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7章 富貴不可言

聽說大哥決定投降,曾國荃沒有什麼負擔,反而有放鬆下來的感覺,試探道:“貴州的戰事要不要停下來?咱們湘軍已經打到餘慶,再加把力就能攻打貴陽。”

曾國藩看向劉蓉,他也摸不準漢軍與貴州吉文元部的關係,問道:“霞仙以爲如何?貴州吉文元自號平天王,黃維江號齊天王,我們攻打貴州,這李雲中不……漢國皇上會不會怪罪我們?”

劉蓉思慮片刻,回道:“據我所自,漢國派往貴州的官員一直都沒有掌握實權,貴州省長一行被軟禁在遵義府,我們攻打貴州,皇上應該高興纔是,況且漢國與發逆勢同水火。”

底下將領一聽分說,紛紛鼓操起來,與漢軍交戰他們自問人數相當的情況下毫無勝算,只因漢軍裝備了連珠槍與各式鋼炮,一打起來連人影都沒看見,己方就傷亡大半,將官、士卒爭相潰逃,可是與太平軍交戰,就不是一回事,他們手中裝備比湘軍還差,不要說火槍,連火統都沒有幾根,使用的武器大部分是大刀長矛,火炮也是老舊的貨色。

剛纔衆人商量大事,彭玉麟自問只會打仗,所以一直沉默以對,如今攢足了力氣,大聲道:“卑職願意前往貴州督戰,小小的遵義府算什麼!我一定把漢國省長平安的接出來。”

幾位陸軍統領下意識的看向曾國荃,要是以往,第一個出來搶功的一定是這個曾老九,他仗著曾國藩的寵幸。一路平步青雲,不到兩年。就從小小營官升到陸軍統領之位,當然是憑著吉字營真刀真槍拼出來來的。看著曾國荃心不在焉的樣子,李續宜等人一愣。

這個湘軍統領職位,可是掛著巡撫職銜,就像羅澤南署理江西布政使,李續賓擔任過江西巡撫、李續宜在胡林翼丁憂的時候署理湖北巡撫。

曾國荃被看的莫名其妙,回道:“你們看著我幹什麼?貴州之戰老子沒空,你們誰愛去誰去。”

吉字營幾位分統固然失望,鮑超等人卻興奮起來,以往看在曾國藩的面上。纔對曾國荃忍讓,現在他主動退出,當真是求之不得,個個爭相請戰。

曾國藩不留痕跡的看了曾國荃一眼,對鮑超、李續宜道:“那有勞春霆、西庵二位走一趟,春霆率兩萬人攻遵義府、思南府、石阡府,西庵率一萬人佯攻貴陽。”

“遵命!”

彭玉麟嚷嚷道:“大帥!那我們水軍幹什麼?”

楊載福也希冀的看著曾國藩,這說不定是湘軍的最後一戰,此時不多得點戰功。以後可就沒機會了。

曾國藩笑道:“不急,水軍沿湘江北進,暫時就到岳陽待命!”

郭嵩燾一個機靈,岳陽距離武昌只有幾天的路程。兩萬水軍駐紮在岳陽,看來曾滌生暗地裡對武昌還有企圖,要不要提醒恭親王?還是算了。既然決定背叛大清,哪管得了那麼多!

會議散去。曾國荃來著曾國華、曾國葆來到曾國藩府邸,曾國荃又將下人全部趕了出去。大聲呵斥,幾位服侍曾國藩的侍女頓時鳥獸烏散。

曾國藩心中本就積鬱,被曾國荃這樣一搞,頓時滿臉不高興的斥道:“老九!你這幹什麼?”

曾國葆也是一頭霧水,問道:“九哥,你這樣急急忙忙的拉我們過來是什麼事?我還有一些公務沒處理了!”

曾國荃走到門外,神秘的四處看了下,這才緊閉房門,小聲道:“我有關係到全族的事情與你們商議一下!”

_ тTk án_ c○

說完,目光盯著曾國藩,曾國荃的意思很明顯,你們兩個只是旁聽,決定的還是他們老大曾國藩。

曾國藩見他鄭重的模樣,頓時哭笑不得,他這個九第向來是精明霸道,不肯吃虧,如今反而畏首畏尾,只當他爲剛纔的會議擔心,也沒在意,問道:“九第有何事情,還關係到全族安危?你放心,只要有湘軍在,恭親王那幾個人成不了事!”

曾國荃小聲道:“小弟不是怕恭親王那幫人,大哥有沒有想過,咱們投降那李雲中,以後的日子該怎麼過!”

這個曾國藩當然想過,他們這些讀書人最是要面子,最少也要回家隱居兩三年,等到朝廷再三徵召,才能以天下百姓蒼生爲藉口,出來做官,做官還要清廉任事,不畏艱苦,這才能擺脫降臣的尷尬,史書上也能留下光輝的一筆,只是這件事情實在難爲情,他還不好意思再幾位兄弟面前明說。

曾國華不耐煩了,埋怨道:“九第有話就說,何苦神神秘秘的樣子。”

經過胡林翼輕易掌握湘軍的教訓,曾國藩大肆安插族人進入湘軍任職,所幸幾位兄弟都爭氣,沒讓別人說閒話。

曾國葆也在一旁埋怨,他現在是曾國藩主要幕僚,專門負責募集糧餉的事情,整天都有將領找他催餉,忙得腳不沾地。

曾國荃得意的說道:“自古以來,向我們這樣的情況有很多,保全家族的方法不外乎聯姻這一條路!”

“聯姻!”曾國藩三兄弟一齊驚呼,這是在超出他們的想象。

曾國葆問道:“與誰聯姻?”

曾國荃理所當然說道:“當然是大漢皇帝李雲中!”

曾國華說道:“我們曾家有不少女子,可是容貌出衆……”

還不待曾國華說完,曾國藩就打斷道:“荒唐!你今天開會的時候走神就是想著這件事?真是糊塗,那樣做,我曾國藩成什麼樣的人了!盡受天下人恥笑!”

曾國荃毫不氣餒,笑道:“大哥!此言差矣,現在是咱們漢人當皇帝,滿漢不得通婚那一條律法不算數了,這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都是咱們漢人女子。咱們曾家不上,白白便宜別人家!”

曾國藩心裡已經被說動。嘴上還不想服輸,反駁道:“就算是漢人女子。我曾家也不行,前明的時候皇帝只娶良家女爲妻,就是爲了外戚專權,難道當今皇上不懂這個道理!”

曾國葆笑了笑,對曾國藩道:“大哥息怒,九哥說的在理,據我所知,漢國皇帝的幾位妃子,就有大臣的親戚。還是我們湖南人!”

曾國藩一驚,立即問道:“難道是左宗棠那廝?”

曾國葆搖頭,譏笑了一下,才說道:“是焦亮那個秀才!沒想到一個秀才也能做到封疆大吏的位置!”

說到封疆大吏四個字,曾國葆又是嫉妒又是羨慕,他曾國葆也是秀才,自問胸中韜略不輸人,爲何不能成爲封疆大吏,封妻廕子。

曾國藩失望的嘆了口氣。搖頭道:“這個焦亮我也有所耳聞,只是他在士林中沒有絲毫名聲,我們效仿他,只會惹人恥笑!”

曾國荃跺腳。急聲道:“現在是決定全族興盛衰弱的時候,滿朝文武不知有多少大臣打這個主意,現在我們曾家佔著先機。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曾國華也勸道:“雖然有逼婚的嫌疑,也不失爲一個好方法。李雲中娶一位女子就能收服十萬湘軍,孰輕孰重。一眼即明!”

曾國藩緩緩的點了點頭,微微一想,又搖頭道:“我們曾家也沒有合適女子出嫁,你們幾個姐姐早已成婚,我大女兒倒是合適,今年十三歲,可是早已許配了人家!”

曾國荃道:“那個姓袁的有什麼用,咱們悔婚!”

曾國藩立即拒絕,嚴厲的呵斥:“放肆!婚事是父親所訂,豈能反悔,傳揚出去,我們兄弟還怎麼做人!”

曾國葆道:“九哥只是說笑,大哥不必著急!”

曾國荃嘟囔道:“難道便宜幾位族叔?別人發家,還不知認不認識我們兄弟?”

曾國葆靈機一動,看了曾國華一眼,吞吞吐吐的說道:“我倒是有個人選,就怕劉哥不同意?”

曾國華一頭霧水,問道:“是誰?我女兒才五歲,就怕那李雲中不同意!”

曾國葆指了指西面,提醒道:“桂陽知州的女兒!”

“不行!”曾國荃與曾國華齊聲反對!

原來這新任桂陽知州李雲聰有一個妹妹,年方十八,十分貌美,曾國華一見之下,就被迷得神魂顛倒,茶不思飯不想,只因家中尚有妻兒,納妾又覺不妥,所以才耽擱下來。

曾國荃卻是說道:“此女就是再漂亮,也是被人家的女兒,我們辛苦半天,到頭來,全部爲人做嫁衣,何苦來哉!”

曾國葆笑道:“九哥忽急,這桂陽知州是個溜鬚拍馬之徒,數次慫恿妹妹嫁人爲妾,大哥收她作爲義女,是她的福分,時機成熟,將她送入宮中,她也是我曾家的人。”

聽說將此女收爲曾家兒女,曾國荃連連點頭,笑道:“此計甚妙,我這就吩咐下人,將此女請過來!”

半個時辰之後,一頂轎子就被擡入曾府,李嘉杏緊張的雙手緊扣,不知自己的命運會如何轉變,曾家急匆匆的找自己上門,一定是聽了哥哥的閒話,也是真要自己嫁給曾國華爲妾,自己應該怎麼辦?難道真要做別人家的小老婆?

見轎子落下,李雲聰掀開布簾,看著小臉通紅的妹妹,安慰道:“妹妹放心,這曾大人年少有爲,曾家財大勢大,聽說他們有意投降漢國,那最少也是一個國公勳位……”

“哥哥!”李嘉杏很無奈,蹙眉微皺,小聲道:“你就忍心把妹妹往火坑裡推嗎!你官越做越大,心腸怎麼也越來越越狠,要是爹爹在就好了!”

李雲聰苦著臉,生怕等會妹妹胡言亂語,觸怒了曾大帥,賠笑道:“好好!不嫁就不嫁,不過,曾大帥要是逼得急,你可得先應承,哥哥以後再想辦法。”

曾家四兄弟見李雲聰兄妹進門,全都盯著李嘉杏,心中具是一驚,感想各不相同!

曾國藩撫須而笑,讚道:“不錯!不錯!無怪乎國華著迷,果然有傾城之貌。楊柳細腰、綽約多姿、柔弱美麗、儀態萬方、體態輕盈、婀娜多姿,此女不錯!”

曾國荃大聲笑了會。續道:“難得的是此女沒有纏足,真是天意!”

李雲聰惱怒不已。這幾兄弟肆無忌憚,也太沒有把他放在眼裡了,自己妹妹怎麼說也是良家子女,雖然自己官位得來不正,你們也不能如此當面譏諷嘲笑,有心發作,想到自己的烏紗帽,又忍了下來,還示意自己妹妹冷靜。

一屋子登徒子!李嘉杏咬著香脣。狠狠的等瞪了曾國華一眼,此人人面獸心,口口聲聲的保證不勉強自己,到頭來還不是讓自己哥哥逼婚。

曾國葆見李家兄妹面色難看,起身笑道:“兩位切忽誤會,我們曾家絕無歹意,聽說令尊爲歹徒所弒,我大哥很是同情,特意召來李姑娘。想要收你爲義女,閣下以爲如何?”

李雲聰又驚又喜,雖然搞不懂曾國藩打的是什麼主意,但是能與曾家攀上關係。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急忙點頭道:“蒙曾大人看中,小的感激不已。家妹溫柔端方,一定可以伺候曾大人!”

“咳咳!”曾國藩尷尬的擺手道:“好了。既然你們不反對,我就做主收李姑娘爲閨女。自此以後你就改姓爲曾,入我曾家族譜,與李家再無關係,你可願意!”

李嘉杏看了李雲聰一眼,見他滿眼都是興奮之色,暗自垂頭,回道:“女兒願意!拜見爹爹!”

“恭喜大哥收了個乖女兒!”曾國荃首先道和,又從袖中掏出一個精緻錦盒,笑道:“這是九叔給你的見面禮,此事有點倉促,過後再給你補上!”

“謝謝九叔!”

曾國葆看著李雲聰興奮的模樣,心裡納悶,靈機一動,對曾國藩道:“既然侄女入我曾家門牆,這名字是不是也改一下,畢竟大哥子女都以輩分命名!”

李雲聰像是小雞啄米似的點頭:“應該的!應該的!”

曾國藩也覺得此事很有必要,連連撫須,言道:“我的子女都以‘紀’字爲名,而‘杏’字與‘紀’字不搭配,不如改爲‘欣’,你就叫曾紀欣,如何?”

“女兒……這……”李嘉杏吞吞吐吐。

曾國荃又憂又急,問道:“怎麼你不願意?你父親也是一片好心!”

想起妹妹名字的由來,李雲聰立馬苦著臉,對曾國藩諂媚道:“曾大人英明,只是小妹卻有不得已的苦衷,有一個道長說小妹本來是貴不可言的命,只是命犯天煞,命中註定有兩次劫數,十年一劫!”

曾國荃本來不信術士之言,不過這可關係到曾家的興衰榮辱,而名字就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立即問道:“這關名字什麼事?”

李雲聰道:“那位道長爲小妹取了個‘嘉’字,說能助小妹逢兇化吉,渡過劫難,果真如此,小妹十歲那年生了一場大病,有驚無險的安然度過。”

曾國藩哪有心情聽李雲聰吹噓這些神人軼事,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思,立即打斷道:“既然如此,你就叫曾嘉欣!”

曾嘉欣立即點頭,誠心誠意的拜道:“多謝爹爹賜名!”

李雲聰見自小相處的妹妹瞬間變到別人家裡,心裡一陣不舒服,暗想:應該叫李嘉欣纔對!

曾國荃未免夜長夢多,對李雲聰道:“你下去吧,賢侄女以後就住在曾府,你不要來打攪她,知道嗎!”

“是!是!”李雲聰一步三回頭,興奮的心情一閃而過,心中只剩下無盡的惆悵,第一次對自己所作所爲產生了後悔的感覺。

曾國葆對曾嘉欣笑道:“賢侄女可讀過書?”

曾國華搶先道:“讀過!四書五經,詩詞歌賦都有涉獵!”

曾國荃看著曾國華緊張的模樣,心裡沉重,勸道:“六哥三思,嘉欣是我們侄女,可不能再有非分之想!”

見曾國華黯然低頭,曾嘉欣暗喜不已,終於擺脫了此人的糾纏,自己又被曾剃頭收爲義女,不用再嫁給別人做小妾。

曾國葆又對曾嘉欣道:“既然讀過書,這幾天我會安排別人教你禮節,你一定要認真學,不可怠慢,一月之後,就要學完!”

曾嘉欣恭敬的答是,心裡譏諷,不知這幾位便宜叔叔搞什麼鬼,你們曾家也不是什麼朱門大戶,只是最近幾年才發家,真是豬鼻子插大蔥,裝什麼大象!自從進經歷曾國華的糾纏,他對曾家一直沒有好感,雖然被曾國藩收爲義女,一時也改變不了心中成見。

曾國藩滿意的點了點頭,招呼管家將曾嘉欣帶下去安頓,一再叮囑要用最好的條件安置曾嘉欣。

聽便宜爹爹不厭其煩的再三叮囑,曾嘉欣臨走的時候,又誠心誠意對曾國藩拜道:“多謝爹爹!”

曾國荃情不自禁的拍掌,興奮的說道:“曾家的前程有著落了,此女貌美機靈,必能在後宮之中脫穎而出,富貴不可言!哈哈!”

想到術士的話語,曾國荃更是大笑,覺得那個術士說的一點也不錯,這賢侄女既然是爲皇上準備,那生下兒子就是皇子,就來有可能就是九五之尊,果然富貴不可言!

曾家兄弟心思不盡相同,曾國藩覺得此舉有辱名聲;曾國葆倒是躊躇滿志,自己與焦亮都是外戚,封疆大吏指日可待;曾國華心中五味俱全,強迫自己忘掉這段孽情,以後好好對待妻子。(未完待續。。)

ps:??這兩章顛倒了,因爲昨天家裡短路,有一千多字存在電腦裡,所在在網吧先碼了一章,今天忙著找電工整修電路,所以耽擱一下,兩章一起發了,汗!

第163章 靖港大捷第99章 跳江第116章 許月香省親第3章 這就是韋昌輝吧第70章 張國樑結局第70章 張國樑結局第282章 俾斯麥的心思第247章 富貴不可言第178章 南洋來客第53章 李雲中想收編北伐軍第94章 湖口攻防戰第37章 攻進南京 焦亮吃虧第34章 新年第195章 出人意料第112章 泉州之戰第49章 胡林翼第276章 古代騎兵與現代火槍第70章 張國樑結局第35章 李雲中要定都南京第273章 激烈的朝議第14章 上海縣天地會第7章 王慶露的顧慮讓李詩齊哭笑不得第165章 前奏第31章 清廷辦團練第215章 明目張膽第83章 李鴻章的野望第38章 讓洋人驚呆的戰爭推演第241章 英國的打算第34章 新年第16章 攻下平南縣 府城應對第225章 羅大綱的肺腑之言第242章 收取兵權第297章 法國暗中投誠第156章 洪仁玕第239章 爭風吃醋第31章 左宗棠引誘李雲中招安第8章 狀元與傅善祥第135章 武昌淪陷 羅澤南授首第9章 民兵制度第147章 狗洞第164章 奇襲第233章 衆美議論別墅第13章 胡以晃路遇土匪 張遂謀勸來第149章 戰雲密佈第206章 張遂謀想打北京第12章 攻陷崑山縣第282章 俾斯麥的心思第73章 遭遇戰第199章 洋槍換土地第283章 成都光復第31章 左宗棠引誘李雲中招安第39章 稱帝議論第15章 吳建彰借洋兵第244章 湘軍內部分歧第117章 吉田松陰與高杉晉第203章 海盜助戰第154章 海軍第100章 劉銘傳與吳長慶第174章 天京事變第117章 吉田松陰與高杉晉第170章 列強與清斷交第45章 武昌城破第53章 決戰來臨第57章 遇刺第21章 步槍大豐收第163章 靖港大捷第57章 遇刺第39章 稱帝議論第218章 回國第138章 簽訂平等條約第281章 處死咸豐第2章 一來就要贖人第178章 南洋來客第56章 成功收編第145章 戰第28章 六部官員第39章 稱帝議論第242章 收取兵權第32章 小人物之鮑超第289章 陸建瀛攤牌第7章 王慶露的顧慮讓李詩齊哭笑不得第179章 羅美薇與鄭燕兒第113章 義軍來降第215章 明目張膽第138章 簽訂平等條約第42章 確立官制第262章 朝局變換第233章 衆美議論別墅第42章 確立官制第114章 浙江都督第60章 列強的嘴臉第238章 名臣落魄第158章 初勝第229章 李雲中加入英法聯軍第295章 俾斯麥報訊第17章 攻陷藤縣 頒佈軍法第255章 反還是不反第31章 左宗棠引誘李雲中招安第44章 軍事會議第19章 李雲中向蘇三娘表白
第163章 靖港大捷第99章 跳江第116章 許月香省親第3章 這就是韋昌輝吧第70章 張國樑結局第70章 張國樑結局第282章 俾斯麥的心思第247章 富貴不可言第178章 南洋來客第53章 李雲中想收編北伐軍第94章 湖口攻防戰第37章 攻進南京 焦亮吃虧第34章 新年第195章 出人意料第112章 泉州之戰第49章 胡林翼第276章 古代騎兵與現代火槍第70章 張國樑結局第35章 李雲中要定都南京第273章 激烈的朝議第14章 上海縣天地會第7章 王慶露的顧慮讓李詩齊哭笑不得第165章 前奏第31章 清廷辦團練第215章 明目張膽第83章 李鴻章的野望第38章 讓洋人驚呆的戰爭推演第241章 英國的打算第34章 新年第16章 攻下平南縣 府城應對第225章 羅大綱的肺腑之言第242章 收取兵權第297章 法國暗中投誠第156章 洪仁玕第239章 爭風吃醋第31章 左宗棠引誘李雲中招安第8章 狀元與傅善祥第135章 武昌淪陷 羅澤南授首第9章 民兵制度第147章 狗洞第164章 奇襲第233章 衆美議論別墅第13章 胡以晃路遇土匪 張遂謀勸來第149章 戰雲密佈第206章 張遂謀想打北京第12章 攻陷崑山縣第282章 俾斯麥的心思第73章 遭遇戰第199章 洋槍換土地第283章 成都光復第31章 左宗棠引誘李雲中招安第39章 稱帝議論第15章 吳建彰借洋兵第244章 湘軍內部分歧第117章 吉田松陰與高杉晉第203章 海盜助戰第154章 海軍第100章 劉銘傳與吳長慶第174章 天京事變第117章 吉田松陰與高杉晉第170章 列強與清斷交第45章 武昌城破第53章 決戰來臨第57章 遇刺第21章 步槍大豐收第163章 靖港大捷第57章 遇刺第39章 稱帝議論第218章 回國第138章 簽訂平等條約第281章 處死咸豐第2章 一來就要贖人第178章 南洋來客第56章 成功收編第145章 戰第28章 六部官員第39章 稱帝議論第242章 收取兵權第32章 小人物之鮑超第289章 陸建瀛攤牌第7章 王慶露的顧慮讓李詩齊哭笑不得第179章 羅美薇與鄭燕兒第113章 義軍來降第215章 明目張膽第138章 簽訂平等條約第42章 確立官制第262章 朝局變換第233章 衆美議論別墅第42章 確立官制第114章 浙江都督第60章 列強的嘴臉第238章 名臣落魄第158章 初勝第229章 李雲中加入英法聯軍第295章 俾斯麥報訊第17章 攻陷藤縣 頒佈軍法第255章 反還是不反第31章 左宗棠引誘李雲中招安第44章 軍事會議第19章 李雲中向蘇三娘表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宁市| 通化市| 五峰| 青阳县| 寿宁县| 新乡市| 聂荣县| 抚州市| 兴和县| 革吉县| 和政县| 绿春县| 昆明市| 临清市| 丹阳市| 广宗县| 石门县| 万州区| 克什克腾旗| 大洼县| 大荔县| 贡嘎县| 温宿县| 九江县| 南丰县| 庄浪县| 平利县| 三河市| 吉安县| 绥中县| 宁城县| 施秉县| 都安| 灌云县| 班戈县| 天峻县| 五家渠市| 宣城市| 手机| 全州县| 高阳县|