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3章 成都光復

北宋真宗鹹平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爲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爲“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

宋末至清初,四川地區在空前的戰亂下,人口銳減,經濟調敝。於是,朝廷在明初與清初兩次推行大規模的移民運動,歷稱“湖廣填四川”。兩次移民運動使人口缺乏的四川獲得大批勞動力,社會經濟得到迅速恢復。

明洪武四年,明朝發兵將四川地區併入明朝版圖。明末張獻忠農民起義軍入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以成都爲西京,清初的30多年間,四川一直處於戰亂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才進入穩定時期。康熙二十四年湖廣填四川。川北以陝西爲主,川東以湖廣爲主,四川盆地西部以廣東人爲主,陝南以兩湖爲主。

1855年6月,漢軍兵分三路攻入四川,第二路由曾國藩率領由雲南北部入川,兵鋒直指重慶,第二路由趙雅麗率領河南、山東民兵從陝西南部入川,一路上勢如破竹,不但逼近成都,成都守將韋俊數次請洪秀全派兵支援,反而被洪秀全免職。第三路由曾水源、林啓容率領江西、安徽守軍由貴州入川,不到一個月就兵臨重慶。

這幾年洪秀全窮奢極欲,不但徵發百姓修建王宮,還每年一次都選拔美女,禁止全川百姓婚育,百姓稍有反抗就被平滅全族,不但百姓深恨之。就連不少將士也是敢怒不敢言,天府之國竟然被洪秀全一人享受。自從漢軍出兵的消息傳開之後,四川百姓空前活躍。除了部分大城市有重兵駐守,其他小城鄉鎮都有百姓起事,配合漢軍攻城。

成都,這座石達開曾經駐守的城市,成立不少兵士還是石達開舊部,聽聞洪秀全逼走石達開,全都義憤填膺,以致後來的守將韋俊根本指揮不動他們,平時還相安無事。可是聽聞漢軍攻來,一打敗仗,大家就相互埋怨,繼而爭吵,毫不將中軍主將韋俊放在眼中,洪秀全聽到這個消息,趁機將韋俊免職,派了親信盧賢拔鎮守。

漢軍就駐紮在城外二十里的地方,盧賢拔進駐第一件事就是找韋俊詳談。

盧賢拔著急的問道:“這是怎麼回事?爲什麼我聽到有人主張投降?這種事你也不管管。到底是誰?你說出來,我去處理。”

韋俊無官一身輕,況且他的哥哥韋昌輝也沒有得罪過當年的漢王,所以他對於投降派是將心比心。只要做的不過分,他就假裝不知道。

“有嗎?我不知道啊,盧丞相乃是左軍主將。節制成都所有兵馬,哪個敢在盧丞相面前放肆。”

盧賢拔對於韋俊的曖昧態度一陣失望。太平天國實行的是軍閥制,每個王爺丞相都有自己私軍。韋俊雖然被免職,城中還有上萬親信聽命於他,而他盧賢拔只從天京帶來了三千天兵,沒有韋俊的支持,三千人馬能有什麼用?

盧賢拔索性撕破臉,大聲道:“我知道是石鎮吉那個小鬼!他聯合幾個翼王舊部圖謀不軌,韋兄弟,當年北王可是被翼王逼死的,而翼王全家又是被北王殿下殺害,兩家早已經結下血海深仇,如今聽聞翼王投降漢王,漢王破城,咱們兩個還有救嗎!”

一提起韋昌輝,韋俊就聯想起當初大家共同反楊秀清的往事,雖然那件事的確是做錯了,天國從此一蹶不振,但是畢竟結下了生死情誼。

“盧丞相,聽我一句勸,咱們降了吧,天王實在是……扶不起,只知在王府享樂,朝官也不接見,任由他那兩個哥哥胡鬧,言盡於此,盧丞相請便,如果不降,你可自行離去,我一力擔保你沒事,如果投降,咱們殺盡城中終於天王的人馬,這是城外漢軍提出的要求,你看怎麼樣?”

盧賢拔又驚又怒,沉思一會後只剩下惶恐,降也不是,戰也不是,如要投降,當初他可是狠狠的罪過漢王殿下,不但當初在紫荊山追殺漢王,期間在永安、桂林主張襲殺漢王以並其軍,更在長沙城下親自算計漢王,差點要了漢王性命,如果要戰,以城中這點人馬,肯定是打不過的。

“你讓我在想想。”

韋俊那會上當,當初他的哥哥就是這樣放過石達開,最後被石達開逼死,輕拍了幾下手掌,從左右屏風之外闖出數十衛兵,刀光劍影,狠狠的看著盧賢拔。

盧賢拔結結巴巴的問道:“韋兄弟這是何意?”

韋俊輕笑道:“前車之鑑後車之師,你盧賢拔回去不是想率兵襲殺我吧?如果你不降,我親自送你出城,大家以後全當不認識,畢竟各爲其主。”

盧賢拔權衡再三,決定還是投降,先保住小命再說,他可不相信韋俊真會送他出城,八成會把他亂刀分屍,對比現在的危險,得罪漢王的事反而有很大的生機。

想到這裡,盧賢拔不再猶豫,狠狠的說道:“降!降了!”

“哈哈哈……”韋俊一不做二不休,上前猙獰的說道:“我這裡有一份名單,盧丞相按照上面的人名,召集他們前往王府議事,我派兵在外埋伏。”

說完,韋俊狠狠的揮了下手,嘴裡蹦出個‘殺’字!

看著紙上名單,盧賢拔嚥了口唾沫,小聲說道:“忠貞候、福天義、承天義等人都是廣西老弟兄,這樣做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些。”

“不近人情?盧兄弟說笑了。”韋俊冷冷一笑,要是別人說不近人情,他會覺得羞愧,可是盧賢拔是誰,當年在天京城中,專門捕殺廣西老弟兄,死在他手上的不知有多少親朋好友。

盧賢拔無奈的點了點頭,兩人商量一會,各自依計行事。

見盧賢拔走後,趙雅麗從屏風後面出來,對韋俊笑道:“這盧賢拔果然如同皇上說的那樣,貪生怕死,見利忘義。”

韋俊笑道:“將軍有所不知,這盧賢拔還與皇上陛下有一段淵源。”

聽到李雲中的軼事,趙雅麗來了興趣,她也很想弄清楚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宅男轉變爲事業型的男人。

“你快仔細道來!”

韋俊接著說道:“當初還沒有起義,南王馮先生就被清軍抓走,大家都沒辦法,還是漢王殿下主張用銀子贖回馮先生。”

趙雅麗微微一笑,李雲中先知先覺,想到這點應該不難,他還不知道這是韋俊故意討好李雲中而臨時改編的。

韋俊笑道:“當時盧賢拔就是與皇上同行,聽說兩人交情甚深,後來盧賢拔聽從楊秀清吩咐,數次加害皇上,皇上大人大量,也沒有和他計較。”

趙雅麗譏諷道:“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姓盧的精明若此,如果一直忠於皇上,說不定現在早已經入閣了。”

韋俊嘆息一聲,誰說不是,大家都押錯了寶,當初漢王用兵如神,大家就應該有所預見,可偏偏篤信洪秀全上帝下凡那一套,白白錯過了大好機緣。

“將軍說的是,姓盧的雖然不會打仗,但是處理內政是一把好手,連東王楊秀清都很賞識他,委以重任。”

看著面前的年輕人,韋俊是很信服的,年紀輕輕就位列高位在天國多的是,特別最近天王寵幸年輕人,提拔的統兵將領多是雙十左右,能打仗是不假,可是他們身上瀰漫一股傲氣,而面前這位年輕人不同,單身進入成都不說,思慮周全,不幾日就將城中大部分將領勸服,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趙雅麗還在想著當初李雲中的處境,成都將領多是廣西人,她最近打聽了不少事情,有的將領還親自目睹李雲中被追殺的往事。

韋俊見趙雅麗入神,提醒道:“將軍,明日成都就可易幟,不知將軍有什麼打算?”

趙雅麗問道:“韋將軍認爲該如何呢?”

韋俊迫不及待的說道:“攻下成都還不足以讓將軍功成名就,如果將軍再打下重慶,皇上必然高興,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趙雅麗目光一定,又問道:“將軍認爲我應該出兵重慶?可是這樣一來,成都怎麼辦?”

韋俊認真的回道:“將軍不必擔憂,挑選城中將領隨行,成都將軍可派親信留守,此消彼長,成都必定無恙,將軍也可對攻下重慶的大功分一杯羹。”

趙雅麗緩緩點了點頭,最近她可深刻體會到大漢重軍功到了什麼程度,身爲大臣如果沒有軍功,勢必不能融入武官的圈子,而朝中武官佔了大部分職位。

晚上,待忠於洪秀全的幾名將領依約趕到王府,迎接他們的不是盧賢拔,而是一隊隊伏兵,連話都不說,直接將他們殺的乾乾淨淨,第二天,成都就四門大開,迎接城外漢軍入城,就這樣成都不聲不響的被漢軍佔領。

對比成都順利光復,重慶就顯得頑固許多,派去城中勸降的使者,全都被殺害,人頭就掛在城門樓上。

ps:??關注新書,都市娛樂

第32章 小人物之劉重嶽第225章 羅大綱的肺腑之言第45章 瞞著左宗棠挖坑第118章 捐銀百萬第38章 讓洋人驚呆的戰爭推演第267章 鬧劇第36章 李雲中連克九江安慶蕪湖第235章 腳伕第15章 吳建彰借洋兵第274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12章 攻陷崑山縣第30章 湖南天地會第14章 上海縣天地會第237章 你要當我的大臣?第4章 徹底絕望的韋昌輝第271章 林紹章 與陳承瑢決裂第164章 奇襲第32章 小人物之劉重嶽第9章 李雲中裝神弄鬼收攏人心第52章 敗第241章 英國的打算第22章 十萬清兵圍永安第235章 腳伕第220章 李雲中疑神疑鬼第254章 準備與俄羅斯開戰第122章 商會第79章 勒索百萬兩第23章 兩敗俱傷第51章 靖港之戰第54章 洋槍隊首戰第15章 吳建彰借洋兵第42章 英國新任公使包令第220章 李雲中疑神疑鬼第170章 列強與清斷交第97章 河南都督第50章 曾國藩發現湘軍缺陷第20章 洋人捱打第273章 激烈的朝議第1章 這和當原始人沒什麼兩樣啊第112章 泉州之戰第26章 李雲中禍害湖南第268章 新政餘波第126章 曾國藩告狀第214章 你怎麼會在這裡第96章 胡林翼攻打武昌第68章 反了反了第268章 新政餘波第135章 武昌淪陷 羅澤南授首第27章 王慶露犯言直諫第294章 黃麒英勸諫第112章 泉州之戰第296章 先發制人,出兵南洋第199章 洋槍換土地第82章 李雲中的銀子 曾國藩的黑鍋第21章 李雲中立軍制 攻破永安第220章 李雲中疑神疑鬼第184章 花魁拋繡球第38章 陸建瀛與洪承疇第58章 豪華別墅第250章 分裂第186章 贖身第211章 她竟是皇上的女人第181章 制服絲襪第276章 古代騎兵與現代火槍第189章 機槍與後膛炮第152章 相互勸降第274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48章 法國公使送厚禮第98章 稱帝議論第177章 事變平息第48章 王錱生死兩難第21章 李雲中立軍制 攻破永安第296章 先發制人,出兵南洋第104章 左宗棠攻克福州第172章 北邊的反應第163章 靖港大捷第83章 李鴻章的野望第304章 求和第34章 大漢軍攻佔武漢三鎮第12章 李雲中被抓進大牢第287章 洪秀全是誰第164章 奇襲第243章 回亂第3章 鄉紳的驚喜第171章 暗戰第79章 勒索百萬兩第34章 新年第10章 成了洪秀全的老師第21章 步槍大豐收第80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161章 李續賓的無奈第279章 亞歷山大二世來訪第257章 神秘錦盒第55章 雲中雨是什麼意思?第1章 建立完善的工業體系第181章 制服絲襪第46章 長沙之敗第107章 黃袍加身第301章 李雲中的應對
第32章 小人物之劉重嶽第225章 羅大綱的肺腑之言第45章 瞞著左宗棠挖坑第118章 捐銀百萬第38章 讓洋人驚呆的戰爭推演第267章 鬧劇第36章 李雲中連克九江安慶蕪湖第235章 腳伕第15章 吳建彰借洋兵第274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12章 攻陷崑山縣第30章 湖南天地會第14章 上海縣天地會第237章 你要當我的大臣?第4章 徹底絕望的韋昌輝第271章 林紹章 與陳承瑢決裂第164章 奇襲第32章 小人物之劉重嶽第9章 李雲中裝神弄鬼收攏人心第52章 敗第241章 英國的打算第22章 十萬清兵圍永安第235章 腳伕第220章 李雲中疑神疑鬼第254章 準備與俄羅斯開戰第122章 商會第79章 勒索百萬兩第23章 兩敗俱傷第51章 靖港之戰第54章 洋槍隊首戰第15章 吳建彰借洋兵第42章 英國新任公使包令第220章 李雲中疑神疑鬼第170章 列強與清斷交第97章 河南都督第50章 曾國藩發現湘軍缺陷第20章 洋人捱打第273章 激烈的朝議第1章 這和當原始人沒什麼兩樣啊第112章 泉州之戰第26章 李雲中禍害湖南第268章 新政餘波第126章 曾國藩告狀第214章 你怎麼會在這裡第96章 胡林翼攻打武昌第68章 反了反了第268章 新政餘波第135章 武昌淪陷 羅澤南授首第27章 王慶露犯言直諫第294章 黃麒英勸諫第112章 泉州之戰第296章 先發制人,出兵南洋第199章 洋槍換土地第82章 李雲中的銀子 曾國藩的黑鍋第21章 李雲中立軍制 攻破永安第220章 李雲中疑神疑鬼第184章 花魁拋繡球第38章 陸建瀛與洪承疇第58章 豪華別墅第250章 分裂第186章 贖身第211章 她竟是皇上的女人第181章 制服絲襪第276章 古代騎兵與現代火槍第189章 機槍與後膛炮第152章 相互勸降第274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48章 法國公使送厚禮第98章 稱帝議論第177章 事變平息第48章 王錱生死兩難第21章 李雲中立軍制 攻破永安第296章 先發制人,出兵南洋第104章 左宗棠攻克福州第172章 北邊的反應第163章 靖港大捷第83章 李鴻章的野望第304章 求和第34章 大漢軍攻佔武漢三鎮第12章 李雲中被抓進大牢第287章 洪秀全是誰第164章 奇襲第243章 回亂第3章 鄉紳的驚喜第171章 暗戰第79章 勒索百萬兩第34章 新年第10章 成了洪秀全的老師第21章 步槍大豐收第80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161章 李續賓的無奈第279章 亞歷山大二世來訪第257章 神秘錦盒第55章 雲中雨是什麼意思?第1章 建立完善的工業體系第181章 制服絲襪第46章 長沙之敗第107章 黃袍加身第301章 李雲中的應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桓台县| 津南区| 宜黄县| 行唐县| 甘孜县| 济宁市| 宜州市| 洪江市| 广平县| 桂林市| 大同市| 华容县| 榆中县| 中牟县| 青河县| 和林格尔县| 应用必备| 英山县| 七台河市| 西充县| 师宗县| 呼图壁县| 民乐县| 财经| 离岛区| 曲水县| 察隅县| 襄汾县| 苗栗市| 临湘市| 邯郸县| 砚山县| 巨野县| 本溪| 垫江县| 武汉市| 陵川县| 昌吉市| 洪江市| 苗栗县| 南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