南第84章 內部叛變第72章 曾國藩的失落第30章 湖南天地會第249章 敗退第41章 陸建瀛捱揍第127章 遠東局勢第55章 火槍隊嚇壞向榮第221章 太監與宮女第275章 戰爭總結第40章 曾國藩被革職第110章 登基大典第215章 明目張膽第85章 焦晶與白癡的差別第233章 衆美議論別墅第28章 蕭朝貴之死第48章 法國公使送厚禮第236章 命運中的相會第150章 大小烏龜第19章 李雲中向蘇三娘表白第32章 小人物之鮑超第130章 佳人救英雄第57章 遇刺第97章 河南都督第87章 漢王李雲中在此第178章 南洋來客第297章 法國暗中投誠第185章 接到繡球第28章 六部官員第111章 視察兵工廠第25章 十三歲陳玉成的建議第23章 兩敗俱傷第11章 鐵路計劃第11章 耶穌太愛下凡了第219章 十四軍參戰第132章 聚義第16章 英國公使文翰的計劃第162章 陳玉成兵圍長沙第18章 林則徐來剿匪第5章 蒙上升與張遂謀第52章 趙烈文來投第89章 焦亮發火第50章 曾國藩發現湘軍缺陷第3章 鄉紳的驚喜第259章 密謀湖北第215章 明目張膽第149章 戰雲密佈第186章 贖身第221章 太監與宮女第53章 決戰來臨第301章 李雲中的應對第141章 世界地圖與中國地第23章 兩敗俱傷第45章 武昌城破第63章 海盜來投第48章 法國公使送厚禮第157章 陳玉成出征第70章 張國樑結局第14章 張遂謀主意一個比一個壞第276章 古代騎兵與現代火槍第99章 跳江第275章 戰爭總結第275章 戰爭總結第276章 古代騎兵與現代火槍第297章 法國暗中投誠第267章 鬧劇第174章 天京事變第19章 鄉間選舉軼事第224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295章 俾斯麥報訊要結束了第179章 羅美薇與鄭燕兒第168章 胡林翼死了老爹第42章 確立官制第21章 李雲中立軍制 攻破永安第164章 奇襲第243章 回亂第205章 出走第38章 讓洋人驚呆的戰爭推演第201章 西南互保第186章 贖身第89章 焦亮發火第152章 相互勸降第259章 密謀湖北第219章 十四軍參戰第301章 李雲中的應對第39章 稱帝議論第144章 普魯士現狀第80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139章 審官第149章 戰雲密佈第250章 分裂第158章 初勝第39章 稱帝議論第88章 萬民扁
第193章 懷慶府第93章 江忠源與曾國藩第246章 沙俄密謀第34章 新年第31章 左宗棠引誘李雲中招安第26章 李雲中禍害湖南第84章 內部叛變第72章 曾國藩的失落第30章 湖南天地會第249章 敗退第41章 陸建瀛捱揍第127章 遠東局勢第55章 火槍隊嚇壞向榮第221章 太監與宮女第275章 戰爭總結第40章 曾國藩被革職第110章 登基大典第215章 明目張膽第85章 焦晶與白癡的差別第233章 衆美議論別墅第28章 蕭朝貴之死第48章 法國公使送厚禮第236章 命運中的相會第150章 大小烏龜第19章 李雲中向蘇三娘表白第32章 小人物之鮑超第130章 佳人救英雄第57章 遇刺第97章 河南都督第87章 漢王李雲中在此第178章 南洋來客第297章 法國暗中投誠第185章 接到繡球第28章 六部官員第111章 視察兵工廠第25章 十三歲陳玉成的建議第23章 兩敗俱傷第11章 鐵路計劃第11章 耶穌太愛下凡了第219章 十四軍參戰第132章 聚義第16章 英國公使文翰的計劃第162章 陳玉成兵圍長沙第18章 林則徐來剿匪第5章 蒙上升與張遂謀第52章 趙烈文來投第89章 焦亮發火第50章 曾國藩發現湘軍缺陷第3章 鄉紳的驚喜第259章 密謀湖北第215章 明目張膽第149章 戰雲密佈第186章 贖身第221章 太監與宮女第53章 決戰來臨第301章 李雲中的應對第141章 世界地圖與中國地第23章 兩敗俱傷第45章 武昌城破第63章 海盜來投第48章 法國公使送厚禮第157章 陳玉成出征第70章 張國樑結局第14章 張遂謀主意一個比一個壞第276章 古代騎兵與現代火槍第99章 跳江第275章 戰爭總結第275章 戰爭總結第276章 古代騎兵與現代火槍第297章 法國暗中投誠第267章 鬧劇第174章 天京事變第19章 鄉間選舉軼事第224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295章 俾斯麥報訊要結束了第179章 羅美薇與鄭燕兒第168章 胡林翼死了老爹第42章 確立官制第21章 李雲中立軍制 攻破永安第164章 奇襲第243章 回亂第205章 出走第38章 讓洋人驚呆的戰爭推演第201章 西南互保第186章 贖身第89章 焦亮發火第152章 相互勸降第259章 密謀湖北第219章 十四軍參戰第301章 李雲中的應對第39章 稱帝議論第144章 普魯士現狀第80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139章 審官第149章 戰雲密佈第250章 分裂第158章 初勝第39章 稱帝議論第88章 萬民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垦利县| 潼关县| 福鼎市| 海城市| 天柱县| 邵阳县| 长宁区| 库车县| 安义县| 武威市| 甘南县| 开江县| 南宫市| 大田县| 韶山市| 革吉县| 青河县| 民丰县| 深泽县| 广灵县| 永清县| 平安县| 大埔区| 增城市| 东山县| 杭锦旗| 巴林左旗| 札达县| 封丘县| 安宁市| 钟山县| 利津县| 朝阳区| 长寿区| 太原市| 浮梁县| 洪雅县| 白山市| 恩平市| 二手房| 乐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